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猶太人亡國數千年民族卻沒有消失,流散世界各地卻依然自強不息?這裡面有什麼東西在凝聚和激發他們?


試答。以下是整理自早年對二戰歷史感興趣的時候留下的一些筆記,並不權威。歡迎拍磚。

前面很多朋友都提到猶太教的凝聚力,但我個人並不認為是導致猶太民族團結的主導原因。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宗教信仰,比如波斯人,但他們最終也被伊斯蘭教同化了。我對猶太教所知不多,但僅僅憑藉相對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對行為規範的影響,它並不比其它我知道的宗教具備更多的提升凝聚力的手段。

猶太人固守自己的文化傳統而沒有被同化,未必是完全出於本民族內生的因素。某種角度上說,被迫的成分或許更多一些。

依我的理解,猶太人沒有被同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通婚障礙和持續的社區隔離。歐洲反猶傳統可謂源遠流長,其中禁止猶太人和基督徒通婚是很常見的舉措,比如公元 438 年的《提奧?多西法典》(Codex Theodosianus。提奧多西,一譯狄奧多西,羅馬帝國皇帝。這位皇帝任上的一個主要舉措就是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就有禁止猶太教徒和基督徒通婚的規定。一些研究也承認,那時候的猶太人事實上被當作二等公民對待,自由通婚總歸是比較困難的。作為對比,可以參考歐洲的吉普賽人歷史和元代的民族隔離政策。

至於社區隔離,是說猶太人很難得到和其他民族雜居的機會。中世紀前,猶太人由於具備普遍較高的文化和科學素養,一度得到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但1300年前後歐洲的基督教反猶主義再次抬頭,這個時期針對猶太人的排斥性立法開始出現種族隔離的措施。一個例子就是所謂的 ghetto 的概念,也就是在城市裡專門划出一塊猶太人聚居區,要求猶太人避免和其他公民雜居。由於聚居區的存在,猶太社區事實上趨向於封閉而不是開放。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接近 500 年,直到拿破崙時期推行寬容的宗教政策,才有所緩解。而二戰時期希特勒的政策使得猶太區被重新建立,並且對猶太人的迫害被加強到史無前例的地步。順便說一句,這個階段的納粹德國同樣有禁止猶太人和雅利安人結婚的法律。

一般情況下,少數民族和「主民族」的雜居和持續通婚,是最容易發生文化融合和民族同化的情況之一。而在歐洲和穆斯林地區,猶太人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之內都不具備這個條件。由於通婚障礙的存在,猶太人或者維持族內通婚,或者尋求與更加弱勢的民族通婚,這兩者都至少不會削弱猶太人的文化認同感。而社區區隔不僅強化了發生族內通婚的概率,而且導致外民族的文化很難影響或包容猶太人社區。一個相反的例子出現在 Wikipedia 記載的開封猶太人社區。這個社區由於長年與漢回等強勢民族通婚,幾百年內就被完全同化。反過來看,這些長時間的外來壓力,最終演變成了猶太文化的一部分。時至今日,族內通婚仍是正統派猶太社區堅持的傳統之一。

那麼在上述外因作用下,為什麼我們提到猶太民族時,猶太教依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原因是猶太人根本上是一個靠文化認同維繫的民族。伴隨著從以色列國滅亡就開始的大流散,猶太人一直和周圍民族持續通婚以維持種群繁衍。但由於前面提到的因素,猶太人並沒有隨著通婚被削弱其文化傳統,反而同化了來自其他民族的人口進入猶太民族。雖然 Wikipedia 上仍提到多數猶太分支在基因中仍有可追溯的共同祖先,但畢竟猶太民族的各個分支在世界各地獨立繁衍了近千年,很難想像血緣因素在他們彼此相認時能起到多少作用。這個時候,唯一能夠維繫其身份認同的,只能是文化。

