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外語可以學到思維方式嗎?


大哉問。語言哲學裡面有個上世紀初出現的觀點叫薩皮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認為「語言完全決定人的思維」,或者至少「語言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思維」;前者稱為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基本上已經被否定了,而後者叫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至今仍舊有所研究和討論。有興趣可以按照關鍵字去找一些資料來讀。另外我記得 The Economist 有過 一場關於語言決定思考方式的辯論 ,其中反方對於「某語言沒 / 有某種說法(所以某語言使用者不能進行對應思考)」之類流行觀念的批評讓我印象挺深的。

具體到題目來說,我覺得脫離文化背景的外語對於思維方式的直接影響其實非常有限。背單詞時去查詞源,可以從構詞法中窺得一些操持該語言的人可能具有的思維方式——比如前面的 hypothesis 這個源自希臘語的詞由 hypo- 「在下面」和 thesis 「放置」兩個部分組成,或許可以藉此窺見古希臘人所謂「假說」就是「放在討論下面的基礎」;又或者在學語法的時候,也許會因為一些外語與母語的差異而注意到操持該語言的人可能會注意到的細節——比如德語裡面要區分「書在桌上」和「把書放到桌上」之中「桌子」的用法,前者是靜態的場景要用第三格,後者卻是動態的過程要用第四格,於是也由此經常思考某件事請究竟屬於動態還是靜態。單純能從語言層面上學到的也大概就局限在這些事情上面而已。

可一旦去試圖掌握怎樣說外語才算「地道」,就能更明顯地學到思維方式,或者說,感受到思維方式的差異。比如措辭上,不能說「腰疼」而說「背疼」,服藥不說「eat」而是「take」;造句上,句子總要有個顯式的主語,太長的修飾成分應該作為從句接在被修飾物後面而不是統統粘在修飾物前面,這就是思維的差異。外語的思維方式毫無疑問能夠習得,甚至很容易潛移默化反噬母語——回頭去讀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些人一定會覺得彆扭,因為從第二句開始都沒有明顯的主語啊!如果寫成「背單詞時去查詞源……」就舒服多了;而剛剛「外語的思維方式毫無疑問能夠習得」這句就更不通了,明明應該是「能習得」不是么?大家幾乎寫到無感的「某某……」也是外語思維方式一例,隨手摘錄此刻知乎主頁上面的一句:「是因為說出這些話的人,往往都跟我素不相識」——它表達的意思與「是因為說出這些話的人,往往都跟我素不相識完全沒有差異,但我們就認為這樣寫順理成章,原因之一就是英語里必須這樣寫,所以我們這樣寫也沒有問題,我們的思維就這樣受到了影響

不過我想真正能讓人學到思維方式的部分在於外語所打開的世界。通過外語可以讀懂外國人寫的書,聽懂他們閑聊,看懂他們的廣告和電視劇,從而讓你能有個機會去理解這些東西背後的「思維方式」,換言之,通過外語可以讓你接觸到外國文化,而外國文化能讓你認識到思維方式的差異,並能夠通過對比和自省來「學到」其他思維方式。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托馬斯·馬薩里克說過,「你會的語言越多,經歷的人生就越多」(Kolik jazyk? zná?, tolikrát jsi ?lověkem. As many languages you know, as many times you are a human being.),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謝……喵……(趴)

但是和之前的答主們觀點不同的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好問題。

(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我是來實名反對高票答案的你們是不是覺得特別喜聞樂見呀233)

首先,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想問題主:你所說的「思維方式」,指的到底是什麼?

我查了一些資料,也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有關「思維方式」的定論,所以我在這裡只能猜測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說常見的邏輯推理、論辯思考的能力;第二種是「母語者的語言習慣」,也就是所謂的「語感」以及建構在語感之上的「習慣的表達方式」;第三種則是「母語者的認知方式」,也就是遇到一件事會不會「從母語者的角度去想」、按照母語者處理事物的方式進行處理。

那麼我們一個一個說。

第一種,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論辯思考的能力,我的回答是,不能。

因為語言系統本身並不表現出任何邏輯思維,語言本身無非是語素、單詞、句法、表意,所有的語言,在表意能力上是相同的,在表達邏輯推理過程的能力上也是相通的。我不介意再複製一遍我當時寫科普稿子的時候用的那段話:

