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本科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目前是截至2014年12月31日,當前我們面臨的問題。中國大學教育確實有很多問題,能不能系統的批判一下?


目錄

一、 本科與初高中教學模式的差異

① 初高中的教學模式及其作用

② 初高中教師與學校的心理驅動因素分析

③ 本科教學模式及原因

④ 本科教師與學校心理因素分析

⑤ 學生的自我管理

⑥ 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二、社會人才需求與本科教學安排的矛盾(技術領域)

① 社會對於技術性人才的需求

② 學校工程實踐與企業技術需求的差別

③ 985、211 大學本科優勢是什麼

三、本科職業規劃和行業指導的缺乏

① 學生心理的現狀

② 職業規劃和行業指導的必要性

③ 學生髮展多元化與學校統一教學的矛盾

④ 如果我不再愛你 —— 大類招生

四、本科教學的專註性

① 教學質量與生源

五、詩與遠方

① 什麼是詩與遠方

一、本科與初高中教學模式的差異

初高中的教學管理是家長式。

在初高中,如果班級內某位同學學習成績異常,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肯定會幹預,絕大多數同學都有被老師關辦公室,開小灶的經歷。

這樣的管理方式對於以高考為唯一目標學生來說是相當好的,每個異常學生都能受到老師主動關照,幫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而驅動老師進行這樣做的原因無非這幾個:

1.學校給教師設置的KPI以學生成績為主(精確到分數),大目標都是為了高考,導向性明確,指標清晰。

2.任課教師以及班級之間的橫向比較,驅動同一學科的教師和不同班主任之間互相隱性競爭。

3. 教師精細化管理(有些學校精細到連談戀愛都管,原因就是會影響成績)成本低,通常一個教師只需覆蓋到兩個班級大概100個學生。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數理化英這組教師通常都是跟一批學生直到畢業,三年時間足以建立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感情以及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深層了解。跟大學的大班走課式教學反差巨大。

4. 家長與學校聯繫緊密。家長對於高考足夠關心。

大學的教育是粗放式管理。

高中時一個班級幾十個人只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高考,而進入大學之後,幾百個學生就有幾百個目標,還要加上那些迷茫失措的,大學更加依賴學生的自我管理,這也是大學所倡導的。通常一個學院一個年級段只有一個輔導員,面對大量的學生五花八門的需求,真的是管不過來。所以學校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大方向,不犯大錯,保證畢業率、就業率,然後進行放養。

但這種粗放式管理僅僅是因為學生需求千奇百怪,輔導員太少的原因么?

還應有如下的因素:

1. 單個學生的利益(成績、就業)不再與任課教師掛鉤,跟老師掛鉤的只有整個群體(掛科率與學生評教),所以照顧不到具體的人。而這一點(授課質量)在教師能否評職稱、是否漲工資方面占的比重不會很大。之前四川那位教師寫的自白書就可見一斑。

2. 教師的KPI佔比重較大的一項是發表的論文數量,這點的重要性不僅僅對於教師來講很重要,對於學校來講也重要,某個學校論文多,證明師資好,政府給學校的資源就會有傾向。大到國家層面,國際性論文在兩國之間科研力量的比較中也是一個大籌碼。厚此薄彼也就見怪不怪了。

3. 跟學院利益相關的一般只有就業率、論文數量。教師對於學生關心的不是具體分數,而是ABCDE的評級。甚至連ABCDE都不會關心,因為你的ABCDE不會影響到教師。

制度決定行為,指標決定方向。為了達到KPI,犧牲用戶體驗不正是很多企業內部的現象么。學校也是一個企業。

在大學學生更多需要依靠自我管理。

1. 我們學校有個制度就是office hour,任課教師某個時間段在辦公室,學生如果有問題在這個點主動過去問,更加考驗學生積極性。初高中辦公室在教室附近,就算學生不問,老師也會經常溜達。

2.學生的目的不再是高考,而是五花八門,具體到個人很大可能會迷茫,你的分數只能影響到你的獎學金,而不是你的人生走向,做研究?考公務員?多參加社團、社會實踐?打遊戲?都依賴學生自身的把控。