誠然,宗教不一定是文化認同感的唯一因素,另一個可能的選擇是國家認同感,比如我們華夏民族。我們有過秦帝國這個短命但影響力巨大的王朝,它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們統一觀念的基礎;漢承秦制,最終確立了漢民族統一的價值觀。但很不幸,歷史不曾給猶太人這個機會,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和我們相比弱得多。考慮到當年歐洲各地和穆斯林原教旨主義地區都曾經對猶太人展開過長期種族隔離和歧視的事實,這種現象是情有可原的。

(註:雖說猶太民族國家認同感較弱,但如果斷言所有猶太人都沒有國家觀念,也是不準確的。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到納粹德國在對猶太人開始大規模迫害之前,曾有一部分德國裔猶太人狂熱地忠於自己的國家,希望以自己對德國的忠誠換來國家對他們的承認,但很快就被殘酷的迫害逼得不得不面對現實。)

所以,猶太教當仁不讓地成了唯一能夠團結猶太民族的精神紐帶。

至於為什麼猶太民族一直自強不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沒有來自國家和周邊的支持,甚至還要遭到有意的不平等待遇,這使得猶太人必須依靠自身能力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猶太人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是神賜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它使猶太民族為這個地球貢獻了無數學術泰斗,涵蓋了科學文化藝術哲學多個領域。就像華僑在東南亞經濟中的強勢地位一樣,這是他們在這個對他們並不算友好的世界裡安身立命的本錢。

參考:

  • 關於提奧多西法典,可參考 Christianity in Relation to Jews, Greeks, and Romans, Volume 2, by E. Ferguson,http://books.google.com/books/about/Christianity_in_Relation_to_Jews_Greeks.html?id=gB7NgObOBE0C

  • Ghetto:http://en.wikipedia.org/wiki/Ghetto

  • 開封猶太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80%E5%B0%81%E7%8A%B9%E5%A4%AA%E4%BA%BA


信仰的力量是猶太人民族精神團結的主導因素

舉第三次大流散為例

猶太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埃及、敘利亞、小亞細亞以及羅馬各地,都形成許多聚居的社群,也同時說明了當時猶太教並不只流傳在巴勒斯坦。這就說明了「宗教」這一因素在社群的存在。

這個社群並不是只有猶太人,同時有許多「外邦人」(指血統上不屬於猶太民族和本來不信猶太教的人)中吸收加入猶太教的教徒,合稱為散居的猶太教徒(Diaspo-ra)也就是說這個社群並非是完全封閉的,它是一個開放的「環」。

散居的猶太教徒並沒有被居留地原有的民族所同化。他們自己形成一些與眾隔離的群落,在當地民政當局管理下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像在埃及這些地方的散居猶太人聚居地,他們常集中住在城市的某一地區。這不是出去被迫,而且他們「寧願如此」(羅馬帝國對猶太人的宗教和習俗是相當尊重的,並立了很多法律 如不準強迫在安息日讓猶太人勞作)以便選舉自己的地方政權,設立會堂,學習「律法」。

看上去,這些猶太人的社群實際上成了一種「城中之城」,擁有自己的法律和行政機構。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而是在羅馬帝國常見的。同時,這些猶太人雖然散居在帝國境內,但他們以「律法」和「聖殿」為紐帶,仍然團結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

我再強調一下,他們的所謂被隔離、被「特殊」對待,不是被迫,而是「寧願如此」,這是一個民族信仰的力量,無論多次顛沛流離,他們依然堅信自己是上主的選民。

有些人雖然終生從未踏上巴勒斯坦的故土,但所有年滿二十歲的成人,每年都為聖殿獻上一筆捐款。此外,他們還把留居巴勒斯坦的猶太領導人奉為整個散居各處的猶太人的領袖,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甚至公元70年後聖殿被毀,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被驅散,這些領袖的權利日漸削弱以後,仍然如此。

散居的猶太人們在生活的過程中,希伯來文的使用逐漸被廢棄,因此他們對《聖經》原文的理解也越來越困難。這個現象不僅出現在這裡,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同樣如此。起先,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通過口譯,後來又用文字,逐漸把《舊約》譯成亞拉米文(Aramaic)。

