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這本書如何?


首先我是這本書的粉,這本書我讀了能有十多遍。因為高三的時候,除了這本書跟高考有點關係讓帶外,其他的閑書都被我爸媽沒收了,所以無聊的時候我就拿出來讀一遍。

讀了這麼多遍,我的感覺是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是一個巨型的議論文,論題是現代文明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現代文明的優勢在何處。 但是,粉到深處自然黑。這本書的中國部分讓我感到不舒服。 作為一個先秦歷史愛好者,舉一個書中寫的先秦例子。

「事實上秦人是最早用鋼製武器取代青銅武器,用騎兵取代戰車的中國人。秦勝利的重要因素是,公元前318年,秦佔領了四川產糧的大平原。最後,秦統治者是能幹又野心勃勃的現實主義者,率先應用法家學說,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

節選自書中對於秦能統一六國原因的描述。這段里有兩個明顯的問題,第一個,秦人是最早用騎兵取代戰車的中國人。最早用騎兵取代戰車的應該是趙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後才有的騎兵。第二個,秦人最早使用鋼製武器,這個沒有考古資料證明。根據考古發現,戰國時代最為大量使用鐵質兵器的國家是齊國和燕國。秦國使用青銅武器可能是戰國時代各國家中最多的,比如兵馬俑中一共只發現了四件鐵器,幾乎所有士兵手持的都是青銅武器。

還有書中認為秦能勝利的原因是君主能夠集中權力,卻對秦的軍功爵制沒有提及。中國史學家寫的先秦史對秦勝利的原因,通常會這樣描述。《全球通史》給出的第一條原因任何一本書都不會提及,第二條四川的原因通常會放在秦的一系列擴張中一併提及,對於第三條通常會大量篇幅寫秦的軍功爵制以及商鞅變法中的富國強兵政策,對於君主集權會放在變法中順帶提及。

再比如,「孔子雖然承認上帝和鬼神,但是基本上對他們持置之不理的態度。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又說,「未知生,焉知死。」

高中時讀到,「知之為知之」這句話跟孔子對鬼神的態度有關係,直接把我弄愣了。回去之後,我還特意查了一下這句話跟孔子對鬼神的態度有沒有關係,發現並沒有。。。

我不知道斯老是怎麼想的,但無疑把這句話放在這段論述中是一個不合適的選擇。

這就是我讀中國部分的時候感到不舒服的原因,許多描述不能說錯,例如上面對孔子話語的引用。但是就是感覺不準確,抓不到點子上。

再比如,「公元前1500年前後,手持青銅武器的戰車兵入侵了遙遠中國北部的黃河流域。在哪裡,他們發現了一種繁盛的石器文化。商文明就是由這種文化發展而來的。」

作為一個先秦粉,我還特意去查過那些戰車兵究竟是誰。結果發現對於商人是從哪裡來的,戰車是否是獨立起源的,先商文化的性質都還在爭論之中。這群手持青銅武器的戰車兵對應的究竟是誰,我真找不到。按照地理位置對應,斯老說的可能是羌人,不過羌人哪來的以及當時會不會戰車技術史學界還有爭議,也可能說的是吐火羅人,不過史學界對吐火羅人各種方面的爭議比羌人還大。還有一種說法是斯老可能把商周搞混了。

再比如,「公元222年,漢朝最終被蒙古突厥入侵者打敗,分裂成三個小國。」讀過《三國演義》的應該都知道這三國跟蒙古突厥入侵者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吧!

這是我讀古典時代中國史部分發現的幾個明顯的問題,這種不對勁的感覺在我讀《全球通史》中國部分的時候就一直伴隨著我。先秦史我比較熟,大體能知道為啥有這種感覺,後面我就不知道了。感覺不是作者提出一個讓我感到困惑觀點之後用史料說服我,而是提出一個讓我感到困惑的觀點之後就沒有了,而且這個觀點還不一定對。

專業歷史人士讀歷史,事先應該儘可能不預設觀點,而是從大量的史料中得到觀點。讀斯老這部作品中國史的感覺是斯老從研究地中海古典文明,巴爾幹,近現代西方的大量史料中得到了觀點,而將這樣的觀點代入到其他文明史的研究中。比如,他認為帝國晚期會崩潰對蠻族喪失抵抗力被蠻族不斷入侵,進而認為三國是因為漢帝國被蠻族入侵造成的。他主張文明交流傳播論,進而認為秦國應該是最先進的,認為戰車應該是由西方的入侵者遇到先商文化傳入的。

以上是一個歷史愛好者的一點批評,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這部書的粉,因為陪伴了我的高三時光,以及全書結構上的嚴謹。


今天剛寫的書評,搬過來分享下:

人類的故事——評《全球通史》

文/洱海扁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高中時讀《逍遙遊》,除了感喟於「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高遠境界,更被這句簡單平常的話深深吸引。天空的無邊無際,無限無窮,讓人感到地球,人,都是如此的渺小。而與此類似,當我們把目光望向歷史,時間的長河同樣如此的悠遠無限,此時此刻,我們僅僅只處在時間的一個微小的節點之上,而人生也不過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宇宙蒼茫,時空無限,然而懷著一顆敬畏和謙卑之心,我們卻仍要窮究宇宙無窮之奧秘,探索歷史變遷之真理,創造渺小卻絢爛的精彩。

念及此,近日終將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瀏覽了一番,又對要點之處進行了重讀,只為能對過往的歷史之概貌有一總體把握。然雖為通史,全書並未如想像中簡明扼要,信息量之豐富依舊讓人咋舌,從史前人類社會一直到21世紀,作者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地講述了全球各大洲尤其是以歐亞大陸為主的人類的故事。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更可知現在何以成為現在,未來又會走向怎樣的未來?而況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是如此強調「新世界需要新史學」,這使得《全球通史》一書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和深刻的現實感。

下面擇印象深刻之處做一簡單總結,管中窺豹,只可見一斑而已,更多精彩之處,還是要去看原著方可。

一、人類文明是開始就有的嗎?