3.大多數教師不傾向於帶本科生,帶若干個研究生和博士生才是。不過以我的角度觀察到的研究生也基本是一個放養的狀態,給一個項目自己去玩。

但遺憾的一點是,大多數人的自控力是很差的,自我管理的夢想極其好,但實踐起來到處都是坑。

大學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也是極其明顯的,有些老師授課好,就算不點名也滿人,有些授課質量差,全班睡覺玩手機。而恰恰每個老師都有授課與科研的指標,有些老師喜歡授課,有些老師就是悶騷只喜歡做研究。對於教師KPI的多元化處理不夠人性化(四川自白書事件)

二、社會人才需求與本科教學安排的矛盾

以我們學院的本科教學課程為例,課程是以提綱挈領式的理論為主,工程為輔,不是以工程能力為主導向,適合走科研路線的學生,如果你是工程導向,在本科時期基本上你得課外自己下功夫練習。學院的一個隱性口號就是你如果只會寫代碼,跟北大青鳥的碼農什麼區別。學校的教師們更加強調基礎和積累,這點沒有問題,但教師們的積累需要長期,本科的課程談不上深入,基本描述下世界有什麼四年就結束了,研究生博士生才會去探究具體的東西。理論積累和工程能力這兩者並不矛盾,兼生共存。前者是科研的根基,需要時間積累,基本要讀研,後者更適合就業。對於本科四年就要去就業的學生,缺乏適應於企業系統性的工程能力,其實是不利的。

企業招收本科生更傾向於寫代碼厲害的,而不是做研究厲害的。企業招研究厲害的基本不招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才是首選。

學校工程能力的培養與企業需求的脫節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學校設置的工程實踐基本上就是小孩子過家家,與企業實際技術需求相差巨大,很多同學去了企業才感慨真正學到了東西。

那這樣教學的優勢是什麼呢?

本科生四年官方課程以介紹為主,工程實踐能力上又缺乏系統性培養,所以對於本科入職的同學職業技能上跟北大青鳥相比優勢基本沒有,唯一的優勢是這個學校有塊牌子叫985、211,證明四年前你這個人智商很不錯,良品率高,企業願意給你機會。

三、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社會性指導

初高中絕大部分的學生目標是堅定的,羅馬只有一個,條條大路通羅馬,那羅馬就是高考。而剛從高中邁入大學校門的大學生而言,面臨著去羅馬、去巴黎還是去悉尼的選擇,對於大多數人,他們是迷茫的,他們急於尋找到自己一生將所從事的行業,卻又害怕犯錯,無從入手。

而系統性的職業規劃與諮詢恰恰是本科所缺少的。而對於自己所學的專業,缺少應有的系統的行業指導。教授課程,卻沒有早早的告知描繪清晰這個行業的藍圖。與行業脫節。

前面提到了學生的發展是多元化的,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個方向。但學校教育是不分彼此,就像工廠批量化生產,對於個性的培養,適應於多元化發展的環境是不夠成熟的。學生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

如果我不再愛你。學生高考填寫志願往往有很多因素,但基本上都是心懷忐忑的嘗試。選擇了這個專業,經過一年不愛了怎麼辦?身邊許多同學進入這專業的學習之後才發現不適合。留級換專業還是一條路走到黑?許多大學缺乏一個緩衝期,這點浙大做的比較好,大類招生,第二年再選擇具體專業。很多大學也在陸續模仿中。

四、本科教學的專註性

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展五花八門的專業,擴招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什麼流行就開設什麼專業,缺乏對一個方向的專註與沉澱。

五、詩與遠方

這個問題已經不單單是本科的問題了,是個人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現在的人越來越缺乏內心的平和,但對於讀過大學的本科生,這則是起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往往在這個時候誕生,利己不是錯,但根正苗紅毛概思修馬列一個不落的本科教學對於學生的人文情懷培養是嚴重缺乏的。勿忘詩的味道,平和即在遠方。


-

——「咱們去聽斯偉江律師的講座吧?」

——「有學分沒?」

——「沒有。」

——「沒學分去幹嘛……」

-


以一本書中的內容來回答吧:

