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影評人拍電影,或者做顧問,會不會避免一些爛片的出現?
首先,我非常喜歡張小北和《第十放映室》,以及現在的《每周影評》。看節目的時候我在想,如果讓他們來參與電影製作或者劇本改編,會不會避免一些有悖於常識或者正常發展的「奇葩片」「精分片」出現?
不會。
因為我寫過劇本,也參與過製作。嗯,剩下的你都知道了。
——以上手機打字,以下鍵盤打字——
電影是藝術體系,也是工業體系,個體是無法改變體系的。但當一群人出現後,個體就有可能改變整體。這需要時間,需要天才,也需要努力。
我並不後悔曾參與過的電影,這個過程讓我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才是電影」。我知道我並不孤獨,因為有很多愛電影的人正在這條道路上默默前進。總有一天,愛電影的人們會找到彼此。————1年之後我又來了————
影評人參與電影製作,其實已經在中國電影行業里廣泛發生了。只要這些熱愛電影,對電影有品位有標準的人越來越多地進入電影行業,一定會改變整體面貌的。但如果具體到某一部電影,那其實有很多偶然因素在影響最後的質量。個體的作用相對是較小的。完全避免爛片的出爐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得給影評人一票否決的權力。劇組先拍,做好了片子給影評人看,影評人說這是爛片,不要上映了,於是電影公司決定不上映。爛片得到避免。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電影公司投入了大量的金錢,不可能不上映。其實電影上映前,主創人員、電影公司早就已經知道片子爛不爛,不用影評人來看,但不管爛不爛都得上,都得說這片子實在是太好看了!大家快來看啊!
但如果能給影評人一些審查劇本、質詢導演、監督現場的權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片子太爛的。但這種方式不是很精準,可能會帶來誤傷,而且會傷害導演的自尊心。實際上在拍攝時,劇組裡的人就可以看出問題來,但沒人會跟導演提。當然能了。特呂弗大神就是最好的例子。好像韓國也有個導演來著,也是影評人出身。不過,影評人改行做導演,要徹底經歷一個思維的轉換。你去評論某一部影片的時候,往往需要把影史上的類似影片都得調出來去觀察,去比較得失。你是從結果論成敗,從呈現倒推導演,是一個相對理性的過程。可導演卻要從頭做起,你可以從影史上調那麼多片子來參考,可依然解決不了你面臨的創作問題。你中間面臨無數個選擇,你沒有評判標準,只能依靠你內心的藝術直覺,創作思維的核心存在神秘的成分。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也是有的影評人往往看片子鞭辟入裡,轉做導演,卻抓不住創作的神兒,有時候明明覺得我按著我看過的牛逼片兒那樣做了啊,怎麼還是不象那麼回事兒呢。。。(我猜得啊)
至於基本的技術層面,轉換起來倒沒那麼困難。
評論和製作是2類工作,一個好的美食家不會自動成為好廚子,一個好廚子也未必會成為一個好的美食家。但是美食家的意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好廚子,同時也許好廚子可以從美食家的意見中受
到啟發。要同時成為兩者,那要花2倍的功夫。另外評論者的意見不同,你找他們顧問,如果他們意見不同,你聽誰的?會。
以下節選自 被出賣的《電影手冊》——法國電影新浪潮50年20世紀50年代,法國漸漸從二戰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年輕人開始「反主流」,他們要求自由,關注性解放、搖滾樂、時裝、足球,法國社會空氣里充滿著改革的聲音。
電影界的反主流文化陣營有兩個,一個是「電影資料館」,一個是《電影手冊》。巴黎時髦的年輕人沒人會去電影院,他們以資料館為據點,叼著煙、蹺著腿,搶佔前排,有的甚至席地而坐,一遍又一遍地看霍華德?霍克斯、希區柯克、劉別謙、卓別林的電影,就像長在電影資料館裡的一樣。
「電影資料館的孩子」 對影片倒背如流,很自然地以巴贊和《電影手冊》為中心聚攏,成為影評人。其中尤以特呂弗、里維特、戈達爾、夏布洛爾、侯麥五人最為著名。(《電影手冊》五大影評人)
其中
1954年,21歲的特呂弗在《電影手冊》發表影評《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點名批評導演奧唐?拉臘、克雷芒和編劇奧朗什、博斯特,說他們只會拍平庸、華麗、虛假、公式化的文學改編電影 ... 這些年輕人認為,創作者應該拿起「攝影機的筆」,拍自己的故事,就像信仰和日記一樣,用第一人稱來表達——這是以後「作者論」的基礎。特呂弗在影評界六親不認,連岳父摩根斯坦的電影也不放過。有一天岳父怒了:「如果你那麼懂電影,為什麼不自己拍一部?」重點來了 !!!!
