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海沿線有哪些不可錯過的建築?
RT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一個現成的路線~~
瀨戶內海算是普利茲克獎得主作品密度想到高的一塊區域了,首先是具有鋼鐵般意志的「野武士」一一安藤忠雄的主場。
瀨戶內海中的直島和豐島,有另一組普利茲克獎獲得者一一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的代表作品,西澤與內藤禮合作的豐島美術館,SANAA的直島遊船碼頭,以及他們在岡山大學中的系列作品,都無不在空間上和對待環境的反應上表達出其設計的前衛性和引領性。
瀨戶內海東南端今治市的大山島,還有一位普利茲克獎獲獎者、同被稱為「野武士」的伊東豐雄的重要作品,這是日本首座個人建築師博物館,建築如同一艘獨守瀨戶內海一隅的思想之船,集中了伊東的建築經歷由機器走向自然的思索的行程與航向。
行走本州西部和四國的行程,也可以說是置身日本現代建築發展的經典之旅。這其中就有日本第一位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戰後日本現代建築的旗幟性人物一一丹下健三的若干早期重要作品。其中,建於1950年代香川縣廳舍是其思索與踐行現代建築本土化的不朽之作;廣島的和平紀念廣場及其系列建築更是丹下呈現國家意志、成為國之英雄的建築生涯之重要縮影。
行走本州西部和四國,在出雲市,有槙文彥的島根縣立古代出雲歷史博物館,作為日本另一位重要的普利茲克獎獲獎建築師,就在出雲大社近旁以現代的空間和景觀語言敘述著這片土地特有土風與文化;在四國的坂出市,有大高正人作為新陳代謝運動核心人物的重要的實驗性居住作品一一坂出市人工地盤;還有像村野藤吾、前川國男、增田友也、浦邊鎮太郎和山本忠司等日本老一代的著名建築師各自成就於1950至1980年代的現代建築經典。
下面這個行程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建築系系主任許懋彥老師設計的環瀨戶內海、本州西部及四國建築文化旅行線路。
行程涉及建築師
村野藤吾、薬師寺主計、前川國男、丹下健三、浦邊鎮太郎、大高正人
增田友也、山本忠司、楨文彥、柳澤孝彥、谷口吉生
藤森照信、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內藤廣、小嶋一浩、隈研吾
妹島和世、西沢立衛、大竹伸朗、三分一博志、內藤禮
中村拓志、名和晃平、藤本壯介、永山祐子
廣島
1. 宮島 - 厳島神社
日本三景之一,世界文化遺產
海洋是其神域之所在,整個宮島則是神所棲息的場所。以寢殿式樣結合寺廟風格,再利用潮汐的變化:漲潮時正殿和迴廊有如浮在海上的龍宮、退潮時則可以步行至其前方的大鳥居。借用自然與海景,融入景觀,不僅詮釋了神道教的精神,也是日本建築藝術的傑作。
2. 錦帯橋 1673
全木造,五連拱(日本三大名橋之一)
3. 島根県芸術文化センター-グラントワ - 內藤廣, 2005
「從空間看時間,時刻、時間、時代。」
4. 出雲大社(日本神社之首)
日本神社之首,供奉的神是被稱為「國中第一之靈神」的大國主大神。出雲大社擁有規模宏大的古殿建築、日本第一的大鳥居牌坊。作為日本最重要的民間神社,這裡以「結姻緣」的神靈而聞名。據史料記載,遷宮從江戶初期的1609年開始,大約每60年進行一次。
5. 島根県立古代出雲歴史博物館 - 槇文彥, 2006
