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科普文章應該是什麼樣的?

好的科普文章應該有哪些特點?

如果有好的科普文章,請貼上範例。


一方面,有趣且易懂,另一方面,有意義且準確。


我心中最好的科普一直是《趣味物理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591292/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928606/

以其為藍本說一下好的科普書籍應該怎樣。

  • 有趣。這一點將科普與學術區分開。內容上集中表現自然現象的奇妙,探索過程的巧妙,科學原理的精妙。手法上多用故事,比喻,笑話等。意在讓人拍案稱奇,而非凝眉苦思。從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霍金的書是爛書,只玄不妙。
  • 準確。這一點將科普與科幻區分開。描述和結論不需嚴謹如論文,但要經得起推敲。因此術語和公式仍須適當使用。比喻盡量恰當,否則容易傳遞錯誤的理解。一個失敗的例子是相對論,許多人用火車上的反射光思考,越想越錯。
  • 通俗。將優秀科普和裝逼科普分開。術語要用,但引入術語要生動;公式也要用,但講解公式要詳細。為了一個術語和一個公式,要不惜篇幅來解釋,確定零基礎的讀者也能精確理解。如果講不清楚,就一個字也別提。反例霍金。
  • 育人。這是松鼠會等先天缺乏的。有些科普文章,讀完覺得自己知道了,記住了,以後飯桌上有談資了。而另一些科普文章,讀完覺得有趣,學到了東西,並且學到如何思考和探索,知道還有很多要學,並且有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特別提一下,科普不需要嚴謹,不需要全面,不需要深入

這些都是成功科普之後,由教學書籍和學術書籍完成的任務。


我覺得好的科普文章應該有明確的讀者定位,寫法應該針對特定的讀者人群。

比如對於理工科但是專業方向不同的人來說,比喻類比什麼的都不如公式簡單直觀,迴避只會讓人覺得墨跡了半天毛都沒說。


感謝邀請

個人有個人的閱讀習慣吧,比方說我就並不反感「滿篇科學術語」,因為這樣的文章會更容易驗證,也方便我深入學習,隨便wiki一下他用的術語就知道這文章怎麼樣了。

我認為的基本原則是:

1、有足夠的證據支撐,且符合邏輯

2、分析全面、準確不帶偏見

3、不被政治、利益和其他集團觀點左右

4、親近大眾(比如要解釋清楚,比如文筆要好)

5、尊重他人的貢獻和支持(如引言引圖註明出處等)

參見松鼠會的大部分文章(果殼我覺得略亂,不過粉碎機之類的主題站還是不錯的)

另外上面馬達提到的少年兒童出版社版的《十萬個為什麼》我也非常喜歡。


方舟子的科普文章就很不錯,推薦去看看


糟糕的科普提供知識點;

合格的科普提供翻譯、篩選過的知識;

優秀的科普提供精選知識的同時融合科學思想。


各人有各人習慣,我的傾向是明了。而且能提供可查的線索。


1、準確

2、易懂

3、有趣

4、發人深思

準確就是不能教人錯誤的知識、甚至言詞上的不當導致讀者被誤導都不能容忍。否則就不是科普,而是放毒了。

易懂實質上等價於「理解門檻盡量低」。

根據涉及領域的不同,這個要求可能會很簡單,也可能會非常非常難。

比如說引力波,它實質上是一種「空間漣漪」;但這玩意兒究竟是啥?起碼你得有相對論的基礎才可能正確理解它。

顯然,寫引力波的科普,想讓缺乏基礎的人懂,自然就會非常難。

但,道理說的再對,然而大家都理解不了;那麼這就很難說是成功的科普作品了。

——不過,讀者和讀者是不同的。入門級讀者感覺很難的作品,中級讀者可能就會覺得內容太過淺顯、講的太過啰嗦了。那麼,尤其是對初級讀者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有趣是比易懂更難的一個要求。

公眾並不喜歡思考;而科學卻要你「格物致知」:這本身就是個矛盾。

所以,現在的態勢反而是:只有真懂、真喜歡科學的,才喜歡讀科普;而那些科學知識缺乏的,反對科普沒有絲毫興趣。

最後,若你文筆足夠生動、道理足夠淺顯、給人足夠震撼,那麼讀者很可能就會覺得「啊哈,瞧瞧我錯過了什麼!我需要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尋找更多的科學方面的信息,以便更準確的了解這個世界了」。

這,就是一個科普作家所能得到的最高讚譽了。

以上幾點,重要程度依次降低,但難度卻依次提升。然而卻絕不能為了後面的而犧牲前面的:若不準確甚至不正確,那麼再有趣也是放毒,越易懂危害越大;倘若作者再在信口開河的基礎上發表一通大道理,引起一大片不知所謂的「思考」……那就反成罪過了。