各位同學們,在本書的開始,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大家一個消息。 國內絕大部分大學的本科教學,不是瀕臨崩潰,而是早已崩潰。在此,我無意爭論是否復旦、中科大、或者清華、北大是否比我們崩潰的更少一些——這種爭論是沒有意義的。我只是看到了無數充滿求知慾、激情、與年輕夢想的同學們,將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滿希望與信任地交給大學來塑造。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當今流水線式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就像廉價的零件一樣被生產出來。因為數量巨大,沒人會對每一個人的教學質量負責。領導不會為你負責。對於一個爭做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型學校,管好科研,管好實驗室才是當務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學顯得無利可圖。教授也不會為你負責。拉到足夠的經費發表足夠的論文,滿足學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計。要說管學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實驗室的碩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課堂里的某個本科生。就算是科研任務不太重的一些任課教師,他們也不會為你負責——學不懂?那是因為你智力低,要麼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為什麼跟你一個班上的某某某同學,人家就能懂?誠然,就算是老師上課說孟加拉語,一個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兩個翻翻書看看圖就能學到八九不離十的同學(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學過)。真正在課堂上口傳心授的教學,其質量是不會有人過問的。教學評估會考察實驗報告式是否合格,出勤率是否夠,但是絕對不會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幾個聽懂了的。試想一下,每個學院每個系有成百上千的學生每人有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們怎麼可能去指望一個統一的「教學培養計劃」強制應用在每個人頭上的時候,能夠產生效果?好比說食堂師傅炒一大鍋菜給上千人吃,我敢說我分到的那盤,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夾生。 所謂「教學培養計劃」,其科學性必須經過教育權威的論證。然而現實中塞給我們的推薦課表,卻讓人失望。且不深究選修課的分類、學分、畢業條件每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使得不少同學畢業前夕競相奔走;甚至連兩門相依賴課程的教學先後順序都搞錯過,這樣的教學培養計劃,實在讓人難以信任。

而對於具體課程,教學大綱的陳舊程度也令人嘆為觀止。當然,以「教學經驗」的名義,十年用同一本教科書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們可以容忍教學大綱里有一些廣受詬病的古典殘留物(例如《線性代數》中的Cramer法解方程)。但我們無法容忍對於一門只有幾十年歷史的新興學科,我們的教科書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新技術」!這樣的課程,之所以能夠存在並延續下去,從根本上講是因人設課——開設相應課程是為了不讓部分教師下崗。這也無怪國外有華裔學者實在看不下去了,拍案疾呼道:「中國大學,怎麼那麼盛產活化石」!

——《交大生存手冊》


已經工作的學渣有話要說。

1. 時間太長。

以前一個老師教30個學生的時候,大學要上四年。 現在一個老師教200個學生,資源已經被稀釋,還要上四年。課時安排不滿,資源不夠用,白白浪費時間。

以我在大學的感受,其實大學課程如果按初高中的學法,2年就足夠了。

2. 和高中脫節,和工作脫節。

高中躍遷到大學完全沒有過渡。大學到工作也沒有過渡。學生之間的差距多是在這兩個gap時期產生的。

3. 學研風格

太多糊弄了事的東西了。 實驗報告,課程設計,考試,各種活動,都沒有針對性和延續性。沒有承上啟下的感覺。對專業的了解十分膚淺,就像是在盲人摸象。

誒,算了其實還是自己沒有當學霸的覺悟和努力。指出這些問題就是想拉還在校的學渣一把。。。


中國現在的絕大多數大學,實質上不過是高級技工學校罷了。

因為國內這個時代大學的培養對象和目的,是為了適應第二三次工業革命後,經濟發展中,勞動力的需求,實質上是培養各種各樣的技術工人,稱呼文雅一點而已。

老師只教授技能,不傳授思想。不討論人生意義,死亡。不談論美,藝術,有趣的事,不追求智慧。不鼓勵學生髮揚個性,思想自由,精神獨立。

不像民國時期和建國初期的教育,或者現代世界頂尖大學內的大部分院系,它們的教育是精英教育,目的為培養領導型,創造型,改革型人才。

它們是為了點燃人的熱情,挖掘人的潛力,為探索未知,追求美,為藝術,為保存人類一切最崇高的思想、性格而教育,這種教育充滿了對學生的信任和期望,充滿了活力與樂趣,其中的艱辛努力也是甘心樂意的。而非死磕的,被迫的,自我感動的。

