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旅行,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始建於18世紀,在近現代重生的美國城市

西雅圖園林建築設計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這一概念就是由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一世(Frederick Lan Olmsted)首次提出。奧姆斯特德遺產即開始於奧姆斯特德一世。他的園林設計生涯始於與法國建築師沃克(Calrent Vaux)一起,在1850~1860年間合作規劃、設計和經營建造了位於紐約曼哈頓島上聞名於世的中央公園。在1903年春天,奧姆斯特德兄弟公司的主設計師約翰·查爾斯·奧姆斯特德及其助手們受西雅圖市的邀請,前來此地作了約6周的實地勘察、尋訪、探討、規劃和設計,為西雅圖提出了一個初步的公園和康樂發展的綜合性規劃,在以後的十幾年間又作了幾次重大的修改和訂正。這個規劃的目標是適用於今後100年間西雅圖城市的發展,和其預見性的人口增長。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荷蘭建築師-哈姆雷.庫哈斯 Rem Koolhaas

哈姆雷.庫哈斯 這位現任哈佛建築與城市設計系教授 在2000年一出手就驚世駭俗地設計出奪得普利茲克獎的後現代式建築---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坐落在金融中心區。走在街頭,這棟建築物就突兀的出現在視野里,周圍沒有留出的綠地和廣場,和想像中佔地寬闊的市民圖書館有所不同。後來查查這棟圖書館的歷史,也就明白了原由:這棟位於市中心的圖書館原建於1906年,但因地方窄小,不足以容納逐年增長的人流量。後來幾次擴建,終於在1999年通過市民募捐(Bill Gates 好市民捐獻2000萬美元)的資金在原址重建。

這座由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出品的後現代解構主義建築完全不遵循「形式服從功能」的原則,全面遠離現代主義的規範,以多變和非線性幾何的外觀為特徵。幾何解構主義的發展是在建築結構發展上成熟的,由砌式結構到鋼筋混凝土,到玻璃膜貼和鋼架結構。玻璃幕牆良好的透光性適合圖書館,展覽廳,表演廳和教堂等大型公共場所的建築需求。

Geometry design:

UCLA AUD : News EventsGuvenc Ozel_Advanced Topics Studio

多邊形的幾何化設計把空間切割,複雜化;同時空間的分割又形成功能的分區,適用於室內不同大廳的劃分。 它側面一層的多個長斜面使圖書館內的閱讀廳擁有良好的採光。而樓頂延伸出的三角形又突兀的創造出一片空間。互相交錯的三角使圖書館就像疊加出的玻璃幾何積木。

設計師哈姆雷.庫哈斯在1999年時可以完全拋棄現代主義主流影響,而創意性地嘗試用複雜幾何的把整體波碎化,的確是影響建築史創舉。而他的風格設計也符合當時西雅圖活躍,年輕,且充滿創意的城市精神。

寬容的文化氛圍,多民族的融合,以及IT業航空業在西雅圖的蓬勃發展使這個城市擁有了一大批優秀的後現代主義建築:Space needle, Science Museum, Olympic Park和街頭創意的純材料雕塑.

這樣寬鬆自由的氛圍在十幾年前的深圳上海可以找到,而21世紀初修建的深圳音樂廳,市民中心,圖書館也是解構主義的經典作品。下圖是深圳音樂廳。建築師磯崎新謹慎地僅在側邊的入口處用了幾何結構設計,整體建築外部簡潔。用黑色花崗岩做外部幕牆,其中一側幕牆外有水幕流下,而對應的一邊幕牆則是玻璃和銀色鋼鋁架的組合,像豎琴琴弦般排列,呈波浪形。

經過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時,那些突兀的三角形玻璃牆, 總會讓我想起深圳圖書館和音樂廳如水晶般突出的三角玻璃天頂,反射著南方耀眼的陽光。

芝加哥

位於密西根湖畔的美國金融期貨交易中心芝加哥有著密集的天際線,並列於芝加哥河兩岸的7英里摩天大樓風景線更是彰顯了芝加哥作為美國現代摩天大樓發源地的地位。芝加哥城是1871年的大火之後重建的。建築設計師們在大火後反思,並致力於設計耐火抗壓,立面簡潔的高層建築。 1883年~1893之間,芝加哥的建築師在工程技術上創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也奠定了芝加哥學派在建築設計中的主要地位。芝加哥學派強調建築藝術應反應新技術的特點,主張簡潔的立面以符合時代工業化的精神。但是,來自密歇根湖的強風吹向這些高層建築,產生了強大的風荷載,使建築物橫向偏離中心線1-2米。這些由芝加哥學派所孕育出的矩陣型高層建築開始嘗試通過不同的建築結構,建築外形降低風荷載。

Aqua Tower 水紋大廈

位於芝加哥的Aqua Tower,由女設計師Jeanne Gang設計。共82層,於2009年完工。

這座建築的靈感來自於石灰岩層,外觀由玻璃幕牆和水波型的陽台組成,從街道上仰視會產生水面漣漪的效果。

此建築曾榮獲多種獎項,波浪形的外觀不僅給高層公寓里的居民提供延伸的觀景台,還是有效的風力分散器。無論密歇根湖的強風從哪個角度吹向大廈,無規律的波浪形都能分散風力,使之隨著波浪的延續擴散;從而降低對整棟建築的風阻。

Aqua Tower的外形有別於其他芝加哥學派的矩陣形高層建築;建築設計也放棄了施工難度高,不利於內部空間間隔的圓弧形和多邊形。它以極具創意的水紋外形經濟實用地解決了芝加哥高層建築風荷載的難題,因此獲得了2009年 全球摩天大樓獎,而主設計師Jeanne Gang也獲得了 MacArthur Fellow。

人文主義與政治中心

華盛頓

林肯紀念堂 Linton Memorial

「仿古希臘巴特農式的大理石構建的古典建築。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圓形廊柱環繞著紀念堂,象徵林肯任總統時所擁有的36個州。「(來源Wiki)

