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VC)是高帥富行業嗎?


風險投資其實是金融領域的屌絲行業。

從資產規模看,外匯、債券和銀行市場是最大的,大概在同個量級。他們是二級市場的10倍,二級市場的PE的10倍,PE資產是VC資產的十倍。

美國VC管理資產的變化:

1980 21億美元

1990 34億美元

1999 1060億美元

2005 200億美元

目前大概是1000多億美元

而美國金融市場是個70萬億規模。即VC資產大概是金融市場的千分之一。。。。

體量決定能量。所以你可以沒聽過紅杉的Moritz,KPCB的John Doerr,但你可能知道黑石和貝恩的魯賓斯坦和羅姆尼,你應該知道二級市場的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你應該知道索羅斯、保爾森他們。而且影響力的排序也是如此。從來沒有哪個VC的同學從政,他們是金融界的小人物。

而且這個行業波動性很大。因為是高風險資產。流動性好的時候,擴張最多的是它。流動性不好的時候,砍的最多的也是它。看到上面1999年的bubble前,1000億美元的資產。2005年只剩下200億美元。你聽過某個基金配置美元國債從80%降到16%嗎。沒有的。

最後這是個小圈子。2005年有個統計,美國從業人數在8000人。中國目前大概不到1000人吧。

雖然不是高帥富,不過應該是最有幸福感的金融領域。你會不止一次感覺到。

1. 知識的優越感。二級市場的人懂得實在太少、太慢了。比如手游已經發展這麼久了,他們才感覺到。而且看問題的深度比VC的平均水平明顯是要低的。不過他們的收入就是比你高。:)

2. 認識最優秀的人。最優秀的創始人對行業洞察,戰略的制定,執行的節奏,帶團隊的能力,讓你投資他的時候,其實是最好的學習歷程。看到個公司從10幾人,做到幾百人,而且做出影響力。每次董事會都是他在給你上課。

3. 好奇心的滿足。行業的發展太快,從電商、團購,到移動、O2O,再到企業服務和硬體。不停的有事情和人,還有極為豐富的素材,驅使你努力學習。感覺非常棒。

最後,在這個行業做好肯定是命。原因,建議閱讀《黑天鵝》這本書。


VC不是一個高富帥行業,起碼普遍意義上的VC基金里的大部分從業者不是高富帥,但少數VC還是比較高富帥的

基金制的VC,本身是一種基金,和二級市場股權基金、PE基金,沒有區別,都是GP(管理者)作為職業經理人的角色來負責運營,收取一定固定管理費,然後和LP(出資者)共享後面的投資收益。一般來說,GP收取管理費每年2%,最終投資收益的20%,VC和PE都是這樣,二級市場基金一般管理費要稍微少一些。

VC基金一般給人高風險高收益的感覺。但這其實是對單個項目而言的,對整個基金來說,目標是維持一個高的IRR(複合內部收益率)。一般來說,年IRR20%以上對VC都是可接收的,30%以上則很好了,50%以上就是超級優秀。可惜的是,絕大部分VC其實到不了20%的IRR,一大部分是虧損的(因為被套了出不來,會計意義上還不能算虧損,只能說事實虧損)。包括國內一些知名的VC(在此不點名),其後續第一些基金,IRR也就個位數。一句話概括,就整個行業而言,VC相對PE、二級市場,在最終投資收益率上並沒有什麼優勢。

那既然最終投資收益率沒有優勢,大家都差不多,那麼日常管理費就很重要了。其實不管VC,PE還是二級市場基金,日常管理費才是決定員工收入的基礎。VC是2%,PE也是2%,二級市場1%或多一些,然後就和管理的總資金數乘一下就可以了,就可以算出這個GP公司的日常收入,這部分收入會用來作為員工薪資、差旅、房租等所有日常運營的費用。

所以,對一個想去VC、PE或二級市場入職的同學來說,要算比較收入,就很簡單,公式就是:用管理的總資金數 除以 GP公司的人員數。

從這個公式來看,大部分VC都是沒有什麼收入優勢的。因為投一個200萬美元的項目,和投2億美元的項目,工作量上並沒有什麼數量級的差別;同樣,管理1億美元,和管理100億美元,也是一樣管,沒有貴賤之分,就是需要的能力不一樣,投資的標的不一樣而已。就美國來說,管理1000億美元級別的黑石、凱雷、KKR之類,員工規模在幾百名,每個人攤到了1-2億美元;而紅杉、KPCB之類的頂級VC,管理幾十億美元的基金,員工規模在幾十名,每個人能攤到的管理資金就少得多,自然收入相對少。所以,和PE這個兄弟行業比,美國VC還真不是高富帥,比較窮。二級市場呢,則比較良莠不齊,和優秀的對沖基金相比,美國VC同樣比較窮,因為這些對沖基金可以用很少的員工管理多得多的錢。