中國現代的教育大多是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教育。

單一的結果導向扼殺了多少創造力。

畢業,應聘,明碼標價讓別人挑,踐踏人的自尊,

扭曲人的心靈,禁錮人的思想,消磨人的個性,壓抑人的才能,統一人的價值觀。

弄得一個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何止是技工學校式的教育。


為什麼只說本科呢,研究生的問題比本科更嚴重!!


不要相信讀書沒有用;不要相信論文都是抄的;不要相信大學老師都是SB;不要相信大學學不到東西;不要相信國內教材就是一坨屎什麼也教不會你;抬頭往上看,不要總往下看。大學過的並不只是上上課,過了考試那麼簡單,你上的是大學本身。


就算不說教師不說學生不說制度,單單是教材這一項,就已經很有問題了。


我現在深刻認識到中國大學讓多少青年才俊荒廢了人生,耽誤了多少人的大好青春,看看各校的傑出校友錄,改開後的校友跟民國時期的校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試想,如果大部分中國學生有條件去國外讀本科,國內大學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不是大學招生其實是壟斷了教育而不是什麼為國家培養人才


很多人在上了大學之後就墮落了,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目標,書不認真讀,課也隨便翹。整個大學校園充斥著浮躁、功利、懶惰、麻木的氣息。等讀了四年大學之後,可能有一些人還不如高中時期的水平。。。

「現在明白我最輝煌的時間應該是高考前,那時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左拿蒸餾瓶,右握電阻器。 雖不說精通代數,但也略懂幾何,偶遇老外也曾英語對罵, 夢回唐朝尚能吟詩作對,上溯中華萬千風流,下推海外千百英雄, 音樂美術計算機門門精通,武術民俗手工藝樣樣不俗。現在呢,除了打遊戲看段子刷微博啥都不行,就是個人渣。。。。」


純理論的知識點我覺得理解下就好了,沒必要做那麼多要求,實際如果用到的話查一下不就行了,反正你也不敢保證本科階段記得多熟練,畢業了用到的時候能不用查就會寫出來。

老師就像是兼職的一樣,學生上課大多聽不進去,教科書的知識相當無聊,書寫的不好也是錯,讓人看不進去怎麼學?

好睏,改日再聊


其實,我一直感覺,最毀滅人才的是大學教育,而不是那些年折騰我們死去活來的高考


大學,本就應是追逐夢想的場所,然而中國的大學,卻是青年人的夢碎之地。

「 教育,應是像盧梭闡釋的那樣,『其目的,是讓人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是像馬斯洛說的那樣,『幫助人達到他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

「 教育,也應是幫助人自我實現,讓人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這是自蘇格拉底以來所有教育家們呼喚的,是所有學生企盼的,也是現在美國等國家的教育在做的。李開復讓青年學生「做最好的自己」,別看就六個字,道出了教育和人生的完美狀態。

「我沒了想法」—這便是中國大多數學生的真實寫照。

  這就是中國大多數學生十幾年嘔心瀝血「被教育」的結果。我們唯一會做的就是在「說說你的想法」的題下默寫出「標準答案」 ,然後在「姓名」欄大筆一揮簽上自己的名字,表示這是「我的想法」,然後屁顛兒屁顛兒地交卷子等著發回好成績。

 你沒了想法—這就是接受中國教育的結果。

小學拿走了獨立價值觀,中學拿走了自主思考,大學拿走了理想夢想,自此以後我們的腦子就像太監的內褲,裡面什麼都沒有。這便是你花十六年接受中國教育的結果。

——摘自 鍾道然《我不原諒—— 一個90後對中國教育的批評和反思》


中國高校總體重科研輕教學,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如下兩點。

1,專業選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學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讓懵懂剛成年的學生做好入職準備,從一個價值的消費者轉變成價值的創造者。然而,針對這一點,國內整個教育體系(不僅是大學這一個環節),在專業的選擇、確定、到就業,都是很敷衍的。

