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人們的分享欲?
題主你這個題目太廣了,只能看著那幾個標籤來大致了解方向。
想要快速的讓人們分享,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激發他們炫耀的本能,並且通過標籤讓他們有歸屬感,找到認同。我敢打賭,只要你有微博、Instagram、微信,你就一定見過下邊這類圖片。
所以要觸動人的分享欲,必須要知道:
為什麼人們會分享?一般來說分享的動機有三類:- 它可以是競爭,可以是炫耀;
- 它可以是有趣的,或者吸引眼球的;
- 它可以是表明自己態度、立場的。
- 現在回想一下,一位母親分享了一張孩子的照片,她心裡一定是想要得到稱讚的,稱讚能讓她獲得滿足感,這是原始動機。
- 她發了一張照片,她心裡一定是想要得到回應的,所以她選擇在幼兒教育討論群里發,而不是去公司內網發。這樣的閉環互動行為,讓她覺得她在集體中,能給她認同感,這是選擇圈子。
在上邊的例子中是沒有運營、沒有管理者的,微信群屬於自發組織的交流群,本質上與互聯網沒關係,甚至他們可能都是現實生活里一直都認識的人,微信對群里她們來說也只是普通的交流工具。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是要做一個互聯網產品的,那麼就需要考慮如何找到同一個圈子的人,並且留住他們,最後擴大規模。
不過在這裡我想插一句,如果題主說的分享是指微博轉發,知乎點贊,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給好友,這樣的非原創分享。
那麼其實最好辦的是利用上邊的最後一條動機:表明自己的態度或立場。比如微博,就舉一個今天的例子:感受一下,只是一個關於自己血型的投票就可以輕鬆上萬轉發評論。而表明態度的極端,就是站隊了,比如最近的崔化鈉
當然,知乎也不例外,只要你回顧一下知乎最近幾年點贊數量最高的回答,就可以發現無非是兩種:- 講故事的
- 站隊的
因為友善度我就不放鏈接和貼圖了。
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所分享的,都是給別人看的,所以不同環境下人們分享的東西也是不同的。陌生人中,人們互相了解的程度相對較低,想要讓他們分享,就需要解決這三個問題。- 分享什麼?(原動力)
- 分享給誰看?(得到滿足)
- 怎麼樣找到志趣相投的人群並且留住他們?(不斷滾雪球發展)
在互聯網這樣的陌生人社交前提下,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個問題,它是源源不斷的激勵用戶加入圈子→分享→繼續分享→擴大影響的關鍵。
比如貼吧,貼吧的用戶訪問依賴於關鍵詞搜索,所以一次性解決了前兩個問題。通過貼吧等級、及其帶來的特權來留用戶,解決的是最後一個問題。
比如豆瓣,用戶找到自己喜歡的小組,去消費內容、去分享內容,解決了前兩個問題。豆瓣通過什麼留住用戶,難道是約跑步? ~ ~
比如知乎,人們的回答是一種分享,回答之後會得到贊同、關注、並且找到相互認同的人,這些都會激勵著他們繼續回答(分享)。貼吧、豆瓣、知乎、數字尾巴、Chiphell等等都有相通的地方,它們做的是:- 根本動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需要在群體中生活,所以人們生產信息並且分享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下是為了和他人交流,以此來找到認同感和滿足。
- 聚集過程:通過關鍵詞或標籤確定圈子,在不同的圈子裡滿足不同的需求,最大化的收穫認同和滿足。
- 積累粘性:能給用戶帶來什麼,留下什麼,積累什麼?使得他們能在這留下來而不是去其他平台。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5個層次。人都是群居性動物,都需要尋找歸屬感和尊重。而網路中的分享則可以實現(至少是表面上的)群體歸屬感和尊重。而不同的人的群體特徵不同,所處圈子不同,因此,觸動他們分享欲的點也很有差異。那些年,他們青春年少,世界花花綠綠。打折優惠抽大獎,追星娛樂神吐槽,這些總能讓他們在同類中收穫異樣的目光。
那些年,他們是不斷的奮鬥青年,他們想要的前進的動力。勵志雞湯,實用乾貨,心靈慰藉總能得到同齡人的點贊。
那些年,女文青還在旅遊和自拍的路上,那些讓她們更能展現她們美麗性感才華財富自由自在放蕩不羈的東西,讓她們無抵抗力。那些年,大叔大媽們,經過半輩子的奮鬥,他們已不再年輕,他們關注的是自己的身體和子女健康和平安。養生治病防火防盜消災消難的料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痛點相差太大,可能沒有一個普適的方法。要觸動他們的分享欲,就要根據他們的圈子和需求進行針對性設計。深度剖析互聯網產品是如何體現人性的http://zhuanlan.zhihu.com/youxiaer/20378437
歡迎關注本人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專欄。http://weixin.qq.com/r/E0wCGoTE5tmZrcB59xkB (二維碼自動識別)
補充:
經過一些用戶調研,修改答案。分享的前提不是後面提到的牛逼和傻逼,大前提是分享平台上有你想讓他看到該內容的人。比如用戶有一張圖片,用戶不想讓朋友圈的人看到,那麼無論你怎麼去美化那張圖片,用戶還是不想分享。
所以這是分享的大前提——希望與能相互理解的人交流,也就是說,分享的平台上一定要有能相互理解的人。
在這個大前提下,我比你們都牛逼和我比你們都傻逼,能夠促進分享行為的產生。
--------------------------------------------------------------------------------------
自己總結,給用戶分享動力的主要有兩個前提:
1.我比你們都牛逼!
