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待遇和發展如何?

經濟類研究生,畢業想進銀行業,身邊的學姐大多傾向國有銀行包括股份制銀行,對外資了解甚少。所以想請教外資銀行各種信息,看它們的管培招聘什麼的相當誘人,不知實情如何?(工作地點限於北京)本人比較喜歡新加坡,不知星展、大華銀行什麼的發展如何?


利益相關:在某偽·外資銀行中後台工作。

商業銀行和投行的差別比較大,外資商業銀行基本差不多,銷售以外的職位一般都是13薪+bonus,bonus看行情好壞還有每年的考核結果。基本薪水每年會有一次加薪,漲幅在6%~10%。

因為工資保密,一般你也不知道你的同事拿多少,但一定的職級會在一定的範圍內。除了管理培訓生,一般員工職級和工資基本和工作年限成線性關係,在一個區間內差距都不會太大。有些supporting職位或者銷售職位可能屬於non-clerk,也就是外包的,這一類一般會沒有晉陞機會,或者轉正非常困難。應屆大學生在

做到管理層級以上(外資銀行分行副行長以上,總行Department Head以上,或者Credit Approver之類有權審批人士),收入會再上一個台階。還有一個原則叫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跳槽進來的工資都要比一級級晉陞上來的高。

考慮到未來成長的話,外資行有利有弊。在商業銀行發展比較好的途徑是櫃員~客戶經理~基層網點管理人員 or 專業條線(信貸經理,產品經理,風控條線) or 分行管理部門 ~ 領導崗位,中資銀行可以提供這樣的路徑。但是在外資銀行往往大學生一個崗位從畢業做到成家十幾年都不會變,不是說不培養人才,而是對人才的看法不一樣,寧願從外面請人來。

其他的福利主要集中在假期,一般大學生入職也有15+1(生日假),這個比中資銀行要人性的多,當年大學畢業在某四大行入職前兩年可是一天年假都沒有的,即時後來有了領導也不給你請。外資銀行隨著工作年限增加年假還會加。所以,跳槽到外資銀行來之前,真的是沒啥機會出國玩啊~~


曾在東亞銀行中後台工作過,有資格回答下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外資行現在的待遇已經普遍不如國內股份制銀行,在中國收到各種業務限制,沒有國內銀行的「主場優勢」,客戶群體也沒國內銀行多。

外資銀行的特點是其總部和高級管理層大部分來自國外,所以會採用一些國外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來做中國市場。同時他們希望能夠利用他們關於海外的商業知識,不管是經濟還是政策方面的信息來幫助國內的客戶,以獲得更好的資本渠道,不論是投資、借貸還是其他的金融服務。

國有銀行的話大家也比較熟悉,由於背靠政府,它們擁有最多最全面的牌照,覆蓋最全面的網路,擁有最多的網點,可以提供最便捷的服務。但是其缺點是國有銀行的服務質量可能並不會那麼高或是整體結構比較臃腫和滯後。比如說最近國內電子商務的興起,國有銀行在這方面的跟進速度相較於一些民營銀行或股份制銀行就有一些差距。

當然外資銀行相對於國內銀行會有一些優勢。首先,一個比較顯著的優勢就是外資銀行擁有許多海外的資本和資源。舉個例子,國內政府會為外資銀行提供一些外債的額度,也就是說外資銀行可以從國外引進一定數額的資本到國內,而這些資本比如說美金,通常在海外市場上會比國內要便宜很多。如果外資銀行從國外引進美金在國內市場上操作,相比操作國內相對昂貴的美金的國內銀行來說,具有巨大的優勢。此外外資銀行還可以貸款給一些對它來說比較重要的客戶或者拆借到國內的銀行金市場上,這都可以成為外資銀行盈利的來源。

其次是外資銀行在國外的運作歷史更久一些,比如花旗銀行和滙豐銀行都已有超過150年的運作歷史,因此它們對於整個商業銀行的市場規則以及在不同的市場制定不同的商業策略都有比較成熟的經驗。

滙豐銀行目前來說應該可以算是國內最大的外資銀行。但實際上整個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還是非常小的。據我近幾年的統計數據看,所有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超過3%,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還是被國有銀行以及其他的國內銀行所佔有。