首先一個很普遍的情況是,大多數高中生在選專業時都是盲目的。

很多人在高考後才開始想自己要讀什麼專業。應該讀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很多人是在高考後才十萬火急的想要一個答案。筆者多年來遇到的親朋好友,都希望我能在一次談話中,並且是在學生不參與的情況下,給出一個好的學校專業選擇建議。

但選擇專業的盲目,責任並不能只落在學生和家庭身上。中國的高中普遍沒有給學生提供專業選擇指導的功能。在制度上,我們對選擇專業的輔導這一環是缺失的。而大多數的美國高中,都設有專門的部門和老師(counselor or advisor),會根據學生情況,做學校和專業學則上的規劃。

其次是大學轉專業。

在專業選擇如此盲目的大背景下,國內高校在轉專業上卻往往設立比較高的門檻。這個門檻往往是GPA。也就是說,如果你大一考試成績不好,不管什麼原因,你可能都沒有轉專業的資格。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才有根據興趣更換專業的資格。(設立門檻沒錯,但是這樣的門檻,出發點卻不是學生的興趣和利益,而是學院自身的利益。誰願意要成績差的學生?)

對照美國大學,即便高中提供了專業選擇指導,美國大學生在大一第一學期(或學年)卻不必確定專業,即享受所謂的grace period。這期間學生有機會嘗試不同方向的課程,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在grace period結束時再申報專業。即便過了第一年,如果學生決定更換專業,或者輔修一個專業,選擇上也非常彈性。因為美國大學的學制是彈性的,只要你修夠足夠學分(學分對應學費,也不是沒有門檻),5年6年畢業都無所謂。

2,教學方法

很多人會認為,中美大學教學的差異很大程度來源於文化差異。集體主義文化,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較長國家的課堂自然比較多是單向講演式的。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師生互動,學生間互動比較少;而個體主義文化,權力距離較短國家的課堂,則較多是開放討論式的。學生課堂發言和討論比較積極,老師更注重知識和思維的引導而非灌輸,課堂形式也比較多樣。

然而這種歸於文化差異的看法可能是錯的。

你如果看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校園電影,就會發現,他們那時的課堂也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在課堂上有很大權威,學生不會輕易向老師提問,尤其是主動提問。像《死亡詩社》(1989)中文學老師基廷的那種不拘形式、創新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當時被認為是異類。這部電影拿了90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如果放在今天,一定不會火。因為電影講述的時代背景早已不存在。

美國不是從一開始就採用啟發開放式的課堂,而是經歷了二三十年轉變。中美之間教育方法的差別,可能並不僅是文化的,而是確有落後進步之分。(文化差異確實會導致教學方法差異,具體可以看Hofsted與其後來者的研究)

而這種轉變當然不是由幾部電影體現的,而是有科學研究做支撐。發表在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綜述性質的文章(Active learning increases student performance i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發現,相較傳統演講式教學,新的active learning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習得知識的保留度(rentention rate),和學生能力的培養。類似這樣結論的研究其實很多,這篇之所以能夠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很大原因是對之前200多相關研究的統計總結,因此更加具有說服力。

反觀國內高校,還僅僅停留在模仿追趕的程度。大部分針對active learning研究發表的中文文章,還停留在分析說明美國同類研究狀況的階段。英文文章里以中國學生為樣本的報道幾乎沒有。這在追求文章數量的中國高校里,是很不正常的。文章數量很少的這一事實,基本上說明了active learning的實踐在我國高校里還比較少,時間也比較短。

綜上,大學不能給學生有效的專業指導和選擇,進而幫助學生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大學沒有能夠提供給學生優秀的教育質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對學生來說,中國本科教育存在的問題,最重要的是l這兩點。


上面說了很多,都有的一點是大學重科研輕教學,我想說的是,就這樣科研也搞得不怎麼樣。


感覺把政治這門課去掉會好很多


個人覺得大學本科教育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有擴張的趨勢。

比如很多的大學生學習基本就靠期末突擊,然後有個過得去甚至很漂亮的分數,但收穫究竟怎麼樣個人心中肯定清楚。

還有論文抄襲的問題很嚴重。其實對版權的不尊重已經滲透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從平時各種轉載不署名以及盜版滿天飛可見一斑。而且很多學生在中學受的教育是,你覺得這句話好,你就拿來用,這樣的語文教育當然會讓很多人覺得論文抄襲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何況很多期末論文這樣的東西都是很速成的。