雕像後上方是一句題詞──「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裡」。坐像左側牆壁上,鐫刻著林肯連任總統時的演說辭;右側,則刻著著名 Gettysburg Address。周圍還裝飾著有關解放黑奴、南北統一,以及象徵正義與不朽、博愛與慈善的壁畫。

傑斐遜紀念堂

Jefferson Memorial

這座大名鼎鼎的紀念堂是為了 起草獨立宣言五人之一的Thomas Jefferson, 後來的第三任總統而於1939年修建的。這座蘊含了獨立宣言精神的紀念堂必須要對歷史知識和宣言有所理解才能欣賞滴。所以先來科普一下:

Jefferson 銅像的基座上銘刻著他給Benjamin Rush 書信中的一段話

「I have sworn upon the altar of God eternal hostility against every form of tyranny over the mind of man"

「我已在神聖殿前發誓要永遠對抗以任何形式控制人類意志的暴政」 (本人翻譯很拙)

On the panel of the southwest interior wall are excerpts from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ritten in 1776

在西南邊的內牆下是獨立宣言 發表於1776年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inalienable rights,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We...solemnly publish and declare, that these colonies are and of right ought to be 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And for the support of this declaration, with a firm reliance on the protection of divine providence, we mutually pledge our lives, our fortunes, and our sacred honor

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創造了平等的個人,並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人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謹此發表聲明,這些殖民地現在是有權享有自由和獨立的州......為了支持這篇宣言,我們懷著深信神明保佑的信念,謹以我們的生命、財富和神聖的榮譽,相互保證,共同宣誓。

科普完畢~

這是基於人權 自由 平等 精神下,宣布明確脫離大英帝國統治的宣言。起草人 Jefferson在任時努力貫徹這一宣言。

這座紀念堂是 仿古羅馬神殿建築,受產生於18世紀新古典主義運動的 neoclassical 風格影響, 它的外觀沒有英國殖民時期巴洛克風格的繁複奢華的裝飾,外觀使用了統一的雲石(乳白色大理石),看上去簡潔統一,54根花崗岩柱子成雙層排練,柱影在光的斜射下變換交織,圓穹狀的頂部讓整體建築更莊嚴肅穆。

Neoclassical 風格源自希臘建築和義大利的Palladio建築。 Andrea Palladio 是後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Villa(鄉間莊園府邸) 建築師,他年輕時醉心於古羅馬那些遵循嚴謹數學比例,有著廣闊圓穹頂,對稱宏偉的古建築。在丈量研究羅馬的建築遺址,測算古建築中和諧的數學比例之後,他開始設計自己的建築作品,維琴察很多的莊園府邸是他經典的復古羅馬式作品。

著有建築四書的 Andrea Palladio 是文藝復興後第一位純粹以建築設計為主,研究建築數學比例並留下著作的建築師。 他的建築不再是文藝復興三傑時期僅為教廷而建的教堂,修道院,而是為普通的商人或貴族而建的府邸居所。考慮到居住者的體驗和建築整體的和諧比例,他的建築更簡潔,注重空間感和房間的合理布局。 這種人文精神和Jefferson 的 獨立宣言在某種程度上相互契合。

Jefferson n Rotunda in VA University

compare n contract with Roman Pantheon

( 圖片源自WIKI )

萬神殿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3米,典型的半圓體象徵天穹籠罩著地平面。從天眼上傾瀉的光柱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幻,照射在柱間不同的神像上,光就像被神賦予生命般遊走在殿內,賦予了這棟神殿四維的變化--時間。都說現代流派的建築師有一項重要的設計原則 「 把光與影引入建築,讓空間隨光線不同而變幻,賦予它時間上的生命 」 可見 ,在2000年前的古羅馬,讚頌神的殿堂就已經蘊含了這一思想,把光作為神使般敬仰的羅馬教庭 也自然重視殿里光照的引入,而這正符合現代建築所提倡的 」將外界元素引入建築物,讓室內空間與外部空間相互融合「。

下雨時,雨水會飄落到殿內,而地中海少量的雨量不會使雨積成窪;颳風時,少量塵土也會飄到室內。空氣的對流消除了室內的迴音;即使人多,空氣也不渾濁,室內寧靜清新。作者灰常贊同這一原則:「人法地,道法自然『 日息月落,自然變化的規律和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道理相通。讓室內的人們體驗到室外環境變化,這會不會提高居所的舒適度呢? (望天胡想中,請無視我)

且無敵喜歡殿內那束光柱。跨度為43.3米的圓穹頂,理論上拱頂越往中心,石塊的承壓越大,周圍石塊的環箍效應會向內擠壓,任何施工的瑕疵都會讓拱頂出現裂痕或倒塌。以43.3米的跨度,將中間空出9米直徑的圓洞,本身就是個難題。失去拱頂石來承壓,整個拱頂很可能就在環箍效應下,因為沒有互相承壓的支撐點而倒塌。巨大的跨度使 拱頂要儘可能減輕重量,否則頂部會因不能承重而XX。所以 拱頂內部有窗框樣的花紋,越往中心,密度越大。這樣能減輕整個拱頂的重量,而周圍凸出的」窗框「還是能起到支撐壓力的作用,類似於今天的鋼架結構。在中間留下的空白穹頂使用 輕質的陶土,減輕重量但硬度不減。 拱頂的建築材料是來自維蘇威火山的「白榴火山混凝土」,材質輕於大理石,但硬度可以與之媲美,可塑性強,用模板現澆就能形成很好的弧度。這種與2000年後今天的鋼筋骨架+混凝土的建築形式差不多 。而因地取材使羅馬建築的拱頂更具地域特色。

但正如所有文明都有誕生和衰落一樣,建築技藝和風格也有繁盛和消失。在330年遷於帝國東部的拜占庭後,君士坦丁堡作為首都再沒有超過43米跨度的拱頂建築。直到15世紀,歐洲經歷中世紀的黑暗蕭條之後,文藝復興運動使拜占庭式的拱頂建築在佛羅倫薩得到了重生和輝煌。Florence is the shrine of the Renaissance。佛羅倫薩大教堂以45米的跨度再現穹頂的技藝。 哥特式繁瑣的拱梁和垂直式的尖端頂被溫和大氣的Rome 拱頂代替,成為當時教堂建築的代表。

