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有什麼研究交集嗎?

相關資料:

Workshop: Metaphysics Meets the Philosophy of Physics (需翻牆)

我摘抄一下這個Workshop里提到的幾個課題:

"Primitive Ontology"

「Primitive Ontology and Laws of Nature」

「Is There an Explanatory Gap Between the Wave and the Pointer?」

「The Nonfundamental」

「Finding Space in a Nonspatial World」

「Collective Fundamentality」

「Building Bridges: Potential Lessons from Quantum Gravity」

「What Gives Direction to Time?」

具體是在哪幾個部分有交集呢?為什麼可以交?


「有交集」這個問法有點怪。其實無非是物理學哲學(PS:最好不要用「物理哲學」這樣的說法,philosophy of physics是「關於物理學」的哲學,而不是「物理化」的哲學,更不是物理學)里的討論貢獻了一些內容,而這些內容從學理上看應從屬於自古希臘以來哲學中逐漸成熟的一門子學科——形而上學(Metaphys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於是物理學哲學研究中就包含了形而上學討論。這種討論包括:

1,自然界的本原或「基質」是什麼?在當代物理學已有成果的語境下主要是討論這種本原到底是物質粒子還是場這樣的問題。Workshop的鏈接中沒有介紹詳細內容,但裡頭的"Primitive Ontology"、「The Nonfundamental」、「Collective Fundamentality」【注】大概就是針對這樣的問題。

2,自然界的規律有什麼特徵(比如是決定論的還是非決定論的)?「Primitive Ontology and Laws of Nature」大概說的是這回事情。

3,上兩個問題其實就是形而上學中具有整體性的大問題,然後當代物理學成果可以賦予它們一些新的可供討論的方向。不過物理學哲學裡的討論方向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基於當代物理學成果提出來的特殊的問題。這種討論其實更接近於是要去論證當代物理學成果的可靠性與可理解性,其物理學背景會比較強,大多時候也很難將它們視為完全脫離於物理學之外的形而上學討論。不過大體上這種論證的結果還是有助於我們理解上面的第1、第2點,因此也是帶有形而上學傾向的。比如:

A)時空的本性。尤其是怎麼理解相對論時空觀、相對論時空觀和量子力學之間是否融貫等。「Finding Space in a Nonspatial World」、「What Gives Direction to Time?」等大概說的是這樣的事情。

B)與量子物理相關的問題,比如如何更令人舒適地理解「波粒二象性」之類,上面提到的如何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融貫性也在其內。還有就是量子力學到底是決定論的規律還是非決定論的規律,這個與第2點有密切聯繫。還有如何理解量子場論、弦論等也與第1點有關。「Is There an Explanatory Gap Between the Wave and the Pointer?」、「Building Bridges: Potential Lessons from Quantum Gravity」等大概都跟這一點有關。

【注】"自然界的本原/基質"這種問法本身就是帶有還原論傾向的,但是否真的可以為自然界中的所有事情都找到還原基質本身就是個問題。因此「The Nonfundamental」、「Collective Fundamentality」估計應該是針對還原論而進行的討論。


謝謝邀請。

@oldgoat@acel rovsion 其實已經說的很好了,我就簡單補充幾點。

首先,形而上學和物理哲學作為哲學分支,和物理、哲學一樣其實是沒有嚴格的界定的標準的。它們既沒有確定且一成不變的參照標準,也沒有絕對的權威來告訴我們形而上學就應該研究這個,不應該研究那個。物理哲學作為一個近幾十年來才新興起來的哲學分支來說,其研究對象更是尚未確定的。有的物理哲學家甚至不喜歡「物理哲學」這個名字,更傾向於稱其為「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Physics(物理的哲學基礎)"。其實我覺得叫什麼都不重要啦~叫物理哲學只是相對比較方便而已。