當我們把真值語義表達式回歸到自然語言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命題符號和謂詞符號回歸到任何一種語言里,不管它具有什麼樣的句法結構,是屈折語、分析語還是綜合語——這樣一看,動詞是否有屈折變位,主語、主動詞、賓語有什麼順序,跟我們在含義層面的邏輯推演過程如何發展,絲毫沒有關係。不管我們用身為分析語的漢語、從綜合語往分析語發展的英語、有著典型屈折變化的德語,甚至是多式綜合語,都可以表達出各種簡單或者複雜的不具有歧義的命題,並且在邏輯符號出現的時候進行邏輯運算。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語言的外在形態能夠影響其「邏輯性」,語言學界也並沒有討論過任何單純和語素、句法形態有關的「邏輯性」——也就是說,句法規則是無法用「是否邏輯」這樣的字眼來表達的。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所有的自然語言在邏輯表達的能力上都是一樣的,能不能表達出邏輯,並不在於這個媒介是否邏輯,還得看具體使用的人有沒有邏輯

如果想要依靠學一種語言來加強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話,那實在是南轅北轍了一點。還不如多學一點數學——我是認真的,數學證明的推理那真是訓練邏輯思維的最好的辦法。

第二種,「母語者的語言習慣」,「語感」以及建構在語感之上的「習慣的表達方式」,我的回答是,可以。

這我就不用說了吧。語言教學裡的「固定搭配」,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問題。在英語里,說「我知道了」並不是直接對譯成「I understand」,而是說「I see」,這樣的習慣表達方式是絕對可以學到的,甚至是必須要學到的。在此我就不贅述了,這不是我論證的重點。

第三種,「母語者的認知方式」,也就是遇到一件事會不會「從母語者的角度去想」、按照母語者處理事物的方式進行處理。我想這是最貼近題主問題中的「思維方式」,也是一些答主在回答里所說的。但是今天我可能要唱唱反調了——真的是這樣的嗎?學習一種語言,真的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嗎?

認知語言學的隱喻理論,我在別的回答里曾經提到過一些;有些學者認為,這個理論也可以是薩丕爾-沃爾夫假設的弱假設的旁證。薩丕爾-沃爾夫假設的弱假設認為,語言中的結構和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語言用法,可能會對我們的一些思維方式和日常行為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反映到認知語言學的隱喻理論里,則是這樣: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系統化的隱喻,比如「人生是一場旅程」(life is journey),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能就真的會把人生的各個階段當成旅途中的不同驛站來加以認知。

但是這不一定是對的。(我說的是「不一定對」,而不是「一定不對」。)就拿隱喻理論來說吧,在英語里,表達「我知道了」通常用的是「I see」,比如「I see what you mean」、「I see this problem」等。這在認知語言學裡是一個經典的比喻模式,SEEING IS UNDERSTANDING。但是作為一個學過一段時間英語,至少在B1到B2水平的人,你真的會覺得「看見」和「知道」是等同的么?在英語里說慣了「I see」,你會在中文裡說「我看見了」么?就我個人而言,我英語差不多C1水平,系裡的工作語言、學院的生活語言都是英語,每天要說很多次「I see」,但是我從來沒有任何認知上的「看見」就是「知道」的反應。甚至我們再往前一步,對英語母語者來說,SEEING IS UNDERSTANDING就是他們眼中的現實么?因為說慣了「I see」,從小到大潛移默化,就真的會認為「看見」即是「知道」么?可未必吧。如果思維方式沒有什麼不同,那麼我們又從何談「學到思維方式」呢?