當然,在國內形式又不一樣,因為國內目前還不存在像美國黑石、凱雷、KKR、TPG這樣級別的通吃一二級市場的大PE,幾個比較大的PE基金,也就百億人民幣級別,基本以政府資源國資背景的為主,員工收入不會太高。而那些個連鎖的人海地推式PE就不提了,管理幾十億人民幣的時候就招聘上百人了,管理百億人民幣的時候有兩三百人,而且管理費和分成方式很多都談的低於市場標準,當然員工就完全屌絲待遇了。所以本土PE相對是弱勢的,而因為國內沒有槓桿收購的條件,政策管制緊,所以上述國外大PE在國內不活躍,在國內也沒什麼員工,可以忽略。反過來,因為國內的投資者比較短視,且資本市場的各種問題,使得VC及其對應的退出市場一開始就和美元相關,管理的都是美元,因此基因是比較高富帥的,拿的美元工資。發展到現在,當然是逐漸屌絲化,但國內的頂級VC仍然比較富,比如紅杉、IDG、賽富、GGV這樣的,管理的資金統一換算成人民幣也都過百億了,甚至數百億,但員工比較少,所以生活就好得多。所以,國內的頂級美元基金,可以被算成高富帥。然後是國內的新興VC,很多是成功退出的企業家出來做的,本來就有錢,所以就不會太窮,而這類VC其實更多是偏天使的,人又少,所以攤下來也還可以。另外就是二級市場了,因為二級市場基金在國內發展時間很長了,管理資金很大,但員工一般也很多,折算下來,每個員工攤到的收入,比本土普通PE要高,一般不如頂級美元VC。

我總結一個規律,國內機構的高富帥程度

頂級美元PE(一般base在香港) 》頂級美元VC 》大型國內PE 》靠譜的新興人民幣VC 》普通二級市場基金 》普通人民幣人海PE 》 微小人民幣PE

但上述內容,都是針對行業本身的,無關乎個人

牛逼個人,怎麼樣都是牛,因為玩的不是管理費,是投資回報


哈哈~跟很多同行、前輩交流、請教下來感觸頗多。簡言之:

1.這是一個製造高富帥的行業,而你很有可能只是個高富帥maker,高富帥?呵呵呵。。。當然,不排除遇上好的機會/東家,花生逆襲滴可能。

2.大體上,除了LP、GP其它都算是比普通苦逼小白領稍好的行業,對於一線小兵更是如此。

3.日常工作如前輩言,基本就是開會、找項目、談項目、跑路演、園區、寫DD做行業分析。

4.這個工作其實跟銷售很類似(也需要很懂銷售),其實日常更多的場合其實是跟各種老闆吹水-— —lll,So 灰常灰常不建議應屆畢業以及不擅長跟人聊天吹水的童鞋上這條船,做這個需要較深的積澱和專業基礎+良好的情商。

5.一般門檻:學習能力較強、較好學校碩士、不太愛博士(不過據說有些機構都開始招本科了),理工科專業背景是優勢,偏愛對某行業有較深積累、理解的,感興趣就在實業努力積累、做出一番業績出來再來吧(或許到時你都能做合伙人了— —lll)。

6.捎帶一點體會就是,找工作其實選擇平台很重要,TOP500、國企或許並不是最適合的,到一家前景不錯的企業發展平台更大、公司上市了逆襲的可能性更大。

7.近年來,天使、VC、PE太多了,黃曉明、Angelababy、張泉靈。。。各種花哨玩法各種背景,有個大佬曾言:好懷念當年山還是青的水還是綠的年代。。現在大大小小的投資機構滿大街,放眼望去你都不好意思掏出投資經理以下級的名片。甚至,連鳳姐都做天使了— —lll(據說。。看行業景氣不景氣跟行業內美女指數高度相關)

8.行業浮躁、泡沫嚴重,各種懂與不懂的碰到好項目就一窩蜂搶破頭爭,最後大家都很難受,很多項目死在BC輪。

以上,一時興起胡亂所寫~ 僅供參考


看你怎麼定義高富帥。

1. 一種是按人均管理的AUM來。行業的平均水平是對沖基金高於PE,PE高於VC。為什麼AUM重要,AUM就是GP掙管理費和carry的基礎。換句話說是你打牌時手頭的籌碼。