稍後,在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後裔中,由於希伯來文逐漸失傳,當地的語言取而代之,其中主要是希臘語,因為這是官方和商業上日常使用的語言。在亞歷山大城,猶太教在語言方面的「希臘化」可以說達到了頂點。(這裡可以說明猶太人在生活的過程中並不是完全沒被同化的)住在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人想使他們的宗教能被他們周圍那些有教養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根據這種需要,便出現了稱為「七十士本」的《舊約》希臘文譯本(Septuagint)

這裡說明,猶太人很善於用其他民族文化來補充完善自己的文化的,更經典的例子,與耶穌同時代的亞歷山大城的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用柏拉圖主義闡釋聖經,把希臘文化和猶太文化糅合得非常漂亮。


猶太教,或者說是文化傳統。這也正是極端正統派猶太人(哈阿迪)不承認以色列的原因。他們認為是宗教信仰才使得猶太人得以保全,而不是猶太國家。


根據人種學家與史學家的看法,國一旦亡國超過500年絕無復國可能這有定律名字嗎?以色列2500年復國

以色列於公元前606亡於巴比倫帝國,聖經在其亡國約630之後,預言以色列要復國。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主耶穌預言這事:『但是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 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舊約聖經多處習慣將以色列全家比喻作「無花果樹」。這裡所提的無花果正是以色列國的表徵,如同楓葉表徵加拿大,櫻花是日本的記號。耶穌要門徒從無花果樹學比方,乃告訴我們觀察以色列國的歷史,她的復國即為發嫩,收復耶路撒冷為長葉。

根據人種學家與史學家的看法,任何國家一旦亡國超過500年絕無復國可能,必被同化或民族特性必然消失。但聖經卻在以色列亡國超過630年後預言這事。並且這事在以色列亡國後2500多年後,於公元1948年五月14日以色列復國了,就是所謂的無花果樹發嫩。

以色列宣布《獨立宣言》建國第二天凌晨,阿拉伯聯軍集約旦、埃及、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國的正規軍向剛剛建國才一天的只有民兵的以色列進攻,挑起第一次中東戰爭。很有意思的是五個阿拉伯國家的聯軍竟然在以色列的民兵面前一敗塗地,第一次中東戰爭以猶太人的徹底勝利結束。1956年10月29日又爆發了第二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進行第三次中東戰爭(又稱為六日戰爭),六天時間的戰爭以色列在約旦、敘利亞和埃及三個戰場上取得全面勝利,佔領阿拉伯國家近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當時以色列士兵空降到耶路撒冷城內,他們來到他們所認為的聖地,就是殘存的聖殿西牆。他們站在那裡,淚流滿面,因為他們重新得回耶路撒冷了。如今猶太人絕不會再放棄耶路撒冷。這正是無花果樹長葉的應驗。


猶太人的信仰在其中一定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

對於猶太人的信仰,最重要的一本書,不可否認的就是《聖經》。

《聖經》中舊約講述的就是猶太人的歷史,舊約聖經完全是依靠猶太人手抄傳下來的,然而對照近代出土的死海古卷,經過幾百年的抄寫,竟然和死海古卷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由此可以看出《聖經》對於猶太人有多麼的重要,猶太人為了正確無誤的傳承聖經花費了多麼大的心血。

《聖經》對於猶太人來說,就相當於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家譜,他們先輩的歷史,以及一生行為的準則。

舊約中講述了猶太人(即以色列人)祖先的由來,以及猶太人是如何發展、壯大,如何依著信靠脫離埃及法老王的手,得到神曾經應許給他們的迦南美地。猶太人如何依靠信仰一次次的戰勝敵人,以及當猶太人遠離神,神是如何讓猶太人流離失所,讓外邦人驅趕猶太人的。

但是猶太人的神和猶太人的約是不變的,所以猶太人有信心重新獲得中東的那片土地,他們也辦到了(以色列的復國),神也應許猶太人的子孫必繁衍生息不絕,只要他們遵照神和他們的約定。

