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優秀的音樂記錄片推薦?


推薦一部最近看過的尋找小糖人 (豆瓣),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關於鄉村歌手Sixto Rodriguez的傳奇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其實有兩個人生。片子最棒的地方在於把有限的素材整合地相當順暢,並用rodriguez的歌曲完美串聯。最觸動的一句話是「Thanks for keeping me alive」,他的故事真正說明了每一個生命的影響力都將延續永世。


我推薦Kenny Ortega導演的Michael Jackson"s This Is It。一部Michael Jackson未完成的演唱會幕後紀錄。我推薦的主要理由如下:

1、該片是目前披露的唯一的較為完整的記錄MJ演出創作綵排的片子。雖然這部片子上映前後遭遇了很多爭議,但是對於歌迷以及非歌迷來說這真的是一部難得的窺見這個時代歌舞之神幕後工作的影片。想了解MJ工作有多專註?看看他是如何指導音樂總監與樂隊演奏的。想知道MJ在五十歲的時候唱功與舞功保持的如何?聽聽他現場版的human nature與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等,在看看他與一群年齡不到他一半的年輕人們同台共舞。就算你不是歌迷,你也會不由得感嘆,人家獲得歌舞之神的封號不是浪得虛名。

2、該片展現了舞台王者最新的創作理念。MJ從八十年代起就是大型高水準演唱會的先行者,從八零年代BAD的全球巡演起,MJ對演唱會的創新可謂用心良苦。從影片中,我們能隱約想像出最終完成般的演唱會將是多麼的壯觀與驚嘆。

3、該片體現了一個藝人對真善美的追求與貫徹。看完影片你會發現,MJ對大自然、對人類、對孩子的愛是那麼真實,不是那些虛偽的只會空喊口號的人所能比擬的,你會不由得感嘆原來真的有人具備大愛的能力與氣場。聽聽man in the mirror,看看earth song。心中無愛的人唱這種歌曲只會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

4、片中素材真實珍貴。MJ是典型的完美主義,他是絕對不會容忍發布半成品或者演唱會綵排資料的。如果沒有意外去世,我們不會看到這些影像。


  • 「平克弗洛伊德音樂傳記.月之陰暗面 Pink Floyd-The Making of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一個最好的年代,一群真正為了音樂不斷探索的人,留下的只剩音符與精神。這部紀錄片直接展示了他們的理念、技巧、理念、精神。
  • Krautrock:重生的德國 Krautrock: The Rebirth of Germany (2009)


首推:伍德斯托克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 (豆瓣)

馬丁斯科塞斯擔任攝像

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最後華爾茲 (豆瓣)

其他音樂節相關的

蒙特雷音樂節:蒙特利流行音樂節 (豆瓣)

蒙特利爵士音樂節:蒙特里爵士音樂節 (豆瓣)

所有明日的派對 所有明日的派對 (豆瓣)

再推60-70年代一些列現場類的紀錄片:

包括滾石的:給我庇護 (豆瓣)

鮑勃迪倫的:鏡子的另一面:紐波特民歌藝術節1963~1965 (豆瓣)

再推
D.A. Pennebaker 的一系列紀錄片:

莫回顧(鮑勃迪倫)別回頭 (豆瓣)

基吉星團與火星蜘蛛 基吉星團與火星蜘蛛 (豆瓣)

奧蒂斯震撼蒙特雷音樂節奧蒂斯震撼蒙特雷音樂節 (豆瓣)

吉米亨德里克斯在蒙特雷音樂節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

還有後來的系列片:

朋克1991:朋克突圍之年 (豆瓣)

電子樂的:發電站與電子樂革命 (豆瓣)

藍調百年:布魯斯——百年藍調音樂之旅 (豆瓣)

搖滾樂的歷史:搖滾樂的歷史第一集 (豆瓣)

再推薦一本書:來自民間的叛逆。


永生不死:英倫搖滾的沉浮


LS都說了好多,加一部『樂滿哈瓦那』,薩姆門德斯的經典作品。一支古巴樂隊時隔二十年重見天日的故事


我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偏離。主要應該從紀錄片專業的層面回答怎樣算「優秀」,而不是推薦「我覺得優秀」的作品。我自己不是影視專業的。,也沒辦法好好回答。

古典音樂的樂迷應該都熟知各種人物傳記式的紀錄片,例如The Art of xxx系列,以及各個大演奏家的單人的片子。我不敢斷定這些算不算真正的紀錄片,因為這些片子無非是用一些常規的技巧羅列一些資料和人物訪談,滿足一下樂迷的求知慾和膜拜欲。從我對紀錄片的刻板印象來看,紀錄片是應該要反映社會問題的。以上這種就跟discovery頻道類似,叫科教片比較合適。

音樂作為職業是和平時期才有穩定正常的。當社會處於戰爭或緊張時期,音樂的職業生涯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危機(冼星海寫黃河是另一回事)。所以特殊社會歷史時期音樂人的狀態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紀錄片題材。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這裡面有很多看點,一是在封閉年代我國的音樂學院培養的西洋音樂演奏人才跟世界主流會有哪些欠缺?是觀念造成的還是僅僅知識和技術問題?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哪怕是在閉門造車的條件下,長期接觸西洋音樂的樂譜似乎也能形成一些基本的樂感,可能樂感是一種人性的反映。

另一個紀錄片叫The Red Baton-Scenes from Musical Life in Soviet Russia (Medici)。從幾位蘇聯藝術家的口述中還原斯大林時代蘇聯古典音樂界的狀況。Amazon評價說對於這一重要的話題,該紀錄片還是太表面,但我覺得還是很值得一看。