外資銀行對客戶的選擇也是非常有限的。不論是零售業務還是對公業務,我們都會傾向選擇那些資質明顯比較好的客戶。比如零售業務,外資銀行就主打增值服務,比如說客戶可以在全球都擁有同一家銀行的帳號,這樣客戶在海內外安排他的資金就可以享受非常便捷而實惠的服務。對於對公業務,我們對企業資質有更高的要求。一般來說,我們會更喜歡一些已經上市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的財務透明度和管理透明度會高很多,而且受到市場的各種監管。而非上市企業的話,我們會比較喜歡規模比較大,在本地市場比較有名,有較好口碑的企業,包括需要有比較透明的財務報表。另外我們還會通過當地一些規模大口碑好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財務的審計以及我們對它的上下遊客戶的一定了解或者我們甚至已經是它們上下遊客戶的合作銀行,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對非上市銀行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另一個方面,對公業務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風險控制。外資銀行都有比較成熟的風險定價系統。簡單來說,我們有一個IT系統,可以把一個公司的重要數據和信息輸入這個系統,然後把給客戶的金融服務做一個基本定價,通過這個系統算出在這個客戶的風險級別上大概的回報率是什麼水平,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獲得彙報率的數據進一步調整給客戶的價格,從而保護銀行的利益。從這一點上說,外資銀行在風險定價方面已經比較成熟,因為它有一個比較完善,公開透明的體制,這個信息也包括客戶經理對這個公司客戶本身的了解、認知以及他自己的判斷,但是風險定價系統相對來說是比較客觀和成熟的。

外資銀行的風險控制首先是通過風險定價系統做個基本的判斷,之後會把每個企業的信貸分析報告給對應的風險控制的同事進行審批,最後才能決定是否給客戶進行融資服務,以及這個融資服務的具體架構和金額是什麼樣的情況。而國內銀行對風險控制這方面的模式就沒有那麼系統,也沒那麼重視。國內銀行會有一個風險控制委員會,由這個委員會開會去討論一個企業是否值得審批一些有風險的信貸服務。但是總的來說,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上對於風險的偏好都更加弱一些,也就是說更保守一些,對於壞賬的控制更強,所以對客戶的資質要求更高。而國內銀行首先有足夠大的網路去對不同企業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其次資本金會更充足,對融資服務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更高,因此它們的風險控制相對來說會更弱一些,風險的偏好也會更高一些。

實際上在外資銀行當中也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比如說滙豐銀行在中國的策略是開發資質比較好的中型大型客戶。而渣打銀行在中國的策略是先開發中小企業也就是我們說的「SME」。這些企業的風險確實更高,但是回報率也會更高。所以幾年以前,國內的經濟飛速發展,壞賬率也非常低的時候,渣打銀行發展地非常迅速。但是近兩年由於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一些我們所謂的「影子銀行」或是「地下錢莊」的出現,已經出現了一些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壞賬率也遠超前幾年。這種情況導致渣打銀行的壞賬率迅速增長。

講完這些,到最後講講題主關心的待遇和發展:

待遇方面:外資行工資分等級,以東亞為例,普通員工進去第一年是C級, 工資不同城市不一樣,從3K-6K不等,每年工資隨工齡增加會有所增加。

晉陞方面:在外資行晉陞發展十分困難,權利較大的主管級基本很少中國人,這也是外企的一大特色。在東亞,普通員工從C級升到B級負責人大概需要5年,而從B級負責人升到A級主管一般是5-7年,而我有朋友在滙豐,據我所了解,滙豐的晉陞也是差不多的,滙豐的客戶經理分AVP(Assistant Vice President)、VP(Vice President)以及SVP(Senior Vice President)。做到資深客戶經理後,就有機會成為team leader,也就是客戶經理團隊的隊長。從MT項目完成到升為team leader大概需要8-10年的時間,除非手上資源客戶多,否則晉陞十分緩慢。


外資銀行加薪升職靠跳槽


我來說說薪酬體系和績效考評的基本情況吧,以某外資銀行為例。

員工基本工資的釐定根據以下五大方面:

一是員工的崗位匹配度及其工資職責。

二是員工本年度的工資表現。

三是員工過往的工作經驗(所以外資銀行同業間跳來跳去很常見,因為有利於漲工資,哈哈,其實也有崗位匹配度和個人職業規劃的需求)。

四是市場薪酬水平。

五是銀行內部同一類型職位或者同等級別員工的既有薪酬水平(所以要格外說一句,外資銀行的同工不同酬現象非常普遍,因為很多獵頭渠道進來的員工,其薪酬都是談出來的,誰能忽悠誰拿錢多,哈哈,其實還是要看經驗履歷和銀行當時對該崗位的急需程度)。

外資銀行的基本工資(Base Salary)一般每年審核一次,多數是在3月或4月,每年平均漲幅約為10%-30%,視各員工績效考評綜合確定。在每一年的其他時候可能會有針對特別情況,如參考市場工資水平上升壓力而進行特別審核和調整。所以我們經常觀察到的一個情況是,每年4-5月,外資銀行同業間各崗位的跳槽水平格外高,因為大家拿完bonus(年度花紅)就放心找下家啦,哈哈。

此外,外資銀行還有加班補貼,綜合津貼以及其他福利(各類保險保障計劃,五險一金必須的,還有商業醫療保險和特別險種)。浮動薪酬,這部分很大程度上由銀行當年業績以及你的上級對你的評價共同決定。還有績效薪酬(拉客戶,拉存款,搞中收,代銷達標等),中層及高管的延期薪酬支付等,不一一展開細說啦。

至於具體各崗位的真實薪酬水平,哈哈,商業秘密concern,不可說哉。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非常有發言權,因為我是一個從剛剛USA本科(注意是本科喲~)畢業就進入某top3的外資銀行,到現在工作有5年半了。當年我狠狠拒絕了我爸媽以及各種叔叔阿姨給我安排的羨煞旁人的國企工作,只因我無法接受像我父母一樣一輩子的官僚主義。

Fortunately, 我沒有選錯,當然也是時代造英雄。在外企5年,也是08金融危機後復甦的5年,金融業就是靠「天」吃飯。我成功晉陞了七次(平均每九個月就升一個title),從2k月薪起薪的最低級別的理財專員到現在年薪約65w pre tax的最高級別的sales,我只用了五年(國企國有銀行你辦得到嗎?)!對於回答被點贊最多的大哥,其他的我都認同,除了一點,就是外資銀行論資排輩。我以我目前的了解,認為這個要分情況:做sales的,這個完全不存在啊!業績就是王道,我走的就是這條路。只要你拿得出業績,你就是王,前線永遠在外資銀行中是名利雙豐收!當然,如果是做後台的或者已經晉陞到總部的seniors,論資排輩就很重要了。位置就那麼多,坑不空,你就升不上來。

Branch side, 業績做的好的sales工資遠高於行長,但是做的差的不僅工資比不了餐廳服務員,有可能會被拒絕續約,也就是說,你可以滾了!

外資銀行還有個好的地方就是,透明度。你爹就算是李剛的爹,那也沒用。還是那句話,業績就是你名和利的風向標!你拿到的每一分錢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沒人可以侵蝕它。如果升到一定級別,你還可以選擇轉管理崗,一輩子做sales總是不夠穩定。就像我現在一樣,成功混入management(不好意思了...)

最後,外資銀行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合規是重中之重,一旦觸碰到一點,你就可以滾了。二是,抗壓能力,別好不容易擠進來了半年被趕走了。

這就是風險和回報成正比的經典理論,外企給你以opportunity和money,只要你有能力還守規矩,但是絕對不stable,處處可能被炒。國企,好好混,再拼個爹,日子安穩,工資也達到小康。我媽那天給我說,和我一起畢業的她同事的孩子,進她們公司如今混到小頭目,月薪都6k了。

Anyway, thanks to my company. 這五年的發展,對於我自己來說,非常滿意。儘管銀行還有一些經常讓我吐槽罵娘的地方,但是感謝她給我以在其他機構絕對不可能的possibility, 更重要的是給我以自信,而這個特性將伴隨我終生。


處女答獻給我工作相關的問題吧。。據我所知,外資銀行的待遇階梯化非常嚴重,貧富差距比國資銀行要更大。比如我所在銀行,應屆畢業生才不到10W一年,但是某國資銀行已經有12-15W。另外,外資銀行的福利會比國資好很多,假期多,我所在的外資還有住房無息貸款,全額醫療商業保險等等福利。。

發展的話,優點也是缺點,外資銀行幾乎不可能出現關係啊,被空降一個年輕人之類的。但是非常講究工作年限,論資排輩比較嚴重。除非能力逆天,不然就得熬資歷。我見過的最年輕的branch manager工作10年。。。

利益相關:HSBC現任員工


零售銀行

前線RM

內部晉陞

工資待遇還可以,壓力非常大。只要業績好,還怕沒錢撈?

