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名稱,從最初建城到現在,沒有變過名稱的地方有哪些?


不太敢回答這種問題,從題目上看,題主看起來是想問中國有哪些歷史悠久的城市從沒有改過地名。那麼回答這個問題時,就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這裡的「地名」指什麼,是不是正式行政區劃名稱?如果是正式行政區劃名稱,那麼是縣一級的名稱,還是郡州府一級的名稱?如果古名只是縣名保持不變,現在這個名稱用在地級市身上,算不算地名不變?我國自秦朝開始才有統一完備的行政區劃,那麼先秦時期的地名怎麼算?

(2)這個「歷史悠久」怎麼算,要算到哪一朝?一些新城市的地名自設立起從沒變過,到底算不算?

(3)割據政權、傀儡政權、短命小王朝改的地名算不算數?我國歷史上,兩漢之間還有一個新莽王朝,全國地名被改了大半,如果是新莽之前已有的郡縣,很難逃過這一劫。

如果將以上幾個因素全部考慮,建城歷史又必須超過2000年的,郡州府一級和縣一級地名又不能混用的,我也只能一個個翻地方志才敢回答。

上面幾個答案,分別提到成都、即墨、邯鄲。即墨作為縣名,邯鄲作為郡名,在新莽時期都沒逃脫改名的命運。王莽大改革可以參考這篇微博文: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62839718431073

成都作為縣名,雖然躲過了新莽大改,但成都縣現在已經沒有了;作為郡州府一級的成都,顯然是變動過的,比如有過蜀郡、益州這樣的地名。不過,考慮到「成都」這個地名本身運用的連貫性,可以勉強認為成都沒改過地名。


從政區的大勢來說,越是基層就越趨於穩定,因此在各類政區中,最穩定的是縣,名稱亦如是。

關於這一點,只要拿出漢書地理志看一看就能有體會,當時所使用縣名,很多沿用至今。

縣以上的政區,有過郡,有過州/郡,有過単州轄縣,有過道/州,有過路/府等等,它們設廢有時,往往與政治關係密切,因此變化較大。

民國以前,縣以下的鄉/里;鄉/村;鎮/鄉/村,屬於自治性質的自然聚落,不常設完整的行政組織,地名往往是當地人約定俗成的叫法。

按道理其名稱應當偏穩定。不過我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移民,小規模更不計其數。所以有些地名或是自古沿用,有些恐怕已換了多次。且多數地名很難說是通名還是專名,如西鄉、東鄉等,各地皆有。

而縣之所以穩定,在於它長久以來作為我國的一種政區,位置、等級、功能作用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地名的內涵也會發生變化,例如範圍的盈縮,區位的變化等等。

例如,青州,徐州,揚州等名號,禹貢中作為一片地理區域的總稱,到漢代成為監察區的名詞,到六朝隋唐,成為政區名號,在今日成為市名。雖然名號尚存,去內涵、領域已不啻天壤之別。

特點除了複雜多變化以外,我國地名的另一個特點是被層累地人為添加上了大量的傳說。

例如南京北部的幕(又稱莫)府山,在唐宋的史料中,往往解釋為王導或是司馬睿在此開幕府,因此得名。

這一說法延續了近千年,直到上世紀通過考古發現,在幕府山附近出土了東吳時代的買地券,上面明確記載了墓主人黃某在「莫府山」買地,因此可知幕府山的名詞至遲在東吳就出現了。唐宋人的說法,便不攻自破。

唐宋人對幕府山名稱的解釋絕非個案,這類望文生義,添加附會的解釋在文獻中屢見不鮮。當然,作為一類知識記下,聊作一笑,無可無不可。

其實,由於我國境內自古就存在多個文化系統的人群,因此也出現了許多難解的地名,尤其是在長江以南的地區。

例如江南一帶以「句」開頭的地名,如句容,句曲山,以「姑」開頭的地名,姑末,姑蔑等等。再如安徽一帶以「舒」開頭的地名。這些地名本是非漢語語境下的語音,意義,中原人把其讀音用漢字對出,在文獻中便留下了記載,甚至沿用。歷代學者在漢語的語境下去試圖解釋這些地名的由來,往往就出現了許多莫須有的地名故事。