「出雲是我在歷史和神話中學到了很多東西的地方,我想設計一個可以與大家分享對古代的興趣和對時代懷舊的環境,儘可能讓更多人切身感受到日本的古代,並再次加深對我們與這種歷史關聯起來的可能性。」 —— 楨文彥
6. 大社文化プレイス - 伊東豊雄, 1999
作為出雲市重要的市民文化設施,內部設有一個圖書館和表演大廳。
7. ビックハート出雲(Big Heart IZUMO) - 小嶋一浩, 2000
小嶋一浩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在建築研究所時代師從原廣司成為其嫡傳弟子之際,和研究室同學們一起創立 Coelacanth 建築事務所而成為日本90年代初期建築界備受矚目的新秀。
出雲——安來——三次——倉敷——岡山
8. 足立美術館 ( 日本庭園 ) , 1970
足立美術館展示了約1500幅日本畫,但是它擁有的一個5萬坪大小的日本庭園,才是令它有名的原因。美術館創辦人認為「庭園也是一幅日本畫」,於是建立了這個日式庭園。
9. 三次市 - 奧田元宋 小由女美術館 - 柳澤孝彥, 2006
設計美術館是創造人、自然與藝術共生空間的哲學,「我想把自己的經歷放在一起,使之成為我生命中最好的博物館作品。」
10. 倉敷美觀地區 - 白壁之町
白壁之町能看到一些土藏(倉庫)和町家(商家)仍保留著白壁、海參壁(黑白格子形狀的牆壁)、格子門等過去的建築風格,使人們彷彿置身於當時的氛圍。此外,這裡還有多處必看的建築物,展示有約200個歷史資料的真野資料館、標誌性建築上下基督教堂、建於大正時代(1912~1926年)的木造劇場翁座等。
11. 倉敷アイビースクエアー - 浦辺鎮太郎, 1974
在不破壞倉敷古迹的情況下保留外觀,儘可能地利用傳統工藝和材質翻新,包括屋頂瓦片和玻璃。約3萬平方米的空間,有展示廳、校舍、紀念館、博物館、車間、商店等歷史遺址,還有神社和酒店。紅磚和常春藤圍繞著的空間,點綴在倉敷的白色古城中。這裡在1974年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2007年被認定為經濟產業省「現代工業遺產」。
12. 大原美術館?分館 - 薬師寺主計、浦辺鎮太郎, 1930 / 1961
大原美術館是大原孫三郎為展示其在歐洲收藏大量的作品而建。薬師寺主計是日本老一輩建築師,1909年從東京帝國大學工程系畢業後,他曾擔任陸軍部工程師,但應家鄉影響力強的小川正三郎的要求,負責了眾多倉敷市的建築設計以及與大原家族有關的建築設計。據說也是第一個遇到 Le Corbusier 的日本人(1922年)。
13. 倉敷市立美術館(原倉敷市庁舎) - 丹下健三、浦辺鎮太郎, 1958 / 1983
戰後,丹下通過作品表現他對於柯布西耶建築風格的趨向,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建築思想立場。這時丹下健三已經逐漸掌握了日本建築發展的引導性的地位。
14. 倉敷市芸文館 - 浦辺設計, 1993
倉敷的新城市名片,這座建築巧妙地整合了倉敷的歷史與未來。
岡山——姫路——淡路
15. 岡山大學
福武咖啡亭 津島交流広場 - SANAA 2014
作為一個社區大學,校園的公共空間提升了社區的活力和凝聚力,並且增強了當地居民的文化認同和自豪感。
16. 岡山後樂園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1687 年,大名 (封建領主) 池田綱政命令家臣津田永忠開始建造岡山後樂園。工程於 1700 年完工,除了一些由其他大名施加的變更,從江戶時代至今一直維持原有的外觀。由於許多江戶時代繪畫和池田家族留下的記錄與文件,後樂園是首都以外少數可以看見歷史變遷的大名庭園之一。
