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處於同一時期。為什麼兩國日後走向不同?

明治維新於1868年拉開帷幕。而中國的洋務運動開展於1861年。為什麼日本走向了現代化,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級強國,中國卻淪為半殖民地。


自己先回答這個問題。

在很多關於中日兩國歷史差距的討論中,大家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成人識字率。在1861年,大清成年男子識字率是6%。而日本成年男子識字率則達到了40%。這一差距直接導致了日本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從封建國家到現代國家的轉變。而大清由於普遍文化水平底下,現代的社會理念,科技知識難以影響下層百姓,導致現代化進展緩慢。以致甲午戰爭時期日本把大清打敗了,還出現了以排斥西方文化為任務的義和團。

以下是1861年若干國家的成人識字率。這些國家均是當時世界強國。

英國(包括世界各殖民地,下列各國均包括) 62%

普魯士(德意志帝國成立的推動者) 85%

美利堅合眾國(南北戰爭的北方) 62%

法國 63%

俄羅斯帝國 15%

美利堅聯盟國(南北戰爭的南方) 32%

義大利 32%

比利時 65%

西班牙 30%

奧地利 25%

瑞士 90%

尼德蘭(荷蘭) 80%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組成德意志的各國家識字率普遍在80%以上。德意志帝國成立之後發展壯大以至於成為歐陸政治、軍事、科技強國實屬必然。

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已經在全國推廣了現代化的教育體系,全國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而那時的大清,仍然以科舉教育放在首位,把西方科學視為旁門左道。橫向比較,大清成人識字率比其他文明國家低很多。即使到了新中國成立,仍然是遍地的文盲。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社會思想,政治制度,市場制度難以在中國產生重大影響。大多數中國人對現代化無動無衷。而這也是中國之後長期落後於世界的重要原因。

科教興國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血淋淋的事實。

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維多利亞2吧

作者Cloudlim

〖閑話列強〗雜貨鋪帝國主義之落後國的四成識字率

很多老外的書里把日本識字率寫的更高。明治維新成了,洋務運動,百日維新敗了,識字率確實是關鍵因素(不僅是遊戲,現實更是如此)。

滿清科舉,選拔的是讀書人,但能進「塾」讀書是少數,少數的少數,讀書與其說是教育,倒不如說是為了科舉。在中國,文化昌盛,但讀書和官爵掛鉤,是一種被變相壟斷的特權。

日本,沒有科舉,有著比滿清更森嚴的等級秩序。但,江戶時代的武士子弟,都會進藩校,鄉學讀書,而其他等級的人也有地方讀書——那就是寺子屋。

寺子屋,15世紀的日本就有了,稱呼很多,也叫手習所,訓蒙屋,老師是武士,僧侶,神官。不光教讀寫,也教珠算,石川謙的《寺子屋》載,1723年僅江戶地區就有800餘所這樣的學校。而整個江戶時代的統計,總數達到了1萬餘所。在初等教育上,沒開化的日本已經走在前列。

1875年,明治八年,日本全國小學20692所,新建校舍卻只有3699所,佔82%的是寺子屋的老學堂。(海後宗臣,《明治初年的教育》)

「靠文盲搞不了現代化」。

日本的現代化就這樣從寺子屋踏出了第一步。


第一,滿清政府。反觀日本,無異族統治。

第二,中國太大,無論俄英法都不會允許在自己領土或者勢力範圍內出現一個近代化強國。反觀日本,作為遏制沙俄南下與滿清強大的旗子所得扶持頗多,受壓迫較少。

第三,洋務運動說到底只是對經濟軍事的改良而非制度的改革,而顯然這樣制度自信並未挽救滿清乃至中國的頹勢。反觀日本,一句話,脫亞入歐。


船大經風浪,船小好調頭。

就日本來說,按照文明的生態史觀,日本西歐都屬於第一地區序列,遠離暴力之源但是又靠近原生文明的中心,便於學習。經過了一定時期的發展和積累後,日本較為容易接受西方思想(日本長期學習中原的習慣使得日本學習西方毫無阻滯)而強大起來,成了新的暴力之源。這就是船小好調頭。

中國則是天朝上國當的太久了,船大經風浪但是掉頭未免艱難。僅有的好處,就是作為亞洲僅有的三個沒有被完全殖民的國家之一,泰國是太巧日本太強而清朝太大。尤其是最開始的清政府沒能足夠的重視,認為當時的西方入侵僅僅是新一波的蠻族入侵(一如滿族的入關),是落後文明的進犯,結果最後才發現這次落後的是自己,天頂星科技足可阻擋啊。最後經過了民國時代才艱難的邁入了現代化的歷程。