除了江南以外,在中原文化的邊境地帶或者非漢民族的活動區域這類情況也很常見。例如赫連勃勃的統萬城,四川的成都,個人感覺,這些名號都是將非漢語的語言的對音。

再比如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名號。後漢書,三國志等文獻記載,朝鮮半島上有「狗邪國」。這當然與狗無關,其實,該地名在當地的發音類似gaya,與狗邪發音相近。之後,學習了漢文化的朝鮮半島人也給他們的這一語音標上了漢字,即「伽耶」。

地名很有意思,只是我國境域廣闊,文獻浩繁,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因此這一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尚未形成氣候。


最著名的當然是大成都。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記·五帝本紀》

建城之時,以此典為由,名成都,至今兩千餘年,未有易。


邯鄲

邯鄲城邑,肇起於商。距今已有3100多年了。


謝邀,對於一直沒改名字已經很完整了。再補充還沿用最初故名的城市。

1.南昌。據《禹貢》記載,漢高祖5年(公元 前202年 ),漢將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開開創了南昌的建城歷史,並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而今依舊沿用南昌。

2.即墨。因故城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歷史上的即墨縣城,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歷史》等歷史典籍中。春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沿用於今。(注:縣級市)。

3.長沙。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鄉地區置長沙郡,則長沙之名始於洪荒之世,而以之為鄉為郡,則在後世耳。」而今依舊沿用。


奇怪 ,很多人在說南陽是秦朝兩千多年的郡縣名,就沒有人提桂林郡?

看來南陽真是破一千萬的人口大市


番禺


我來精講一個城市就好。

作為一個在西安上學的學生,同時也是陝西歷史博物館兩年的講解員,成都名字由來這裡面的淵源挺大的。

首先翻開百度百科,對於成都解釋裡面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歷史上自建城以來原址原名未曾變革的城市。

我查閱資料後和詢問一些專家後,僅找到兩個自建城以來原址原名存在至今的城市:成都、邯鄲(如果還有歡迎指正)意味著在中國有正史記載開始,史書上這兩個城市的名字和地址都不曾變過。

那麼成都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來自於《華陽國志》裡面那段記載:周王遷岐,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而這一切卻來源於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周原陝西這邊。

首先先來普及一下「周」。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周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文字正史記載的封建王朝,專門開闢了一個單元進行陳述。在展廳一進去就能看見周被分為了兩個時期,一個是武王征商建立封建王朝之前時期,稱為周部落時期,另一個就是周王朝時期,而前面那句典故裡面提及的周王遷岐的周王指的就是周部落時期的祖先,又被稱為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fǔ

(父是古漢語中表示對某人的尊敬,讀音為fǔ)史書上對於這個人記載是:復后稷公劉之業也。在周王朝之前一共有三位被周尊敬的先祖:第一個是周的祖先后稷(本名:棄),第二個是公劉,第三個就是周太王了。

好了,至此關於周的大概就介紹清楚了,那麼為什麼周王遷岐?

古公亶父所處的時代,是商朝的中後期,殷商與各部落或各部族之間的戰爭連接不斷,豳bīn地常遭到戎狄侵擾。初時,戎狄攻打豳地,想得到財物,古公亶父向來施行仁義,便把財物送給他們。但戎狄貪得無厭,不久又來攻打,想奪取土地和民眾,民眾都滿腔憤怒,人人不予示弱,堅決要求同戎狄戰鬥。可是,古公亶父卻說:「民眾設立君主,是靠他來為他們謀福利的,現在戎狄發動戰爭的原因是為了土地和民眾。民眾屬於我跟屬於他們有什麼不同呢?民眾是為了我的緣故而去打仗,必然會失去親人,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便帶著他私人管轄的一批人離開了豳地,「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定居下來。岐,即現在的岐山。(就是陝西岐山臊子面的岐山)接著,豳地所有的人聞訊皆扶老攜幼,隨之而來。附近其他部族的百姓聽說古公亶父仁慈,「亦多歸之」。

