標籤:

為何日本歷史上沒有宦官?

看了幾篇文章,日本自唐朝以來,用拿來主義全方位的學習了唐文化,為何宦官這一套體系沒有拿走呢


「」「」「」因為日本和歐洲相似,皇家內官近侍是貴族官位進階的一環,簡而言之,伺候天皇的都至少是貴族,尤其是核心侍從,出身一般都是比較顯赫的,極少有平民,那自然就沒有以閹人充內侍的可能性了。

武家主政之後,武家也有了宮廷,但是其實武家的各種制度大多是能在公家那裡變過來的,創製宦官制度明顯沒有來源,不會憑空出現。而且日本因為佛教的絕對主流地位(明治之前確實如此),因此出家其實非常普遍,但因為最早戒律體系的不同,所以日本僧人充俗務的限制很小,這時候僧人就成為近侍的一大重要來源(比如秘書等性質的內侍),因為戒律,所以一定程度上就約等於宦官了。除此之外的武家男子即使充當內侍,也是以仕官的方式進行的(日本的武家政權其實官員設置非常非常細,因為武士本身就是侍的一種,從守門到管吃喝都可以是武士,都是官)。

除了這些內容之外,其實女侍也就足夠了,也沒必要發展出宦官制度。當然這也和宮廷的規模有關係,相比之下,中國和土耳其皇室宮廷都非常非常大,完全以貴族充侍從,或者以女侍為主都不太現實,至於僧人充侍從,因為戒律系統不一樣,文化觀念也不一樣,在中國很難實現。

最後應該說,宦官制度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古代社會,伺候皇室貴族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榮譽,所以沒必要專門以閹人充宦官,像中國這樣把最直接的權力分享途徑給封閉起來,反而是個很奇怪的事情,要知道實際上君主制的國家,政治權力的本質就是君主和皇室貴族的人身權力,那麼誰更接近皇帝和貴族,誰能分享的權力更多是非常自然的。中國以閹人充內侍的歷史非常長,但最初在先秦時代,閹人充的是一種特殊的內侍,其實是有一定宗教意味的(和盲人充樂師之類類似),不見得就是因為閹了不妨害女眷,此後內外官區別越來越大(轉換點是東漢中期,東漢以前貴族為內官依然是最主流的,這個和很多因素有關,是漢武帝以來,漢代政治制度變遷的重要內容),正常的官吏已經越來越不可能充內官了,閹侍制度才越來越固定而龐大。其實從整個歷史看,閹侍制度擴大和固定化和漢代官制的發展基本是同步的。但是漢代以來中國官制的發展在日本從來就沒有進行過,那與之相應的閹侍制度也就無從誕生了。

東亞國家裡,閹侍比較發達的是朝鮮,不過這個和其他方面一樣,都是受中國強勢影響的結果。

所以歸結而言,使用閹侍作為主要宮廷內侍和保護女眷關係不是很大,主要原因還是宮廷在整個制度里扮演的角色所決定的。粗略看來,大一統的官僚本位制國家比較傾向內侍,多層化的貴族本位國家不傾向使用內侍。這可以理解為什麼越南,朝鮮和日本三國中,為什麼前兩者都使用了閹侍制度,因為制度上他們是抄大明國的。

另外說一點,說唐代日本是拿來主義,其實是不公允的,應該說即使是唐代日本,對中國也是以學形棄神的方式進行的,唐代官制也好,宮制也好,其實也包括宗教和文化,核心因素幾乎都被日本人拋棄,換成自己的東西了。


我目前能想到的有兩點。

1、婚姻制度的不同。訪妻婚在日本古代盛行過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公元11~12世紀才逐漸被嫁娶婚所取代。訪妻婚的一個特點是,男女結婚之後並不住在一起,妻子仍與其家族同住,丈夫逗留女方住所,短則一夜,長則數日。皇室也同樣實行這樣的婚姻制度,《源氏物語》中對光源氏私生活的描寫可以說就是對這種婚姻制度的反映。

