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多次對外侵略,為什麼比日本土地還要狹小的韓國卻溫和很多呢?


弘仁韓寇

『日本紀略』弘仁四年(西元813年)三月十八日及前後的條目記載有五島、小値賀島(今長崎縣)的受侵擾事件。

811年十二月六至七日凌晨,一艘船於對馬佐須浦登岸,海上仍有二十餘艘新羅船隻。813年基肆軍團校尉於二月二十九日作如下報告:

一百一十名新羅人駕五艘船登上小近島,與當地人作戰,殺九人,擄一百人。

作為事後的對策,日本在對馬設置新羅語翻譯,以便審查每年大量渡至日本的商人、漂流者、移民、難民等新羅人集團。796年以來廢除的弩師也再次被設置。

弘仁新羅之亂

『紀略』弘仁十一年(820年)二月二十六日條目記述居住於遠江、駿河的七百餘歸化人(定居日本的新羅人)發動暴亂。

亂民「殺人焚屋」,搶劫伊豆國穀倉及船隻。二國軍人開始未能捕捉,後來從關東等地七國請求援兵,最終捕獲亂民。關於動機,據推測,歸化人雖分得口分田與一定生活費用,但因被認為圖謀在博多等地從事與本國從事非法交易,而被勒令移居日本東部,故產生怨恨。

貞觀韓寇

『日本三代實錄』卷十六記載貞觀十一年(869年)六月十五日至十八年三月九日所發生的博多受侵擾事件及事後對策。

大宰府報告:上月(869年五月)二十二日夜,新羅海盜乘船二艘來至博多港,搶奪豐前年貢絹綿後立即逃竄。雖發兵追擊但最終未能捕獲。

對此,政府加強沿海諸郡的防備,並逮捕且放逐了作內應的新羅商人潤清等三十人,賞賜了勇射海盜的百姓五六人。之後,在新羅被捕的對馬獵人卜部乙屎麻呂通報了當地的嚴重情況,最終大宰府決定將治下所有的新羅人遷至陸奧,給予口分田使其定居。當時新羅建造大船鳴號進行軍事演習,據說是為了「伐取對馬島(870年二月十二日條目)」。當地的書記官獲得了「新羅國文書」,告發了潛伏於大宰少弐藤原元利萬侶附近的內應。

日本朝廷加強弩師與守兵的配置,命對馬守小野春風等守衛當地,另一方面前往八幡、香椎、神功陵等神社祭祀上供,祈求神靈保佑,「日本乃神國,敵國之船不戰即沉沒」。

寬平韓寇

『日本紀略』『扶桑略記』寬平五年(893年)與六年的條目記載熊本、長崎、壹岐、對馬所受侵擾及反擊。

893年五月十一日大宰府發現新羅海盜。「新羅海盜於肥後國飽田郡殺人焚屋,由肥前國松浦郡遁去」。次年四月接到對馬島的受襲報告。九月五日對馬守文屋善友率數百郡兵以弩迎擊四十五艘船的海盜,據說射死二百餘人,捕獲一人。從俘虜口中得知新羅發生饑荒,都城亦不例外,故來搶奪谷絹。總共有船一百艘,約二千五百人。

長德入寇

『百練抄』長德三年(997年)十月一日、四年二月的條目記載九州所受擄掠及反擊。『百練抄』記載為「高麗國人」,而『紀略』記載為南蠻海盜(即奄美島人)。筑前筑後薩摩壹岐對馬皆有侵擾報告,故被認為並非僅有奄美島人參與。擄數百人亦無前例。與寬平韓寇行為甚為相似。


呵呵,朝鮮半島夾在中國跟日本之間,它能侵略哪個?