要做的事也很多,是否得到自我提升看個人能力。

如何入職?剛好那段時間太缺人。

入職要求:長得不要難看。看leader喜好

怎麼留下來:靠實力/靠背景 只要有客戶資源。

每條業務線非常分明。要換line非常難。

員工推薦是最好的晉陞渠道。

老闆們都是人精。你現在怎麼苦過來,他/她當年比你更苦。

沒業績就滾。沒錢養閑人。

跳槽流動性很大。外部誘惑很多,內部麻煩很多。還有很多人是沒挨過試用期的呢。

外資行在沒落。


我也來答一個吧,剛從某外資銀行的運營中心離職,工作三年有餘,酸甜苦辣都經歷了。

利益相關,所以匿名。

---------------------------------------------------------------------------------------------------------------

我本身是一個學理工科的,大四的時候參加了外資銀行高大上的宣講會投了簡歷,糊裡糊塗的進入了500強的外資銀行。

所有的銀行分為前台(業務部門),中台(風控合規內審)和後台(技術,運營等),在銀行圈裡鄙視鏈和重視程度也是依次遞減,所以能去前台就別去後台,因為我在後台部門,所以主要還是說說後台這些事,在國內比較有名的如滙豐環球,滙豐軟體,渣打科營,花旗軟體,花旗數據處理,澳新(成都),道富(杭州), Morgan Stanley等。

先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待遇吧,軟體的待遇剛畢業的時候可以算是中上水平,但是裡面增幅很慢,你會發現跟你一起畢業的同學半年一年後工資都比你高了;至於運營(Operations)的話,不是很具有吸引力,一般反洗錢,信貸,客服還算比較高的,清算、結算、賬戶服務的就很一般,這點其實跟中資銀行差不多(中資銀行很多這種崗位都是外包的)。

福利的話,假期比較充裕,而且一般都是有加班費的,但是獎金,績效,補貼,統統沒有,每個月只有一張裸奔的工資單,年終獎也很少。

職業前景呢,做軟體開發的,如果想做技術的話就建議別來了:一是銀行的技術都很老,二來大部分銀行的系統都是做二次開發,就是維護(maintenance),三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做文檔(流程的要求),如果是校招進來的,出去以後發現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你都沒有什麼開發經驗,但是你能學到很不錯的英語;如果是運營部門的話,你的工作可以被培訓兩周內上手的,而你在這裡干一年,三年,五年,發現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而且升職很慢,能力強的有內部轉崗和升職的,出去如果轉行的話也不好轉行,大部分想走卻走不了。

總之呢,在這種後台中心工作的話好處:高大上的企業文化,全球的同事,工作環境不錯,同事素質也很高,總體不算很累,待遇比ITO和BPO高一些但不多,假期很多,說出去也很有面子;

缺點:薪資漲幅很慢,每天就是走流程,每個人只是銀行里的小螺絲釘,個人技能提升較慢,出去以後工作很難被認可,升職很難;

挑戰:如果你在一個崗位工作三年,五年,但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升職沒機會,出去沒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慢慢就會成為外企的「井底之蛙」,如果某一天裁員了,你就發現你失業了。

總體上來說的話,現在外資銀行在華效益都不好,但外資銀行卻給顧客和員工帶來了其引以為傲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想入行?看你如何取捨了。

-------------------------------------------------------------------------------------------------------------------------------

有什麼問題,歡迎諮詢。


利益相關:某外資行客戶經理

我行去年人均月薪一萬五,70%的人被平均,優點是年假多隨便放,每到年底所有同事都在週遊世界

前台部門工作壓力大但收入尚可,現在大多客戶經理都是管培出身或者別的銀行有經驗的跳過來,內部晉陞通道很少

運營部門錢非常少,很多人做了十幾年也不會升職,外資行出於合規要求,每個人都只會做特定的部分業務,做個付款可能要四五個人操作。後台做的時間久了人會變傻,如果不是想要混日子千萬不要去