現代意義上的形而上學大概說來主要研究what the world is(這個世界是什麼)。所以從廣義上來說,一切與「是」/「事實」有關的元問題都可以劃在形而上學的範圍的。(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相信有一堆人都不同意,不過我覺得這不重要。)常見的核心問題包括但不限於:modality(模態,謝謝 @oldgoat提醒~),唯名論和實在論,space and time(時間和空間),causation(因果),free will and determinism(自由意志和決定論),mind-body problem(身心問題),personal identity。物理學則研究physical objects(物體)在時間和空間中是如何運動的。物理哲學研究的內容大概可以參見哲學和物理學有聯繫嗎,在物理學中有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種聯繫? - 與光同塵的回答,為什麼量子物理總會涉及哲學思想? - 與光同塵的回答。裡面提到的基本上都和形而上學有關。在這裡列出來的幾個形而上學問題或多或少都和物理哲學有一定的關係。時間和空間、決定論的在引用的兩個答案說過了。personal identity對如何理解量子力學的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很重要。Causation我會在另外一個答案里講,寫完了到時候把鏈接貼過來。

當對形而上學和物理哲學的研究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兩者的「交集」其實是非常明顯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的(部分)研究對象--物理世界--是一致的。一方面可以看如何應用物理理論來回答、解釋一些形而上學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看一些形而上學理論如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些物理理論。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說來研究物理哲學有兩種主要的方式:一種是強調「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of physics(形而上學對物理的。。。額。。。影響?)」;另一種則是強調對物理上有哲學意義的claims給出嚴格的數學證明。前者與形而上學的關係非常緊密。後一種沒太接觸過,不大了解。

因為其他兩個答案已經說的差不多,所以在這裡我只是非常抽象地總結了一下。會不會太抽象了?具體內容就通過糾正幾個點來說明吧~

「Primitive Ontology"和「Primitive Ontology and Laws of Nature」準確說來是討論量子力學中wave function(波函數)的ontological status(到底是什麼)。「Primitive Ontology"的speaker(演講者)其實是支持對立的一種觀點的--Wave Function Realism,所以他應該是把Primitive Ontology批了一通。「Primitive Ontology and Laws of Nature」的speaker(演講者)認為應該將波函數理解為一種laws of nature(自然法則)。而對laws of nature的討論本身就是一個形而上學問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和唯名論、實在論的討論有關,但至少在這裡和決定論、非決定論沒有太大關係。

「What Gives Direction to Time?」和相對論、量子力學沒有太大關係,和統計力學和熱力學有關,具體參見前面鏈接的答案。

有關簡單和複雜,這個其實涉及到好幾個問題。和這個世界是否有簡單的、universal(普世的)的laws of nature有關。(這個問題我會另外寫一個答案,寫完了再貼過來)和量子力學中的entanglement有關,也就是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所有單獨事物的local properties(局部性質)加起來並不等於這些事物所構成的整體的global properites(整體性質)。

就先這樣吧,想到了再來補充。

這個答案不知道為什麼寫得一點都不歡樂,一定都是背景音樂的錯哼╭(╯^╰)╮。本來就沒人看,現在肯定更沒人看了_(:зゝ∠)_ 不過明天就要去吃Barbeque啦~耶~


我來寫了比較簡單「普及性」文字吧,本文全是大白話,有些概念因為普及要求會人工縮減,見諒。

這個有一個理解上的問題。

形而上學(metaphysics)是一個哲學學理上的分法,延續自古希臘哲學時代某一類命題的思考,最後發展成熟,成為一門哲學的子學科。

而物理哲學(philosophy of physics)是按領域的分法,也就是說他不是物理思維的哲學,也並非單純關注物理世界的哲學,而是關注物理學本身(知識論方法論)及物理學前沿領域的哲學研究。

故而,因為形而上學是學理上的傳承,那麼物理哲學必然會涉及到從現有科學現狀出發,進行哲學思考,來討論某一類元命題,而這類命題完全可能是形而上學範疇內的東西。但這稱作「交集」並不準確。。

那麼這類命題主要是些什麼呢?主要是論證現代物理學成果的可靠性和「可認知性」。

舉一些例子:

1、簡單性與複雜性

簡單性觀點來源於非常古老的形而上學。人們都從自己的生活、生產實踐中相信自然界的物質構造與運動總是採取某種最簡單的方式。這種信念雖然是朦朧的,但是其實用性和美學性讓人無比著迷。