老師的質量與科研能力掛鉤也是值得反思的問題,許多科研能力很棒的老師講課其實不怎麼樣,甚至表達不清,這個許多好的作家並不善於言辭是一樣的,而講的好的講師又有著離職風險,最近這樣的例子也不少。

同時,社會大環境對大學的影響太大了,貪多嚼不爛目標不明確四處嘗試,廣卻不夠深入,與浮躁也有關。

大學硬體設施跟不上,大學擴招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大學地不夠用了,許多大學建新校區,設施不全就開始讓學生搬來,其實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因為積澱的大學氛圍在工地里是感受不到的。學習資源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學生就會尋找別的當時度過時間。

大學的形式主義的活動太多,基本是勞民傷財,扣著大帽子做思想宣傳。什麼叫有意義,我覺得有更多可以接觸到大師與大思想的活動才有意義。

還有,許多大學都是虛有其名,是被城市抬起來的錄取分數,只是仗著地好生源好罷了,還是斤兩不足的。

暫時先想到了這麼多,都是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偏差,還希望大家輕拍~


修行真的是完全在個人了,大學畢業生高才率低。還不如從培訓機構出來的。大學四年,每個學期學四五門科目。學生又不是傻逼。學這麼多有用的有多少?畢業後還記住的又有多少?及格就行了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學那些沒用的呢?還不如花時間精力做我想做的。學生想學的跟學校教的不一樣這是最騷的。這時候需要自學。這時候就容易對學科產生抵觸心理。萬一自學不成,那就慘了。還有就是跟著學校走的,學校教啥我就好好學啥,然而學校教的我感覺大多是通識性知識,與實際要求距離是隨著技術發展拉的越來越大。等你走出去要補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時候就尷尬了。那難道學校教的就一點沒用,有用,但等需要用的時候,差不多忘個精光了。這就又尷尬了。因為通識性知識也是基礎性知識。工作需要用到基礎知識的我感覺就是大神。這個時候跟著學校走就有點做無用功的感覺。我感覺就是這些問題了。學科安排不合理是最大的問題!學科安排要跟上時代技術發展,要精簡化。不能追求量應追求質。一門學科完全可以拉長他的學習時間。做到每一點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理解,另一方面就是時間問題,大學本科教育竟然需要四年,四年時間如果光學應用性知識的話,足夠讓很多人成為大牛了。當然教育資源有限。每年又有幾百萬新生。供應不平衡。這是個客觀問題,誰也改變不了。


其實如果能重來,我很想早點選擇一門行業,早早找最好的老師,拜師學藝,學個10年,努力學藝,學精學透。或是繪畫、音樂、戲曲,或是相聲、小品,都行。跟高精尖的老師學一門過硬的手藝或本事。甭說安身立命,都有可能飛黃騰達。你再看看應試去高考的學生,普通家庭出身(家裡有門路、有錢有勢的除外),苦沒照人家少吃,累沒少挨,可所學皆沒什麼用處(非要較勁,那就是提高你的綜合素質,可是哪個公司買賬呢?),從小到大被灌輸:考上大學你就妥妥地了!眼睛近視了、腰腿坐完了,腦袋學木了,只會考高分,不會應用,也少有會交際的,最後上了大學放羊了,畢業傻眼了,你說你能幹啥?!理工的還好,有的專業不錯,就業還算好。學文的呢?除了少有幾個抓到好機會(一般要男生),大部分不是銷售就是文員、行政。而此時你已經二十四五,再學一門手藝?怎麼學呢?


學無致用


推薦閱讀:

大學如何利用專業賺錢?
大學聽課還是自學為主?
如何做好校園代理?
來大學一年了,感覺一事無成?
如何看待大學裡男女比例失調,女生越來越多?

TAG:教育 | 大學生 | 大學 | 大學教育 |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