檀君箕子這些神話故事不算。

燕人衛滿建立的衛氏朝鮮雖然一開始得到漢朝同意立國,但過了不到100年漢武帝把它滅了,之後400多年大部分地區成了中國的殖民地。

公元四世紀朝鮮半島上有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伽耶等國,進入了他們的「三國時代」。但到了7世紀唐朝又把它們滅了。唐朝撤兵後形成的統一的新羅國選擇了接受唐朝的冊封,之後二百多年稱為大唐國新羅郡。

公元十世紀高麗國建立,接受後唐的冊封。

十一世紀一度打退了契丹的進攻,但十二世紀時被金收服。

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又起來了,高麗向忽必烈投降,當了元的屬國。後來元設征東行省,直接變成了自己的領土。

十四世紀元朝衰落以後,親明朝的李成桂發動政變即位高麗王,明朝封他為「權知高麗國事」,後拿 出「朝鮮」「和寧」兩個國號請明朝二選一,明朝選了朝鮮。

十七世紀皇太極征朝鮮,朝鮮國王仁祖向清臣服。

十九世紀末閔妃和大院君權力內鬥,一度和俄羅斯簽訂密約試圖得到保護。但沒多久強大了起來的日本在這一帶的實力壓倒了清朝和俄羅斯,進入20世紀朝鮮半島成了日本的勢力範圍。

總算到了二戰以後這個世界變得不那麼叢林規則,韓國在美國的幫助下揀回一條命,可算是建立了一個穩固和安全的政權。

很多時候韓國人在有些事情上的想法讓人覺得不可理喻。但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話,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個國家的歷史實在是太苦逼了。我們說美國的地理位置好,東西有大洋,南北無強敵。朝鮮半島雖然也是東西有大海,很不幸的是南北都是強敵。兩千年里每次它總是被欺負的那一個,只能轉著圈認爸爸。壓抑了上千年,好不容易世界安全一點了,說幾句大話也不會被宗主國劈頭蓋臉賞一頓了,當然要過過嘴癮。對此我們應該包容一點,再包容一點,畢竟治癒兩千年來的歷史給整個民族留下的心理殘疾需要時間。

至於韓國為什麼比較溫和,誰TMD想溫和了?還不是因為往四周打誰都打不過嗎?這是朝鮮半島的地緣所決定的。而面對中國、俄羅斯、日本,今後它也只能繼續溫和下去。


韓國其實也經常侵略,只不過範圍不大

其實簡單來說,日本隔得遠,韓國是連在一起的——同居的女朋友自然不容易約炮,異地戀一邊和你發qq一邊和人8p


棒子只是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擦鞋墊罷了。翻不出什麼天。


不過是和中土更近,沒有海峽阻隔,所以被滅了幾次,打服了而已。沒有半島政權的對外作戰,怎麼會有今天的鴨綠江、圖們江為界的朝韓疆域?


很多人對朝鮮人(韓國人)這個民族的理解有太多想當然了==這xx絕對不是一個溫和的民族...這是個同樣有著擴張慾望,同時充滿了內鬥傳統的民族....相比於中國的黨爭,其殘酷性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地緣政治條件對他限制太大了...


韓國很想打贏其他國家,但只有當大國的小弟才能仗勢欺人。比如,當日本小弟時製造萬寶山慘案,當美國小弟時欺負越南……


地理問題吧 在古代 航海的能力很低 所以基本上是陸路文明 兩個地方有陸路鏈接 就有文明接觸的可能 所以相比日本 他們更容易受到強大文明的入侵 特別是中國古代一直非常強大 所以被中國欺壓在所難免 而日本就相對安全 健真和尚東度了那麼多次就能說明在唐朝想要去日本是多麼難 而明朝在台灣苟延殘喘了那麼久還是靠得的海峽 今天的台灣也是如此 而日本一直想對外擴張 也是受到國土的限制 整天的颱風和地震 他們很嚮往移居大陸 加上古代 沿海城市並不是最繁榮的地方 相反是國家的邊界 設防力度並不高 所以好像日本的騷擾很嚴重 其實古代開說 能度海過來就不容易了 其實規模是非常有限的


在朝鮮半島上的那些國家,也有嘗試過攻打中國和日本啊!只不過戰果不大而已。


美國俄羅斯這麼霸道,為什麼加拿大這麼溫和呢?這不廢話嗎,想牛逼你也得有那實力啊


首先韓國(或朝鮮)並不溫和 他們也有相同的野心 但無奈於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接近中國切內憂未解。。。


http://zhuanlan.zhihu.com/huangweiheng/20408787

本文大致講述的是日本的德性變遷,以德性為針線,來審視日本列島上的社會的發展歷程

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前,處於上古時代末期,原始豐饒時代結束了,但官僚制集權國家還沒有出現。大化改新後,日本在中央確立了律令制體制,主要從形式上引進了唐朝的政治結構。這對當時的日本社會的影響並不是太大,可是從另一方面說這給之後的官僚集權化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礎,而破壞了原有的社會結構的思想基礎。而宗教上,大化改新使得神道教國家化、正式化。