建築的頂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築的結構,結構成就建築的氣質。

Blueprint of Jefferson Memorial

Jefferson Memorial 的設計沒有強調穹頂的光照,而是著重周圍柱子的光影變幻和四面通透性。這樣中心的雕像能在不同角度被自然光照射,也能讓殿外的參觀者在不同角度看到雕像。

而用圓柱包圍建築物的設計更方便參觀者進入。高大的花崗岩柱子整齊的環繞內殿排列,在早上,午後,傍晚,各自拖長了影子呈現不同變位。夜晚,燈光從側面映射在柱子,從穹頂側邊照向頂部,從正廳下方柔和的照亮內部,燈光設計讓建築更具靜謐的美感。

To be continued

在地震後重生的城市

洛杉磯

如果說 美洲大陸是現代建築的起源與試驗地,美國500多年的歷史是現代建築張揚的發展史;那麼洛杉磯,紐約,芝加哥和舊金山的城市地標建築 也可以看做近現代金融業興起,資本集中運作下的科技藝術品。

洛杉磯,作為加州第二大城市 但一度地位居舊金山下,被認為浮躁商業化,沒有文化沉澱,比舊金山更多市井商業娛樂氣息,缺少靜謐優雅的人文精神。城市的標誌建築物也大多和娛樂產業相關( DISNEY MUSIC CENTER)

Los Angeles Airport 幾乎是每個南加留學生的第一站。中間如飛行器一樣的標誌建築物 「The Theme Building ",樓層中間是餐廳 Encounter, 寓意在忙碌路程飛行中的會面,也有 Alien Encounter 的意思。夜晚在燈光下像一座飛行器,而設計靈感正來源於星際迷航。而餐廳的旋轉讓客人看到LAX的全景, 在2009年後,因為中層旋轉的機械問題,餐廳暫停止旋轉。

整體設計雖然具有現代感,拱架卻數次出現問題,經過大量人力物力的維護重修,才有現在的LAX Theme Building. 設計師 Paul William 設計獨特,但對拱架建材抗壓和抗震力考慮不夠,所以在2010年時,結構師團隊用 tuned mass damper對拱架包圍加固以防止地震的建築物的損害。

燈光的設計讓建築物在夜晚更顯奇異,像一座飛行器。而這奇思異想的燈光設計團隊正是Walt Disney Imagineering.

Santa Monica 學派

幾乎所有加州的房子都採用 木質結構做建築的基本構架。每次路過在建的工地,都能看到產自北加或Oregon,Wyoming的複合木板被一層層搭建。加州採用木質結構的房子,首先是經濟節省成本,再來就是地震頻繁,木質房屋結構輕,倒塌也不會造成重大傷亡。但耐火性很差,常常夏季乾旱,山火四起的時候,房子就不能倖免了(題外話)。

解析主義+ 少少的現代主義是Santa Monica 學派主要的設計思想,大牛Frank Owen Gehry ,Eric Owen Moss, Fredrick Fisher都是學派的代表人物。Frank Owen Gehry 就畢業於南加大建築系,他設計的Disney音樂中心用曲線的優雅,花瓣般的體態徹底顛覆了大家對建築的常態理解,直接是後現代主義設計的分水嶺啊。夜晚的Disney music center 在 Walt disney light imagneering 設計的燈光下,更加奇幻。

但銀白色的金屬曲面在加州烈日下,將光線聚焦到附近的建築,汽車,垃圾桶,路牌上,造成金屬熔化,甚至燒焦過垃圾桶。反光問題對附近居民一直是個困擾,夏天走在它附近的街道也會覺得異常的熱。不知道以後市政府會不會在附近種圈樹,把它包起來。.解析主義的曲面建築應用在大都市裡始終像個凸面鏡,在附近停車的遊客要注意了 (~-~)

UCLA AUD : News EventsGuvenc Ozel_Advanced Topics Studio

話說,對Revit 里隨機生成的解構幾何圖形沒有太多實感,如果真的把課堂上或軟體里隨機變化的外形做成建築,住在裡面的人會不會有心裡焦慮?是不是像生活在三角迷宮裡?是個健康人都住得生理心理紊亂了。由三角玻璃體構成的建築內部,光的複雜反射折射,炫光會不會對居住者的健康有影響,這些都暫時沒有被重視,也沒有研究定論。但一味求外觀的標新立異,忽視實際的居住體驗的確捨本逐末,失了建築的真諦 (大褲衩~ 就說你呢)

UCLA AUD : News EventsGuvenc Ozel_Advanced Topics Studio

好久沒有更新了,答主為棄了個快兩年的隕石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

----------------------------------------

科技人的築夢之地

舊金山

這裡有扎克伯格位於Palo Alto,外形樸素但地價奢華(10w軟妹幣/m^2),鄰里精英炸天,周圍環境優美的美式居住房。

也有位於Tiburon 半島,一些臨海建於懸崖上,能看到霧鎖金門,但也面臨著被海浪侵蝕的私人 ranch house. 房主想著是要繼續留下告主建和工程師發一筆還是趕緊撤退換房,把潛在危樓賣給不知情的豪們(這是題外話)

當然,把目光拉遠放在舊金山上空,可以看到北灣紅杉林立的國家保護區,璀璨美麗的 sf 半島,平靜的內灣,位處sf後花園,森林環繞,氣候濕潤napa和伯克利,以及靠近機場,學府,研發中心的Palo Alto, 和雖然自然環境較為乾旱但有眾多科技大牛公司聚集的 San Jose。

曾住南灣的人表示,這裡的geek 氛圍真是濃烈到能把每個咖啡館變成3w 投創會議室。在大家都關心代碼和數據化的地方,怎麼能少得了智能化建築。讓我們用碼農的眼光,抽絲剝繭,不關心建築外觀,而是看看內部新穎的互動科技化建築。

蓋茨比的夢之都

紐約

新文藝復興,衰敗背後的繁榮

底特律

充滿西班牙色彩的小鎮

聖巴巴拉

西班牙文化與現代建築的大學實驗地

聖地亞哥

---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謝邀。

想回答這個問題,但又無從下手,因為題主給的範圍太大了,沒有限定。「值得一看」是針對誰來說?對一般觀光遊客來說,也許白宮,帝國大廈更值得一看。對專業建築師,也許是流水別墅之類的大師之作更值得看。