17. 天神山文化プラザ (舊稱岡山県総合文化センター) - 前川國男, 1962
格柵、韻律、色彩、光的表達,一切都忠實地繼承了柯布晚期的風格,這在前川的建築里是不常見的作品,舒服。
18. 岡山大學-福武講堂 - SANAA, 2013
「理性又大氣的溝通環境、誘導人們自由愉快交流的場所、「可以創造偶遇的地方」,這是福武講堂的銘牌上刻的話。
19. 姫路城
(日本國寶五城之首,世界文化遺產)
姬路城為現存最完好的17世紀早期日式城寨, 由八十三棟具防禦與保護功能的建築所組成,這種精妙的防禦建築工法自幕府時代便高度發展。姬路城優雅的白色外牆以及建築量體與重檐的巧妙配置,將此木構造建築集功能與美學於一身的卓越之處表露無遺。
20. 姫路文學館 - 安藤忠雄, 1991
安藤關於幾何空間的又一次嘗試。
21. 兵庫県立歴史博物館 - 丹下健三, 1983
丹下的這個作品再次體現了極高的智慧,將現代建築融入了戰國、江戶的城堡元素。玻璃鏡面的設計是點睛之筆,讓人更加仰望姬路城。
淡路——鳴門——高松
22. 淡路夢舞台 - 安藤忠雄, 2000
「來到夢舞台的客人可以體驗到水,風,光,蔭,天空和大海等大自然的氣息,而這種在日常生活中無意體驗的樂趣,在這裡可飽享無遺。21世紀大自然不會輕易為我們創造良好環境,人們需要憑自己的意志積極地利用大自然去創造於自然環境共存的時代。」—— ?21世紀的夢舞台?,安藤忠雄
百段苑 / 楕円フォーラム / 山迴廊 / 貝の浜
円形フォーラム / 海の教會
ウェスティンホテル淡路 / 淡路夢舞台國際會議場
23. 真言宗本福寺 水御堂 - 安藤忠雄, 1991
風、光、水是安藤常用的幾種元素,在水御堂又被充分利用,將世間分成兩個部分。
24. 鳴門市文化會館 - 増田友也, 1982
混凝土格柵帶給內部柔和的光線,和粗狂外表相反的是,室內設計充滿親和力,入選「日本公共建築百選」。増田先生被認為是日本建築空間研究的第一人,而其單體建築的設計並不算多,鳴門市的公共建築群是其重要的遺作。
25. 瀬戸內海歴史民俗資料館 - 山本忠司, 1973
立面是對日本傳統建築工藝的繼承,也是那個混凝土時代里少有的創意。
26. 香川県庁舎 - 丹下健三, 1958
香川縣廳舍是丹下健三評價極高的作品,這棟建築呈顯了丹下將日本傳統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達到極佳的融合。
27. 香川県立體育館 - 丹下健三, 1964
和代代木體育館同時代的作品,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形式上具有日本神社的結構特徵和當地造船工業的隱喻。
高松 / 豐島 + 直島 + 犬島 / 高松
直 島
儘管瀨戶內海上的眾多島嶼至今仍舊杳無人跡,直島卻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和超現實的藝術風格受到矚目。自然風景和人文風景和諧共存,眾多藝術作品、美術館散布在直島各地。直島被《Traveler》評選為「世界上最值得前往的7個文化名勝」之一。
28. 海の駅-なおしま- SANAA / 妹島和世+西沢立衛, 2006
抵達直島後,我們會看到一座輕盈的碼頭。
29. 直島パヴィリオン (直島Pavilion) - 藤本壯介,2016
為紀念直島町政60周年的直島亭建於宮浦港,也被稱作「鑽石亭」,作為2016瀨戶內三年展的一部分,被保留下來。