簡單來說就是:信仰。


猶太人能成為現代民族當然是因為猶太教。

但是大多數猶太人其實都被同化了(留在中東的,在中國的)。

流散在基督教地區(西歐、衣索比亞)的猶太人對基督教(以前的基督教可非常不寬容)來說是異教徒,無法融入當地社會(請參考羅姆人)。

流散於落後地區(南非、南俄草原)的,不但可以保持,甚至還有新歸化者。請參考:可薩汗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732.htm


第一肯定是宗教。

獨有的宗教,被上帝揀選的特殊族群,使猶太人和他人有著明確的分界,這種分界,讓外人排斥他們,讓猶太人明白自己是什麼。

但宗教只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到近代,真正影響到猶太人的兩件大事件,納粹的種族滅絕行為以及隨之而來的以色列。

只有劇烈的痛苦才能產生強烈的力量,以前時代猶太人雖然被驅逐、被打殺、被排斥,但猶太人依然在很多國家紮根下去,甚至有開明猶太人主動融合到當地,德國的猶太人就是例子,不管是為德皇還是為德國這個國家,猶太人犧牲許多。

如果以這樣狀態保持,猶太人在許多國家將會消失,他們會被稱呼成其他民族。

然而史無前例的痛苦,冰冷的現實告訴了猶太人,他們的奉獻、他們的同化,最終是贏得去往滅絕營的火車票。

猶太人永遠是猶太人。

這種痛苦記憶被流離失所的人們傳承下去,再經過復國主義的催化,誕生了最終產物以色列。

以色列將猶太人民族凝聚再次推入一個高峰,尤其是緊接著的幾次戰爭,許多國家的猶太人本來把以色列視作一個陌生的地方,甚至覺得以色列成立不正確。

但是在阿拉伯人攻打下,猶太人有了一種新的感覺,這是我的國家,我第一次感覺到我是一個猶太人。

遠在美國的猶太人,因此把以色列視作猶太人安全的最低底線,想盡辦法扶持家鄉父老兄弟姐妹。

同樣有了屬於自己的民族國家,可以號召那些已經同化的同胞重新成為猶太人。

她們是中國人 如今以猶太人身份移民回歸以色列

如果回答題目, 這裡面有什麼東西在凝聚和激發他們。

最準確的答案——痛苦。

  • 只要在心底里
  • 還有一個猶太靈魂在渴望,
  • 向前向著東方,
  • 還有一顆眼睛望著錫安,
  • 我們的希望還未破滅,
  • 兩千年的古老希望——
  • 成為自由的人民,在我們的土地上,
  • 錫安之地和耶路撒冷。



湯因比《歷史研究》一書中,以猶太民族這種離散民族卻保持了自身文化的連貫性的模式總結3個要素:

1、要有各種散居的環境中保持自身歷史特性的信心。在自己的國土家園被剝奪、變為少數民族寄人籬下時,必須找到在不利條件下維持自身凝聚力和連續性的新手段。而對於猶太人就是自願遵守嚴格的宗教儀式和教規法律。

2、流散社會要有不願意融入當地多數人社會的動機。這個社會之所以珍視自己固有的特性是因為自信這種特性蘊含著無與倫比的意義和價值的宗教啟示。

3、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若沒有充分的經濟基礎就不可能倖存下來。農業在曾經一直是人的主要和穩定的經濟來源,而流散民族常常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也很難從事一些自由職業。這時限制最少的便是零售業。同時懲戒是一種異常強勁的刺激。

總之,宗教對保持流散社會特性的意願提供動力,在某個非農業領域從事經濟活動的才能則為這種生存的意願變為實際可能提供手段。


你被歧視、被迫害你也會自強不息,團結一致。

就是抱團取暖而已。


我覺得經過顛沛流離再找到家園更重要


曉說 有一期講過 觀點很獨特


本能,人求生的本能。


猶太人在各國的後裔都被本地同化了,唯一連接他們的是猶太教。


推薦閱讀:

猶太人為什麼沒有被民族融合?
為什麼經常看到中國人極度痴迷崇拜猶太人?
二戰結束前,德國普通民眾對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活動是否知情?
為什麼以色列人有極為強烈的民族優越感?
紐約有猶太區嗎?

TAG:猶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