除了這個片之外,幾個前蘇聯音樂家的傳記紀錄片會或多或少地觸及到那個特殊的社會時期。例如Oistrakh的和Rozhdestvensky。Richter的紀錄片在這方面涉及的就比較少。


片名/賈斯汀·汀布萊克和田納西孩子們

作者:遠方

鏈接:這被部歌迷捧為神作的高分電影,其實就是一場演唱會的DVD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並不是一部什麼紀錄片,這就是一場演唱會刻的DVD。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用快進的方式看完一部電影。而且並不影響我對於這部「電影」的理解。

首先我並不是賈斯汀的腦殘粉,因此我不會對於本片給予高度的評價。甚至於我對於這樣的「電影」不會有一絲絲的好感。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於本片打著的旗號。這是一部紀錄片,這是一部紀錄片,這是一部紀錄片。但是直到我看通篇我都沒有發現這部片子的任何的一絲絲的紀錄片應該有的元素。並不是說我瞎了,而是本片更本就沒有達到一部合格的紀錄片的標準。

這完全像是一場粉絲的盛宴,因為絕對有人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本片中描述的跨年的演唱會。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本片妥妥的,五分好評。但是對於我這樣的追求某一部電影的人來說本片基本上沒有意義。甚至說本片就不是一部電影。不知道發行方式出於什麼考慮而對於這樣的「電影」來進行宣傳的。也不知為何會被打上「紀錄片」的標籤。也許他們以為自己記錄了一場盛況空前的演唱會而已。但是對於影迷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

因為我們期待的永遠都是不同的。

對於紀錄片我是這樣了解的,首先你對於主人公的生平或者是事迹要做一些詳述吧,而並不是像片頭那樣對有人只是簡單的通告一下姓名而已。對於台前幕後本片描述太過於簡單,簡單到我們真的只是以為他僅僅是一場演唱會的官方剪輯。但是你明明對我說本片是紀錄片的啊。對不起,我沒看到。真的我看到。我沒看到。或許發行者應該出於對觀眾的尊重更改一下標籤。你把它換成一場演唱會多好。

這僅僅是出於對觀眾的尊重而已,並無他意。

一部好的紀錄片不管他的觀眾是誰都會看到主人公的一生或者是某一時間段的特殊經歷。即使是一場演唱會我們更加願意看到,台前幕後的一切,從開始到結束的一切。而不僅僅是聽著一首接著一首的歌曲。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不必看電影。我們更應該去看MV視頻。這樣的效果我相信會更好。但是事實上並沒有人會在意你是不是對於一部紀錄片抱有期待。我們僅僅是完成了一場記錄而已。而且這樣的記錄並不比任何一場演唱會刻的碟高明。也許這是由於廣大的粉絲對於本部「電影」的期待以及好評才使得本片的分數有點虛高。如果僅僅是從紀錄片的角度來考慮,本片能及格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因為我並不是主人公的粉絲,而我僅僅是為了一部應該還是不錯的電影而已。但是本片沒有讓我得逞。因為他的特有的屬性並沒有讓我得到一絲絲的安慰。只因為我不是歌迷,可能會遭到各種粉絲的鄙夷,但我依舊是要說。這就不是個電影。也不是個紀錄片,他就是演唱會刻的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搖滾七紀 The seven stages of Rock 目前是生肉


尋找小糖人


Pink Floyd《The Wall》《Live at Pompeii》

吉姆·莫里森《The Doors》

Bob Dylan《沒有家的方向》


馬丁西斯科斯的迪倫紀錄片No Direction Home,記述手法嫻熟,收錄眾多經典歷史畫面

嗯,還有一段與甲殼蟲的淫亂場景

陶德海涅斯的I『m Not There,六名年齡膚色性別各異的演員分別表現了他生涯中的不同時期

嗯,還有一段與甲殼蟲的淫亂場景

還有如今讓無數少女尖叫的小本本貓

Control,這是記錄電影不是記錄片,得到了伊安遺孀黛博拉的支持

其它知名的如24 Hour Party People沒看過不敢妄推

最近看的是No Distance Left to Run,簡略地介紹了樂隊歷史和半解散的原因,重心放在重組巡演上,作為Blur和Dave Rowntree的腦殘粉,不解釋

嗯,沒有一段與甲殼蟲的淫亂場景

也沒有如今讓無數少女尖叫的小本本貓

但是有Damon和面面親嘴嘴的鏡頭...


Woodstock(1970).一段無法忘懷的青春歷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6580/


《Stop Making Sense》紀錄Talking Heads 1983年12月宣傳專輯Speaking in Tongues的演唱會表演,《沉默的羔羊》導演喬納森·戴米指導。

《別假正經》豆瓣評分:9.2(297人評)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movie/1300285/


synth britannia


補充一下

石玫瑰再臨

合成器英倫


歡樂合唱團:glee 3d演唱會電影版

你會愛上Glee的……


尋找小糖人 第一次看的時候簡直熱淚盈眶


不懂啊,《小叛逆》算么


搖滾樂隊是怎樣煉成的 (豆瓣)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


推薦個和音樂有關但貌似不算紀錄片的吧:海上鋼琴師


推薦閱讀:

一個人怎樣創立一個美術畫室?
為什麼我感覺不到藝術(包括音樂,美術,特別是舞蹈)?
想學陶藝,有啥好的參考書推薦下?
畫家是怎麼解決「畫什麼」的問題的?
你支持「音樂自律論」還是「音樂他律論」?為什麼?

TAG:電影 | 藝術 | 音樂 | 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