30. 地中美術館-安藤忠雄, 2004
為與當地生態融合而設計,建設完工後以土掩埋。安藤認為這樣的設計才不會破壞瀨戶內海的自然景觀。「內向延伸的結構,與外部的界限越分明,內部空間的震撼力也會越大。」 —— 安藤忠雄
31. ベネッセハウスミュージアム(Benesse house)-安藤忠雄, 1992
Benesse House 將美術館與酒店融為一體,由Museum、Oval、Park、Beach 4棟建築構成。
32. 李禹煥美術館-安藤忠雄, 1992
在這個美術館裡,我們會看到安藤作品中不常見的一面,看看混凝土建築是如何巧借地形,充分發揮大海與山川的作用。美術館展示著藝術家李禹煥從1970年代到現在的部分繪畫及雕刻作品。
33. 直島銭湯-大竹伸朗
大竹伸朗充分利用島上廢棄工業產品、建材、船板、瓷磚,打造了瀨戶內海上的南太平洋島國風。
34. 直島ホール - 三分一博志,2015
三分一博志花了兩年多時間研究直島的風向、水文、光線。這棟建築頂部通風的時候利用壓力差自動換氣,夏天也不需要空調;而這個巨大的屋頂採用的是日本傳統的檜樹皮葺屋頂的方式,使建築遠遠看去好像漂浮在院子里的水池上。
這裡還是居民集會的場所,舞台上,天然的聚光燈。
豐 島
35. 豊島美術館 - 西沢立衛 / 內藤禮,2010
一個沒有展品的美術館是豐島上最受歡迎的景點。巨大的展館被建成單一空間,只有一間結構,館內空空蕩蕩,引人置身。某一刻,才發現展品就是我們自己。
36. 豊島橫尾館 - 永山祐子,2013
永山祐子用廢棄的房屋改造而成,外表傳統,室內現代。紅色的玻璃加劇了光影的反襯、色彩的反差,據說橫尾忠則想通過這種對立來探討一種「生與死」的哲學話題。
犬 島
37. 犬島精錬所美術館 - 三分一博志, 2009 (柳幸典作品)
「精鍊所」秉持「讓原有的加以活化、將缺少的加以創造」的原則,主要反映了近代化工業遺迹、建築、藝術與環保系統之間獨特的對應關係。這個建築原本是建於1909年的煉銅場,後來廢棄,直到2007年才被再次開發成藝術園區。園區內利用太陽能加地熱發電,還有植物栽培和凈水循壞導流,使園區內的店裡與水源都可以循環利用。
38. 犬島-家プロジェクト - 妹島和世等, 2013
F邸 / S邸 / A邸 / C邸 / 石職人の家跡
為了重新激活小島的生命力,福武集團主持開展了地區再造活動「家計劃」,利用當地廢棄的住宅、糧倉等房屋,邀請藝術家重新進行空間設計或在其中進行藝術創造,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熱愛藝術的年輕人踏上直島,尋找精神家園。
高松——坂出——丸龜——高知——檮原
39. 坂出市人工土地-大高正人, 1968
作為「新陳代謝運動」的主要幹將,大高正人曾在前川國男手下完成過東京文化會館,之後越發獨立。坂出市人工土地住宅建在市民會館之上,大高正人試圖解決城市土地不足的問題,可以說是日本住宅史上最大的一次實驗。
40. 丸亀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谷口吉生, 1991
谷口典型的風格:方型、輕薄。給大人和孩子們提供了藝術創作的輕鬆氛圍。
41. 香川県立東山魁夷せとうち美術館 - 谷口吉生,2004
谷口吉生的建築宛如東山魁夷那些描繪自然的作品一般,透露安定祥和的氣息,給人靜謐深遠的想像,呈現淡雅與靜寂之美。
42. JR高知駅 - 內藤廣, 2008
高知縣是日本最大的木材出口縣,在設計車站的時候,市民特別想要表達出這種充滿自豪感的森林文化,誰能勝任?