日本的明治維新之中的幾個比較重要的政令:四民平等、廢刀令、廢藩置縣,然後又來了個西南戰爭。四民平等和廢刀令把日本最具實力的武士階層打下神壇,廢除了特權;廢藩置縣直接把各地的大名小名一波帶走了;與此同時,西南戰爭,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領銜,直接吸收了大量的反對派,然後被政府軍一波帶走。不久之後發生了大久保利通遇刺事件。至此,維新元勛、守舊勢力都被打掃乾淨了,中央的威望,皇權都達到了高度的集中。同時,維新的主要力量薩摩和長州分別掌握了海軍和陸軍分到了蛋糕……

清政府改革的動力在哪?旗人貴族的支持?除了皇族近支,旗人貴族基本上都廢了。漢族官僚地主的支持?漢族官僚地主才是整體工業化最大的阻力啊。軍隊的支持?且不說那時候軍隊沒有發言權,就算有發言權,為什麼清朝要用綠營取代八旗用湘軍淮軍取代綠營?因為舊軍隊的惰性啊。他們才不會關心國防現代化呢,喝兵血吃空餉才是他們的追求。如果不是一次次被打疼,洋務運動都不會有的!洋務運動能夠得到從上到下的支持,最主要的原因不僅僅是軍備,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有了撈錢的新途徑。

清政府不知道怎麼改么?顯然是知道的啊。為什麼干不下去?因為改對於國家民族有好處,對於掌權的各階層沒有好處啊。除了皇帝本人幾乎不會有人真心支持改啊。明治維新那是革了幕府將軍和大部分的大名小名。皇帝、長州藩、薩摩藩都拿到了好處,支持維新的中下層武士也在新軍隊和警察系統裡面找到了位置……


更新了一下對目前最多贊同的答案的評價(為啥不能評論)

二者差距太大了。洋務運動無非是一次小改革,而明治維新是一場革命啊!

先就這一點說一下二者性質上的區別吧。

不要總以為明治維新僅僅是明治天皇發布了《五條誓文》和《政體書》,那僅僅是這次革命最後水到渠成的結果。明治維新要追溯起來,要從之前的尊王攘夷運動和倒幕運動開始算起,經過一系列戰爭最終推翻幕府統治,重新將天皇放到國家權力核心的位置。而在這之前,天皇僅僅是個象徵性的人物,真正的權力中心是德川幕府。

為什麼說這些?原因就是,所謂的明治維新,並不是簡單的自上而下的一次改革,歸根到底其實是下層武士發起來的。也就是說,這次明治維新實施起來是毫無阻力的,因為這就是符合全體人民意願的。所以與其說明治維新是明治天皇發起的,不如說這是明治天皇時期武士階層發起的。

對比清朝,明治維新毫無阻力(阻力倒幕時已經解決了)。而轉過來看清朝,國家的一號人物慈禧就是個頑固派,而且特別重要的一點,國家內部真的很穩定(這得益於思想上控制得好,而且軍權完全集中在中央,這是和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區別很大的一點),不可能存在自下而上的革命(除非內部核心崩潰或者巨大外力支持)。

說完這二者性質上的區別,再來說二者民眾基礎上的區別。

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遵循的是「中體西用」,這也就造成了經濟政治改革幾近於無。為什麼說這個正確的口號沒能奏效,原因很簡單,因為人民群眾沒有參與其中。農民該種地種地,肉食者幹什麼那是他們的事;而肉食者吶,這麼好的貪腐機會不撈點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對,在這種時期,就是因為上層人士根本沒意識到這是在救國(明亡的時候不也是如此么,下層民眾當亡國奴是一種文化,無關朝代,只有當自己的利益都受到損害的時候才會站起來反抗)。反觀日本,人家的革命成果有一點是「文武一途,下及庶民,使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怠」,人家廢除了農工商身份制度,提高了下層人民的地位(從這個時候開始普通日本民眾才有了姓),這意味著下層人民會極大地擁護這次改革,也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鋪平了道路。

暫時就寫這些吧。說句公道話,清王朝後期的表現並不像大家想的差勁,實在是積重難返,我們現代人站在上帝視角說這幫大辮子沒魄力,等你到那個地位即使你有能力改變政體,你會么?你敢么?很多人會說如果光緒執政掌實權會不會好些,我的答案是都一個樣。船沉的速度與船長航海經驗無關。

----------------------------------------------------

因為沒法對目前支持最高的答案進行評論,所以就在自己的回答里談一下對他的答案的看法。

首先第一點,異族統治。這是站在後人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答案。異族統治對這個國家影響很大么?滿族人把漢族人當成奴隸了么?所謂的反清復明星星之火咋就沒形成燎原之勢吶?下層農民為什麼不誓死抵抗剃髮令吶?既然堅信漢人統治是唯一選擇為什麼這幫人不去自殺殉國?說這些是愚民沒節操但這些沒節操的愚民不也是從明朝那裡繼承下來的么?百姓根本不管皇帝是誰,只要我還有地種還吃得起飯養得起孩子,別說皇帝不是漢人,就算不是人也與我無關。順便說一下,在那時清王朝就是中國,凡是認為清王朝不是中國的都是站在了上帝的視角去看這段歷史。你回到19世紀,你成為清朝的一分子,你會覺得清王朝滅了真好,因為接下來有辛亥革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們可以擺脫壓迫過上新生活?統治者是哪個民族的根本不重要,因為天下一直都是漢人的天下,不然還要剃髮干毛?就像我之前所說,清末的時候清政府已經盡其所能做了能做得了,沒有什麼可苛求的。中國絕對不可能有明治維新,因為國家文化決定了皇帝不可能主動退位,不可能讓維持了數千年的皇帝專制結束在自己手裡。康有為梁啟超?他倆要是皇帝看他倆還會不會張羅著限制皇權。