談及歷史,我們總津津樂道於人類過去輝煌的古代文明和如今迅猛發展的現代文明,彷彿文明是時時伴隨著人類社會一般。然而,其實文明並非開始就有。史前社會,即人類還是穿梭於叢林之中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時,文明是無從談起的,甚至人類作為食物生產者開始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活的初期,也不過是文明開始出現了萌芽而已。一直到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口不斷增加,人類才逐漸的在一些大河流域從部落文化過渡到了城市文明,如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

發展至今日,文明早已超脫了早期的單純建立在農業基礎之上的階段,而是經歷了工業文明,直至現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作為地球上唯一改造自然,改變命運的生物,人類是完全可以為之自豪的。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成就,也極大拓寬了人類的視野。按現在的發展趨向,甚至終有一天人類移民其他星球,向浩瀚的宇宙進發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史前的社會確實具備一些我們嚮往甚至孜孜以求的東西,如經濟上的平等和社會地位的平等,輕鬆閑適、無壓迫感的生活等等。

二、沒有斷層的中國文明

《全球通史》中對中國的闡述頗多,欣許部分的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迅猛發展吸引了作者對中國文明的關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國文明確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文明。它作為全球最早的人類文明之一,在其他的文明,如蘇美爾文明、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印度文明等都逐漸衰落之時,卻一枝獨秀的延續了下來,從未出現過斷層,即便中間也經歷過游牧民族的侵擾甚至侵佔。

這種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在於中國相對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也在於中國文字、語言的統一、儒家思想的強大生命力、科舉制度以及堅如磐石的中央集權制。

穩定而保守的中國文明,為人類留下了豐碩的物質遺產和文化財富,尤其是自隋朝之後的1000多年,整個中世紀主要的技術發明大多都出自中國。

三、衰落與繁榮的交替

歐亞大陸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主角,起先中東、遠東都曾經歷過最輝煌的時代,然而歐洲終歸後來居上,引領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究其根由,眾說紛紜,而《全球通史》中認為,正是蠻族侵略對西方古典文明的毀滅性打擊(而不是如中國文明那般穩定連續),讓新觀念和新制度得以生根和繁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古訓被歐洲的崛起演繹得如此的生動。

中國穩定而自滿,裹足不前,四大發明改變了世界卻幾乎沒有對中國本身產生什麼影響,科舉制能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統卻又扼殺創造力、培養順從性,中國在宋朝、明朝時都以其技術優勢本可成為海上強國卻又因強大的君權而驟然回縮。中國所具備的優勢在近代(指世界的近代,1500年之後)卻都一一成了劣勢。

而原本貧弱的歐洲,卻因落後而樂於並急於學習和適應世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使得歐洲的思想蓬勃發展,對人的重新強調和對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強調重塑了歐洲人的價值觀,權力由教會向政府轉移促成了現代國家的建設,知識和科技進步,海外擴張隨之而來。大航海時代拉開序幕,地理大發現刺激了歐洲牟利和擴張的慾望,而擴張中攫取的巨大財富又進一步刺激了歐洲的發展。

此外,在歐洲內部,也存在著衰落與繁榮的交替,先是葡萄牙、西班牙,然後是荷蘭、法國、英國,此後歐洲經歷了一戰和二戰的削弱,到如今則是歐洲的延伸——美國。

1500年之後一直到1914年,歐洲都是世界歷史中最活躍的一員,科學革命、工業革命、政治革命,知識和財富餵養著這個茁壯成長的巨人,日新月異。當然,同時也伴隨著對那些衰落的帝國的殖民和蹂躪,掠奪和侵害。美洲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的慘劇,亞洲印度的被殖民和中國的被半殖民,非洲奴隸貿易的興起,都在告訴我們:歷史,從來不只是良善的,而是滿滿的血與淚。

四、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的時間差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寫下了這段發人深省的話,那是他的時代,然而我想也仍然適用於我們的時代。

21世紀的今天,我們身處在一個經濟、文化都高度發達的時代,然而卻也同樣面臨著貧富兩極分化、不平等、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刀切一樣分明。

究其原因,《全球通史》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解釋力的觀點,即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之間存在時間差,一般來說,技術變革要先於社會變革。

人類社會之中,文化已成為幾乎如食物和水一樣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每一個人浸潤在其特定的文化之中,只有通過文化才知道做什麼和怎麼做。因而人們往往難以忍受任何對傳統文化的修改和變革。而技術的變革則通常是受到歡迎的,因為它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這讓我想到了為什麼晚清救亡圖存之際清政府能接受「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卻又強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技術變革易,社會變革則難於上青天。

《全球通史》寫道:「21世紀並不是預先註定的,它將是我們創造的樣子。」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是創造未來,而今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技術爆炸的時代,傳統文化該如何做出調整來適應世界的改變,這是一個問題。