既然題主沒有給出標準,我就只好自己設定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到現場看,能有一種照片所無法提供的震撼感受,一種不依賴任何的背景知識(歷史,政治,建築)的直觀感覺,一種建立於」此時此地「的精神感受。個人認為,這也就是當代建築學常說的」場所精神「。說白了,到現場看和對著照片看區別巨大的話,才算」值得親自一看「。

本著貴在質量的原則,我只推薦兩個建築。

1. Salk Institute, San Diego, California

如果我只能推薦一個建築給到美國的旅行者去看,那一定就是路易康設計的Salk Institute。 Salk Institute是一個可供參觀的生物科研中心。它位於加州聖地亞哥市的一處海岸邊。建築的高光之處就是那個面朝大海的庭院。庭院兩邊由相同對稱的建築群圍合,建築本身是暴露的清水混凝土,表現出粗獷而厚重的個性。中間的廣場上沒有任何的植物景觀,同樣暴露的地板材質與兩邊建築呼應。庭院的中軸線是一條細細的水池,從一端開始,一直延伸到另一端的大水池中。

我認為,即便沒有任何建築學訓練的人,如果能親身到這裡,也能即時感受到一種特別的精神力量。首先,庭院本身是對稱布置,極具儀式感。特別是中軸線上的水池,視覺上而言一直延伸到了天空,使天空也成為這幅對稱構圖裡不可缺的一部分。其次,整個廣場上,人造物的部分(即建築和地板)融為一體。觀者能瞬時感受到一種人造物(建築)與」天空「和」大海「對話的姿態。再者,整個庭院的尺度不小,但建築師卻沒法任何樹或其他植被(背後另有故事),一種刻意為之的」空「的狀態更加凸顯了一種審視自身的暗示。種種這些設計,共同構成了一種超乎」視覺「的精神性體驗。如前文所說,這樣的精神性體驗是不需要背景知識的,也是無法單從照片中獲得的。

如果大家準備去,建議在黃昏時分去。因為庭院朝西,夕陽西下時的景象更為震撼。

第二個建築稍後更新。


大都去過/看過,感覺不錯,按城市。多圖!

1. 紐約

  1. Chrysler Building , Art Deco 風格代表作

  2. Empire State Building, 和Chrysler 差不多風格的, 而且傍晚上去看曼哈頓夜景不錯

  3. 自由女神像, 這個不用贅述了吧

  4. Guggenheim Museum, 古根海姆博物館,Frank Lloyd Wright的傑作,螺旋形的設計讓每一層樓都能看到整館的作品。對面不遠就是大都會博物館,很贊。

  5. Hearst Tower, 在原本老樓的基礎上樹立起的現代新樓卻不突兀。

  6. Highline 天空中的花園,保留了原有的鐵路線,平添了很多獨特。

St. Patrick 大教堂,Grand Central Terminal 和 布魯克林大橋也很不錯。

2. 芝加哥

芝加哥的建築群一直都很著名,沿著市中心湖岸線旁邊Millennium Park 一帶的建築都很有特色。前面也有童鞋介紹過。不過最可愛的估計是"Bean"

3. 拉斯維加斯

The Strip 上的建築群!比較有看點的是 City Center (7個不同建築大師的作品, 現代的奢華),還有一些集中仿製了各地特色的建築比如Venetian, Bellagio, Paris, Luxor 等等。

4. 邁阿密

South Beach Collins Avenue 或者 Lincoln Road 一帶,大概有美國大城市裡最主要的Art Deco風格建築群了,很好很完整的保留了建築風貌。

Vizcaya, 邁阿密市內,義大利風格的城堡

5. 堪薩斯城

Nelson Atkins Museum, 超現代的新樓,對應1933年的老樓。

公里圖書館 Public Library, 一看就知道是圖書館。

其他

Biltmore Estates, Ashville, NC 美國第一代大亨的莊園

Hearst Castle, San Francisco 和 LA 中間的1號公路上,傳媒大亨Hearst家族的城堡,因為在山上海邊景色更為壯觀。不遠的地方還有海象可以看。

Falling Water, 匹茲堡附近,前面童鞋提到過。自然和建築結合的很好,前面已有圖就不發了。

鹽湖城 LDS教堂,很壯觀


註:本答案中姑且把一些街道也算入建築類中。

按城市排列

華盛頓

US Capitol(國會山,這個真的不是白宮)

Washington Monument(人民英雄紀念碑 = =)

Lincoln Memorial(林肯紀念堂)

Jefferson Memorial(傑佛遜紀念堂)

White House(白宮,這個才是/ 從13年開始停止公眾參觀,不過可以遠處照相)

紐約

Empire State Building(帝國大廈)

Statue of Liberty (自由女神像)

Unisphere (《黑衣人》曾在此取景)

Rockefeller Center(洛克菲勒中心,圖片為聖誕節期間)

Grand Central Terminal(中央車站,圖為車站內景)

芝加哥

Willis Tower(芝加哥最高樓)

什麼?這樓你不熟?那張這圖總熟了吧

奶茶拍照的地方就在Willis Tower上面的skydeck上

Board Of Trade Building(《蝙蝠俠:俠影之謎》中的Weyne Tower)

Buckingham Fountain

洛杉磯 Los Angeles

比弗利山莊 Beverly Hills (所謂的美國第一富人區,奢侈品購物街)

格里菲斯天文台 Griffith Observatory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九曲花街 Lombard Street

金門大橋 Golden Gate Bridge

(圖片來源於網路)祝各位知友美國之行愉快!


流水別墅,台灣又稱落水山莊。

現代主義建築四大師之一的賴特代表作。

具體介紹:流水別墅_百度百科

只為發燒友:瀑布上的房子 (豆瓣)

猜猜那日我偶遇了誰?

