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生態思想運用到景觀設計中?
生態可以很寬泛,也可以很狹隘。說寬泛,是因為生態是無處不在的。你種一棵樹,它與其周遭環境的關係,與空氣的關係,與土壤的關係,與水的關係,與生物的關係,都有影響。都可以說是生態效應。只是效應大小而已。一花,一葉,一個生物它與周圍的物質能量良好交換關係都是生態。說狹隘,是生態不過是生命與環境的關係。基礎教育的背景讓我學了好多生物知識,從鹼基,到細胞核,到組織,到器官,到個體,到群落,到生態... 生物是至下而上,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的形式完成自己的進化,生存。生態學,只是生命學科里宏觀的一個分支。而說到風景園林中的應用,我倒不認為要想@jasonjade說的那樣要學一遍生態相關學科,沒時間,也沒必要。設計師本身就是一個統籌安排的角色,風景園林在我看來還是介於人文與自然之間的設計學科。不能厚人文而棄自然,更不能重生態而輕人性。
應用中我對生態應用的看法是,
1,在設計的每一步儘可能的考慮環保,無論是材料,還是能源,都儘可能的用環保材料。這是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生態觀念。比如鋪裝,儘可能在滿足良好使用的前提下使用透水磚,因為這樣降下的雨水可以回歸大地,地下的生物可以有空氣,水分的物質交換。2,在不同尺度下,有不同偏重。比如,大尺度就要考慮,水文資源,生物遷徙等等。中尺度就要考慮微氣候,生物關係等等。小尺度的話,可能就要著重考慮具體種植方式,植物選擇等等吧。這些都需要一定的生態學知識,但是,我覺得設計師不是專家,諮詢生態專家,查閱文獻的方式比重頭再學再應用來的效率高。3,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做每個設計,不僅是施工上做好,在功能上也是。這是最生態的做法。因為不停地返工,不僅勞民傷財,更是對環境傷害一次次加大。 先寫這些吧== 有空再加上些新的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最對口和最大部頭的著作是《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作者為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的Dramstad, W.E., Olson, J.D., and R.T. Forman。中文版已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譯作《景觀設計學和土地利用規劃中的景觀生態原理》,整體內容翻譯質量很高,值得一讀。
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核心編排思路是根據島嶼生態學理論(Theory of
islandbiogeography),把物種的遷入和遷出以及繁衍滅絕過程當作線索,分別探討了不同類型用地的交界會如何影響上述物種流動。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哪些用地,以什麼方式布局,輔以哪些植被,能促成什麼樣連通效果,盡量使自然環境成體系,從而發揮協同效應。
單個場地或者用地的生態效應都是孤立的,甚至可以不客氣的說,在沒有全局生態意識下進行的所謂生態設計,更可能是將有限的資源,成本和注意力用到低效的地方。這也是國內生態設計出現「噱頭化」,「自我感動情懷化」的重要原因。
在德國,景觀設計的第一步通常是「景觀識別」(Landschaft Recognition),即詳細了解場地的水文,地質,動物棲息地,風向,污染物,人工環境干預等等基礎情況,這一步通常可參考作為上位規劃並在地區具有法律效令的景觀規劃(Landschaftplanung),但特定場地需要設計者自行研究完成。其次需要考慮「景觀評估」(Landschaftsbewertung),畢竟不論怎麼設計,都不可能完全消除人類對場地自然過程的干預。如何干預,到什麼程度,怎麼補償,都是會對最終結果產生顯著影響的。幾個步驟疊加,最大程度了解了這個過程,才可能有的放矢,根據不同尺度,不同限制條件,不同可利用資源,切實可行地達成生態的效果。這一步不單單是積極使用環保材料那麼簡單。用生態來設計就是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採用自然的進程來實現設計的目標。它可以是創建新的自然區域(我們稱之為自然開發)和生態走廊/生態連接,也可以是利用自然進程來改善公共空間和城市生活。一些景觀設計師和生態學家傾向於複製自然的形式,但這樣的形式不應該是從圖紙上產生的,而應該是在自然條件下動態形成的。生態設計的信條應該是:營造空間,之後讓自然做工,她會做得更好!