2. 簡單點就看工資(因為carry時間太久很多人等不起)。那麼一線VC的確是可以算的上高富帥的。在美國,一線VC的合伙人一年幾百萬美金年薪,再加上好的項目退出可能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美金的carry。國內這兩年VC的工資也是水漲船高,現在一線機構的投資總監或VP平均有100萬人民幣左右的年薪,投資經理也有50-60萬吧。當然,這裡反覆強調的是「一線」,因為現在國內VC現在做成了一個大眾化的長尾行業,很多無名小基金的收入就比較屌絲了,可能投資經理也就20-30萬。

3. 再者按個人功成名就,那麼VC是一等一培養高富帥的「西點軍校」了。你看哪個投行的MD或PE的deal maker被媒體爭相採訪、捧為「點石成金手」的?人家也是分分鐘做著幾十億美金的大項目啊。但是在VC行業,每年有權威的「Forbes Midas List" (福布斯點石成金榜),公布前100名投資明星項目最多的VC投資人。福布斯除了給全球富豪排名,還樂此不疲地給VC們排名,就知道後者的明星光環了。在中國更甚,各種「30 under 30"、「90後投資人」、「新銳投資人」以及36氪、創業邦、投資界等,只要是投出了幾億美金的項目,各種採訪、大會演講邀請就會紛至沓來。究其原因,VC投資人的成功很多時候也是屌絲逆襲的故事,正能量滿滿,相比創業的高風險,對躊躇滿志的青年們可能是更有誘惑的選擇。

綜上,與其說VC本身是高富帥的行業,不如說VC是創造高復帥的最佳搖籃。相比PE、投行等資源導向型行業,VC更多是知識、智慧導向的,是躊躇滿志的青年打破現有制度、現有財富分配的絕佳路徑。


2%的人可以屌絲逆襲。

其餘全是屌絲forever。

這2%的VC人,主要是因為那2%創業融資成功以及高估值IPO且高流動性高價位退出的1個DEAL。

VC的成功概率 = 成功高估值上市公司數量 / 其他被投資的公司數量

我覺得2%都高了。

這是一個絕對絕對win or lose的行業。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先分清角度。

如果將VC作為一種資產管理類別的回報率來講,可以回答「是」。

如果從頂級VC的收入去判斷,可以回答「是」。

如果從金融體系當中,VC所佔的比例和影響力來看,也可以回答「是」。

也就是說,如果「高帥富」=賺錢能力,那麼公道的講,從宏觀角度出發,VC作為一個整體行業是名副其實的賺錢機器,其給投資者帶來的投資回報,在所有資產管理類別當中可以躋身前三。

在美國,私募股權位列回報率之首,第二位才是房地產;私募股權幾乎是眾多金融精英人士金融生涯的最後一份工作。(當然,美國不分早期後期,統稱「私募股權」)

雖然中國的VC行業還非常年輕,發展至今只有10年。在國內,早期的創投市場每年一共也只有幾百億的投資規模,相對於二級市場動輒數以百萬億計的體量而言微乎其微,VC行業可能在金融行業里確實是一個很微小的存在;但是,位分並不能否認VC的「造血」能力。這裡的理由也很簡單——

二級市場的公募基金流動性比VC好很多的情況下(公募基金的契約式基金可以隨時贖回,而VC鎖定期大都需要5到7年),依然有人願意給VC「輸血」就是最好的例證。所以,VC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最佳註解,從一定程度上說,VC是「以小博大」的,其中的潛力不可限量。

由此也可以推論,VC行業內從業人員的平均素質和收入,也襯得起「高帥富」的稱號,成為一級市場以外大家的一種普遍印象。

第一, VC行業從業人員的精英比例很高,普遍擁有優秀的高等教育背景、留學經歷、國內

外頂級投行的教育經歷等。

第二, VC在平日的工作中接觸的信息量比較豐富,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公司,接觸到比

較高級別的人; 長期「浸淫」在投資圈,自然在見識、經歷甚至金錢(即使是物理上的接近)的疊加中,培養出專屬於VC行業的「氣質」,時間久了對比其他行業也許就有一定的「高富帥氣質」產生。

但是,如果從很微觀的角度出發,從VC日常的工作狀態來看,那肯定「不是」;(按你胃,並不是西裝革履出入高級寫字樓的就叫「高帥富」;甚至是一線美元基金的大佬也曾經「抱怨」過,VC的「逼格」不及一些大投行。圍笑。)