--------------------------------------------------------------------------------------------------------------------------------------------------------------------------------------------------------

「少就是多」,這句話聽著耳熟嗎?什麼,不熟也沒關係的。

范斯沃斯住宅

現代主義建築四大師之一的密斯·凡德羅所設計,風格簡約,簡約的以至於建築還未完工業主就已經將密斯告上了法庭,雙方言辭激烈,各不相讓;完工後,外界對這所房子是讚不絕口,業主范斯沃斯女士也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入住此宅,最後以大價錢賣了出去;兩人因這座房子結緣,最後卻不歡而散,也許此時密大師的心情是這樣的:

未完待續······


大部分比較著名的建築,都在美國東部,西部並不多,但是在我心裡,這個神作,是高於很多建築的存在。

Nice to meet you, Kahn.


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 建築和藏品都值得一看

林肯紀念堂

大都會博物館

還可以根據城市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s_Favorite_Architecture


(長答案,多圖)

如其他答主所說,這個「值得一看」的標準誠然因人而異。

作為非建築專業的業餘愛好者,之前也在美國探訪了一些城市建築。這裡想從偏觀光客的角度,主要推薦些在常規線路上可以順路一游的建築。(所以本篇不會談及流水別墅之類非常經典但交通也略顯不便的點)

1. 洛杉磯

從中國出發,最常見、性價比也較高的落腳地當屬西海岸的LA。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無數著名景點,好萊塢、環球影城等等。不過這裡主要想推薦downtown,幾處值得一看的建築之間用腳就可以丈量,半天時間即可。

如上圖,這是一條可以輕鬆完成的建築尋訪路線。簡單介紹一下。

A. Union station 洛杉磯聯合車站

任何乘坐火車或巴士抵離LA的人都不會錯過的地方。設計方是John and Donald Parkinson父子,1939年投入運營,1980年被列入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外觀

內景

B.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 沒有固定中文譯名

從車站出來,穿過紀念品一條街(Olvera street),不久就可以來到這座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Rafael Moneo設計(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於2002年落成。在路邊顯得非常低調,但穿過大門會發現很現代主義。如果不抬頭看,不經意間就會錯過。

外觀

內景

(這篇遊記寫得比較詳盡:小眾游手記(1):洛杉磯天使之後主座教堂)

另外,站在教堂靠近高速公路一側,透過玻璃可以看見對面的Ramón C. Cortines School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洛杉磯9號高中演藝中心,HMC建築事務所) ,可以參考中國建築報道網的美國洛杉磯市中心9號高中演藝中心 。

外觀

C. John Ferraro Building/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Water and Power 洛杉磯水電署

可以看到,從這邊開始,基本就是一條直路向前。基本上在街頭觀光即可。

水電署是公共事務辦公地,本身建築沒有很高的知名度,我只是在路過時發覺這棟建築很有趣,便查了點資料。A.C. Martin Associates在1965年的設計,懸臂式混凝土板與玻璃牆非常顯眼,但更大的特色在於圍繞建築的一圈水域。

D.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華特迪斯尼音樂廳

Frank Ghery的名作,不多說了。網上資料和遊記也非常多。

E.MoCA Grand Avenue 當代藝術博物館

磯崎新在美國的第一個作品。然而我沒時間進去看。走累的話在這裡做適當停留觀光也不錯。

F.Angels Flight 天使航班

算比較知名的廢棄交通建築了。當初由於洛杉磯地勢起伏,而修了這條號稱世界最短的鐵路線。1901年開始運營,後來反覆關閉開放,至我2015年5月前往時,仍是暫停運營的狀態。

鐵路停運,但是旁邊有一條步道可以很快地下山。適合拍小清新照。

G.Bradbury Building

在建築飯圈裡還小有名氣的點,常年有《銀翼殺手》粉絲過來膜拜這個取景地。

1893年竣工的建築,內裝相當華麗,和平實的建築外觀成了鮮明對比。裡面就是普通的office building,對於遊客已經見怪不怪。參觀只能在底樓,不能上去。

H.Los Angeles City Hall 洛杉磯市政廳

現在你可以開始往回走了。之前經過的Grand park也可以好好看看。公園旁就是一棟白色市政廳。設計師就是前面說過,設計了聯合車站的那對父子。落成於1928年。據說塔樓的建材(混凝土)用了來自全加州58個縣的沙子與21個missions的水。

另外,之後搜索了才知道有免費觀景台。

地圖路線至此結束。

除此之外,如果時間有多,還可以考慮去看看洛杉磯這些建築。

a) The Gamble House

位於downtown以北的Pasadena小鎮,1908-09年建造,Greene and Greene建築公司(Greene兄弟)設計,有日本風格的影子。在美國郊區算是很罕見。

地鐵直達Pasadena,但出來後還有一段距離。有公交,不嫌遠的可以步行。

我去的時候非常不巧地關門了(開放時間也實在太短),這裡給各位提供下以免錯過:周四~周日,Noon~下午3點,有tours。

b) The Getty Center 蓋蒂中心

這也是洛杉磯名所,並且免費向公眾開放,除了地理位置偏遠就沒什麼可吐槽了。

由白色派代表Richard Meier(普利茲克獲獎者)設計,有單體有花園,有專門的architecture tour可以參加。網上資料很多,可以自行搜索。

c) Watts Tower

在downtown以南,可以直接搭地鐵,下來後走不遠即到。

沒有什麼功能性,現在更多算是一個公共藝術。整個塔完全是私人設計與建造,義大利移民Simon Rodia憑一己之力建起。說白了,就是自己拿廢銅爛鐵一通搭,最終成了當地地標性建築。另外,安藤忠雄也曾在演講中提到過它。

值得一提的是,Watts這一區的治安相對不穩定,盡量白天結伴前往。(圖片豎不了?)