語言到底會不會影響人的認知,這點到現在還沒有定論。即使不同的語言造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在習得了母語之後再學習外語,會不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到現在也沒有定論。我們是不是用語言思考,我們的思考會不會局限於語言的框架(見思考時一定會用到語言、文字嗎?閱讀時一定會有聲音(包括心聲)嗎?為什麼?里我的介紹),連這一點都沒有定論,那麼討論語言是否影響認知就實在是太為空泛了。就我個人的思考和觀察來看,我對此持悲觀態度:在日常生活、學術研究方面,不同語言的母語者並沒有展現出較為明顯的認知上的差異,而雙語者也沒有因為學了一門語言而對行為有著明顯影響(存錢什麼的我不知道,我閑得沒事調查人家存款幹嘛)。因此,我們不能直接認為,學習一門語言,就會受到這門語言對認知的影響。

以及,竊以為,濤吳回答里舉出來的例子大多屬於說話帶翻譯腔的情況,這並不能作為合適的「思維方式」的習得的例子,頂多是「語言習慣」的轉移。如果說話帶點翻譯腔就能算獲得了「外語思維方式」的話,那我們不就個個都成了精神上的英國人——簡稱「精英」——了么?

事實上,有很多因素比語言本身更能影響到認知方式;如果高中語文用的是人教社的課本的話,可能還會記得這一段——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衚衕。大街、衚衕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老兩口睡覺,老太太賺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這是外地少有的。

作為一個在帝都生活了二十年的傢伙,我的方位感就是比內地其他地區的同學要強,在倫敦都能照樣分出東南西北——可我們都還說的是漢語呢。

大概就這樣吧。

稍微update一段。其他回答里有人貼出了Keysar那篇喜聞樂見的「2/3的人都會死」的研究,很幸運(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很不幸)的是我讀過Keysar他們組的那篇全文,大概知道他們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那個實驗的核心在於,非母語在敘述時造成的心理距離可能讓人降低情緒對抉擇的影響,但是,具體是哪一門語言,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一組實驗的三個分實驗里,Keysar組分別選取了母語為英語外語為日語、母語為韓語外語為英語、母語為英語外語為法語的大學生進行實驗,得出來的是相同的結果。難道我們就可以說「日語、英語和法語的思維是一樣的」么?……顯然不應該吧。

還是那句話,不同語言之間「思維方式」有沒有不同都兩說,能不能學到豈不是更玄乎的事情了。


做個邪惡點的比喻,學語言就像得艾滋病。

艾滋病的特點是什麼?它本身不會讓你死掉,但是它會毀了你的免疫力——獲得性免疫缺陷——讓你門戶大開,各種疾病蜂擁而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個比喻可能邪惡了點,其實就是想說,學語言本身,不會對思維帶來什麼影響,就算會在一寶程度上影響母語,那也只是影響語言這一個部分而已,語言並不是思維的全部。

但是,會一門新的語言,意味著你在交流方面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可以直接接受一種新的文化的衝擊,那麼只要在你的周邊存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你就會比別人更強烈的感受到。

何況,學習語言的過程本身就要求你去接觸,不,大量地接觸原文——不是那種寫來讓你學的文章,而是持這種語言的人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文章、新聞、影視、娛樂……

就好比是讓一個得了艾滋的人沒完沒了地在人多的地方轉悠甚至去嫖個娼啥的,不死簡直對不起當年把這病傳染給人類的那些倒霉猴子是吧。

所以學英語的人往往神往於美國的自由……

所以學法語的人流連於香榭里舍的浪漫……

所以學德語的人變得嚴謹……

所以學日語的人孜孜於生活的細節……

所以學阿語的人……呃……

打住


Keith Chen: Could your language affect your ability to save money?

This video talks about research that linked savings rates to whether one"s native language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http://future.In general, those whose native languages do not have the past tense in grammar, such as Chinese, save more in life. English people save less.

語言的力量比通常人想像的要大。


打紅警學到一句俄式英語「勃鐵尤捏」,你看,勃起像鐵一樣還要捏。

其實是為了蘇聯。

這個段子真是又黃又干又冷又無聊。

但不說不痛快。

總不能一輩子一個人暗爽。


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鍛煉腦洞

看到這幅圖的時候

滿腦子都是一個配詞:

「今天又拐了兩個孩子,不知道能賣多少錢。」


結論:你是認真學這門語言的話,肯定受影響。

原因:1。學和用。你如果真心想學一門語言,肯定不會死抱著中國式外文教材苦學,然後只面對中國的環境使用。首先,現在是信息時代,學的時候可能會看外文的電影,視頻節目,聽外文歌,甚至找外國友人聊天,以期能提高學習的質量和速度,順便還能增加趣味。而用的時候可能也會由於種種原因接觸到外國友人甚至去國外環境。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在接觸國外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過程,潛移默化受影響是正常的。(我學英語是參加宮雍的培訓一周,就帶著我們看原版電影視頻,給我們學習方式,以後靠自己。而之後我看了很多美劇,思維習慣自然受很大影響)

2。語言本身。拿英語來說,它是門具象化語言,說過來,可能有時不是come here,而是get your ass over here,既形象有幽默, 再比如,老友記中錢德勒忘了坐到什麼上了,然後別人問,where are u sitting at? 他回答:top of the world?

上邊的例子可能由於本人才疏學淺,舉得不夠通適性,但想說的意思就是語言的組織結構,表達方式都是思維,當你按照人家地道的方式一遍一遍表達時,思維也就慢慢受影響了。

豬:實在木有各路大神那般知識淵博,引經據典,給不出系統而專業的回答,只能按照自己學英語的歷程簡單談下想法,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學首先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字眼,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決定你能夠受思維多大影響。

用英語舉例來說,acquire和learn都表示學但是意義大不相同。前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運用自然習得的意思。語言學裡有個叫二語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最佳年齡期是三到六歲,三到四歲是充分習得階段,而七歲以後開始走下坡路。在這一階段如果開始學習外語又能處在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下(移民等),思維方式變的native是很容易的。舉個例子是萌神奧莉媽媽,她很早移民美國,所以整個人說話交流的語氣神態思維方式都是很native American的,即使不可避免會有一些亞裔美籍人特點但是總體來說相差不大。奧莉現在兩歲多但是生活在中英文雙語環境下(媽媽英文,爸爸中文),語言環境相當好,所以她現在對英語的學習是acquisition(這種感覺就像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說但是我就是這麼說的,很自然的過程)。比如她會經常主動親吻擁抱爸媽阿,摔倒了起自己爬起來阿,意識到自己錯誤馬上sorry阿,自己上桌子吃飯阿,都是很明顯受媽媽美式思維影響。

而learn的過程就很像初中開始才接觸英語的孩子,從音標開始學然後單詞簡單句複雜句各式語法等等。因為你早已經過了二語習得最佳階段,所以相對而言本來就是處於劣勢,這個時候受思維方式影響也是很小的了。舉個例子,劉亦菲去美國念過幾年書,她的英語說得還是不錯的,記者問她,最喜歡哪個城市,她的答案是new york紐約(市),因為她家住長島(市),長島是個很安靜的地方。長島的確在紐約,但是美國人肯定不會以我家在長島作為我喜歡紐約的理由。然後她又補充,「AND I ALSO LIKE MANHATTAN,TOO,」 曼哈頓本來就是紐約的一部分。她短板就又出來了…不說also和too的問題,美國人根本不會這麼回答… 曼哈頓又不是獨立於紐約存在的城市怎麼會用並列結構…總之就是感覺no sense不知所云即使她還在美國呆了三五年。所以思維方式影響又是很有限的,尤其在過了二語習得黃金期以後。

當然學語言除了天賦環境後天努力也很重要啊…沒有環境就自己創造阿(要是天天都跟歐美留學生各種交流什麼的,思維方式的影響還是會大一些)。完全學到不太現實。


剛好複習完《語言學綱要》

摘原文吧

……雖然思維能力是全人類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語言的民族在思維方式上會有所不同。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特殊方式,我們學會一種語言也就學會了該民族的獨特的思維方式。……

——《語言學綱要》(修訂版)(葉蜚聲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咳咳,不代表本人觀點。。。。】


我認為這個和學習者的關係很大。如果你願意琢磨,自然更有機會品味出思維的差異。

比如我今天在回家路上想到的:我們給小孩買的公仔布偶,經常統稱為「毛絨玩具」;而英語中卻稱這些為「stuffed animals」。這是否能作為一個小小的例子來佐證,在分類時,歐美思維重內在,中國思維重表面?