體系完整,闡述了作者的歷史哲學觀點,符合一本好書——不只是闡述事實,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思考邏輯——的特質。

想了解歷史,可以看。


如果要對某一著作挑毛病,有個必須遵守的原則,就是要對比原文,不能把翻譯錯誤安到

作者頭上,這是一種自大,也是對作者的不尊重。某個答案里的吹毛求疵,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鏈接:《全球通史》這本書如何? - 金翼霄的回答

直接上幾個例子

「大約1215年,他們請求南宋援助,反對將他們趕出北京的、難以對付的蒙古人。南宋並不知道蒙古人的強大力量,派出擅長打圍攻戰的步兵予以援助。」寫到中國
時作者再次發揮了自己深厚的意淫功底。筆者遍閱史書也沒能找到1215年時南宋派兵對付蒙古人。反而稍稍懂點宋史的人都知道,1232年宋理宗趙昀決定和
蒙古夾擊金國,其後攻克鄧州、蔡州。什麼時候有聯金抗蒙這一出?

原文分明是「大約1215年,他們請求南宋援助,反對將他們趕出北京的、難以對付的蒙古人。南宋並不知道蒙古人的強大力量,派出擅長打圍攻戰的步兵予以援助蒙古人。」

這位批評者看的版本沒有蒙古人三字,不會是盜版吧。

「1433
年,皇帝突然下諭旨終止了這些著名的遠航。遠航起訖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據推測,遠航的發起,可能是為了彌補蒙古帝國崩潰所造成的陸上對外貿易的損失,也 可能是為了提高帝國朝廷的威望,或是為了尋找皇帝的一位遁世隱居當和尚的前輩。另據推測,遠航的終止,或是因為耗資過甚,或是由於宮廷宦官和儒家官僚之間 歷來存在的相互傾軋。」稍微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至於作者這裡的「為了尋找皇帝的一位遁世隱居當和尚的前輩」,抱歉,我無力吐槽了,作者的意淫功底實在是深厚。

「稍微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這樣的斷言實在無語,把可能目的之一說成是主要目的。、

「公元222年,漢朝在紛亂的農民起義、軍閥政變和游牧部落的侵襲中退出歷史舞台。」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時間錯誤。按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禪位於曹丕為漢朝滅亡,怎麼成了222年?

我看的原文里是220年,顯然又把翻譯或盜版的錯算作者頭上。

「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是一個名叫旃陀羅笈多·孔雀的青年冒險家,他於公元前321年奪取難陀王位,進而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帝國。」作者在說到東方史時再次出了問題。旃陀羅笈多是公元前324年推翻難陀王朝創立孔雀王朝的。


作者東方史沒問題,維基在前321年,旃陀羅笈多在考底利耶的協助下攻克了摩揭陀的都城華氏城,自立為摩揭陀國王。」,批評者顯然沒有理解什麼叫進而;其次,翻譯有問題,我看的是

「公元前322年,旃陀羅笈多還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青年將領......」後面那個進而應該是「在以後幾年裡...」嚴重懷疑這位批評者看到的版本,將軍到冒險家的翻譯,也是醉了,而且省略一大堆字。

「但是,到了「好戰的皇帝」武帝(公元前141—87年)時期,帝國的疆界大大地向四面八方擴展。」很明顯作者根本就不了解中國獨特的謚法制度,根據謚法,剛彊直理曰武、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哪一條有「好戰」的意思?

沒仔細看,作者根本沒有說「武」就是好戰的皇帝的意思,最新譯本為「「好戰的皇帝」漢武帝」。以免被一些人誤解。

「1242
春,蒙古傳來窩闊台大汗去世的消息,於是,拔都穿過巴爾幹地區,撤回伏爾加河下游,在此建立汗國;因其帳殿金色,故名為金帳汗國。」筆者看到這裡一口老血 就吐出來了。估計作者是看到金帳兩個字就顧名思義,再度發揮了自己意淫的實力。金帳汗國國號中的「金」據信是來自中華文明和草原民族中的五色方位系統:東 方-青色,南方-紅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金色。

首先,

草原民族中的五色方位系統是什麼鬼,求出處。其次

按照維基

藍帳汗國 (哈薩克語К?к Орда/K?k Orda, 韃靼語К?к Урда/Kük Urda,土耳其語:G?k Ordu/Orda) ,又稱青帳汗國,是蒙古帝國的諸汗國之一,形成於1227年前後。是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分裂出的眾汗國之一。它是金帳汗國位於西方的組成部分(東方為白帳)

和上面說的不一樣啊

還有些問題該答案回復也有人指出,比如商朝那個,不多說了。

所以,勘誤是個細緻活,找錯要有理有據,不能只是顯示自己學識豐富。而且要分清原著譯本盜版的區別。而且動不動說作者「意淫」,「XXX都知道」,這是文革批判的口吻。

全球通史也說不上多厲害,但還是一本簡明易懂的世界通史。

我評價最高的一本是下面這本世界文明史

要說流暢易讀,不甚考據的話。可以看看威爾斯的世界史綱,畢竟名人名作,有一個版本是梁思成翻譯的。


最近在看第二遍,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個人認為這一本極其優秀的通史類書籍。雖然書中有不少歷史上的錯誤(這在書序中已經說過了),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一本想要告訴你歷史細節的書,而是一本培養自身歷史觀的書,一種不局限於某一時間,某一地區,某一方面,將各個方面聯繫起來的思維。