深入淺出,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深奧的道理。


寫科普文章,傳播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同樣是「信、達、雅」,難度卻是寫其他文章的N倍。

信:要準確,不歪曲,不遺漏。科普文傳遞的事實,而不是觀點。雜文可以草就,散文可以抒情,但是科普文必須嚴謹,準確,每一句話都要有證據支持,證據不是張三李四的個案或個人總結的經驗,如果是那樣就和巫師無異,證據要用高可信級別的——在醫學上,最高的是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結果,還要有分子生物學等理論依據,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或者外行瞎推理。如果你是內行,肚子里有話,查閱文獻較快,寫出來也快;如果你不是,那麼更費勁。為什麼句句把關這麼辛苦,因為這是科普,首先要保證的是準確無誤,不能誤人子弟,尤其是醫療保健類的科普,一句錯話可以害人耽誤治療甚至加重病情。

達: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科普文真的像「翻譯」,把大量專業術語和艱深的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大眾能夠接受並願意接受的語文,做比喻、打比方還要合理而不能出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當今科學早不是2+2=4的小學階段,而是高精深發展,像量子力學和天體物理學,新的假說似乎和妄人胡說沒差別,世界上能徹底弄懂的人數不多,老百姓想弄懂更難(想想裝X神作《時間簡史》)。還有的醫學事實,和傳統醫學觀念完全相反,大眾天生排斥(想想數百年來各種反科學的愚昧行徑)。但科普家別無選擇,他們的使命是必須做到,「知其不可而為之」,費力還要挨罵。

雅:用語得體,簡明優雅。有的專業人員剛開始沒有經驗,一不留神就把科普文寫成論文,堆砌術語,枯燥乏味,讀者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說什麼——別笑,這是正常的!互聯網興起,許多網上作者插科打諢,用下流或者媚俗來「科普」,吸引眼球——這是速朽的,流行過後華麗之下只剩下空洞,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喪失傳遞知識該有的品格和嚴肅性,下流媚俗並不是幽默詼諧。

寫科普文還要考慮受眾定位和受眾心理(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天差地別),思考他們的接受方式,文章結構組好,列好你需要告訴大家的內容,還得讓受眾接受——我寫時評哪管那麼多?我覺得自己言之成理,你愛接受不接受。

最後一步,還得有平面媒體或者熱門的自媒體發表,讓很多人能看到。

當然,上述說的是寫好的科普文,要寫不合格甚至差勁的科普文,那是分分鐘的事。做個「中醫養生大師」,賺得錢又多,獲得的名又大,像馬悅凌(《不生病的智慧》「生吃泥鰍」)之類的,害病害死多少老百姓,連同幕後團隊撈夠了錢拍拍屁股走人,再包裝下一個養生偶像去,啥事沒有。


讓人讀完後會說:「這個有點意思,我要給朋友/同事/老婆/我媽/兒子...講一講」


謝邀。

從小到大這麼多年來,看過的科普類文章不算少。

剛開始認字的時候,看《小學生天下事全知道》。

後面上小學了,父母給我買了一套四本的《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在這之後就再也買過紙質的百科全書了,後面就看科學松鼠會(http://songshuhui.net)

個人覺得,松鼠會確實就做的很不錯,他們可以將枯燥無味的內容說的有聲有色的,帶給讀者想看下去的感覺。而一篇好的科普文,應該有這麼幾個特點:

1、圖文並茂。純文本的文章是最晦澀難懂的,更何況裡面可能充斥了讀者不了解的名詞。

2、語言活潑。作者不應該是說教式的向讀者傳輸知識,而應當像寫小說一般用儘可能通俗的語言。甚至可以從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開始,逐漸帶入重點。

3、從零開始。一篇好的科普文,應當是把讀者當作是,對這篇文章將要介紹的內容完全無法理解的人,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介紹。

送上一篇我覺得很不錯的文章: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7985

暫時想到這些,如果再想到了什麼再補充。


推薦我自己的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huangbanxian

這是反例=-=


唉……只有貼上自己的文章了。不敢說十分好,大家評判。不想貼很長,沒意思,也沒人看,貼一部分段落把。

(原載於《天文愛好者》2012年12月刊)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天文系的艾琳·弗里爾 (Eileen Friel) 教授正在給她的學生上課。課程的名字叫做《星系天文學》,研究生必修。1984年的 艾琳·弗里爾在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UCSC) 讀研究生,那時的弗里爾教授還只是弗里爾同學,聽她的老師講授《星系天文學》。但是,今天 的弗里爾教授所教的《星系天文學》與80年代弗里爾同學所學的相比,已經有了大大的不 同。在這30年間,發生了變化的不是我們的銀河系,而是我們對銀河系的認識。正是弗里爾同學本人,創造了這段歷史。