之前,還看過有例子說,當要求把「蘋果,草,牛」分成兩組時,中國小朋友傾向於按動物和植物來分;而美國小朋友傾向於把牛和草分在一組,因為牛要吃草。再加上今天我想起的這個例子,這其中展現的思維差異就很值得玩味了。

正如@Chris Xia的答案所說,即使你每天說"I see",也要經過思考才會覺得see就等於「理解」。如果不主動琢磨,那背的單詞短語,在你腦海里只不過是一個中文意思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可以,特別是學邏輯語言和編程語言的時候,你會變得更有條例更聰明。


如果是英語的話,我覺得是可以的。

不要說是什麼思維啊,學習方法之類的,太複雜。

就一點,你學英語的話,會接觸到大量的英語閱讀材料。就這些閱讀材料,都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思維水平,不得不說,大部分的英語文章的質量,比漢語文章高得多。

比如你們仔細讀一下四級真題的閱讀,真的很不錯呢。

更不提學到高階,經濟學人這樣的雜誌,國內找得到么?

還有美劇,不用說了吧?


用外語不帶感情色彩,思考比較客觀。


思維方式的用詞好像誇張了一點

感覺用生活態度或心態會更恰當一點呢~

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是:在說英語的時候更傾向於簡單直接地表達自己,思維方式也就更接近英美的簡單直接式,而在說母語的時候。。一秒變回了更加內斂含蓄的中國人^_^


可以,有時候同一件事換一種語言在腦子裡思考感覺會不一樣。

如果是比較糾結的事,用母語就會更糾結,可能是因為對母語太熟悉所以會想的更多更深。

用其他你會但是熟練度不如母語的語種會不那麼糾結。可能是因為語言氛圍,暫時改變了你的思維方式,也可能是因為不熟練所以遣詞造句轉移了一定注意力。

總之還是有效的。個人親測。


就我這麼多年的學習外語的經驗來看,其實單獨學習語言本身對於其思維方式的改變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只是在思考方式上稍有不同,比如俄羅斯人說話直接不繞彎,你和他們對話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把話說得更加直接些。但是對於你和中國人之間的溝通沒有什麼影響。所謂的思維方式的改變,是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看電影、電視劇、聽廣播等各種方式產生的改變。比如,美劇裡面的複雜人物關係,美劇中調侃的話語和他們不固定的跳躍的思維等等。如果你受這些媒體的影響較深的話,是會學到一些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的。


個人認為語言只要能表達出自己就行。

不過語言也是本地文化的傳承,自然會融入很多當地人的思維方式。


Think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Could Sway Your Moral Judgments

用非母語思考能讓人拋卻道德判斷,做出避害趨利的做法,譬如不得不殺一個人以自保

(又或曰,非母語或許能更多避免感情的干擾,做出更客觀的判斷和行動—)

researchers led by Keysar found that people think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tended to be more even-headed about risk-taking. A certain lack of fluency seemed to encourage deliberation, dampening emotional reactions to the idea of loss.

如果你要做一個很難的問題不知如何是好,那麼這個時候,用外語思考這個問題或許你能讓你做出更好的決定。

@智葛葉邇 的情況,我認為大概是您的漢語其實和你的母語沒有差別,相當於「第二母語」。


知乎上的回答大多數是普通話,粵語母語者保持冷靜。


舉個例子:

anecdotal這詞什麼意思?看金山詞霸解釋:

anecdotal

adj. 軼事的;趣聞的;多軼事的;含軼事的

anecdote是「軼事」的意思,anecdotal作為形容詞,意思也差不多吧。金山詞霸還有例句呢:

  1. Their research was based largely on anecdotal evidence.

    他們的研究主要以趣聞為基礎.
  2. Gray"s book is anecdotal and entertaining.

    格雷的書中儘是些八卦消息,頗具娛樂性。
  3. Anecdotal instances are open to the criticism of biased selection.

    奇談怪論的例子容易受到帶有偏見的選擇的批評.


推薦閱讀:

對於國人來講(母語是漢語),哪一門外語最容易學?最難學又是哪一門?
真正喜歡語言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學俄語怎麼入門?
如何自學土耳其語?
留學生如何快速度過上課聽不懂階段?

TAG:學習 | 語言 | 外語 | 外語學習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