歷史是由人組成的,能身歷其境的感受當時人們的生活,才能更好的了解歷史。


  •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本是極好的,我至今忘不了高中時候從體育老師手中接過這本書讀完後的興奮感,以至於日後面試鄙校歷史系新生學妹時,見其不無炫耀的介紹自己高中時候就讀過這本書的得意神態,有種似曾相似感。在此之前只有黃仁宇,在此之後僅有皮雷納、斯賓格勒在歷史領域給我這種興奮,無關乎具體史實,而是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一種方法論上的哥白尼轉換。

    此書的觀點,最值得稱道的莫過於「棲身在地球上整體觀察世界歷史」,書中反覆出現的這句話「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在倫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令我著迷,以至於我高中作文時接連引用這句話,相繼獲得零分以茲鼓勵。

    這類全球史觀指出世界是一個相互作用和聯繫的整體,在進行歷史研究的時候必須將影響文明的外部因素考慮在內,這些因素往往超出過去之人的想像,對許多文明的形塑產生了不可逆的過程,只是限於地域限制和其他因素,無從探究,失卻關注,因而被人們下意識地忽略掉。持全球史觀的歷史學家的工作,便是試圖勾勒這些默默無聞,湮沒在歷史長河裡的衝擊—反應的脈絡,將過去之人因為視野狹隘只關注自己也只能關注自己因之所得出的結論予以修正。

    這種努力是可敬的,即使出現技術性的錯誤,只要開荒完成,後來者可以要比其他方式更容易的手段來彌補這種錯誤。不能否認《全球通史》書中史實錯漏比比皆是,但這些謬誤大多屬於枝節,不能掩蓋這種方法論的偉大。更何況此書作於上世紀中葉,當時缺乏今日便捷的信息搜索技術,需要有了解之同情。作為對比,今日許多歷史系教授掌握便捷信息工具,寫出的專著卻只能拿到村口廁所糊牆用,不能不為之感到羞躁。

    在某種意義上講,陳寅恪與他們很相似。為什麼陳寅恪先生比一般的歷史學家厲害,就在於他注意到東亞政制始終受北亞局勢的不對稱影響,隋唐在大部分時間不是自己的主人。如果你止步於儒生們的歷史敘事——因為東亞地區他們是主要的敘事者,你就不容易明白華夏在這個世界上準確的位置。

    如果說本書有何弊端的話,那應該是作者平權法案式的各文明等值論,這在各種全球通史類著作里非常常見,以至於大大削弱了他們敘事的可信度。我們必須顧慮到不同文明的天花板上限是不一樣的,同樣是對外界產生影響,也存在一個多與少的問題,而自人類誕生文明以來,除卻美洲地區,一直是地中海世界向外輸送秩序、技術和文化,相反的情況不是沒有,但素來很罕見。

    持上帝視角的全球史觀作家自詡客觀中立,卻給予地中海以外的文明過多的篇幅,使他們在讀者心中具有了與自身體量並不相稱的影響力,這是此類著作最屢見不鮮的弊端,並大大抵消了全球史觀方法論上的優勢,得出的結論不會超過今年七十歲的抗日老兵憶苦思甜講訴對日戰爭經歷。我們雖然要考慮到地中海以外的文明對地中海世界的回應,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動了地中海世界的變革,比如突厥人、蒙古人對伊斯蘭世界的衝擊和皈依,然而地中海世界與外部文明高度上的落差所形成的勢能決定了治古代世界史時,要建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同心圓敘事。在哥倫布以前,世界的中心始終在環地中海地區,哥倫布以後,世界的中心才變成北大西洋周邊地區。

    原因在於環地中海地區因為地理條件優越,最早誕生農業、國家和金屬工具,同時各種技術與文化又容易在這一地區交流溝通和創新,因此長期對外界保持秩序、文化和技術上的相對優勢,乃至絕對優勢,除了美洲地區以外,世界上所有文明都直接間接受地中海文明影響,整個歐亞世界島的文明都是東地中海文明圈的子嗣,由距東地中海遠近,而誕生文明早晚不等。

    (為了清晰理解所謂環地中海文明,或許我需要勾勒出它的具體範疇。從時間線上講可以做三期論,第一期為蘇美爾-阿卡德人的兩河文明和稍晚於他,可能因之而誕生的古埃及文明,第二期是繼承第一期文明遺產的希臘-羅馬古典文明和波斯祆教文明,第三期則是繼承第一二期遺產的西歐日耳曼文明、東歐拜占庭文明以及中東伊斯蘭文明。從地理上講,或許還可以包括印度文明,雖然與前述文明相比,印度屬於邊緣角色,但與中國相比,印度又極其靠近世界中心。)

    不僅越靠近東地中海,也就是所謂黎凡特地區,誕生的文明越早,而且越臨近東地中海,文明也就越發達。《全球通史》一書對中國偏愛過多,以至於來自中國的讀者想要從全球史觀中獲益更是難上加難。我們必須破除國內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偏見,不能中國自大,沉迷於這樣的歷史敘事當中:我們在歷史上一直比較先進,只是因為滿清的黑暗統治,才在近代落後。