大化改新的衝擊力度從上到下依次遞減,因此之後日本又逐步地在變化中迎來了即使是幕府制度也宣告瓦解的戰國時代。這一時代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此時日本達到了其德性的高峰,但因為戰國時代持續時間太短,界自由市、本願寺之類的團體還沒有充分成長就遭到了毀滅。因此這個高峰相對於查理曼帝國之後漫長的中世紀來說,又是低很多的。

此後,日本進入了鎖國的德川時期,此時日本重建了幕府體系,削弱了各藩的自治權(但相比起戰國前可能還是更多),鎖國,排斥基督教,削弱了日本的德性。但由於日本的幕府體系建立在戰國時代之後,所以各藩在德川時代依舊保留了較多的自治權利,開國後的日本也因此顯得生機勃勃。幕藩體制如果能延續下去,實行公議政體,日本將有可能成為在亞洲擁有英格蘭位置的美利堅,成為一個多藩聯合,離岸制衡東北亞的聯合國(United Hans of Japan,Han:藩)。

但此時日本最後卻施行了最為激進,最為排外的「攘夷派」的「尊王攘夷」的主張,這個辦法雖然可以短時間地把國家力量整合起來「攘夷」,不過實際上是嚴重敗壞了日本的德性。之後日本採取了版籍奉還,廢藩置縣,建立了全國性的集權官僚制,破壞了各藩的傳統權利。又採取了錯誤的,不適合日本地緣位置的重視大陸的戰略,採取了極端錯誤的吞併大韓帝國的行動。違背了馬漢要求的盡量避免陸地領接消耗不必要的國力的看法,因為吞併大韓帝國而多出來的防禦壓力,就比大韓帝國能夠提供的利益更多了,更不要提這種強行合併對德性的惡性影響。

為了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集權官僚制,日本原本生機勃勃的民權運動也被壓制,扼殺了日本走向自由民主制的希望。雖然民權運動派的不懈努力使得政黨獲得一定的權力,但這種曇花一現的民主最終還是難抵惡化的潮流。

這條道路後來一直走下去,就走向了第二次中日戰爭的泥潭,最後引爆了太平洋戰爭。而為了準備戰爭,集中力量發展軍工業,日本逐漸走向了統制經濟和進一步的官僚集權制(兩者關係很大),年功序列制、大小企業的穩定關係綁定等後來所謂「日本特色」的制度就是在此時形成的,這導致日本德性進一步下降。

而日本戰敗後的改革企圖糾正這些問題,但德性的下降幾乎是不可逆的,日本頑固地堅持了這些制度(當然其實如果改革還真不一定會好就是了,但不是因為這些制度好)。之後由於日本幸運的戰敗(為什麼這麼說之後會補充),日本得以自然地融入世界體系,而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後來日本又因此盲目自大,妄想自己強於歐美,因此獲得了和德性匹配的下場,這失去的20年告訴了日本,他們的天花板是什麼。不過,日本依舊幸運地擁有相對於大陸的戰略優勢。而且如果時代發生變化,也不是沒有作為東亞地區霸主(地位類似於法德在歐洲)的可能性,甚至可能超過歐洲。

附錄:為什麼說日本二戰幸運地戰敗?

日本如果佔了朝鮮又不打大陸,那麼民國將可以順利地靠人口強大成為東亞霸主,而自身又因為不能很好地融入世界體系而比現實的日本虛弱。如果打了滿洲不打關內,依舊是如此。如果開戰後戰敗太快,則蘇聯無法侵佔滿洲而讓TG勝利,則大陸不被削弱,仍然同上。如果開戰後戰敗太慢,則蘇聯會打上日本使日本虛弱。因此日本二戰的結果幾乎是在1931年那時能抽到的最好的簽,這使得日本成為了東亞唯一可以和大陸對抗的領導核心,從而可以在TG挑戰全世界的時候獲得關鍵性的位置,從而在TG挑戰失敗後的世界獲得較好的地位。而如果此時歐洲衰敗,則日本在德性上可以超越目前和歐洲平起平坐的地位。