近代物理誕生以後,由於有了觀察、實驗的依據,人們更加相信一切物質都是由最簡單的粒子組成的(在這方面,現代粒子物理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粒子與物體的運動都採取最簡單的路徑。

與此系統誕生的就是科學方法論中最著名的「還原法」。

現代物理學家也把簡單性看作是一個重要的哲學觀點。如愛因斯坦說:「一切理論的祟高目標,就在於使這些不能簡化的元素儘可能簡單,並且在數目上儘可能少,同時不至少放棄對任何經驗內容的適當表示。」

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也揭示出自然界「複雜性」的一面不管是宏觀世界中天體的形成和演化發展,還是微觀世界幾百種粒子的相互轉化、衰變和消滅,自然界在向我們揭示其簡單性的同時,也使我們看到了一個不斷增加著複雜性和多樣性的進化過程。

即存在以下認識論

複雜的整體往往不能看作是許多小的單元的簡單的結合;

一個系統內的各個要素並不是完全獨立、彼此無關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反饋、自催化、自組織等相互聯繫與相互制約。

那麼如果以上認識論能在觀測中被認知為「實在」,那麼千百年來物理學所帶有的「那種物質世界是簡單的而普世,並可以從一些自然基質展開,並能夠被可以理解符號概念所描述」的物理世界觀是否就僅僅是「一廂情願」?

2、對稱性與非對稱性

對稱性也是人們在觀察自然和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形而上學的觀念

從人本視角來看,幾乎古代文明現實成果都可發現這一概念。

在經典物理學時代,從伽利略和牛頓開始,整個物理學就是建築在「真空」的鏡對稱的基礎上的(這個是物理哲學家的一個定位,當時並沒有這樣的概念)。

而在數學上對稱性被系統提出是19世紀,伽羅華創群論之後,對稱性思想才藉由數學直接引入在物理學世界觀中。

1872年,德國數學家克萊因提出著名的「愛爾朗根綱領」,認為幾何學就是研究在給定變換群下不變的空間性質,從而實現了各種幾何學的統一。更是促進了這樣的發展。而研究物理理論的對稱性作為一種有效的研究途徑。從伽利略變換不變性導致牛頓力學;洛倫茲變換不變性導致狹義相對論;坐標變換的不變性導致廣義相對論;均是如此。

而目前物理學哲學的探討中,較低層次對稱性的破壞和較高層次對稱性的建立,往往是重大突破。由此,對稱性是一個包含有多種層次的一個複雜的觀念,自然界在向我們揭示其對稱性的同時,似乎揭示出了它那本質上具有非對稱性的一面。這引起了物理哲學各流派的探討,比如自然辯證法的信徒,會認為對稱性是可以通過辯證法展現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對立統一。而分析學派也會自己不同的觀點

那麼狄拉克時代對於對稱性的追求,是否也是「一廂情願」呢?

3,決定論與非決定論

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決定論的世界觀它們能給出事件實現與否的確定預言,稱之為決定規律或因果性規律,現在普遍地稱之為嚴格決定論規律。依賴於「強因果律」。

而經典統計力學和量子力學所提出的概率規律,對於事件實現與否只能以確定的幾率加以預言,我們姑且稱之為概率論規律。

那麼這兩套物理世界觀的闡述論,那一個更接近於實質?

經典統計力學與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兩類概率論規律。

經典統計力學是通過大量同類系統進行某種統計,尋求出一個系統的以概率加以描述的某種確定性。由此也相應建立了一個樸素的哲學命題:

自然界一切可能的規律均可通過概率間純定量關係的集合加以表示,而嚴格決定論是概率論規律的近似。

第二種類概率論規律,它與經典概率論規律的根本區別在於:

它不是來自對大量現實事件的統計,描述的卻是單個微觀粒子以及原子的內部結構。隨著海森堡對單個微觀粒子實際測量可能性的論證,說明對微觀粒子的幾率描述在客觀上是不可能避免的。

故而,物理哲學家們就會思考一個問題:

概率論規律對自然界的描述是最基本的、最終的描述。?

