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支持繁體字?
歡迎留下看法。
支持繁體字,玩國外的遊戲沾港台同胞的光還有個繁體中文可以看
簡化的過程是隨著漢字的發展不斷演進的。從甲骨到金、篆,演化的進程一刻都沒有停歇。由篆到隸更是把一些字改得面目全非。比如「射」字,明明是張弓搭箭的動作,
隸書、楷書應該寫成「弓矢」纔對,可偏偏按大致形狀簡化成了「身寸」,後來以訛傳訛,竟還有人相信「射」和「矮」倆字弄反了。不管有沒有行政命令進
行統一規範,人們都是按照使自己方便的方式寫字的,秦漢時小篆就沒有隸書流傳範圍廣。後來嫌橫平豎直的楷書麻煩,於是行、草盛行。現在偶爾還能看見手寫
「仃車就歺」字樣的牌子,按照字面意思,沒有依靠、孤苦伶仃的車也就算了,還就歺!歺是「殘骨」啊!「仃」作爲「停」的簡化字(「二簡方案」)廢止已久,
但在手寫時還有一定的生命力,無他,省事耳。就像連續抄寫「憂鬱的臺灣烏龜」100遍,那個悲傷的故事,用簡化字形「憂鬱的台灣烏龜」,省四分之一的時間
沒問題吧。
現在用電腦打字多,揮毫運筆改成了擊鍵,簡體繁體字形的差異與筆劃多少,轉換到擊鍵次數上並沒有存在大的區別。形碼方案大多是默認4碼上屏,即使是
輸入「憂鬱」,也不會比「憂鬱」多操作幾下;音碼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演算法精良,無非就是出現重碼時默認候選位置有個先後的問題。
於是,簡化字形書寫方便的優勢不那麼明顯了;可以討論傳統字形與簡化字形在表達及敘述上的優劣了。我認爲現階段通用的簡化字形最大的問題是一簡對應多繁產生的歧義。比如「可憐白髮生」,到底是「可憐白髮生」還是「可憐白發生」呢?白髮都生出來了,或是,這些都白白發生了,似乎都值得讓人憐惜、惋惜。
在《破陣子》的詞律中,這一句應當是「中平中仄平」,可是卻不能照這種思路解釋;因爲「髮」與「發」在普通話裏一個是去聲一個是陰平,可在以前這倆字均是
入聲。那麼,這個問題就回歸到討論作者寫句子的本意上了,「白」字(在當時)有沒有「徒然」的意思就成了辨析「白髮生」和「白發生」的突破口。如果「髮」
和「發」在簡化的時候選擇一一對應的字,「發」不是多音字,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再比如「才能」與「纔能」,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副詞。「呦呦鹿鳴」
食的是野之「蘋」,可不是叫「Apple」的「蘋果」。
還有一些不算歧義的多義字,比如捆綁用的「鎖鏈」跟裝飾用的「項鍊」是不一樣的東西。「鍾靈毓秀」可不是用「鐘」聚集的。還有「雲」和「雲」本來是兩個姓氏,簡化後變成一家了。不過最鬱悶的可能是姓「丑」的,明明是十二地支排第二的「丑」,怎麼就變成了不好看的「醜」了。
除了歧義還出現了不少不易區分的多音字,比如房子是「舍」,表示不再擁有的動詞是帶手的「捨棄」;表示不乾淨是「骯髒」,肚子裏的是「內臟」;人民
的「公僕」應當爲了理想「前仆後繼」,要是都「前僕後繼」,違反八項規定啊!最典型的是「拉縴」和「纖細」,在混淆字形的同時,還不分尖團音。
上述這些與「回字有四樣寫法」是不一樣的,「四樣寫法」屬於異體字的問題。比如「裏」和「裡」,「羣」和「群」,分別是「衣+里」,「君+羊」,本身都是一個意思,只是寫法不一樣,選其中一個作爲大家公認的通行版本,儘量做到「書同文」就可以了。
最後舉一個相當殘暴的例子:「那個老漢姦殺了幾個戰士。」如果是「那個老漢奸,殺了幾個戰士。」說明敵人手段殘忍、兇狠狡詐;要是「那個老漢,姦殺了幾個戰士。」就太毀我三觀了!