    事實上恰相反,中國在絕大多數時間一直比較落後,可能只有唐宋時期與世界保持平齊或者有所超逾。在世界各大主要文明裡,中國是比較晚近的文明,在歐亞世界島主要文明裡,中國幾乎是最晚誕生的文明,如果我們不提日本的話。從誕生殷始,外界就始終對中國保持一種不對稱的輸入,中國卻很難對外輸出,就好像在甲午之前,中國對日本保持一種不對稱的輸入,日本、朝鮮、越南卻罕見對中國的輸出。

    我們可以從時間線上一個個列下來,在誕生最初始,這種輸入不容易被發覺,因為此時交通技術非常不發達,且時間久遠,難以留下文獻記載,但很有可能就是在這一時期諸如金屬、馴馬一類技術從西亞輾轉中亞游牧民族傳播到東亞的,東亞自發誕生此類技術微乎其微,就算其中可能有一兩項是自發誕生的,比如農業,學界公認中國自發誕生了農業,雖然較晚——但是絕大多數構成文明的要素有黎凡特血統的嫌疑極大。

    而從東漢到中唐,中國受印度影響最深,從語言、宗教、文學、食物等等不一而足,以至於有本書專門起名為《印度征服中國》(中文似乎是這個翻譯)。印度對中國的影響很難被否認,閱讀鄙文的讀者可能就有佛教徒,然而我們很難見到中國對印度的輸出,就算有影響,也是非常膚淺片面的,而印度文化卻對中國造成了結構性的影響,兩者極其不對稱。

    伊斯蘭文化本來能夠在宋明時期取得如同印度文化的地位,這在元明之交非常明顯,中國到處都是穆斯林的棲息地,連朱元璋的軍隊都充斥著回民將軍,雲南就是在這一時期綠化的,之所以其他地區沒有伊斯蘭化,原因在於明初朱元璋對回教的斯大林式大屠殺,其效果之徹底,以至於今日我們經常低估了回教對中國的影響。但即使如此,這些影響依舊沒有消失,青花瓷是一例,鄭和同樣也是一例,不要忘了他也叫默罕默德。

    至於西歐文明對中國的影響,就不必我再贅敘了。因此就算以全球史觀做中國史同樣要建立起以地中海為同心圓的新史觀,要意識到中國至始至終都處於世界的邊緣,一直仰仗地中海世界的秩序、文化、技術輸入。如果出於虛榮,不願意承認西歐、阿拉伯,乃至印度這種在地中海世界也比較邊緣的文明對中國的不對稱輸入,那麼你只能得出衣索比亞游擊隊才是二戰中流砥柱這樣的結論。

    這樣的結論有什麼不對嗎?也不是不能有,但就像管正太所說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中醫是控制埃博拉疫情的中流砥柱,烏干達腰鼓是古典音樂的中流砥柱,保加利亞是軸心國的中流砥柱,無線電是原始人類交流的中流砥柱,鄰居王大爺是讓五毛們出生的中流砥柱。當然,裡面某個結論看上去還是蠻靠譜的。


以下是本人自己整理的,總體而言就是可以扔了。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勘誤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一書,近年來人氣頗高,成了歷史類的暢銷書。豆瓣評分甚至高達9.2分,大有趕超《羅馬帝國衰亡史》、《希臘羅馬名人傳》等傳
統史學巨著的趨勢。眾小資青年、對歷史了解不深的知識分子更是將此書奉為神書,似乎成了史學桂冠。但是作者畢竟是個西方人,對於如此宏大的全球史難免有掌
控上的難度,尤其是在涉及到東方史時錯誤頗多。本人憑一己之力,做一個勘誤合集。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二編 第五章 二、埃及

「通
常所說的古王國包括六個王朝,從公元前3100到2270年,持續了八個多世紀。」我不禁嚴重懷疑作者是否懂古埃及史。史學界公認古王國時期是第三王朝到
第六王朝,約為公元前2686—2181年。而作者很顯然將美尼斯建立的第一王朝划進了古王國時期,但第一王朝是公認的早王朝時期。如此錯誤實在令人汗
顏。

五、商朝

「商人是一小群蒙古種人,興起於西北大草原,他們通過間接的途徑掌握了中東人冶鑄青銅和製造戰車的技能,然後利用這
些技術帶來的軍事優勢,侵入華北,征服了當地尚處於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村社。」看到這裡我不禁對作者的意淫能力感到佩服。商的先祖契是皇帝之玄孫、少昊之曾
孫、帝嚳之字、帝堯之弟,可以說是血統純到不能再純的華夏人了。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這怎麼就成了興起於西
北大草原的蒙古種人?

第二編 第六章 三、游牧民對中東的入侵

「約公元前1200年前後,第二次蠻族人侵浪潮掀起,上述三大帝國
間的均勢遭到破壞。」這裡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敘述游牧民的起源和入侵。但無論從考古和史籍來看,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時入侵中東的並不是作者所說的游牧
民,相反是海上民族。海上民族在青銅時代末期左右,特別是公元前13世紀入侵安納托利亞東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塞普勒斯和埃及,作為侵略性的航海者集
團,他們摧毀了赫梯帝國等古老的強國。正是海上民族的入侵使得地中海世界進入了鐵器時代。作者顯然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第三編 第九章 一、雅利安人的影響

「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是一個名叫旃陀羅笈多·孔雀的青年冒險家,他於公元前321年奪取難陀王位,進而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帝國。」作者在說到東方史時再次出了問題。旃陀羅笈多是公元前324年推翻難陀王朝創立孔雀王朝的。