在這種婚姻制度之下,女子對男子的依附程度比較低,社會對女子也沒有強烈的「貞淑」要求,因此用來防止皇帝被人帶綠帽子的宦官制度,就缺少發育的土壤。

關於訪妻婚的更多內容,可以參見日本社會學學者高群逸枝的相關著作。

2、後宮規模不同。訪妻婚的盛行並不是說天皇的配偶全都散居在各地。天皇的皇后、中宮還是會跟天皇一併住在內里。但是,這種「後宮」的規模跟中國古代皇帝的後宮相比,是非常小的。因此只需一定數量的女官,就能維持後宮的正常運轉,這樣就基本消滅的對宦官的直接需求。


我覺得應該問為什麼中國有宦官這種奇葩。。。。。。。。。。


中國古代有對宦官的需求是因為皇宮裡需要干體力活的男人。再加上有閹割的技術保障,所以產生了大量宦官

日本的宮廷實際上也沒比中國小到哪裡去。日本歷史上也有過擁有很多後宮的天皇,比如日本醍醐天皇有20多個小老婆,一些實權統治者比如幕府將軍也差不多,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齊也有16個小老婆,伺候她們的宮女自然更是不在少數。

問題是,無法具備高超的閹割技術才是導致日本歷史上沒有宦官的最重要原因。此外。思想方面的原因也確實與日本內侍基本以貴族或者特權階級子女組成有關。女人干細活,男人干粗活。

有的人說到訪妻婚。這種現象在平安時代或許會流傳,但隨著中國儒家思想不斷對日本造成影響,傳到室町幕府以後應該也不會在貴族中盛行了。江戶時代初期的1609年曾經有貴族效法平安時代風行的女官私通行為而被處以斬首之刑。這次事件是日本自1160年平治之亂後,四百五十年以來第二次對公卿貴族實行斬首。平治之亂中藤原信賴是以謀反罪名斬首的,由此可知江戶時期的貞操觀念。

而且在江戶時代這個日本專制主義最強盛的時代,身為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德川幕府將軍竟然一個宦官也不用,所以有人談到因為天皇只是個擺設養不起宦官,這種說法也不完全對。就算天皇養不起,德川將軍可不會。


這個學界早有研究。因為閹割術來自畜牧業。所以中國,西歐,印度有。日本沒有。

就是這麼簡單。


歷史上大多數天皇都是擺設,自己都養不活,還養宦官?

而且日本的男風要比中國盛行。側近小姓如果都變宦官了,天皇自己也不爽。


日本人在古代是沒有肉吃的。一是本土牲畜種類就不多二是天武天皇曾在675年頒布肉食禁止令。因而就不會閹割了。誰問我閹割和食肉之間有什麼聯繫就自己面壁思過...所以沒宦官。據說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日本騎兵的戰馬也沒騸過然後和北京的驢就直接上了....看的聯軍士兵當場懵逼。後來中國人沈大成荷蘭醫生將去勢術也就是閹割術傳入日本,但那是已是幕府末期了。


贊同最高票回答

已僧人充內侍,解決了很多方面的問題。

像中國那樣的宦官制度是慘絕人寰的。


據《麻辣日本史?明治維新》之所言,深層次上說,應該是制度層面的不同。自平氏之初啟發,源氏之首創幕府。莊園制經濟建立,地方大名的日趨強健,導致了公方之式微。公方以天皇為中心與武方對立,然終不抵武方。到了,室町幕府後期,花之亂,天皇徹底崩壞,成為各大名爭奪的對象。皇室條件每況愈下,人員縮減。

其二,日本地小物狹,資源先天不足,種植業發展急需土地,因而畜牧業收到極大壓抑。而閹割技術來源於畜牧業中的閹割牛驢手藝,壓制牲畜之情慾又要保住牲畜之命。


看過大奧 雖然不太了解歷史 但是大奧裡面反映了日本男人少 經常有不同女人借種來生子…


應為日本原本人就不多,男人都承擔著生育的大人,還閹割豈不是造孽


~【無知的只看過一點大河劇的人冒泡】

和尚……幹了這個事吧……大奧里的……然而大奧是我三年前看的……如果錯了別噴我……我立刻匿名【霧】


推薦閱讀:

為什麼韓國和日本的面鈔值這麼大?
下圖中的「鞋子」叫什麼?
桃太郎在歷史中的真實形象?
為什麼在中國有一部分年輕人一方面很喜愛日本的文化一方面又痛恨日本這個國家?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AG: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