43. 高知県立牧野植物園牧野記念館-內藤廣, 1999
內藤廣在此作品中體現更多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建築的可持續性。
44. 檮原町-雲の上の町 ゆすはら - 隈研吾, 1994、2010
在四國島高知縣海拔一千五百米的森林村落中,我們再重新了解隈研吾。
檮原町総合庁舎 / 雲の上のギャラリー 市政廳
無論冬夏,這裡都是一個可以讓人們隨時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何為美醜,隈研吾的這個作品彷彿又在邊界上搖擺,讓人想起早年的M2。
まちの駅-ゆすはら 車站
大膽的想法,各種建築材料在時空中的重逢。
雲の上のホテル?レストラン 酒店
雲頂的地方,終於見到了木箱做的雲。
雲の上ホテルの溫水プール / 檮原橋
檮原——松山——大三島——尾道——廣島
45. 坂上の雲ミュージアム - 安藤忠雄, 2007
這個博物館或許是「最不安藤」的建築,安藤用其作品中從未使用過的等邊三角形貫穿本方案。也為更好的襯托出司馬遼太郎的這部著名小說——《坂上之雲》,成為他與司馬遼太郎合作的建築三部曲之一(另外兩個作品: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姬路文學館)。
46. 伊東豊雄建築ミュージアム - 伊東豊雄, 2011
隨日本人口外移與高齡老化問題的產生,產業步入凋零,如同其他日本偏鄉,渴望靠地方再造重振活力的地域不勝枚舉,而大三島是幸運的,2011年伊東豐雄建築博物館的落成,如同一陣最強東風,在當地業主委託、伊東豐雄監造、年輕建築家規劃、島民參與的連動下,「日本最美離島?大三島打造計劃」就此誕生。
47. 尾道市-リボンチャペル (Ribbon Chapel) - 中村拓志, 2014
愛情、婚姻、人生,若即若離、彼此追逐的兩個靈魂,持續上升,會聚於一點,這是新的起點。
48. 神勝寺 - 松堂、洸庭(禪と庭のミュージアム)
- 藤森照信、名和晃平, 2016
回溯地域歷史根源,蘊藏禪宗意境,突破現代建築與現代藝術的界限,完成征服人心的大作。讓我們來了解名和晃平這位創作能量與跨界動力都十分活躍的新生代藝術家。
49. 尾道市立美術館 - 安藤忠雄, 1980
這是一個安藤早期風格的作品,巧妙地融合傳統寺院與現代建築,在千光寺山頭創造了這座醒目的尾道新地標。美術館大門面向千光寺公園,高聳而狹長的特殊形狀,精準地將光線引入,後方則面對繁忙的尾道海道,從二樓的觀景台,可盡覽尾道海道和因島等海景。
廣 島
50. 広島平和記念公園 - 丹下健三, 1954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是以廣島城市尺度為意識進行規劃設計的,位於市中心,北側以原爆堂為起點,沿想像中的軸線南下,依次安排了和平火炬、馬鞍形慰靈碑、和平會館。其中紀念物陳列館成為被注目的焦點,優美比例的橫長箱形,正面是百葉窗狀的分格,雞腿柱把箱形從大地上舉起。自此,丹下便開始了日本建築現代表現的探索道路,也同時奠定了他作為日本建築界從都市規劃角度考慮建築問題的第一人的地位。
51. 広島平和記念資料館 - 丹下健三, 1954、1994
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及廣島平和紀念公園的設計都是由丹下健三設計的。資料館地下的基柱式空間,表現了從廢墟里站起來的人類的堅強不屈。
52. 國立広島原爆死沒者追悼平和祈念館 - 丹下健三, 2002
53. 原爆ドーム(舊廣島県物産陳列館)
54. 世界平和記念聖堂 - 村野藤吾, 1954
戰後,日本當代建築的焦點既不是東京也不在大阪,卻是廢墟中的廣島,廣島也為日本建築發展奠定了兩種不同風格的道路,這對日本建築史來說也是非常幸運的。
最後打個廣告:
由AC知旅行策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建築系系主任的許懋彥老師親自帶隊的 環瀨戶內海、本州西部及四國 建築文化巡禮第三季 正在招募團隊~~