2. 拉斯維加斯

這座沙漠之城充斥著太多光怪陸離的建築,所以某種意義上,沿著strip逛酒店就等於看建築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距離中心城區不遠的Lou Ruvo Center for Brain Health,同樣是 Frank Ghery作品。附近公共交通很方便。

3. 舊金山

這座城市有很強的觀光屬性,對於普通的觀光客,這裡想先特別推薦當地隸屬於舊金山公共圖書館的city guides計劃(http://www.sfcityguides.org/)。幾乎每天都有安排好的tour,由專業感很強的志願者講解導賞,可以相對深入地了解到舊金山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

我在舊金山曾參加過兩場:Castro: Tales Of The Village和Embarcadero Skyway。前者是是知名的彩虹街區Castro,這裡就不多說了。後者是金融中心,Embarcadero center(內河碼頭中心)本身是值得參觀的一處高層建築群,tour中還非常有心地帶去了夾在中間的公寓住宅區和附近SOM出品的One Maritime Plaza(如下圖,圖片via大樓官網)。參觀完高樓群,東口出來就正對著歷史建築Ferry Building,如今建築內的market吸引了無數遊人擁簇其中,不過這個歷經兩次地震而不倒的建築確實也值得你看上一眼。

舊金山當然還有知名的橋樑、遺迹等等,大部分也成了到此一游的景點,建築迷應該可以找到比較多的資料參考。個人再推薦一處。

M.H. de Young Museum 笛洋美術館

如果你去金門公園觀光,那麼可以順便去看看它。西方遊客往往會很喜歡它旁邊的日本茶園(btw,茶園在周一、三、五的上午10點前入場可免費),但建築迷可能會對這座美術館更感興趣。這座新美術館由Herzog de Meuron設計,除了獨特的外觀,為了避免重蹈舊館的覆轍,在防震系統上下了功夫。

如果對美術館展品不感興趣,可以直接前往44m高的塔樓頂層觀景台,眺望舊金山風景(無需持票)。(圖via Wikipedia)

4. 西雅圖

來到這座海濱城市,去Pike fish market吃海鮮料理、到星巴克排隊或許是大多數觀光客的首要之舉,不過建築愛好者的第一站很可能就是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憑藉大褲衩在中國普通百姓間揚名的庫哈斯設計了這座圖書館,老實說,我自己倒是很喜歡。外觀沒有那麼浮誇,大面積的玻璃外立面帶來充足的採光,光線營造出來的空間效果也非常賞心悅目。內部整個的空間設計豐富而有序,使用起來的舒適感只有親自到訪才能體會。

Space needle(太空針塔)是西雅圖地標,通常觀光客會連帶參觀附近的幾座博物館,順便提一下,那座EMP音樂體驗館也是Frank Ghery的作品,一度被評為N大最丑建築之一。當然這個見仁見智,博物館本身陳列倒是有很強的互動性。

另外給兩個備選探訪點。

a) 下雨天的選擇:Underground Tour

西雅圖雖然年平均雨量不多,但是說來就來的毛毛雨確實不少。如果擔心下雨天不能好好欣賞建築外圍,不如參加這個地下城tour,可以對西雅圖的老城歷史、城市規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接待處位於Pioneer Place廣場,向來很火爆,熱門時段都要排隊候場。

b) 時間富餘的選擇:Gas works park

一般的觀光客很可能沒時間去到聯合湖北岸,不過這裡非常推薦時間充足的旅行者前往。這是一處廢棄油廠改建而成的露天公園,是著名景觀建築師Richard Haag的作品。當時實地探訪的感覺是管理不力,原廠房內有一股「奇妙」的味道(估計成了流浪漢的庇護所),草地上也不是特別乾淨。不過是拍攝對岸市區風光的佳所。

建議可以和附近的Fremont街區、華盛頓大學的Suzzallo and Allen Libraries(傳說中神似哈利波特劇中場景的圖書館)一併參觀。交通不便。

上文提到的圖書館(不過這樣的內裝在歐美並不罕見)

順便提一下,如果有旅行者會在西雅圖附近的波特蘭停留(我本身非常推薦遊覽波特蘭這座舒適的小城),可以去看下Michael Graves設計的波特蘭市政廳,同樣曾出現在最丑建築榜單上(我也是不太懂那個配色)。

5. 華盛頓

推薦這裡的建築很容易變成常規的景點推薦,單單是National mall兩側一溜的博物館/紀念堂等建築,就很難分出個高下,展品也各有特色,不論是建築迷還是藝術迷,都能在這裡收穫不錯的體驗。所以這裡先從這條路上從西向東說一些。

a)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越戰老兵紀念碑

不管是建築迷,還是對林徽因喜愛有加的文藝青年,可能都會很熟悉這個落成於1982年的建築。設計者林瓔(林徽因的侄女)念著大學就設計出了這個令人讚歎的作品。翻譯成紀念碑可能不大合適,畢竟這裡沒有聳立的碑,只有呈闊腳L型分布的兩排碑文,一條連續的小徑。「彷彿是大地的一道裂痕,將這些將士們帶回塵土之間。」

林肯紀念堂太擠的話,不如來這兒散步吧。

b) Hirshhorn Museum

從磚紅色的古堡Smithsonian Castle(通俗意義上的遊客中心)出來不遠,就可以走到這座圓圓的博物館。由同樣獲得過普利茲克的Gordon Bunshaft設計,圓環形的建築中央設置了噴水池,下方用基柱挑高的空間成了天然的休息區(下雨都不用擔心),建築外是草坪與雕塑,簡單自然地營造出了以博物館為中心的公園感。另外有一個觀景台可以俯瞰mall。

c)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美國國家美術館

1941年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西館,和1978年的現代感十足的東館,通過一條迷幻般的LED燈光步道連接起來。而展品似乎也會根據東西兩館的特色進行布置,年代久遠的油畫在西館,現代雕塑就會出現在東館。

貝聿銘在設計東館時,在室外廣場加了幾個小型玻璃金字塔(據說是盧浮宮擴建的原型),但私以為精髓在於金字塔下的室內效果。美術館餐廳處於地面噴泉與玻璃金字塔的正下方,光線與流水在這裡形成了非常美妙的空間感。

d) Library of Congress 國會圖書館(國會山分館)

參觀完國會山之後,不要急於離開,tour結束後沿著一側的通道可以直接走到國會圖書館。圖書館建於1890至1897年間,主要設計師是Paul J. Pelz,建築本身相當典雅宏偉,一看就是典型的學院派。來看看中央閱覽室有多麼華麗吧。