哇,很多人提尺度。。。嗯,的確要考慮尺度,不過簡單來說不管尺度多大,就兩方面問題:生物與環境;生物方面咋考慮呢,就生物多樣性唄。。環境咋考慮呢,保證一定的環境異質性唄。。綜合起來咋考慮呢,順其自然。
可以搜索於冰沁老師的博士論文,寫得很詳細。
我認為朱建寧老師發表在《中國園林》2017年08月刊的《生態園林的思想內涵與規劃設計實踐》一文很好的解釋了生態思想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這一問題,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生態具有尺度問題,不同的尺度使用的生態思想不同
「生態思想」這詞就有歧義,如果是相關專業需要用到生態學知識可以看看書學習一下,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之後你就知道沒有生態思想這一說了~~
推薦你看一下網易課堂的生態學課程,我認為的生態就是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設計,最終達到和諧並有福於後代的做法,拙見…
生態思想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景觀生態學
在1939 年由德國地理學家C. 特洛爾提出。
它是以整個景觀為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與價值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通過生物與非生物以及與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運用生態系統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和功能、景觀動態變化以及相互作用機理、研究景觀的美化格局、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的學科。
景觀生態學的設計思想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有很多應用。針對前段時間國家大力推廣的海綿城市,運用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可以更好地分析海綿城市的城市生態網路。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海綿城市的建設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而海綿城市中的城市生態網路的構建也隨著海綿城市的發展日趨重要。
基於景觀生態學中提出的「斑塊-廊道-基質」理論、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以及景觀空間格局等理論基礎,分析城市生態的斑塊-廊道-基質,探究在海綿城市背景下的城市生態網路構建。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海綿城市;城市生態網路;城市生態網路構建
1. 景觀生態學基本理論
在景觀生態學的基本理論中有很多理論都對海綿城市的建設和城市生態網路的構建有重要的意義,其中就包括了:「斑塊-廊道-基質」理論、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以及景觀空間格局等。
1.1 「斑塊-廊道-基質」理論
景觀是不同土地單元組成的鑲嵌體,是由一組以類似方式重複出現的、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異質性區域。其景觀結構成分包括斑塊、廊道、基質,三部分。在不同尺度上,由各種不同數量、大小的空間配置斑塊、廊道、基質組成的景觀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結構特。
Forman(1986)認為斑塊是外貌和屬性與周圍景觀要素明顯區別,且空間上可分辨的非線性景觀要素。
不同的斑塊在大小、形狀。類型、異質性和邊界特徵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區別。對斑塊的成因不同可以將斑塊分為四大類:環境資源斑塊、干擾斑塊、殘存斑塊、引入斑塊。
環境資源斑塊是由於環境資源的空間異質性或鑲嵌分布而形成的斑塊。 環境資源斑塊較為穩定,具有很低的斑塊轉化速率,與周圍基質之間也是處於平衡狀態。
干擾斑塊是由基質或者先前的斑塊中局部性干擾造成的小面積斑塊。形成干擾斑塊的干擾因素多是各種局部的自然因素或者是小範圍的人類活動。
殘存斑塊是由於基質受到廣泛的干擾後留下來的部分未受干擾的小面積區域。所以,殘存斑塊通常是被受到干擾影響的基質包圍著的、原有的植物和動物群落。
引入斑塊是人類有意無意地將動植物引入某些地區而形成的局部性生態系統或斑塊。引入斑塊與前面說提到的干擾斑塊和殘存斑塊有相似之處,但是引入斑塊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其干擾因素僅僅是人類活動。
廊道的定義是不同於兩側基質的狹長地帶,也就是介於周邊環境之間的線性景觀要素。廊道有著多樣的功能,在提高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網路構建中也有重要作用。
如:資源功能(作為能量、物質和生物的源或匯)、通道功能(作為物資、能量、信息和物種交流與傳輸的通道)、屏障功能(起過濾和阻抑作用)、防護功能(抵抗風沙、凈化水質、保持水土、降低污染、消除熱島效應等)、美學功能(豐富城市景觀,美化人居環境)。
基質則是景觀中面積最大、連通性最好、優勢度最高的景觀要素。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景觀的性質,對景觀動態起著主導性作用。基質能夠提供小尺度的棲息地;提高自然保護區的質量;控制景觀連通性等等。
1.2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
景觀中斑塊面積的大小、形狀以及數目,對生物多樣性和各種生態過程會有影響。一般而言,斑塊數量的增加常伴隨著物種的增加。
Preston(1962)提出了著名的物種—面積方程式:
S=CAZ或logS=zlogA+logC
式中S為物種數目,A為島嶼面積,c和z是常數。z的理論值為0.236,通常在0.18與0.35之間。C值的變化反應地理位置的變化對物種數目的影響。C和Z的值隨島嶼的類型及有關物種類型的變化而變化。
MacArthur和Wilson綜合上述規律,發展形成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