先是「位份不高」

尤其是從「晉陞」層面而言,VC小主們的成長性其實是相對緩慢的。 VC行業對於新入行的人來說,多數基金入門級別的人員待遇是不如互聯網的,一般都需要從投資經理做起,而且早期只能分到一部分 carry。進階之路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經過漫長的職業生涯組CP混次元投項目,才有可能有機會變成partner,分到以後更大的carry番。

再是「俸祿稀薄」

VC的收入模式也決定了,普通投資經理的短期收入並不理想。

一方面,投資經理更多的是擔當「幫別人管錢」的職能,有對巨額資金的「 建議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另一方面,雖然各家基金內部的利益分配方式各有不同,但carry一般都是長期的收入,也就是等到投資成功退出,才能在這上面獲取利潤。一般而言,一個早期項目實現退出要4到5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VC賺錢的周期普遍比較長。

而如何才能投出一個好項目,這就是VC行業的「本原」問題了。再怎麼訓練,投中好項目也有一定程度的運氣成分,而無論如何,VC的從業者都須得長期充當項目執行。

總之,雖然VC接觸的是創業,但其本身卻不是,本質上還是一個「打工」的行業。

在這裡,我想起了《壽司之神》。

在一個將「匠心」磨練的近乎變態的日本壽司店裡,一個學徒入行要擰十年的熱毛巾,然後才開始學習煎蛋;

而一個入行已經17年的學徒,在師父小野二郎看來依舊只能算是一個「小學生」。

這就告訴我們,「高帥富」只是大家對一類人的慣性稱呼,理論上跟任何行業都沒什麼必然的聯繫。或者說,任何一個行業內也都有可能誕生「高帥富」,但是都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積澱才能自我成就。

從每一個出入VC的年輕人而言,與其說VC本身就是個「高帥富」的行業,不如說,VC會成為一個「造高帥富」的行業。

*感謝以太資本高級投資經理青格爾 @frank小青、投資副總監 @譚佳庚、高級投資經理王珏提供觀點。


個人認為GP是普通知識分子,LP是富人


看見這個話題,就樂了……

高、富、帥,這三個字,恐怕前一個,後一個,和你的後天沒啥關係……除非去動手術……

那麼其實這個問題想問,vc是不是個賺錢很多的行業呢?

講幾個小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1. 我剛進入這行的時候,很惶恐。雖說是著名的五道口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的,可是我學的真的是傳說中的「民工系」——非高上洋的金融民工、IT民工——就是造房子的土木系。所以我當時苦苦的求我認識的各種軟體學院、計算機系、電子系的人,讓他們幫我介紹一些圈內的人讓我認識認識,多學習,多交流。努力很久,並沒效果,後來我計算機系的死黨最後拋下一句話給我:「別浪費精力了,我們系誰去做這種賺不到錢的dirty work……我們系的牛人都去了矽谷的facebook,google過著一個老婆,倆娃,一隻狗的美好生活了」

2. 某著名vc的投資人投的著名美股上市項目,辛辛苦苦,擔驚受怕,顫顫巍巍很多年,終於項目上市了。投的人分的carry也就是個百萬人民幣的量級,而他當時投這個項目的時候的分析師,跳到了那個公司,上市後套現,分得好幾千萬……

3. 本年度,各種基金的小朋友們,中層們,紛紛去做了FA,成為了「先富起來的」那幫人。每當他們的大捷豹從我們騎得mobi單車旁路過時候,我默默的低下頭,想了想,恩,說不定哪天mobi的估值就趕上捷豹的市值了……

4. 由於之前在做地產行業,外加跑馬拉松所以認識了好多好多地產的大佬們,各個師兄,地產大佬們,和我經常打探,你們投什麼樣的項目啊,你們這行好熱鬧啊,你們能不能讓我們參與下啊?哦,你們才投1000萬啊,那我們完全可以啊,不就多賣一套房子嗎……