結果,岳父給了特呂弗三分之一的錢,特呂弗向法國政府申請補助拿了三分之一,又跟幾個朋友拼湊了最後的三分之一,拍出了《四百擊》。特呂弗也憑藉這部處女作 拿下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58年—1962年間,法國一共出現了97部處女作。僅是《電影手冊》那五大影評人就拍了32部電影。
這些電影全部實景拍攝,片中主人公是巴黎街頭最前衛的年輕人,他們反體制,挑戰權威,在莊嚴的盧浮宮裡賽跑,對男女關係無所顧忌……電影記者弗朗索瓦?吉勞德在《快報》上,把這一系列現象命名為 " 新浪潮 " 。年輕觀眾通過這些電影更新自己的生活,他們已經分不清楚什麼是電影里的,什麼是電影外的。新浪潮迅速成為獨立、自由、反體制神話的代名詞,席捲全世界。
= = = = =
怎麼能說不會?
吃貨不一定是大廚
著名案例大概是某研究東歐電影博士拍出來的大學生習作吧雖說他也不算好的影評人
球評做的好,不代表能當教練。股評做的好,不代表能不虧錢。彩評做的好。。。能中獎,他自己不買???
你覺得一個經常看A片的宅男性能力一定很NB么?
不能。
單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說,創作和評論之間就有著巨大的鴻溝。更何況,電影的創作並不等同於單純的藝術創作,摻雜了太多外界因素,尤其是利益因素和審查制度,對電影的創作有著極大的壞影響。那些「奇葩片」、「精分片」的創作人員不一定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片子。有一大部分的導演編劇都有自己的一腔熱血,但好創意好點子最後很難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反而有可能幾個點子連在一起,最終變成四不像。或者是投資方命題作文,必須要求添加固定的元素,也有可能空降外行掌控一切。
電影創作的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因此好片子需要:還未被熄滅的一腔熱血+不太管事的投資方+靠譜製作團隊+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主創人員+可以通過審查、適合中國拍攝、有商業性的題材。
綜上,影評人直接去拍電影幾乎不可能,做顧問也很難改變外界不可抗因素。再說……如果只談影片的質量,也就是影評中形式主義的分析方式,主創人員懂得也不一定就比影評人少啊。影評人拍電影,有可能會避免一些爛片的出現,但也很有可能無法避免另一些爛片的出現:D
不會,這些人代表不了群眾。
不會。就好像你讓評論足球的去踢球一樣。片子拍的爛有各種原因,但是讓影評人這種不懂操作規則的人去做這種需要了解具體情況的工作的話,必然會出亂子。
讓影評人去拍片或者參與,就像讓黃健翔去國足去踢球或者執教是一個道理。估計結果會給噴的更慘!
推薦閱讀:
※應該從哪些角度去賞析一部電影?
※如何評價《柒個我》中張一山的演技?
※就《法國中尉的女人》的最突出的電影成就進行評價?
※《真相至上》這部電影,以新聞人的角度來看是種什麼感覺,會有何感想?
※《歡樂頌》里曲筱綃為什麼能追到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