等等等

故而從以上各個舉例可以看出,從認識論、方法論的角度對物理學中的某些命題的發展去分析,進行哲學層面的探索,就是所謂物理哲學


沒明白你的問題。你提到的那些課題都是交集啊。。。

"Primitive Ontology"

這個討論世界上究竟存在著什麼東西。物理哲學、形而上學都討論。

「Primitive Ontology and Laws of Nature」

自然規律的本質,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都討論。

「Is There an Explanatory Gap Between the Wave and the Pointer?」

「波」和「點」的關係,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都討論。

「The Nonfundamental」

怎麼理解非根本性的存在,形而上學討論多些。(如果世界的根本性的存在是粒子,那怎麼理解由粒子組成的非根本性的東西,比如桌子,椅子?)

「Finding Space in a Nonspatial World」

空間的本質,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都討論。

「Collective Fundamentality」

這是一種關於根本的存在的理論,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都討論。

「Building Bridges: Potential Lessons from Quantum Gravity」

量子引力的問題,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都討論。

「What Gives Direction to Time?」

時間的方向性問題,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都討論。


形而上學是一門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的學問,它專門研究一些元問題,比如存在的時空,存在規律的本質,存在的量,質,模態等(可參考康德的十二範疇表)而這些問題的研究某些方面和物理學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比如相對論時空,關於量的無限可分還是量子話,量的有限還是無限,質的本質是粒子還是場還是弦,模態的可能性還是必然性還是多重性等。

不過形而上學有些問題是無法通過物理學的實證,形而上學偏重於思辨比如宇宙的來源,宇宙的本質是物質還是精神以及是否實在等,以及可能世界理論。這些問題有許多是非邏輯問題,更不用說實證了。


陳春文(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科學?經濟?社會》雜誌主編。甘肅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後現代還是後形而上學?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晚上19:00 一號教學樓一大教室

先說後現代這個詞,後現代,意指超越現代性。現代性,以價值中立,精確可靠的科學及其技術為代表。

自啟蒙時代以來,一直對有科學的崇拜,認為科學知識能取代一切其他知識。

科學技術的中立,被認為是它的最大優點。比如心理學,研究人的腦部活動,不需要考慮人的想法,研究結果也沒有對和錯,是什麼樣的結果,就是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自然狀態,自然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

但是一些研究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比如以前談到過的庫恩的「範式」一說,他的科學史研究發現,科學並不是一直往前深入的,而是一個範式取代另一個範式(範式可以理解為一個理論群,來自某個科學團體的共同創造)。

比如,社會學研究,在社會研究上保持價值中立很難,社會本是人類的創造物,如果你跟自然科學一樣,僅僅研究現狀,而不提供更深的建議。那麼你就是在維持現狀。所以一般社會學家主張介入社會現實,來改造社會。

當發現科學技術,是具有「意識形態」的,是有價值取向的而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價值中立,於是就有了後現代性。

在後現代社會,人的一些主觀因素,主觀看法被引入科學研究中。在後現代社會,價值開始依賴於個人,即個人的價值是作為研究的一項重要考量因素。

後現代社會,是個體化的社會。當我們往科學技術中引入價值時,不再引入傳統的道德價值,傳統的價值,而是基於個人的一些價值,比如政治學研究個人偏好問題。

而講座題目,把這些現象解釋為後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即對世界的基本構造(構成單元及其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比如經典力學把世界組成看做是有原子分子這些實體構成,而量子力學卻認為世界是由糾纏再一起的量子構成,它到處運動,飄忽不定,只有在測量的那一瞬間,它才被限定。