其他後台部門,如合規部產品部等,錢多事少,但通常不流動,因為誰會走呢


某大外資銀行4年,前台,地產類項目融資。管培生進去。目前已跳槽。

我一直固執的認為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氣數已盡。當年進去的時候,外資行市場份額2%,到現在估計1%了。在中國這個市場上,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競爭優勢了。

但是,實話實說,從待遇文化角度來說,我覺得外資行還是很棒的。性價比高,個人生活和工作分的比較開, 老闆和下屬之間比較平等。只要不是高層,勾心鬥角的事兒相對也少很多。不論業績如何年終獎都是有點兒的,券商那種6-24個月肯定不行, 但3-6個月還是差不多的。 另外,工作更規範,程序更嚴謹。如果我今年40多歲上有老下有小,我會選擇繼續在外資銀行繼續待下去。

外資銀行是值得嘗試的一個平台。因為首先平台比較好,我覺得跳槽得時候這個履歷確實是一個優勢。其次,可以將薪水放在一個較高的平台上 -- 我橫向比較,外資的base salary還是很好的。再者,學習東西規範系統,絕對不會出現野路子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來說,你在市場上,還是有底氣的。

但如果正直事業上升期,除非在外資找到了一個很有潛力的坑,否則不建議長期待下去。否則5-10年以後,你會發現到市場上自己沒有太多競爭優勢了。因為待的太舒服了。這也是很多外資行人出來之後,最終還是回去了。因為適應不了外面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強大的競爭力,以及國企民企複雜的人際關係 -- 這點我個人認為,你既然生在中國,最好還是去適應,很難逃離一輩子。當然如果你鐵了心不想走這一趟渾水,那就定心在外資待一輩子。個人選擇吧。


要看在什麼部門了以及所在的職位。外資銀行的一般工作人員,無論是櫃檯還是服務部門,待遇都算是非常一般,當然投資部會高很多。對於一些擴張明顯,發展很快的外資銀行,個人的發展也會不錯,不過據我身邊在外資銀行工作過的人來看,那的人才流失率太大,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待遇一般 2,工作壓力偏大 3,更容易往其他銀行跳


外資銀行要區分商業銀行和投行。商業銀行裡面,待遇不如國內較好的商業銀行,但是培訓和國際化管理對人的成長頗有好處。晉陞的話,一半管培生機會多。因此也是較好的選擇。投行的話,諸如MS,GS,UBS,RBS,CS等等,要看具體業務,前台固然不錯但是競爭激烈,中後台以IT和Risk比較多,總的來說也挺不容易


花旗的管培待遇每月一萬五左右,滙豐也類似。這對於剛畢業的應屆生來說不算差吧?公司也會比較重點去培養。怎麼好多評論里被噴得好像只給你一千五似的。還是各位都有本事隨便年薪百萬?看到還有人說寧願去省會農行當桂圓都不去外資總行。。。excuse me?


既然有人提到新加坡銀行和DBS,作為在DBS待過不算短的時間的人來說句真心話:DBS大陸分行可以算是大陸地區所有外資行里最傻B的沒有之一,極力不推薦來。


利益相關:前大華銀行零售業務部

進銀行看你在哪個部門,銷售部看個人業績,業績好半年可以升經理,薪資也跟著往上漲。其他像後台部門,就是熬時間熬資歷。


新加坡銀行真心呵呵 不過比較穩定

利益相關:星展前員工


就是很多外資投行在中國已經local pay 了? 求普及。


投行前台各種好 起薪4w人民幣起


總體來說新加坡銀行不怎麼樣,DBS算是三家新加坡銀行里最好的了,其他兩家就呵呵了。

利益相關方。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民生廈門清算中心緊急關停網關?
怎麼看待大學畢業三年負債9000萬這個新聞?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工商銀行內部組織結構有何不同?
窮人的銀行家尤努斯的模式有沒有可能在中國實現呢?
如何快速和系統地了解銀行業?

TAG:銀行 | 花旗集團Citigroup | 新加坡 | 金融 | 滙豐銀行HS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