不過閱覽室只有持借閱證才可進入,遊客只能從上方的平台俯瞰。

除了這些之外,在逛華盛頓china town的時候,可以去附近看看密斯設計的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orial Library,據說2017年就要關門開始準備大改造了。

特別推薦:華盛頓地鐵站

華盛頓的地鐵自1976年開始運營,大部分地鐵站都有一種粗獷風,裸露的水泥牆面,重複的格狀穹頂,是看過一眼絕不會忘記的公共建築。

6. 費城

一座舊都,滄桑和破敗感在車站外隨意蔓延著。但這座城市卻彷彿與建築有著天然的聯繫,以至於讓人覺得有歸屬感。費城老城區集中了主要的觀光點,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建築,像是city hall,就是全美古建築面積最大的市政廳。這裡主要提幾個老城外的建築。

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大學

這所學校對中國的建築教育影響十分深遠,即便是因為「追愛豆」來走一下前人走過的路,也不足為奇;但你也絕對不要錯過校園中以路易斯·康的Richards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理查茲醫學研究大樓,1957-61)為代表的的建築名作。

在University City車站附近還有一座由César Pelli的事務所設計的CHOP Buerger Center for Advanced Pediatric Care(Buerger 高級兒科護理中心),色彩和線條都非常有趣。

b) 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 東州教養所/監獄

費城最推薦參觀的景點+建築,沒有之一。

這是一座建於1829年的哥特式城堡,以「教育」而非懲罰犯人為宗旨,是當年全美條件最好的監獄。1971年監獄關閉,此後一度荒廢,直到2007年才重新以博物館的形式對外開放。

建築設計幾乎就是對福柯「全景監獄」的再現:每名犯人的活動空間完全獨立,甚至每個人有自己的可種植的小園子;站在中央區瞭望台上,輻射在四周的囚房的動靜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整體空間的龐大,個體空間的封閉與獨立,製造出巨大的孤獨感。不僅是犯人,甚至連看守人員都會感到無聊到瘋狂(紀錄片中顯示出他們並不喜歡這份工作)。

以下圖中的拱頂為例,加在外層的三角+玻璃設計是仿照了教堂的模樣(上帝之光),意在「教養」,而這種設計也被其他監獄參考使用。

c) 文丘里作品

費城作為文丘里的故鄉,自然留下了他的許多大作。舉些例子,如果參觀愛倫坡故居,可以在旁邊找到Guild House;時間更多的建築迷則可以去更遠的郊區尋找他的母親之家(下圖)。

7. 波士頓

一座充滿著知識分子氣息的有教養的城市。建築不是這座城市的重點,但亮眼的建築又無處不在:在市中心兩座舒適的公園裡,在Cambridge的頂尖學府里,在自由之路上……

a)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座「沉浸式」博物館,在一大堆精美的收藏品中,建築本身毫不嘩眾取寵,乖乖地當著背景,卻又難以忽視。

整座博物館屬於私人收藏性質。舊館建於1901年,仍然是精華之所在。 無論是玻璃穹頂下的中庭,還是迴廊及其外面的露天花園,布置得都非常賞心悅目。在建築方面,雲遊四海、見識頗廣的Gardner夫人將自己喜愛的威尼斯建築元素多加利用(如窗、磚牆等)。新館部分則是Renzo Piano的設計。不突兀,很自然地將人引入舊館。

b) Copley Square 考普利廣場

波士頓主要景點之一,附近有三座風格迥異的建築:Trinity Episcopal Church(聖三一教堂)約翰·漢考克大廈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這些都是名所,也很方便參觀,就不多說了。

c) New England Holocaust Memorial 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

如果你已經在昆西市場嘗過了各種美味,不妨挪幾步去不遠處的這個外觀別緻的紀念碑看看。1995年,Stanley Saitowitz設計了這個作品。它由6座玻璃空心方柱塔組成,6座塔象徵著當時的6個集中營,長方形的柱體設計是對當時大樓的再現,在一片綠色掩映中,這組紀念碑甚至不那麼起眼,匆匆而過的行人也少有放慢步伐看看玻璃上的死難者編號和隻言片語。透明的屬性使它顯得很溫和,但當你走進塔內,地底升騰而來的熱氣會讓你立刻聯想到受難的瞬間。

d) MIT Chaple

麻省理工內的一座小教堂。沙里寧的設計,對它的評價只能說「其貌不揚,內有乾坤」。外圍有一圈水池圍繞,入口處非常不起眼。經過水上短短的連廊,走進圓形空間內,一束天頂瀉下的光線尤其動人。而雕塑家Harry Bertoia在這裡又加入了金屬幕簾,愈發閃閃發亮。

可以在MIT內一同參觀的其他作品有:貝克公寓(阿爾瓦·阿爾托)、Stata center(Frank Ghery)等。

8. 紐約

Lost in NYC.

在紐約看建築的感覺,就和走在東京表參道一樣。此城略去不表。

哦對了,High line park請一定去走走看。

9. 芝加哥

建築聖地。有太多值得一看。千禧公園一帶不言自明,還有俗稱「華麗一英里」的Michigan AvenueArt Institute of ChicagoWillis Tower等等。

照例說些郊外吧。

a) 伊利諾伊州工學院

學校稍有些遠,不過如果你對密斯的作品感興趣,那就值得一訪。

除了克朗樓之外,還可以去庫哈斯設計的McCormick Tribune Campus Center逛逛,上方的高架鋼管隧道非常顯眼。

b) Frank Lloyd Wright作品

賴特是芝加哥的重中之重。儘管去實地探訪代表作流水別墅比較困難,但還是可以去芝加哥的郊區尋訪他的痕迹。例如芝加哥大學內的Robie houseOak park社區的一系列住宅建築等。

下圖為Oak park的賴特自宅,後面擴建了工作室(Frank Lloyd Wright Home and Studio)。有定期定時的導覽。

c) Baha"i House of Worship 巴哈伊靈曦堂

其實是一座宗教建築,Bahai是新興宗教之一,在世界七大洲各設有一座靈曦堂,每處都非常恢宏,具有很強的神聖感,尤其是以色列海法的巴哈伊花園。芝加哥的這座就是北美洲的分處。靈曦堂歡迎各種宗教背景人士前往,與教堂的差異在於,即便他們視巴哈歐拉為神諭者(類似耶穌),但並沒有安放任何壁畫、雕像等,唯獨在穹頂處寫有他的名字。