後形而上學,大抵是對世界基本構造的再認識,即意識到人並不是作為旁觀者觀測世界,而是當事者接觸世界。

講座大概會講亞里士多德,講柏拉圖(形而上學的源頭),會談海德格爾(他是研究海德格爾的)。

是超越現代性,引入價值。還是重新界定世界的本原,創造新的形而上學,且看他怎麼說。

陳春文,是個胖子,不像個學哲學的。我大二時,初接觸哲學,看過他的一本書《回到思的事情》,艱澀難懂,看完跟沒看似的,但覺得高大上。在大四學哲學的時候,看做他的公開課課程。課程講得很慢,他說話也喜歡用詩性語言,德語發音不錯(那時,我還有點衝動想去學德語呢~)。整個課程,五六節課,就記得那個關於真理的「林中路」隱喻。(樹林中一些樹倒下了,空地顯現,一些樹長成了,空地現實。真理也是如此,被他物遮蔽,我們做的就是去蔽就是)。

現實——消失

陳春文的那個講座,主要內容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樣。講著倒讓我回想起一點他寫的那本書《回到思的事情》。他的講座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介紹後現代與後形而上學的名詞由來,很淺。後部分是講解了一首詩(類似詩歌鑒賞)(本來要講兩首,但他覺得沒時間,只講了一首。)

他講的很好,我也如霧中看人,聽懂了個大概。但一些概念,名詞的歷史背景,沒有了解,感覺水很深。

隨便整理點東西,大家隨便看看吧~

首先,他談到了物理學的危機,波與粒子的問題。波的現象不能解釋粒子,粒子的現象不能解釋。1900年,普朗克發明了量子這個概念,然後在愛因斯坦的完善下,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化,開闢了一個新領域——能量問題。打破了牛頓的那個體系,在量子力學之前,物理學以為到了終點,物理學家只能拾牛頓之牙慧。

同樣,在哲學也遭遇到了危機。西方的哲學家為了解決這種危機,有回到先前哲學家的思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新康德主義,新柏拉圖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甚至,會有人主張吸納其他文化,比如泰戈爾的詩。

這些文化現象被稱為後現代,後現代只是一個時代描述,它是出現在現代之後,但大家都不知道後現代發生了什麼。所以加個「後」來命名。

而在這種背景下,海德格爾提出了哲學的終結。

回到中國,中國由於近代史的曲折發展,使得中國的任務一直是現代化。雖然中國出現了先鋒文學之類的文化思潮,但後現代在中國一直不是主流。

70.80年代,改革開放時,那是人們對外來文化充滿新鮮感,那時「存在主義」被引入中國,在中國到處都是詩人,大家都熱衷於寫詩。

海德格爾認為「哲學的終結」,是指從亞里士多德為起點的哲學的終結。

他(陳春文)所說的哲學,一直強調是從亞里士多德開端的,細緻地說,是從物理學開始。

亞里士多德的徒弟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把一部分編排為物理學,另一部分不是物理學,但跟物理學類似的編排成一冊,稱為「後物理(metaphysics)」,也就是中文翻譯的「形而上學」。

在哲學的源頭,即亞里士多德,他把存在物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性存在物,一種是生成性存在物。

亞里士多德擱置後者,著重介紹了前者,他主張通過分析(分類,下定義)的手段來對待存在物。

後來的哲學(包括科學)都是這麼做的,然後西方世界成功地創造了一個人造的世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服從於標準化,同質化,開始趨同。

這裡可能有點難理解,著重解釋一下。

生產性存在物。比如太陽,本來在人類存在之前,太陽就已經存在。太陽是個存在物,但人不這麼想,人通過日常經驗發現,太陽光很暖,發現太陽光充足的地方,莊稼長得好……於是太陽淪為了人的一個工具,一個用於生產的工具,太陽就是生產性存在物。

太陽不再是一個為個整體的存在物,而是冬天取暖的工具,是讓莊稼豐收的工具……太陽被拆解為若干片段,而不再保持他的完整性。

哲學(包括科學),正是在這種種加屬差,拆解他物,人造他物(把他物功能化),然後創造了一個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一創造,然後這個套路就出現了危機,因為突然發現,沒事可做了。商品可以一樣,人可以一樣(職業化人才),社會到了盡頭,沒有再前進的方向。

所以哲學的終結,要回到亞里士多德。

所以與其用「後現代」這種毫無內涵的名詞,不如用「後形而上學」這種有指涉的名詞來得好。(這解釋有點怪~)