古公亶父率族人離豳遷岐後,便改變戎狄的習俗,建築城郭居室,設立官吏,開墾荒地,發展農業,使周族逐漸強盛起來,由此也奠定了姬昌時地「西岐」繁榮。

古公亶父的仁慈義行和開拓精神,受到周人的崇敬,及至姬發(周武王)起兵伐紂建立周朝後,為紀念他對周族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便追尊他為「太王」。《詩經·大雅· 綿》就是歌頌他功德的詩篇。同樣,《詩經·魯頌》稱頌太王曰:「后稷之孫,實為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認為他奠定了周族在岐山崛起的基礎,並開始向商王朝挑戰。古公亶父是周族先王中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是周王朝的開國元勛。

這就是周王遷岐的典故始末,因為之前周先民住在寶雞一帶,當時遷岐後貴族很多青銅器都來不及帶走。於是就地掩埋,這也是為什麼寶雞是中國青銅器最全最多的地方,其中出土了一件叫「何尊」的青銅器,裡面就兩個字的銘文:中國。這是第一次我們這個國家的名字出現的地方。

所以才會有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當時遷過來後,第一年成為了聚落,第二年成為了小城市,第三年成為了都城,成都之名就此而來:成為都城。

但是成都和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一直息息相關。從上古時期到明清都在影響著中國。如果用小說比喻中華文明的話:以軒轅台、豐京鎬京、長安為主代表的是黃河流域中華文明起源和壯大的主線;成都為主是長江流域中華文明的主線,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具體的有太多例子,這裡舉幾個: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有一張圖,上面描述了史前時期中國玉質禮器牙璋的造型出土分布情況,會發現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牙璋造型以及樣式都是幾乎一樣的,在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牙璋加工程度和做工部分有優於中原的情況,說明史前時期長江黃河流域文明已經相互溝通交流了,而這很大程度得益於黃帝的元妃嫘祖和黃帝的婚姻,嫘祖代表的是長江流域文明,是來自於絲綢發源地四川,四川古稱蜀,如果細心的朋友去查閱蜀字的最原始寫法,可以知道是一個蠶在葵花上的象形字演變為今天的蜀字,且資料文獻都有記載四川是最早使用絲織品的地方,嫘祖於黃帝結合使得中華兩個水域的文明得以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山海經里也有記載五帝之一的顓頊他的父親昌意定居的地方在四川雅安雅礱江附近(古稱若水),娶當時被認為最住在最西邊的蜀山氏的家族接班人:蜀山之女為妻,蜀山氏圖騰為若木,山海經里有一句話:「西極若木,東極扶桑。」大致意思是西邊盡頭是若木,東邊盡頭是扶桑。在中國神話、地理志以及考古發現的證據都表明古蜀文明和中原文明是相互影響相互發展的。要知道史前時期入蜀可比李白寫蜀道難時還要困難多倍,且那時四川可不是什麼天府之國。這只是其一,還有一個大家很少知道的文化也是四川發源的,那就是茶文化。這個一講又可以說很多了,可以自己去查一些文獻,關鍵詞:茶,蒙山,茶馬古道。

說到茶馬古道,在廣為人知的絲綢之路開闢之前,其實古蜀先民已經通過茶馬古道聯通了國外了,具體可查文獻,張騫出使西域後在印度發現了蜀國的特產,給漢武帝上書里有提這件事。所以說四川的古蜀文明是另一條線,與中原文明一起交織出壯美的中華文明。當然不僅僅只有這兩個,但是這兩個文明是不可忽略的。

想要了解中國偉大燦爛文化的童鞋真需要到陝西歷史博物館來一趟,裡面能學習很多東西。我現在比較偏向於上古先秦時期的一些文化起源,感興趣的可以相互交流學習。

(圖侵刪,歡迎批評指正)


零陵——中國最古老的地名

《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五帝時期即有了。


深圳的大鵬千戶所-大鵬營-大鵬協-大鵬鄉-大鵬公社-(寶安縣)大鵬區-大鵬鎮-大鵬街道。說起來,大鵬在廢除前清舊制之後被降級了。。


我就姑妄言之幾個幽燕地區的了

1 薊。雖然薊京 薊縣 薊州經常變來變去,但是大體位置總是在京津。漢朝的薊縣在北京西南,是漢朝廣陽郡的治所。唐朝的薊縣就是今天的天津薊縣,是唐朝漁陽郡(薊州)的治所。