所以如果在酒店大堂,各種咖啡館,各種機場,看見背著TUMI雙肩包的目光無神懶散,唯一的注意力都在微信上,忙著各種拉群的投資經理,請善待。


募Fund基本靠吹

找Source基本靠FA

投Deal基本靠強推

做夢才能分Carry

補覺基本靠飛

易到餘額一堆

晚餐基本靠聚會

撩妹基本靠嘴

5000好友基本不熟

年假從沒休夠

DD基本靠瞅

Con-call基本要吼

Memo寫到手抖

生活基本沒有


我記得我從資產管理公司跳到VC的時候我學長和我說,早期股權投資是個很漫長的過程,短時間的收入恐怕不如我之前的收入。

其實很正常。以前公司主業房地產投融資,債權投資房地產項目很容易起規模,幾十個億收1%手續費,公司就是幾千萬的收入。

而早期投資的話決定了基金規模不會很大。一般小基金也就1~5個億,2%/年的管理費也就200~1000萬,項目退出的CARRY可是漫漫長路(有可能你離職的那天項目還沒退出了,就算項目退出你也不一定能分到多少錢)。

當然這個行業給我帶來的樂趣又是另外一說了:)


如果是天使階段的風險投資人,基本上高富帥居多,屬於金字塔頂尖的。要麼就是VC裡邊的合伙人,也非常有錢,比如沈南鵬、徐新、張穎、熊曉鴿、章蘇陽等。


做二級市場的都是吊絲,高富帥都在做一級市場,如先帝和先時宰理的阿哥格格們,但做一級市場的不一定都是高富帥,像我等每個月看項目跑爛一雙鞋的,只配給人家提鞋。

二級市場你每天瞪大眼睛接受海量信息,這些信息過了今天全是垃圾,二級市場交易頻繁,所以做得好感覺小錢不斷。但是只有一級市場你才能感受到被錢砸死是什麼感覺。


Any half decent PE fund charges more management fees per year than most VC"s AuM...


算是比較辛苦的行業。

非圈內人,但是與VC人接觸很多。如有不實,歡迎指正。

比較而言,其他金融行業重心在於資本,而VC的重心在於考察公司和產品的前景。結果是,傳統金融領域的從業人員大多在辦公室里,從報表出發;VC大多要常年東奔西跑。

國內VC的情況是,做的人少,政府水深,領域龐雜。一方面要在最短時間內儘可能深入的學習項目相關領域的知識,最大化的了解相關領域背景,從行業角度對項目做出判斷;另一方面,要儘可能多的與政府、項目相關人員保持接觸,從主觀角度對項目做出判斷。

項目的種子撒出去以後,看著發芽成長,風吹日晒,其實也是挺煎熬的。特別是原來投入很大精力,很看好的項目,因為宏觀調控之類的莫名其妙的原因死掉,非常令人抓狂。

不過,資源、經驗、資歷都有了以後,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一般情況下,VC採用的主要形式為有限合夥(Limited Partnership,簡稱LP),且通常以基金形式存在。投資人以出資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而基金管理人以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簡稱GP)的身份對基金進行管理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既能降低LP的風險,又能促使GP為基金的增值更為苦逼的努力。所以說,其實真正的高副帥,是LP,因為錢都是LP(老婆大人?)的~所謂的VC,其實談不上高富帥,撐死了是個假裝高富帥的。當然,對於量級很大的GP而言,比如我某朋友他們家,募集了50億的LP,收2%的管理費,確實已經相當高富帥了~但真正高富帥的,就是那麼有限的幾個GP,其他下面的人都是打醬油滴~VC一般的量級都不會太大,所以其實根本談不上高富帥~自稱高富帥的VC都是騙妹紙滴~


@熊飛

表誤導小盆友啦~

嚴正聲明:是我看錯了,人家說的是二級市場不是PE。

但還是不改了吧。

sorry,@熊飛及各位讀者。

1. 知識的優越感。二級市場的人懂得實在太少、太慢了。比如手游已經發展這麼久了,他們才感覺到。而且看問題的深度比VC的平均水平明顯是要低的。不過他們的收入就是比你高。:)

VC你們先把小雞養著,等肥了PE來收,養死了就賠VC自己手裡了。

2. 認識最優秀的人。最優秀的創始人對行業洞察,戰略的制定,執行的節奏,帶團隊的能力,讓你投資他的時候,其實是最好的學習歷程。看到個公司從10幾人,做到幾百人,而且做出影響力。每次董事會都是他在給你上課。

前面一句是一樣的。

看到個公司從幾百人,做到幾千人上萬人,而且在全國做出影響力。

【每次董事會都是他在給你上課。】

喂,搶台詞了吧,VC投資的初創企業有多少股東啊,哪來的什麼董事會?