支持繁體中文的理由不是題主列出的那幾條,
而是現行簡體中文化方案有如下胡鬧行為(發生的太多了):很多漢字,形義音都不同,活生生地被簡化成同一個破音字。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繁體中文仍舊起到參考典範的作用,
直到簡化字方案什麼時候被改成「和正體中文一一映射」為止。你說「並不是說繁體字不好」,請問繁體字好在哪?
方舟子:漢字簡化常識
這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台胞、老外跳出來攻擊簡體字,「簡體字是共產黨的發明」啦、「共產黨強迫大家使用簡體字」啦、「簡體字破壞中國文化啦」、「簡體字破壞漢字結構」啦,他們這些貽笑大方的攻擊洽洽暴露了他們對簡化字、甚至是繁體字的無知。為幫助這些人了解漢字簡化,參照有關資料,特編寫這個常識。歡迎翻譯成英文貼到英文組去。
一、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獻」、「變」、「燈」、「墳」、「驢」,等等。唐代顏元孫著《干祿字書》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為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萬」、「禮」、「舊」、「與」、「庄」、「夢」、「雖」、「醫」、「陽」、「鳳」、「聲」、「義」、「亂」、「台」、「黨」、「歸」、「辦」、「辭」、「斷」、「羅」、「會」、「憐」、「懷」等等共達330多個。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聯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製《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在全國推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而在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也在簡化漢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為「異體簡化字」),均與中國公布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簡體字總表》,收簡體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布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頒布《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簡化字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馬來西亞:1972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出版《簡化漢字總表》,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泰國:本來規定華文學校一律不準用簡體字教學,在聯合國以簡體字為漢字標準後,宣布取消原來的限制,於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可教學簡體字,發行簡繁對照表手冊,並在小學課本上附加簡繁對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漢字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民間也長期流行一些簡體字。1946年日本內閣公布《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有131個是簡體字,與中國簡體字相同的有53個,差不多相同的有9個。
南朝鮮:1983年《朝鮮日報》公布第一批簡體字90個,在《朝鮮日報》上使用,與中國相同的有29個,差不多相同的有4個。
二、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盡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種「簡體字是共產黨發明的」、「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來的」的笑談,不過是國民黨的宣傳。
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的,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眾」、「禮」、「無」、「塵」、「雲」等等,這些字都見於《說文解字》,比繁體字更符合「六書」,有的繁體字反而是寫錯了的(參見方舟子《字源和漢字簡化》一文)。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孫」、「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廣」、「條」、「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運」、「遠」、「擾」、「猶」、「驚」、「護」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里」和「裡面」的「里」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后」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郁」和「鬱鬱蔥蔥」的「郁」合併。這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詞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從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裡想當然地杞人憂天。