例如:自拍、炫富、遊記、文藝逼、情懷逼、音樂逼等。從這個角度來說,各種雞湯、知識也是這個範疇——「你們都不知道,我來給你普及普及」。2.我比你們都傻逼!
例如:逗逼、糗事等。滿足了兩個前提之一,再分享出來尋找共鳴。1.你們快來看,誰和我一樣牛逼!2.你們快來看,誰和我一樣傻逼!結合當前社交媒體平台的分享內容,竊以為「分享」這個行為下的心理機制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
1.給個人貼標籤 你將自己定義為哪一類人。 你希望別人將你定義為哪一類人。 你所分享的文本是你不斷投射、鞏固自我認知的一種形式。2.尋找群體歸屬感 無論是社會熱點事件,還是涉及你的母校、故鄉、參與過的活動或者吃過的食物的內容,這些文本在社交圈的分享與呈現都讓你在或大或小的團體中找到「歸屬感」。3.分享即收藏 read it later 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拖延症患者的新病灶。了解了這三種分享行為的心理機制後,回歸問題本身。問題本身有點寬泛,我就針對我能想到的兩個點來簡單寫一下吧。1.內容上:a.貼合用戶個人標籤(內容定位與目標受眾的預期個人認知相符)b.具有社交話題屬性(諸如北京最好吃的十佳日料店balabala這種)c.內容質量高2.交互上:a.把分享按鈕放在顯眼的、觸手可及的位置---------------------唔,暫時想到這些。想到了別的再來更新。想辦法讓用戶感覺到「被別人關注」
新浪微博、facebook都有過以下結論:新用戶的粉絲數大於XX的次月留存率、內容分享量遠遠大於粉絲數小於XX的新用戶因為積極和陽光是社交主旋律
所以多數分享是炫耀、是自誇,是自我激勵但是在朋友圈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省、自黑甚至仇恨所以說分享的本質,就是借原作者之口,說出我的心聲。
樓上認為分享=炫耀的,全都不太對。
以下一波新鮮的栗子,說明這個問題:
我某個熱心的長輩,隔三差五發這類雞湯成功文給我其實是想說:「作為過來人,這些經驗是對的,你要努力學習他們啊!!」我的一個同事,分享了足跡統計的小遊戲其實是想說:「哥哥才去過這麼些地方,以後你們出門都要帶上我!」我的一個女性朋友,經常分享這類圖片其實是想說:「姐姐會英文!姐姐會韓文!!姐姐會拍照~!!」。。。。。無圖分割線。。。。。。。
同寢屌絲男,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令人驚嘆的10個DOTA神級玩家》
其實是想說:「哥研究Dota很多年,技術越來越牛逼好不啦!」同班旅行達人,微博轉發了一篇文章《中國最美的10個古鎮》
其實是想說:「在你們還在答題刷成績的時候,姐姐我已經打算環遊中國,走遍世界了!」我的女友,QQ空間分享了一篇文章《10分鐘學做超級大餐》
其實是想說:「我很賢惠好不好,我很顧家好不好~~么么噠」班裡學霸,班級微信群分享了一篇知乎答案《領域牛人是怎麼煉成的?》
其實是想說:「我是智慧與勤奮的化身,正在變成超級牛人,你等學渣好好學著!」。。。。。。。
說第二個問題
既然分享=表達心聲,那麼如何觸動分享欲呢?顯然,要觸動海量用戶的分享欲,那麼文章就要表達洪水般的心聲。
08汶川地震,你發表一篇《汶川人民站起來,13億人民在你身後!》
這是全國人民的心聲,分享會不海量?世界盃期間,你發表一篇文章《熬夜看球,如何工作生活兩不誤?》
很多人都希望看球又不影響工作,分享會不海量?有個人編了篇文字《剛畢業,影響你一生的10個工作習慣》
我猜幾乎所有應屆生,都希望分享來表達自己的上進和熱心腸吧!。。。。
最後收尾總結,洪水般的心聲=海量的分享,關鍵要素有三個:
1. 應景。關於節日,關於國家大事,是大家普遍關心和希望表達觀點的。2. 關於海量用戶。很顯然,勵志的成長故事,會比和罕見病作鬥爭,會引發更多人心聲。3. 標題黨。這個毋庸置疑,好的標題會抓人眼球。以上。心靈雞湯,科普文,以及謠言,這三者堪稱互聯網三大病毒,其傳播速度之快,影響範圍之大,直入人心之深,無出其右。
能有如此功效自然有其道理,這三者所利用的是群眾迷茫、無知和恐懼的心理。
心靈雞湯最大的問題在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人不善於思考也懶于思考,同時又極度渴望認同和理解。不同人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負面情緒,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行動有計劃。解決問題太難,而安慰很容易。