3. 好奇心的滿足。行業的發展太快,從電商、團購,到移動、O2O,再到企業服務和硬體。不停的有事情和人,還有極為豐富的素材,驅使你努力學習。感覺非常棒。

VC的好奇心真強,跨度還挺大啊。

最後,在這個行業做好肯定是命。原因,建議閱讀《黑天鵝》這本書。

最後,PE在這個行業做好肯定不是命,肯定是你的努力。

原因,建議閱讀《華爾街的大馬猴》這本書。

試讀鏈接:《華爾街的大馬猴 》在線閱讀

精華部分:

投行食物鏈(1)

投行食物鏈(2)

也就是說儘管AUM很小,但是VC從業者的自我感覺(好難準確翻譯ego這個詞…)通常都挺良好的,畢竟這是一個相當光鮮的職業,作為一級市場從業者可以直接與企業家溝通、參與商業運作不說,相比PE,VC面對的創業者年齡通常更小,經驗更加缺乏,VC與初創企業的地位更加不對等,在行業媒體上的話語權也更大,這都加深了VC高帥富的印象,而這都跟資產規模沒有太大關係

@崔飄揚說的沒錯。

VC通過見一群又一群出入社會的人,不自信的人,有求與你的人,

來建設VC的自信。

風險投資(VC)是高帥富行業嗎?

為了避免我的精華答案再次被你們這群【手賤就點沒有幫助黨】摺疊,還是要回答問題的。

你爸媽投資你20多年,他們就是你的VC。

你父老鄉親借錢供你上學,他們就是你的VC。

你的老師投資了你搞的網站,他就是你的VC。

你投資了你小學同學的煎餅店,你就是他的VC。

哪有人號稱自己是VC的,都說自己是天使投資人

敢稱自己是天使投資人的都是富人。

高,帥,不一定。


沒聽說過投資狗投資狗的嘛

高富帥,每個行業都會有,投資圈也不乏

對於中基層而言,日子還是「緊張且充實」的,收入因人因企業而異,機會好做了幾個好項目的話項目提成也會很可觀

我的策略是別以掙錢為最大目的,可以試著以學東西、接觸最新事物、培養興趣愛好等為目的。。。

個人感受是想要掙錢,必須要建立在某一或某些領域的專業性,能夠洞見領域內的發展趨勢並據此摸索好項目和好團隊進行投資布局,做好投後把控好退出節奏,掙錢就這麼簡單


有的唯 AUM 論的我也是服了,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的 Pool 夠不夠大,難道工資就會比其他機構都高?

「管 100 億和 1000 億工作量差不多」?投資金額擴大十倍,一個500萬的案子可能兩三次見面一個 IC 就能決定,你告訴我一個 5000 萬的案子也能這麼干?

當然,一般而言工資 Global PE &> BB &> boutique &> Global VC &> Average VC &>= MBB &> 券商 &> Average Consulting... 往後就不排了,當然不排除各種特殊情況。

至於說 VC 是不是高富帥行業? 我不知道哪個行業以校招規模招聘的「僱員」敢說自己是高富帥。畢竟不真正擁有資本,只有管理權,AUM 再大,分蛋糕的規則還是由別人來定的,沒必要分個高低吧?


VC的資產規模確實是很小的,要不然也不會被歸到alternative investment里去,但是呢,就像Quora上一個回答所說,Venture Capitalists have more ego per dollar of return than any asset class we know of…也就是說儘管AUM很小,但是VC從業者的自我感覺(好難準確翻譯ego這個詞…)通常都挺良好的,畢竟這是一個相當光鮮的職業,作為一級市場從業者可以直接與企業家溝通、參與商業運作不說,相比PE,VC面對的創業者年齡通常更小,經驗更加缺乏,VC與初創企業的地位更加不對等,在行業媒體上的話語權也更大,這都加深了VC高帥富的印象,而這都跟資產規模沒有太大關係…當然多數從業者(VIP員工不算)平日里也就是普通人啦,以前在VC實習的同事上司都是以屌絲自稱的XD


國內VC不屬於高富帥行列,且越來越趨於金融民工行業。

看看各個招聘要求,很多都有「抗壓能力強,能吃苦」。這個你懂的。

前兩天碰到在騰訊的技術民工,到手50多萬。對此表示不滿,因為大阿里現在給牛掰的應屆碩士可到80-100萬RMB。

VC投資經理想致富,只能指望那遙遙無期的獎金了。

每天風吹日晒的。呵呵。


推薦閱讀:

投資經理的工作內容是怎樣的?
如何看待羅輯思維被傳 IPO,且估值達到 70 億?
風險投資(VC)盡職調查有哪些 knowhow?
中國醫藥行業未來 3 年內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發展方向?
四大、投行和 PE /VC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TAG:風險投資VC | 天使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