第二點,關於國際環境。中國當時的環境與日本差的大么?日本明治維新前倒幕派和幕府軍不也是都得到了列強的支援么(都花錢買了武器)?說國際環境限制了清王朝的改革,我怎麼記得就連個破太平天國運動列強都想贊助一下吶?人家歪果仁只想要得到經濟上的利益,根本不在乎你是否先進,因為反正也沒他先進。

第三點,脫亞入歐。這也是站在上帝視角去看這個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的根本原因在於底層武士與商人不滿目前的經濟政治地位,於是與藩主聯合改變日本現狀。人家的目的就是自強求富,跟脫亞入歐無關。在這點上與洋務運動相似,但區別在於明治維新的自強求富是資產階級(下層商人)與武士階層提出的,而這部分人是在社會的最下層,所以他們要玩命般的革命;洋務運動是封建統治階層提出的,與下層百姓無關,所謂的工商業的發展帶動的絕大部分也都是有官僚背景的商人的發展,這不叫資產階級(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當時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順便再說一句,二者在經濟上的區別並不在於資產階級是否真的成熟壯大,而在於他們是否真的想成熟壯大,這其實是文化的原因。為什麼倒幕派能幹掉幕府,因為他們有一定的軍權,這是文化;為什麼倒幕核心的薩摩和長州土佐,因為這些地區思想上並不認同幕府統治,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外來思維的影響,這是文化;為什麼大家幹掉幕府還要扶正天皇,扶正了還要架空議會與天皇,因為他們骨子裡還是大地主心態,人家也不是說要脫亞入歐嚮往民主的,這也是種文化。

清朝為什麼沒人想著為資產階級崛起貢獻力量,因為當商人不如當官,當官就得效忠皇帝,這是一種文化;清朝為什麼沒有沒有資產階級革命,因為幹革命的都是沒文化的農民,有文化的資產階級都當官去了,這也是種文化。說白了,為什麼清朝後期腐敗喪權辱國,是重農抑商愚民統治的錯,歷朝歷代拉任何一個皇帝放到這個時期都得一樣喪權辱國。別唯結果論,要看看原因。

別開上帝視角去進行這樣那樣的對比,經不起推敲。

-----------------------------------------------------

說起閉關鎖國,清廷做的錯沒錯暫且不提因為這跟本題毫無關係,因為幕府時期日本也閉關鎖國,我有十三行,你有長崎港,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對八兩。

再說思想鉗制,說起來挺有趣,哪個皇帝願意主動放權,哪個皇帝希望被造反,不思想上控制控制你指不定哪天就被推翻了,你是封建皇帝,你怎麼做?順便說文字獄,搞得好像全中國只有清朝有文字獄一樣。不是為清朝洗白,只是不喜歡別人拿片面的眼光去看待某個特定的朝代(中國的封建王朝歷朝歷代都一個尿性)。


謝邀!

簡單粗暴地說:洋務運動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並不觸及社會風氣乃至國家制度;明治維新可是從國家根本上動了刀,整個國體都給改了。


這不是高中學歷史時就考過的知識么。。。


書里這麼寫而已。不抨擊清朝怎麼體現出當朝政權的合法性?

清帝國和日本孰強孰弱歡迎百度一下長崎嫖妓事件。

甲午海戰戰敗原因有很多,但絕對不是日本的綜合國力強於中國。

晚清政府國內維穩遠比對外戰爭重要的多。壓制國內的民族主義遠比爭奪東亞霸權重要。

然而統治者們並沒有意識到牆倒眾人推的道理。甲午戰爭之前,國內曾有過改良維新大論戰,這一時期內,改良派是占絕對優勢的。甲午戰敗正好激起了國內的民族主義,然後維新派就佔了多數。

同一時間,從世界的角度上因為一場戰爭被肢解的還有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奧斯曼帝國。比起這兩個國家,大清到民國損失還算小的。


推薦閱讀: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過去,把一個人帶回來,你會帶誰?
如果中國古代皇位繼承權擴大到所有宗室子和女,而非僅限於現任皇帝之子會怎麼樣?
舊式軍隊的軍事軍紀水平有多低??
國際歌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代有沒有號稱科舉上岸的人來做科舉培訓?

TAG:日本 | 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