之後,就是詩歌鑒賞。

談到了「目光」的問題。在西方哲學裡,有光的哲學,對光的解釋這個傳統。

目光這個問題,我以前介紹存在主義時,好像舉個薩特的那個例子。

假如你在公園散步,陽光明媚,花香鳥啼,微風草動……一切都很美好,這是一個很恰意的自我世界。但突然,你看到了公園裡還有另外一個人,你的心情就突然低落下去,因為你知道這些美好的風景不僅僅屬於你,也屬於他。

(這種被剝奪感,就是目光的問題~)

當你看別的事物,看別的人,你是基於自己某種意向,某種目的的。你不會是基於他物或者他人的視角來觀察。

你的「目光」剝奪了他人的存在,他人不再是一個存在物,而是一個功能性的事物,被你使用。

在你剝奪了他物,他人的存在時,他人(物沒有意識,沒有這種能力)也剝奪了你的存在。

當你成為他人的功能性事物,比如當個好學生,是因為別人認為這是好的。你就不是存在物,淪為了他人的符合他人心靈圖像的某個要素。

當然,你可能受此啟發,當個「是其所是」,拒絕對話,保持自己的「恆真性」,成為一個自在自為之物。結局有兩個,要麼成為尼采所謂的超人(引領時代潮流),要麼成為葉良辰(你若執意如此,良辰不屑陪你玩玩~)

更好的理由是: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人格感的人普遍比沒人格感的人過得不幸福~

然後談到知識,我們的知識,或者說真理,都是基於一些假設的推論,知識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到達這個邊界,就像一個圓,起於此,回到此。。。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之後是提問環節~

Q1:(我提問的)亞里士多德的分類(生產性存在物與生成性存在物)與我在其他書籍上看到的分類(自然物與人造物)有什麼聯繫。

陳教授似乎有些高估我的接受能力,講了好多。但沒聽太懂。他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亞里士多德的時代,那是神與世界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是神,太陽有太陽神,山有山神。神把事物顯現到感官層面被人認識,所以生成性存在物,是神的領域,不被亞里士多德討論。人只能認識生產性存在物。

而自然,來自羅馬的拉丁語,指的是人掌握語言能到達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大家公認的存在的背景。這個自然跟中國傳統的自然一詞不一樣,它是人工化的東西。自然與科學,自然是科學的研究對象。

Q2:我有點好奇,您跟研究哲學的同行日常是否會有交流,會開家庭party之類的活動?

這個問題,他也有點誤解。

不過答案是令我滿意的。

他說他認為「詩思同源」,解釋詩跟搞哲學沒有矛盾。他是搞哲學的,他的觀點影響他那一片的文學界的觀點。於是他擔任了文學主席一職。文學到深處,是要懂哲學的,哲學是道檻,能夠淘掉那些淺顯的文學。

Q3:現實性的問題,有什麼?

他的回答是,不要過於關注現實,要學會創造現實。我們總是在別人的期望中,覺得該怎樣,而不脫離自己的環境,去想我能創造怎樣的現實(這是我自己編的,他的答案也類似,存在主義式的看法,人活著不僅僅是慾望的滿足,還有創造)。

陳春文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是「水我就不喝了,我現在急著出去抽支煙~」

「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

太陽作為取暖的工具,作為光合作用的工具,這些功能讓它成為了知識的要素。而這些知識,永遠不能把太陽當太陽來解釋,功能性解釋,只是肢解了太陽,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知識是有假設,是有邊界的。在邊界之外,是每個獨立的存在物存在的世界,存在物之間沒有聯繫,是人塑造了這種聯繫。(在此,真理=知識,真相=知識之外的,不能被知識解釋的東西。)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2016 年 3 月逝世的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
存在即是合理的嗎?
如何解決柏拉圖的「第三個人」悖論?
我國學習的是馬列主義哲學(中馬),那麼外國學習什麼哲學?外國人信奉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為什麼我們不害怕死亡卻害怕絕望?

TAG:哲學 | 物理學 | 科學哲學 | 形而上學 | 本體論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