2 廣陽。漢朝設立了廣陽郡(廣陽郡就是西漢的燕國),治所在漢朝薊縣。現在廊坊市區還是廣陽區呢。

3 文安。以前看一些考古方面的資料,在廊坊地區發現了一枚「文安都司徒」的印章。現在廊坊還有文安縣。

科普一個戰國燕國的一個歷史地理常識,燕國並不是施行「郡縣制」的戰國七雄,燕國推行的是「郡都制」,燕國的「都」相當於其他戰國的「縣」。北京現在還有一些燕國「都」的遺留痕迹,比如說燕山在北京境內有一部分就叫做「軍都山」,這就是少有的一些燕國的痕迹。

4 良鄉。漢朝良鄉縣隸屬於廣陽郡,存在了兩千多年,直到建國之後,良鄉才併入北京房山區,成為了良鄉鎮。

5 王佐。這個純屬我瞎扯淡的哈,別當真。王佐鎮在北京西南丰台和房山交界的地方。我猜測王佐可能是當年燕昭王時期的黃金台。燕昭王為了尋找「王佐之才」,就設立黃金台。

6 喜峰口。曹操和藍玉都走過喜峰口,抗日戰爭還有喜峰口抗戰。感覺這也是一個飽經滄桑慣看五千年風雲變換的要塞了——喜峰口。

7 太原,冀州,河間,南皮,東光,衡水市區桃城區(秦漢有桃縣了),曲沃,翼城等等還有一堆陪我們走過三四千年的地名,就不一一列舉了。


格爾木╭(╯^╰)╮

雖然建城時間短,可是它沒變過呀!

————————————————————————

補充一下

「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轄區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兩塊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市區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格爾木河沖積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不久,活動在格爾木地區的主要是哈薩克族。1949年9月5日,青海省大部分地區解放。1950年8月,中共青海省委派哈族代表哈里木等5人來到海西聯繫哈薩克族,爭取解放。後住在尕斯一帶的哈薩克族派哈木、尼哈買提到省里接洽,省政府安排他們去北京參觀學習。1951年,潛伏在哈族中的國民黨殘餘分子、反革命匪特偷襲、伏擊人民解放軍。在他們的挑撥、威脅下,哈族人未及時獲得解放。再次到處流浪,過著穴居野處的非人生活。1952年8月,甘、青、新三省共同派出代表全面開展了對哈族群眾的政治爭取工作,青海派出的代表哈木、尼哈買提等來到阿爾頓曲克(哈薩克語,意為「金色的山峰」,即今格爾木市西郊,因地在今昆崙山北麓,故名),從昆崙山中召回205戶群眾。中共都蘭縣委決定由當時擔任都蘭縣副縣長的哈木、縣政府副主席的尼哈買提在阿爾頓曲克代表政府行使權力,從此格爾木正式解放。

1953年9月11日,西北行政委員會民族訪問團來格爾木訪問期間,宣布成立了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1954年7月15日召開了阿爾頓曲克自治區首屆人民代表大會,從此正式成立了海西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56年3月1日成立了格爾木工作委員會(195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為縣級領導機構。1960年11月17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5次會議批准撤銷格爾木工委,設立格爾木市。1966年3月27日改設格爾木縣,1980年6月14日又改設市。

——以上來自百度百科


謝邀 @陳建

說一個比較明顯的:即墨

即墨是膠東半島上一個重要的城市,位於膠東半島南部偏西,地處120°07′E~121°23′E,36°18′N~36°37′N,是山東半島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東北通煙台市、威海市,南通青島市,西連平度市、濰坊市。即墨現在是一個縣級市,隸屬於山東省青島市。