有幾個常用字特別值得一提:「龜」字,繁體近二十筆,簡直是一筆一畫在畫一隻龜,難寫(我至今不知其正確筆順、筆畫),難記(經常閱讀繁體字書籍的我尚且認得寫不得,何況小學生),簡化後保留其輪廓,僅剩七筆。「憂鬱」的「郁」,繁體多達二十九筆!寫法極其複雜,也很難記(據說有一次漢學會議上有人靠寫出這個字贏得一片掌聲),簡化後以「蔥鬱」的「郁」代替,僅八筆。「吁」繁體字多達三十一筆,也極難記住寫法,簡化後改為「口」形「於」聲的形聲字,好記得很,且不過六筆。「釁」的繁體字二十六筆,寫法也相當古怪,明白了其字源也未必能記得其寫法,簡化後僅十一筆。這些都是人人必須記得的常用字,想當初學繁體字的小學生光記這幾個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簡體字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們記住,難怪有人對簡體字大為不滿--他當初的心血簡直是白費了。繁體字動則十幾、二十幾筆,而簡體字平均七、八筆,不僅書寫快速,對於計算機用字也極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幾筆的字一個個都塞進十六針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現在大家使用的免費字體,簡體是漂亮的宋體,而繁體卻什麼體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來的。
以後有興趣再回答「共產黨強迫大家使用簡體字」、「簡體字破壞中國文化」、「簡體字醜陋」、「簡體字破壞漢字結構」、「簡體字使中國人變笨」、「簡體字不能提高學字速度」等等這類極其可笑而居然有人煞有介事地提出的指責。
大家算一算,那些攻擊簡化字的人共提出了多少可笑的理由?你真以為他們那麼有歷史使命感,要來保護連他們也不大瞭然的中華文化(比如那些宣揚「繁體字比簡化字元合造字規則」的人,我敢說他們其實對字源一竅不通)?我看其實是一種「吃虧了」的心理在作怪,卻拚命要給自己造出一些堂皇的理由。我支持繁體原因如下:
其一,中國的漢字是象形字,講究聲、形、義的統一,繁體字更多保留了漢字本身的面貌,而且是漢字本身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最終形態,這種形態不僅是作為語言工具的成熟,更是美學角度上的成熟。
其二,推廣簡體字的目的可能是在於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國民文化素質,並不是出自對漢字的保護或者說尊重其自身發展規律的,這其實是對漢字的傷害。
其三,從易用性上,繁體字並不比簡體字複雜多少,失去的是筆畫,喪失的是文化。簡化的後果有可能使漢字趨於符號化。比如你看拉丁字母或者韓文,從它們身上可以看出一些文化上的特徵嗎?因為繁體字才是中國幾千年來文明記載的主要載體,而不是甲骨文。
字的發展本來就是由繁到簡的,隸變(從小篆到隸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古今漢字的分水嶺,由繁到簡。但是我們的簡體字的出現並不像隸變那麼自然,不是到達一定程度的自然的變化。第一次簡化後又出現過「二簡」,不過實在是太簡了,就廢除了。很多字變成簡體字後就很難看出字本身的意思,也不再符合造字法。比如「吊」,在繁體字中「弔唁」和「上吊」是兩個不同的「吊」,變成簡體字後成了同一個,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字多義,但相對於繁體字,準確性下降,讀起來也。。。。。。再比如「盤」,繁體字中「皿」的上面是「般」,是這個字的聲旁,符合形聲字的造字法,但變成簡體字後形旁不全,不拿繁體字舉例,根本看不出它是一個形聲字。
簡體字的出現是為了更好的掃盲,現在也基本達到了預期,但繁體字始終不會消失,始終有它存在的價值。專業人士看古籍,旅遊方面看景點的碑文等,看動漫有很多都是繁體字字幕……我們不一定要會寫,但常用的繁體字還是要認得的。繁體字的筆畫雖然多,但是從理解字義的角度出發,比簡體字更簡單。
這土地的人兒啊,總是容不得一點自由。 非要一刀切,非要一統。
繁體字 這事,到如今, 為何還要支持還要反對?大陸官方公文使用簡體作為標準好了,民間非要一切按照衙門準則行事嗎?
繁體字, 愛用就用,不愛就不用,不需要你的支持和反對。額(°_°)…像我們這種從小生活在粵語地區,看的TVB長大的孩紙,周邊士多都掛著用方方正正的繁體字寫的標牌,這或許是我們還保留著的一點情懷吧
其實很簡單,大家(大部分中國人)都習慣了簡體。文字本來就是為了交流而存在,它的發展過程就像槍械的發展。你現在叫大家都去用以前的火繩槍,說是文化的直接載體。 沒人會理你!