用韓國自己的國旗來說明韓國近現代以來的地理受限性最合適不過了:

把八卦比作朝鮮半島,那麼,紅色為共和朝鮮,藍色為民主韓國,環顧四周,分別是俄,中,美,日四方勢力,朝鮮半島就是在各方虎視眈眈的注視下生存。

從歷史角度來看:

自古代以來,朝鮮就臣服於華夏帝國,作附屬藩國,漢武帝時期至元朝時期,中原王朝甚至一度將朝鮮納入了疆土版圖。

二十世紀初到二戰結束更是被日本欺負得不行。

1945年,南北分家,北朝鮮附庸俄國,南韓跟了美帝,又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

朝鮮戰爭爆發,中朝歷史第二次聯手抗外敵,停戰至今,朝鮮半島始終分裂。

20世紀60s初到80s末的"漢江奇蹟",讓韓國著實生猛的發展了起來,躋身強國之列。雖然國力強盛了,但韓國也不可能發動侵略。實現朝韓統一?中國不會同意,美國不會同意,金氏政權倒是積極,韓國是不會亂動的。

觀韓國歷史,說其是三姓家奴並不為過。

只是現在的韓國人卻有了一種莫名的自信,他們對文化與歷史,選擇性遺忘和創造性搶佔,對中國存在刻板偏見,這也是很多人反感韓國的一個原因。

要說如今的韓國沒有侵略性嗎?有,相比於戰爭,他們用更溫和,更有侵略性的方式————文化滲透。

韓國頂尖娛樂業皓若星辰的造星運動,一個一個理想偶像橫空出世,一部一部人設完美的韓劇盛極一時,一台一台娛樂至死的綜藝節目接連爆紅,圈住了國內一波一波迷弟迷妹的心,也在潛移默化的向國外年輕一代輸出著民主價值觀,令人擔憂。

我主要說明了下韓國方面的情況,日本方面,人口土地和資源矛盾,地理環境,武士道精神等等因素造就了一個短小精悍的野蠻民族,不再贅述。

島國環境和半島環境造就的對外心態是不同的。

韓國從古至今無奈的就是,待在中國旁邊。

另外,韓國可從不失侵略的野心。


韓國不是不想侵略


豐臣秀吉隨隨便便就打到首都了 朝鮮人還是在大明的幫助下才能回家...

溫和是不想發出聲音 免得被兩支老虎盯上


我覺得這和國土大小和民族性的沒關係,而是和經濟有關係,就跟北方游牧族時不時南下侵略是一個道理。

當國內生產和貿易能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時大致是和平的,但因戰亂或者災荒經濟面臨窘境的時候搶劫就成了最後稻草了吧。那為什麼日本外侵多餘韓國?我想這是由貿易導致的,當韓國經濟面臨供應短缺的時候是可以通過對中原或者游牧族的貿易進行一定的調節的,可是日本就難點了,沒有辦法那麼及時用貿易解決國內經濟問題,所以跨海搶劫昔日貿易國就成更好的選擇了。


日本多少人口,韓國多少人口?


除了能打魚,你告訴我棒子還能打誰?


被中日加在中間、只有被打的份、哪有能力去侵略別人呢


韓國是小國,或者說朝鮮是小國。歷史一直都是大國間鬥法,小國加在大國之間謀求生存。通常的做法依附於某個大國,以自保,就是咱們說的站隊。小國站對了隊,就抄上了,站錯了隊有可能就被滅了。不站隊的情況,就想坐山觀虎鬥,看似明哲保身,其實非常危險,勝利的大國會對小國的做法不滿,而滅了小國。對於朝鮮而言,路上接壤的主要是我們,但是中國太大了,冷兵器時代看得還是軍隊人數,明顯不在一個量級,還是乖乖當小弟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李佳佳所謂的「希拉里敗選是受到了性別歧視」?
為什麼我看那年那兔那些事這部動漫哭不出來無感?是不是不正常啊?
如何評價於迎麗說【若美對朝動武,中國也對台動武】?
歷史上有哪些當時看來沒卵用的事,實際上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如何看待耿彥波市長被老婆當眾批評?

TAG:日本 | 歷史 | 政治 | 韓國 | 東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