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心靈雞湯會告訴你:「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當你寂寞孤單的時候,心靈雞湯會告訴你:「一個人,也可以活的很精彩,享受孤單。」
當你情場失意的時候,心靈雞湯會告訴你:「許多你以為重要的人,只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你還會遇到更美麗的貝殼。」
當你心生暖流的時候,心靈雞湯會告訴你:「記得分享哦,你的朋友也需要AV。」
科普文最大的問題在於看起來跟真的一樣但是其實經不起推敲。
作為一個生物學專業畢業的人,每次看到那一篇流傳多年的《人體排毒時間表》都要仰天長嘆,作者你給你的心肝脾肺腎安排上班時間的時候問過他們意見了嗎?
也許你真的看完之後變得早睡早起了,但是這種利用人的無知,給你創造了一個虛假的概念,雖然結果導向有可能會是好的,但是依然是無恥的。令人以為自己擺脫無知之後,變得更無知。
而這種傳播,正是「擺脫無知」的心理,以及對親朋好友的關心。當你發現一個新玩物的時候,會渴望分享給全世界,希望讓好友也一起擺脫無知。
謠言更是直接用具有危險性的虛假的消息來恐嚇你。
之前一篇用蠟製作蔬菜模型的視頻,被轉發並換了一個標題,大意變成了市面上很多包菜是這樣做出來的,看完之後你還敢吃嗎?
一個時常在你身邊的東西,具有極大的危害,這就足以引起極大的恐懼。並且,如果你相信了,你還會想告訴其他人「大家小心,這個世界好可pia。」
人生四大喜:十年久旱逢甘霖,千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差生金榜題名時。so,你要做的是先幫助「他們」完成值得分享的事情。
讓分享者獲得認可或者宣洩。
分享欲,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是根植於我們的本性中的,這也是人類之所以如此偉大的地方之一。
人類有一種能力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叫做社會學習能力(social learning),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別人,以及照搬或模仿別人所做的來學習,然後可以在一系列選擇中挑選出最好的。我們可以汲取別人的想法,可以發展他人的智慧。而且更了不起的是,我們的智慧可以累積,我們的智慧不會隨著個體的死亡而消失,這被人類學家稱為累積性的文化適應(cumulative cultural adaptation)。這種積累就是我們的歷史,是我們周圍所有一切的根源。
人類的文明是一種集體智慧的積累。但是這種學習能力是一種竊取性的行為,因為我可以通過觀察你而學習,我可以竊取你最好的想法,從你的努力中坐收漁利,而不用像你一樣投入時間和精力。比如我通過學習你的方法,可能會在你捕魚之前把魚捕走了。大約二十萬年前,人類遇到了這一困境,面臨著兩難的選擇,我們可以隱藏自己最好的點子,以防別人偷走,或者僅在親人之間交流,那樣的話,人類的進化勢必非常緩慢。但是人類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發展交流的系統,從而分享想法和相互合作,選擇這條路意味著,積累起來的海量知識和智慧,向每一個個體開放,而不僅僅是單個家庭的,或者個人的積累。
語言就是這個選擇的結果。 一旦我們有了語言,我們可以分享想法併合作,從而創造繁榮,沒有語言這是無法完成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人類能夠建立自己的文明。
挺了不起的。
至少戳中用戶的笑點淚點痛點貪點怒點等等的其中一點
古人云:奇文共欣賞
佔個坑先。
這個問題我打算從「延展的自我」(extended self)和新的大眾文化兩方面理論出發來回答。前者是為了解釋用戶分享內容的心理需求,後者是闡述其具體的動機特徵。
1988年,英國約克大學教授Russell Belk論證了關於財產是如何體現並維持人們的「自己感」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在商品社會人們利用自己消費獲得的身外之物來加強對自己身份的理解與認同,「擁有什麼」和「是什麼」的聯繫。但重要的是Belk本人在2013年對他extended self理論的update. Belk意識到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有形資產的依賴正在極速下降,而互聯網產品使用的規律已經打破了他建立的傳統消費動機的理論。