即墨古城(當地人俗稱「朱毛城」)位於今天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東南部的古硯鎮大朱毛村,因為臨近墨水河而得名「即墨」。春秋戰國時代(BC770~BC221)即墨古城就已經是一座遠近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了。現在學術界對於戰國時期田齊「五都」的設置爭議很大(可以參考周振鶴先生主編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總論及先秦卷》),有不少學者認為即墨是五都之一,算是當時齊國東部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公元前284年,燕國名將樂毅伐齊,攻陷齊國70多座城池,據說只有莒(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和即墨兩座城池沒有陷落。經過5年的頑強抵抗,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憑藉即墨堅城擊敗燕軍,收復故土,恢復了田齊王國。這場歷時5年的即墨之戰使即墨名揚天下。秦代(BC221~BC207)統一中國後將即墨降格為即墨縣。隋朝時期(581~618)因即墨舊城在戰亂中破壞嚴重又受水患影響遷縣城於現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即墨縣建制,1989年改為即墨市(縣級市)。

可以這樣說,即墨是中國少有的歷史十分悠久並且從建城到現在一直沒有改過地名的城市。


隨州,起源於西周分封制下形成的漢陽諸姬,號稱漢東之國隨為大,春秋時被楚國吞併設隨縣,其後基本稱為隨州,領應山縣,除了隋朝時出了個皇帝楊堅因此被提為漢東郡外。建國後隨縣被劃歸襄陽管轄,而應山縣歸孝感管轄,兩者相繼成為縣級隨州市和縣級廣水市,2000年地級隨州市成立,復領廣水市,原縣級隨州區域為曾都區,2008年將原曾都區劃分為隨縣與曾都區。隨這個地名基本沒有變過,基本隨當時行政區劃做出相應調整,為隨州,隨國或隨縣。建城約2700年,地名基本如此。


我老家,壽縣。壽縣在兩千多年前建城,為楚國最後一座都城,很多楚國文物都是我們那裡出土的,包括現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楚國大鼎。我們縣的博物館算得上我們那裡比較氣派的建築了,在全國同等級的縣來說,我們壽縣博物館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了,當然國寶級的文物肯定是被帶走了,但是剩下的也是很有價值的,畢竟我們那裡文物很多。壽縣雖然在國內一直默默無聞,經濟也不是很發達,但是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寶貴的財富。且不說出土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豆腐恐怕每個中國人都吃過,包括很多外國人,豆腐便是漢代時在壽縣誕生的。還有淮南王劉安召集門下賢士編寫的中國古代著名的一本書《淮南子》也是成書於壽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很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典故都出自這本書。壽縣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淝水之戰的戰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說的就是淝水之戰時,秦王堅因為驚恐,站在壽縣城外樓往外看八公山時,以為那些草木都是晉兵。

楚國建都時叫壽春,直到現在我們縣的縣城所在地還叫壽春,兩千多年了。而壽縣這個大範圍的地區,在秦漢後叫壽陽,唐宋後叫壽州,最後改叫壽縣,總之,壽字貫穿始終。


單縣:單縣古稱單父,舜帝的老師單卷居住地,因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於此,為單子國。秦置單父縣,屬碭郡,此為單縣建縣之始。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單父縣,其地直屬單州。次年7月,降單州為單縣,單縣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定陶: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漢書·地理志》:「禹貢陶丘在縣西南,有陶邱亭。《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 輾轉至陶,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死後葬於陶。據《說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三沙


天津

自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建城以降,已歷六百一十一年


我也來說一個,現屬於南通市管轄的 如皋

有文字記載2500年,建縣1600多年。現分割成 如皋 和 如東 兩市。

《左傳》:「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如皋,又名雉水。因為去(如)水澤地的高處(皋)是為了打野雞(雉)。


廣東海豐

海豐縣,秦國五十萬開疆秦軍長期駐紮嶺南拓荒,歸屬於三大郡治中南海郡的傅羅縣。後歸漢國管轄。

漢武帝六年,建縣海豐,取義於「南海物豐」。


推薦閱讀:

為什麼整條黃河就叫黃河,長江上游卻分金沙江、通天河及沱沱河?
寧夏西海固地區過去和現在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子?
江西省是如何打破了明清500年的府界形成今天這樣的地級分布格局的?
近代以來中國失去的領土中,按其價值來排應該是怎樣的?
為何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少有勢力能崛起以威脅中央政權?

TAG:歷史 | 城市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地理學 | 中國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