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流水和月收入什麼區別?為什麼中國的遊戲商喜歡用「月流水」而國外的都用「月收入」來表示遊戲的營收?

我在觀察各個遊戲數據時從很早之前就發現這個很有趣的現象,似乎全世界就中國遊戲廠商習慣用「月流水」這個曖昧的辭彙來表示遊戲的營收,然後觀察國外的日韓西歐美等國家基本都用「月收入」或者「月付費」這種辭彙,甚至大部分媒體和運營會用中國某遊戲的「月流水」和國外同類產品的「月收入」作對比的報道

請問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現象?


因為很多遊戲扣除推廣成本後,利潤拿不出手。

就跟有人介紹姑娘的時候說氣質好是一個道理。


因為聯運平台和cp結賬是按月結的,不是按天結的。

上一個自然月周期的錢往往要到下個月,甚至下下個月才能結算。

所以報流水更準確及時,數字更大,更好聽。

報收入不及時,而且數字小,不好聽。

如果是ios這樣的平台,扣除渠道費用的實際收入開發者已經可以看到,可以報收入,不用報流水。


諸位都沒說到點子上,」月流水「是指從用戶端產生的收入總量,而這個總量中真正歸屬於遊戲公司的部分是扣除渠道分成的部分,通常按3:7分成比例算的話,遊戲公司的」月收入「是這款遊戲」月流水「的70%。從會計上講,收入是不用」扣除推廣成本「的,而且推廣支出均是以費用而非成本入賬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中國的遊戲商喜歡用『月流水』而國外的都用『月收入』來表示遊戲的營收?「

遊戲廠商方面肯定希望數字越大越好,動輒月流水過億聽著多舒坦~~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我認為中國Android渠道大戰間接推動了報」月流水「的風氣,」月流水「里可是包含著渠道的收入吶!!所以喜歡用」月流水「的可不僅僅是遊戲廠商,對於老外來說app store,google play都已成習慣,報流水沒太大意義,倒是報收入更符合向外界公開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說到底,國內報數字是為了向外界證明我有多牛逼,國外可能更多的是一種信息公開。

那麼問題來了,Android渠道到底哪加強?感受一下

天龍八部3D上線10小時百度系收入近200萬居第一

天龍八部3D公測首日驚艷:UC九游2萬人充值全渠道第一

《天龍八部3D》360首發當日註冊全渠道第一


上市公司需要高流水彰顯業績。

非上市公司需要高流水以期變成上市公司……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購。


看了回答感到知乎深深的惡意。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用來欺負韭菜的。

做為一名TMT研究員,我必須告訴大家,流水是充值數,收入是消費數。買了鑽石屯在賬號里是不能確認收入的,只有鑽石被換了道具才能確認收入。當月流水是當月充值數,當月收入是當月虛擬遊戲幣的消耗數,你們覺得報哪個指標更能反映遊戲的現狀呢?That"s all!


資本運作 現在做手游的小公司多 真正遊戲賺很多的不多 說流水是為了融資或者賣公司上市之類的估值高點吧?


其實索尼跟微軟賣遊戲機的時候也很喜歡用「出貨量」來混淆視聽的。


其實就跟 稅前工資、稅收工資、收入 是一個性質的,在某個環境下哪的數字體現出來的效果更好,就說哪個。


補充一點哦,其實所謂三七分中,研發商佔三,渠道佔七。而且渠道中的一部分還要給發行商。所以很常見的分成比例是3:4:3(研發:發行:渠道),發行才是拿大頭的。但現在渠道商和手機硬體商可能會跳過發行商直接和研發商合作開發遊戲並發行上市,所以發行商越來越難做了


為了資本市場,以及吹牛


歷史傳統

想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也是「號稱」80萬大軍的。


遊戲廠商說月流水並不是給玩家聽的,至少不止是給玩家聽

說月流水就是告訴渠道:你別管我們從裡面能拿多少錢,你算算你能從這裡拿多少錢。

這樣才能刺激渠道給推給量。也就是哪怕我們是自充值,渠道大爺的也一分不會少


推薦閱讀:

魔獸世界從副本最裡面跑到門口,不用坐騎什麼職業最快?
網路遊戲《劍網三》有哪些缺點?
dota大神和lol大神如何評價風暴英雄的雙人操控的新英雄古加爾?
如何評價盛大遊戲《泡泡戰士》?
魔獸世界熊貓人種族到底偏部落還是偏聯盟?(不要考慮暴雪什麼鬼遊戲玩家陣營平衡)

TAG:網路遊戲 | 網頁遊戲 | 手機遊戲 | 遊戲策劃 | 遊戲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