四、侵略者、商人和傳教士

「3
世紀時,貴霜帝國漸漸衰微。其直接原因似乎是由於在波斯出現了強盛的薩珊王朝(公元226年)。薩珊王朝將自己的勢力向東擴展到阿富汗,這就割斷了貴霜人
原在中亞的根據地與他們在印度諸行省之間的聯繫。3世紀末,貴霜帝國土崩瓦解。」這裡作者犯了一個本末倒置的巨大問題。一般認為,三世紀末貴霜帝國確實瓦
解為諸多小國,然而是之後薩珊波斯的入侵加速了這些小國的滅亡,而不是加速了貴霜的崩潰。即貴霜早在薩珊入侵之前就崩潰了。而其實真正滅了貴霜殘部的是來
自北方的厭噠匈奴人,很奇怪為什麼中亞史上如此重要的一支民族作者絲毫沒有提及。

第三編 第十章 三、秦帝國

「事實上,秦人是最
早用鋼製武器取代青銅武器、用騎兵取代戰車兵的中國人。秦勝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公元前318年,秦佔領了四川的產糧大平原;這大大地擴大了秦的地盤、增
強了秦的力量,使秦與中國其他國家的關係有點如同早先馬其頓與諸希臘城邦的關係那樣。」這裡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錯誤,戰國的冶鐵技術中心在魏韓。六國排秦
的時代,士子商人不入秦。秦國自產的鐵礦刨去農耕用具,連年大戰之後裝備全軍的盔甲都難,武器就更別說了。大宗的鐵礦還得從山東六國,特別是魏韓兩國買
進。根據近年的出土資料來看,燕國和楚國當是當時鐵制兵器使用最多的國家。而如果要說最早,當屬魏國。魏武卒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完全使用鐵器的軍隊。
而用騎兵取代戰車兵這一點,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理論上是趙國實行胡服騎射最先開始的。這兩個錯誤尚能諒解,但後面那個公元前318年,秦佔領四川就讓
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不論從哪種資料來看,秦滅巴蜀之戰都是發生在公元前316年,至於這個公元前318年,不知道作者是從哪看到的。

「為
了完成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仍要談起這一事實:有100萬人為修築長城而死去,長城的每一塊石頭都值一條人命。
正如文人學上詛咒皇帝「焚書「那樣,老百姓都為築長城的事咒罵皇帝。」毫無疑問,這也是出處不明的問題。話說現在有誰認為修長城死了100萬人?有嗎?

四、漢帝國

「但是,到了「好戰的皇帝」武帝(公元前141—87年)時期,帝國的疆界大大地向四面八方擴展。」很明顯作者根本就不了解中國獨特的謚法制度,根據謚法,剛彊直理曰武、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哪一條有「好戰」的意思?

「漢時期,發明了一項獨特的制度,就是通過全國競爭性考試來選拔文職人員」學過初中歷史的人都知道科舉制是由隋煬帝開創的,怎麼到了漢朝就有了?漢朝時選拔官員的制度是察舉制,雖然也輔以考試,但是全國競爭性考試就是無稽之談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五、帝國的衰落

「公元222年,漢朝在紛亂的農民起義、軍閥政變和游牧部落的侵襲中退出歷史舞台。」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時間錯誤。按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禪位於曹丕為漢朝滅亡,怎麼成了222年?

第三編 第十一章 三、蠻族的入侵

「在中國,公元222年,漢王朝最終被突厥-蒙古入侵者所打敗分裂成三個王國:長江以北的魏國、南部的吳國、西部的蜀國。」首先同上不知道作者如何得知是公元222年。其次東漢的滅亡似乎和突厥蒙古入侵者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在曹氏把持了朝政幾十年後劉協不得已做出的決定。作者竟然臆想突厥蒙古人入侵了中國並且打散了漢朝。如此不嚴謹的治學風格和輔以自己的幻想寫成的所謂「史學巨著」實在令我等汗顏。

「西支匈奴人則越過俄羅斯平原,挺進歐洲。」作者在其後花了大量的篇幅敘述了這些「匈奴人」是如何洗劫羅馬帝國。但是史學界公認的是,目前尚未有認為證據證明
洗劫了羅馬帝國的匈人和中國的匈奴有任何關係。作者竟然臆想這支匈奴人來到了歐洲,並且攪得歐洲天翻地覆。如此不嚴謹的治學風格和輔以自己的幻想寫成的所
謂「史學巨著」實在令我等汗顏。

第四編 第十二章 一、歐亞大陸的海上貿易

「1433
年,皇帝突然下諭旨終止了這些著名的遠航。遠航起訖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據推測,遠航的發起,可能是為了彌補蒙古帝國崩潰所造成的陸上對外貿易的損失,也
可能是為了提高帝國朝廷的威望,或是為了尋找皇帝的一位遁世隱居當和尚的前輩。另據推測,遠航的終止,或是因為耗資過甚,或是由於宮廷宦官和儒家官僚之間
歷來存在的相互傾軋。」稍微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至於作者這裡的「為了尋找皇帝的一位遁世隱居當和尚的前輩」,抱歉,我無力吐槽了,作者的意淫功底實在是深厚。