位於城區北郊,西北大學以北。

10. 達拉斯

我只是在這個城市轉機,並沒有多少時間好好走走。印象最深的是Thanks-Giving Square,菲利普·約翰遜設計的下沉式廣場,其中的白色螺旋教堂非常出名。

下圖via http://www.cftexas.org/2016-gg-thanksgiving-square

結語:

其餘城市的建築作品雖然聽聞一些,但畢竟沒有親自去過,暫且就不拿出來說了。整個點評很業餘(還請大家不吝賜教),知友們參考下交通就好。

配圖除了專門說明,其餘均出自答主。

全程圖文可以參考我的蟬遊記(美國城市建築旅行手記):worldsy的遊記 - 蟬遊記 - 發現旅行之美,保存旅行回憶

以上。


紐約的 The High Line,實現了梁思城當年把北京城牆頂部改造成花園的想法。


大部分回答全是旅遊景點兒。城市符號兒啥的看著有意思嘛。。人擠人。

誠心推薦位於丹佛西南的紅石露天劇院。天然的收音效果,杠杠的。看演出的時候小山風兒一吹,噶b愜意。


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這個地方非常值得一看


看慣了複雜的歐美建築,來一個暴力美學吧。50年前,美國人就用不鏽鋼技術築起了這座代表美國精神的拱門。現在它依然在密西西比河邊佇立,守望美國。

Name: Gateway Arch

Location: St. Louis, Missouri

最令人稱奇的是在其弧形的結構里,竟然有類似膠囊一樣的電梯直達雲端。去芝加哥或者開66號公路的人都不應該錯過。


回答值得一看的美國建築,首先就要了解美國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這裡拋磚引玉簡述幾位:

1. 貝聿銘 (I.M. Pei) 國人的驕傲,1983年普利策建築獎獲得者。最熟知的項目自然是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和蘇州博物館。但他的建築教育背景(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成名的項目都是在美國實現的。

他能夠獲得巴黎盧浮宮擴建的工程合同,一部分得益於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擴建的項目建成。

貝聿銘對大幾何手法,玻璃和混凝土結合的手法特別獨到,設計出的建築令人印象深刻。如果題主有機會去華盛頓的話一定不要錯過。

2. 弗蘭克 洛伊 賴特 (F L Wright) 他影響了整整一代美國建築師,從草原式住宅建築到博物館,他的建築是世界上建築熱愛者不可錯過的。其中最重要的博物館建築當屬紐約曼哈頓島上的古根海姆博物館,他利用圓的主題,巧妙的利用一個迴廊的坡道構成了建築的主題。看似簡單的幾何形態內,凝固了設計師對每個展覽空間和光影的研究。每次我去這個博物館的時候都不注驚嘆他如何把萬神廟的採光和梵蒂岡旋轉樓梯用現代手法結合為一體的。

賴特在住宅建築中主張自然式建築,用本土的材料,結合地形對建築進行梳理。最值得看的當屬位於匹茨堡的流水別墅和位於芝加哥大學裡的羅比之家。

3. 弗蘭克 蓋里 (Frank Gehry) 又一位見解獨到的建築師,以「奇奇怪怪」的造型為名。雖說是造型奇特,但其中的空間也經過思考。這邊簡單推薦兩座音樂館,一是位於洛杉磯的迪斯尼音樂廳:

另一座是位於芝加哥千禧公園的音樂廳:

祝題主旅行愉快!


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

很奇怪為什麼看了這麼多回復裡面沒有提到這個地方

以下圖片來自百度

個人了解這個地方是因為SAT老師給我發了一張夜景的圖片讓後把我美cry了……...找不到那張圖很可惜....但是我要是有機會一定不會錯過這個地方....


大家好,我是一個美國大學生。對我來說,如果你去美國旅遊應該去美國南部看到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的傳統建築,是他們的種植園家。這樣的建築是南部富人以前的家。這樣的家有特別不好的歷史,可是它們的建築也是特別,很漂亮。在我看來,可以去 Nottoway 種植園家在路易斯安那州。這個種植園家是特別好看。在這個種植園家人們可以參加種植園家的旅遊團看到每個地方。這個種植園家也允許人們在種植園家裡待在這個家裡,跟酒店差不多。你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時候,也可以去紐奧良。紐奧良從Nottoway 種植園家離很近,在車裡只是一個小時。紐奧良的建築也特別。它們的歷史很豐富與美國別的地方迥異。祝你們在美國好玩兒!

這是Nottoway 種植園家


我不太懂建築 ,單從我作為普通人的審美看,在費城南邊有個Secret Garden,很漂亮,三年前去要門票,5、6美金好像, 很值得去


推薦去Minneaoplis的mill city museum~歷史遺留的建築,見證城市的發展~建築對面就是密西西比河,當時和小夥伴們在橋上jump的好歡樂~哈哈

另外還推薦它旁邊的Guthrie Theater~也是很特別的建築,俯瞰密西西比河的絕佳視角


必須帝國大廈,白宮,


自由女神像


之前去過東北部的一些國家。波士頓確實是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城市。你可以沿著自由之路搜尋到美國歷史上發生的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也可以看到很多輝煌的教堂和建築最後到達邦士山紀念碑可一覽全貌。三一教堂,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更是氣勢恢宏。再有著名哈弗大學 麻省理工等讓你流連忘返。


芝加哥的城市天際線


美國太大了 你的說具體的哪個州吧。


推薦閱讀:

青甘大環線旅遊需注意哪些事項?
山東女生獨自去江浙滬旅遊有什麼注意事項?
窮比學生2000塊錢去大理旅遊可行嗎?會不會餓死?
如何看待古鎮商業化?
為甚麼說在外國城市旅遊,看到穿衝鋒衣的就知道是中國人?

TAG:旅行 | 美國 | 建築 | 旅行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