我支持甲骨文原因如下:
其一,中國的漢字是象形字,講究聲、形、義的統一,甲骨文更多保留了漢字本身的面貌,而且是漢字本身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最初形態,這種形態不僅是作為語言工具的成熟,更是美學角度上的成熟。
其二,現代字的目的可能是在於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國民文化素質,並不是出自對漢字的保護或者說尊重其自身發展規律的,這其實是對漢字的傷害。
其三,從易用性上,甲骨文字並不比現代字複雜多少,失去的是筆畫,喪失的是文化。現代漢字趨於符號化。比如你看拉丁字母或者韓文,從它們身上可以看出一些文化上的特徵嗎?個人覺得繁體字很飽滿,很好看。純屬個人愛好,不要用裝逼這兩個字來形容。
我不覺得應當支持繁體字
因為繁體字本身是商代漢字發展到20世紀,結構一路疊代繁化的一個總結果漢字繁化本身並不是漢字的錯,而是隨著時代變遷,辭彙代謝,商代的簡單漢字到了20世紀多數已經廢棄不用,或是罕用常用字往往是後期加入、疊加繁化的複雜字比如,豊、犮 不用了,體、髪 卻常用到了20世紀普及大眾教育和白話文,卻要面對這個繁化的總結果,我覺得是不對的
對常用漢字進行簡化,我覺得才是對的實際上白話文學的整個崛起,都伴隨著簡單俗字的不斷產生我覺得這個就是識字率、白話文普及到一定程度時,民間自發抵抗漢語文繁化的行為
******************************************
現在中國的年輕一代,由於一簡字的普及以及輸入法的全面包容對漢字的挖掘和處理進入了新時代在通用一簡字的基礎上,漢字有這麼幾個趨勢:1、拆字盛行,不論是 簡體、繁體還是異體,不時會被發掘出有潛力的字
比如 壕、昇、喆、槑、烎、又雙叒叕、水沝淼?渁?、牛牪犇繁體字如果有拆字潛力,一樣會被挖掘出來,拆字挖掘 的潛力,取決於字的構件是否能應用到現代漢語舉個例子,相比於 鐵,鐵 這個字能挖掘出什麼呢?所以我覺得 鐵 在未來也並不會引起大家的興趣而比如 缐 vs 線,我覺得 缐 是有一定挖掘潛力的2、部首的審美大家現在很常用、又意識不到的繁體字,比如 濛,主要是因為 雨濛濛 比 雨蒙蒙 要有感覺所以這類字以後有可能還會被個別挖掘、重啟但同樣,這也不限於繁體字,異體字也有同樣的潛力實在想不通繁體字有什麼好,難寫不說,有些人覺得好看,可我也沒覺得好看到哪去,繁體字有些字的筆畫特別多,而有的又寥寥幾筆,感覺寫出來看著很不均衡,很礙眼啊
1.我們快餓死啦,趕緊來點吃的吧。2.都怪你們給我這麼多吃的,讓我長胖了,不行,以後得少吃點,還得吃粗糧吃野菜。
1.繁體字的美,體現在書法藝術上,這種藝術應該同戲劇一樣值得傳承的;2.簡體字是提升人類的書寫效率,更便於信息的傳播,與繁體字相比,簡體字更像工具,為了簡體字放棄繁字體傳承,有種本末倒置感覺。
如果我國改革開放,然後有人說「開放市場了和民國有什麼區別。這是歷史的倒退!幹嘛不回退原始社會?」這顯然是類似的荒謬。市場是了經過人類長期實踐,一套調配資源和激發生產交易積極性的可行模式。而傳統漢字是一個經過歷史動態篩選的穩定系統(楷書形成近一千多年來,再沒有過大的變革)。實際上個人並不反對漢字簡化,只是現行簡化字方案有諸多缺憾,畢竟起草者非神。支持繁體字人的也有很多種。就像欣賞龔琳娜的有行家有看熱鬧者。不能因為一部分人在看熱鬧,就否定了她本人的藝術水平。傳統漢字亦然。
本來簡體字就容易提筆忘字,繁體字的話不是寫不出字來了。
劉歡上課的時候喜歡用繁體字寫板書。有一次訪談他說,寫繁體字主要是因為寫出來比較好看。
推薦閱讀:
※對於不懂漢字的外國人,簡體和繁體哪種好看?
※食野之苹的「蘋」和蘋果的「蘋」是一個「蘋」嗎?
※簡體字好還是繁體字好?為什麼?
※漢字會重新變成繁體嗎?
※香港人、台灣人對大陸規範字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TAG:簡繁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