第四編 第十四章 四、蒙古帝國

「1242春,蒙古傳來窩闊台大汗去世的消息,於是,拔都穿過巴爾幹地區,撤回伏爾加河下游,在此建立汗國;因其帳殿金色,故名為金帳汗國。」筆者看到這裡一口老血就吐出來了。估計作者是看到金帳兩個字就顧名思義,再度發揮了自己意淫的實力。金帳汗國國號中的「金」據信是來自中華文明和草原民族中的五色方位系統:東方-青色,南方-紅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金色。

第四編 第十六章 四、元朝蒙古人的統治

「大約1215年,他們請求南宋援助,反對將他們趕出北京的、難以對付的蒙古人。南宋並不知道蒙古人的強大力量,派出擅長打圍攻戰的步兵予以援助。」寫到中國
時作者再次發揮了自己深厚的意淫功底。筆者遍閱史書也沒能找到1215年時南宋派兵對付蒙古人。反而稍稍懂點宋史的人都知道,1232年宋理宗趙昀決定和
蒙古夾擊金國,其後攻克鄧州、蔡州。什麼時候有聯金抗蒙這一出?

第四編 第十七章
四、發展中的經濟「同樣,1350年,不來梅、呂貝克、斯德丁、但澤等波羅的海沿岸的90個城市組成了漢薩阿盟,反對海盜,迫使外國承認它們的商業特權,
實際上壟斷了北歐的貿易。」沒想到作者在敘述歐洲史時也犯了錯誤。漢薩同盟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建立時間,但一般以1293年梅克倫堡和波美拉尼亞的商人在羅
斯托克召開代表大會,決定呂貝克成為漢薩同盟總部所在地,呂貝克法律成為同盟之共同法律或1356年在呂貝克召開第一屆漢薩同盟大會為建立的標誌。不知道
作者如何得知是1350年?


叔本華曾經談到過這樣的一種觀點,全部現實(包括歷史)都不過是他所謂的「意志」的短暫產物,意志是一種貪婪的無法平息的力量,它有自己的力量,它有自己的意圖性,但如果說它產生了世界的一切,那不過只是它保持自我運轉的手段罷了。如果以他的觀點看歷史的話,歷史彷彿就像是對上帝的惡意模仿,它不過利用我們人類和世界上其他生命,來實現自己的神秘目的,當我們直面人類歷史上的屠殺和貧瘠的全景的時候,這彷彿在印證叔本華的觀點—歷史是充滿殘酷的,它是不朽的,相比之下,它的人肉玩偶則將一一死去。

這樣的歷史觀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影響著我自己,我看中國古代史,感覺充滿了黑暗,陰謀、欺騙、背叛,彷彿所有的歷史和歷史人物都可以用一個模型來概括—黑暗森林法則。什麼事情都可以算計,什麼謊言都可以編造,什麼人物都可以神化。歷史在我眼中甚至像一部簡單的線性的權力鬥爭事件的組合,歷史不再好玩,不再有趣,它開始變得沉重,變得壓抑,變的反覆無常,不再溫情,最後變得殘酷起來。

也許生活就是充滿了巧合。平日里吃完晚飯我都習慣在學校圖書館一樓隨便溜達會,閑翻翻書,就是在那個普通的一個傍晚,我看到桌子上有人放著一本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我曾經無數次的在火車站的候車室,在亞馬遜的暢銷書排行榜,在中央大街書店的醒目位置看到過這本書,也許是心裡邊有困惑,我就隨手拿起讀了起來,我記得很清楚,在那幾天里我幾乎一口氣讀完了這兩本大書,當時我有一種發現的快樂,彷彿阿基米德在澡堂子里發現了福利定律,我也差點提著褲子在大街上狂喊。

這本書的好處顯而易見。

第一 對人類文明的梳理。對於文明,我們似乎津津樂道人類過去輝煌的古代歷史和迅速發展的現代歷史,彷彿文明是伴隨著人類社會一樣,在這本書里,作者以文明模式來構建全球史體系,描述四大文明的發展歷程,他關注的是人類整個社會,而不僅僅限於西方或者東方人。就正如他所敘述的那樣,本書的觀點,就如一個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候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在倫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觀察者的觀點截然不同。也正是在這樣的宏大敘述中我看到了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我彷彿能想像到在非洲大草原上站直立起來起來的第一個智人,在北京周口店打磨石器的猿人,他們與天斗與地斗,在叢林里跳來跳去,由於環境的偶然性外加一些非常好的運氣,他們的DNA保存了下來,一代代的傳下去,傳到了在哈爾濱一個20平方米的小屋子讀書的學生身上,這是一件多麼偉大而且讓人吃驚的事情啊,也許歷史本身就是這樣無數的奇妙而又驚奇的事情的組合—文明的傳承。很久以來在我心中的陰霾散去了不少。

第二 視角宏大。雙城記曾經說過這麼一段很經典的話,這是最好的歷史,這是最壞的歷史;;這是光明的歷史,這是黑暗的歷史;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我想修改一下放在這裡也是十分合適的。人類的歷史有過屠殺也有過飢餓,但歷史終究是那些有溫情的人創造的,人性可能是骯髒的醜陋的,但人類聚集起來的歷史卻不是由那些人書寫,它最終還是公正的。歷史就是這麼堂堂正正的向你走來,如果你充滿溫情,歷史會溫柔的對待你,如果你邪惡到令人髮指,他也不介意把你的腦袋擰下來。這就是世界如此黑暗我們仍需信仰真善美,這就是我們把這些刻之於簡,載之於書