許 懋 彥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建築系系主任。
1990年代,曾以客座研究員身份在日本京都大學進行訪學;2000年曾任日本新瀉大學特聘副教授。多年來,主持學院與多所日本著名大學合作的研究生聯合建築設計課程。
旅行信息
學術領隊:許懋彥 教授
旅行領隊:李 凡
旅行城市及地區
廣島、岩國、益田、三次、出雲、安來、三次、倉敷、岡山、姫路、淡路、鳴門、高松、直島、豐島、犬島、坂出、丸龜、高知、檮原、大三島、尾道
旅行時間:2018年1月21日 - 29日,共 9 天
旅行費用:21600元 每人 (國際機票、3-4星級酒店標準間住宿及早餐、許懋彥教授全程講解、商務客車交通、瀨戶內海包船、日本簽證費、領隊及當地中文導遊服務、正餐及景點門票等全部旅行費用)
團隊規模:20人
報名電話:18612598474 / 010-88045543
聯 系 人:游旭東
報名地址:https://jinshuju.net/f/UO4tyL
瀏覽了ELcroquis的答案,發現三分一博志(Hiroshi Sambuichi)已有兩個作品上榜。個人覺得他算是日本建築師中相當關注建築物理與環境的實踐者了。這裡湊趣補充一個同是他設計的六甲枝垂觀景台(Rokkō Shidare Observatory)。
六甲枝垂觀景台坐落於日本神戶市海拔約931m的六甲山(Mt. Rokkō),也勉強算是瀨戶內海沿線了。
建築外部是一個直徑約16m的網狀穹頂,中央是一段煙囪狀體塊,遊客可以繞行無障礙的螺旋觀景平台飽覽周圍的壯麗景色。外部表皮由六邊形主框架和三角形小框架構成,密密麻麻彷彿枝條垂地,又位於六甲山上,由此得名六甲枝垂。
這座建築在設計中處處體現了建築師對於自然環境的巧妙利用:
1.積水成冰
由於六甲山天氣惡劣、夏季炎熱、冬季多風,這也導致了當地的一種自然現象:經常有大量的白霜堆積。當地從很早以前就在冬天製作天然冰以供夏天之用,古人的智慧還是不可忽視的。當時會有一個池子來儲存雨水,冬天就成了製冰池。這些冰放到地下的冰室可以供夏天使用。三分一博志也在設計中應用了這一古老傳統,也就是小道兩旁的階梯狀水池(見上圖右方)。
2.通風送涼
這些冬天結成的冰,將會被切割成小塊並被送入建築物的核心部位,然後被放在觀景台下方的小型密閉隔間內,這些隔間被稱為「冰室」(見平面圖中標藍色位置),圍繞著建築中央、位於「煙囪」之下的「風室」。到了炎熱夏天,冰塊融化為水流入建築中央的小水池中,水分蒸發進一步帶走熱量。
而由於六甲山的山風劇烈,風室內的空氣受負壓影響,被「吸」出煙囪。
由於建築在冰室外預留了通風口(即平面圖標紅色處),外部空氣經由冰室穿過風室座椅下方,補充室內空氣,持續不斷地進行製冷。
而在沒有冰的其他季節,從「煙囪」中進入的雨水也能按照上述的原理,促進建築內部的通風。
3.遮陽表皮
六甲枝垂的表皮針對這冬夏兩季有著不同的處理。
不難看出穹頂表皮上密下疏。夏季太陽高度角大,表皮遮陽效果好;冬季恰好反之,以日照緩和嚴寒。
至於表皮構造,沒有找到特別詳細的節點大樣。僅有下圖較為可靠:
圖中ヒノキ應為柏木,SUS(304A)則是日制鋼管。因此表皮的六邊形框架是由SUS(304A)鋼管搭建,用來填充的三角形框架則是由柏木棍組合成的。找到一張照片印證這個說法:
4.風雪凝霜
之前交代過了六甲山冬天的惡劣天氣。拜天公所賜,寒冬時候建築的表皮會凝結出霜凍或是留下積雪,有如霧凇一般,「枝垂」名副其實。
關於這個建築的詳情,有興趣的可以去看《JA+U》的第80期。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泰國國王去世,對去泰國旅遊是否有影響?
※廈門好玩嗎?
※如何寵物託運?
※珠海有哪些一定要去的地方?
※自助游和跟團游的利弊分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