他們認為島嶼物種數目取決於兩個過程:物種的遷入和絕滅。任何島嶼上的生境有限,已定居的物種越多,新遷入的物種能成功定居的可能性越小,而已定居的物種的滅絕概率則越大。
島嶼生物地理學一般數學表達式為:
ds/dt=I-E
式中的s為物種數,t為時間,I為遷居速率(是種源與斑塊間距離D的函數),E為絕滅速率(是斑塊面積A的函數)。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將生境斑塊的面積和隔離程度與物種多樣性聯繫在一起,其最大貢獻在於把斑塊的空間特徵與物種數量用一個理論公式聯繫在一起,為景觀生態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1.3 景觀空間格局理論
景觀空間格局一般是指其空間格局,即大小和形狀各異的景觀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和組合,包括景觀組成單元的類型、數目及空間分布與配置,比如不同類型的斑塊可在空向上呈隨機型、均勻型或聚集型分布。
Forman把不同的景觀格局和結構類型分為了5大類:規則或均勻分布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線狀格局、平行格局、特定的組合或空間聯結格局。
2. 海綿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通俗點說,海綿城市就是把城市比作海綿,遇到降雨時能夠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乾旱缺水的時候講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從而讓誰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自然,最大限度的實現雨水的積存、滲透、凈化。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中,「海綿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了海綿城市的運用;2014年12月31日,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講話精神中央開始了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工作; 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3. 城市生態網路的概念與分析方法
3.1 城市生態網路的概念
斑塊、廊道和基質是構成景觀的基本元素,眾多綠色廊道相互交織則形成網路,在景觀生態學中將這一客觀存在的自然景觀現象稱為生態網路。而城市生態網路具有生態網路一般特徵,是反映和構成城市地表景觀的一種空間聯繫模式。
城市生態網路中所涉及到的包括城市中的綠地和其他具有生態、景觀或者遊憩價值的的空間,以及其他農用地和未用地。
3.2 海綿城市模式下的城市生態網路分析的方法
城市生態網路主要是由城市中的景觀斑塊與生態廊道組成,所以通過對城市景觀生態資源的調查與分析,應用景觀生態學原理中的「斑塊一廊道一基質」模式來構建城市生態網路,把城市中有自然保護價值的地塊作為一個個「斑塊」,通過城市生態廊道的建設儘可能把分散的斑塊連接起來,成為城市的自然骨架使生態廊道與景觀斑塊有機連接,是生態網路構建的主要方法。
海綿城市的建設重點是扭轉傳統城市建設觀念中的依靠管渠等灰色設施來排水,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設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那麼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必然要有城市的 「海綿體」,而城市「海綿體」則包括了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等可滲透路面的城市配套設施。
在海綿城市的城市生態網路構建的中就要考慮到作為海綿城市的特有生態空間,同時要考慮到各種生態空間之間的如何構建生態網路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海綿城市的水處理功能。
通過對城市景觀生態資源的調查與分析,主要包括:收集相關基礎資料(如:已編製的規劃文城市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氣象)、城市景觀資源實地調查與分析,可以掌握城市的基本生態空間布局。
海綿城市的城市生態網路構建還依靠了城市中海綿綠地斑塊以及水體形成的廊道等,結合上文中提到的景觀生態學基本原理中的「斑塊-廊道-基質」理論、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等,可以分析城市中的生態斑塊與廊道。
在生態斑塊構建中要分析其斑塊數量、斑塊的密度、平均斑塊面積等指標,在分析中要考慮海綿城市中斑塊之間的水交換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的交流,斑塊的密度與大小要符合城市現有的生態條件。
在生態廊道的構建中要分析廊道數量、廊道長度、廊道密度等指標,生態廊道的布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生態網路的基本骨架,其完善的構建需要合理組織道路生態廊道、河流生態廊道和綠帶生態廊道,使其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
城市生態網路的構建是城市維持生態平衡的保障城市生態系統健康運行的一個重要措施,城市的原有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將原本單一的生態系統通過斑塊、廊道、基質形成的網路連接起來,提高其網路的複雜度,這對於城市的生態網路的規劃是至關重要的。
不過雖然城市生態網路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它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規劃和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深入研究,在生態網路的規劃中還需要更多的數據的支撐,在其科學合理性方面還需要建構完善的數學模型來解釋分析。
推薦閱讀:
※茂密的森林中的小樹如何長大成材?
※綠化植物降溫的原理是什麼?
※人類是否在毀滅自己,毀滅地球?
※如何提升自己科研論文中「講故事」的能力?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