這本來是學校圖書館兩個活動的其中一個,微書評要寫1000字,寫的過癮寫多了,想在知乎再寫寫,媽的停電了,第二個活動需要對這個書評深度解析,做一個ppt,需要在兩個月前報名,我今天才看到這個活動,後天就要就要交書評,浪費了考研一晚上寶貴時間寫了書評,發現第二項活動不能參與,最後獎品有好多獎金,我操,干自己喜歡的事情還他媽給我錢,這麼爽的事情可惜了,,長這麼大第一次感到的不甘心,寫個屁啊,大學四年一晃過去了,好像什麼都沒有學到,就看了幾本書,在大學的末尾想做一些事情證明下自己,看到這個事情立刻興奮的回宿舍寫書評了,呵呵 今天一整天真是倒霉死了,套他媽的,還是叔本華說的對,滾去睡覺。


優點:

不限於一國一地的歷史,從宏大的視角真正談論「世界史」,耳目一新

缺點:

細節錯訛不勝枚舉,飽受爭議的史實到這裡就成了定論


看了前五章就暈了,這人是研究歷史的嗎,至少態度太不嚴謹,信口開河?關於中國的歷史完全胡說八道。


自從讀了後 高中歷史沒怎麼丟分。(大魯國文科)

因為考試只是截取一段材料,讀完後就知道材料來源於哪一部分了。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用太史公這句話概括感覺很合適的。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但並不是因為其中列舉了多少我所不知道的史實(相反,其中大部分史實都是我所熟知或者至少聽說過的),而是因為作者在分析「天人之際」和「古今之變」時,對於其背後源動力的思考,遠遠超過了我以前所學的歷史知識的深度,廣度和可信度。因為這本質是一種分析歸納,是「一家之言」,所以難免會百密一疏,但是該書中所使用的分析歷史發展源動力的方法和觀點,對於經歷了天朝「史實+宣傳」的歷史教育的我輩,絕對是一種巨大的震撼,無愧「通史」之名。


一本很好的導論書,他可以幫你理解、甚至接受歷史學的基本假設:歷史背後存在著邏輯。

我覺得作為歷史學導論的教材,它可以和HallidayResnick的《物理學基礎》在物理學中有相似的地位。


與其說是《全球通史》,不如説是一部歐亞,或者是歐洲、中亞之歷史通史,其他地域包括東亞、美洲、非洲,皆被定義為邊緣。

如此認為,皆因作者有著歐洲種族優越性之偏見,比如其在論述美洲大陸

的發現與開發時,引用了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一段話:「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航線的開闢,是人類歴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兩件事……」然而這些「偉大」,是建立在對非洲、美洲種族滅絕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對東亞、南亞次大陸奴役的基礎之上,對歐洲人來説固然偉大,但就《全球通史》的作者而加以引述,則有失偏頗。

至於各位知友談到,作者對中國歴史認識之不足,這也是因為其著作定位所導致,不再繁述……


我想說的是英文原版和中文版基本是兩本書


有一定價值,但不懂中國。


問題一大推,估計看不懂中國古漢語文學作品,書中關於中國歷史,尤其是秦漢時期的解釋存在明顯錯誤。


我只能說,我們歷史考試大題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全球通史》上的內容……


終於可以用一次匿名了,這本書就是垃圾,不配稱為史。

依稀記得高中時候做歷史題目,有數不清的材料分析都是出自這本全球通史。這給近現代以來出現的欺世盜名的現代化史觀,全球化史觀等毒瘤殘害我們提供了溫暖的土壤。

別說二十四史了,隨便野雞出版社的無論哪種世界上下五千年,都比他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讀個上下五千年或許還懂得多一些,不像全球通史假裝深層次高視角。歷史就歷史,整天穿鑿附會些虛的幹什麼呢?

以上。噴我也不回你。


從史學史的角度來說說吧。

在二戰後,美國的史學潮流之一就是全球史觀,斯氏的這部書可謂是代表作。

偷個懶摘錄下原文吧。

1. 改變了世界史研究的傳統的西方中心論,確立了全球觀點的運用;

2. 摒棄了世界史撰寫的國別史拼湊組合的方法,提出了把世界史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研究的整體性方法。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一個地區,因此其研究的重點是影響全球的歷史力量的歷史運動;

3. 體現了世界史的當代性。當代性的一層含義是當代史就是世界史,另一層含義是世界史研究與當代之間具有密切聯繫;

4. 把過去、現在和未來聯繫起來,揭示出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勢。注重以今察古、以古鑒今,強調歷史研究為現實服務。

——何兆武《當代西方史學理論》,P. 636

以上四點是對於斯氏與戰後美國全球史發展的一些梗概。重點在粗體字。

至於說這本書有沒有現實功能,我持保留意見。雖說在文章中作者(並不是何兆武先生)提出美國有注重歷史社會功能的優良傳統。

當然書中也對美國漢學的一些批評,我想這是沒有辦法的。

另,那些挑刺的low逼。你們真的挺能耐的。呵呵。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是二戰戰敗國,德國可以有國防軍和國防部,日本只有自衛隊和防衛省?
英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什麼是衡量中國發展進步的條件?哪些方面可以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西方史料不如中國史料詳盡嗎?

TAG:書籍評價 | 世界歷史 | 歷史書籍 |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