(終於進入正題)例如,為了更了解自己,人們本能地會想方設法儲存一部分自己的記憶,由於過去在有形消費時代沒有什麼完美的記錄方式,人們只好通過消費房子車子傢具等可見的物品來反映記憶,從而間接製造「自我感」。但網路的數字化和多媒體性質,讓高還原的儲存成為可能,你可以不斷創造個人數據和資料,這個過程讓用戶產生極大的滿足感。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很多人會選擇持續不斷在社交媒體發布自己的生活片段和人生感悟。有時候不光是為了求贊求關注,給自己一個隨時可以回顧的timeline也是人們的驅動力之一。2014年,英國斯旺西大學的William Merrin教授出版了Media studies 2.0,這本書詳細分析了人們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形成了怎樣的文化。(有空更新,這個答案真是大坑啊)無論這是商業命題還是心理命題,我認為就是要讓分享者得到價值,無論是物質、知識、無形資產、或各種心理(虛榮、關心、安慰等等)。通過自己的分享,他可以得到價值的回饋。
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需求和價值觀,所以觸動分享欲應該沒有唯一和固定的路子。這是個市場問題。扎克伯格一開始是選擇自己哈佛大學校園;而我以前加入字幕組是因為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高清影視資源。細化市場才更容易找到觸動人們的方法。效果相對恆定的:利益驅動。
先放上核心觀點
1.一個人在社交網路上分享什麼,未必真正分享什麼,但必定是希求塑造他所分享的那樣東西的形象,希求被認同為那種形象——社交標籤。2.分享的驅動來自於慾望,但不同類型的社交網路會導致不同的慾望佔據主導。3.分享概率取決於內容,但客觀條件是木桶最短的板,還不止一根。然後上思考過程中的思維導圖,只思考了三種社交方式。
基本框架為【標籤】【驅動】【分享】 【客觀因素】
【標籤】標籤即社交標籤,不同於興趣社交中人為選定的label。這裡的標籤指代所有分享人,在分享時試圖塑造的一種形象,此形象可進一步分為精神水平和物質水平。栗子1:分享香車美女表面上是在炫耀,其本質是讓社交網路中的人認同他的標籤:有錢,不缺女人的幸福土豪栗子2:分享梁文道500句表面在分享精神食糧,其本質是在讓社交網路中的人認同:有文化,高大上,高逼格的一個文藝青年其無法改變的特質,包含金錢,權力,生活條件,個人身材等,都歸納為物質水平。其個人主觀特質,包含喜愛,厭惡,觀點,關注點,都歸納為精神水平。每個人其實際在社交網路上,都致力於塑造自己,一個似是而非的自己。
【驅動】驅動是分享人在分享時最直接的因素,社交的自我標籤化其實際上也是驅動的一種,在此不討論。不同的社交類型,其主導驅動也不盡相同,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社交軟體本身功能就篩選了他的用戶群體,二是這些群體互相影響,製造內容,本身又製造了彼此。——————————————————————————————————————————去拍畢業照,回來繼續答給他打賞
但丁在神曲里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
色慾 eg:我們一起擼過的女神
暴食 eg:轉發共享海南七日游!
貪婪 eg:富翁們的高效生活習慣
懶惰 eg:女神節,你吃飯,我買單!
盲怒 eg:小日本去死,頂起來!
和貪、嗔、痴三毒都是大同小異。
凡是人都逃不過人性。
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那類人。戳他們不甘心的夜晚。
說「嚮往自由,錢財無用。」的那類人。戳他們說走就走的奢望。
說「只要你好,我都可以。」的那類人。戳他們自以為愛的情懷。
其實萬般皆如是。無他,一個字:求贊。
分享之後顯得自己很牛逼
推薦閱讀:
※請問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待遇和發展前景如何?要成為一個互聯網產品經理應該從哪方面去學習?
※產品經理如何根據產品所處的階段選擇設計方案?
※轉行產品經理?
※互聯網產品經理需要做UC設計嗎?什麼是UC設計?
※什麼時候覺得,數據分析真的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