====

艾琳·弗里爾同學畢業後做了幾期博士後,再後來她後來成為了羅威爾天文台(Lowell Observatory)自1894年創建以來的首位女台長。今天坐在印第安納大學的教室 里聆聽弗里爾教授天文課的同學是幸福的,他們所面對的這位老師,正是創造、親歷並驗證 這段歷史的當事人,這位30年前在學生時代和他們一樣聆聽這節課的同學,正是親自操作望 遠鏡給出厚盤觀測證據的先驅。當我們今天仰望夜空銀河的時候,也該是幸福的。因為我們 可以知道薄盤、厚盤這樣的理念經過了眾多先驅之手,還因為我們知道也許過不了多久,這 一切會再次遭遇挑戰,教科書再次被更新換代,有一批新的學生再次坐在天文的 課堂里聆聽歷史的新篇。

====

銀河系暈和銀河系周邊小星系的話題,讓我們留待下一次講述。這個話題曾經是天文學發展史上另一個讓人激動的情節,也是認識銀河系的又一次飛躍。


前段時間引力波特別火,於是我們科學爸爸舉辦了引力波科普講座,針對的主要人群是6~12歲的小朋友。

只在我們微信號上做了預告,但是,到講座直播時,我們一共有17個群直播,還有包括果殼親子等渠道轉播。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講座開講人是台灣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孫教授有NASA的任職經驗,致力於推廣科學教育,他講起課來,風趣幽默,深入淺出,非常非常受歡迎。

而這個引力波講座,恩,我對比了網上很多的所謂的科普文,個人認為,這是我看過聽過的最全最好最清楚的引力波科普了。

隨便貼一段孫教授關於時空曲率的解釋:

我在台大上課的時候常常問學生一個問題,當年牛頓他到底是「發現」了萬有引力,還是「發明」了萬有引力?這個問題問出來有90%的人都會認為牛頓是「發現」了萬有引力,因為萬有引力本身存在,是牛頓發現的,可是真的是如此嗎?我想跟大家說什麼叫做「發現」?「發現」就是有一天你走到了上海科技館,發現了孫教授正在做線下演講,和一大群朋友正進行著有趣的科學探索,這個叫做「發現」。而「發明」呢?就是提出了一個理論說法來解釋看到的現象,牛頓當年就是提出了「萬有引力」的說法,來解釋蘋果落到地面上的現象,也解釋月球繞著地球轉的現象。而今天牛頓這個萬有引力的說明到底正確與否?我們仔細來說。

您可以想像萬有引力當年提出來的時候,大家奉為金科玉律,牛頓所出版的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是歷史上有名偉大的書,這本書裡面牛頓把萬有引力的概念剖析的一清二楚,宇宙裡面任何兩個天體彼此的牽引互相環繞,都在這本書里清楚描述,而什麼叫做「自然哲學」?換成今天的說法其實就是「物理學」,今天我們講「物理」,當年叫做「自然哲學」,就是自然界的哲學,多優美啊!這本書描述了萬有引力的數學公式,但其實這個概念已經落伍了,已經被「場」與「時空曲率」的概念取代了!

那是怎麼取代的呢?我們舉個例子,拿過世界地圖來看,如果有兩個小朋友小明與小華,他們都喜歡划船冒險,小明從上海出發往南劃,小華從夏威夷出發往南劃,兩人都是划船往正南的方向劃,到後來會怎麼樣?兩個人最終會在南極碰面,可是他們兩個在汪洋大海里划船,看到的地球是平的,因為海洋太廣大,可是小明與小華彼此之間拿手機聯繫,卻發現兩個人越來越近,他們從頭到尾在海上划船卻不知道地球是個球,表面其實是彎曲的,他們只看得到平直的海面,卻發現兩個人越來越近。如果按照牛頓的說法,他們會直覺地認為我們之間有萬有引力,有個力量把我們兩個人越拉越近,到最後在南極碰頭,顯然我們之間是有一個力量的!可是您是一個旁觀者,您說到底是不是這樣?如果今天您從地球以外,觀察這兩個人划船的現象,就會知道根本沒有萬有引力,而是地球曲率造成的結果!地球曲率造成了他們兩個人划船最後碰在一起,原本的解釋是彼此之間的萬有引力,但當一個客觀者站在地球以外的旁觀角度來觀察,就會說別胡扯了!兩個人根本就別無選擇,只能按照地球的曲率往前進,到最後碰在一起。

整理自講座,所以很口語話。就是因為口語化,所以讀起來就像老師娓娓道來一般,非常順暢,不知不覺就讀完了十幾頁的內容。

恩,也不算偏題吧。

有興趣看全文的可以點這裡:【科學爸爸講座精彩回放】讓孩子都能理解的引力波知識


推薦一個聲音節目,《旭崬叨科學》,又叫《原來是這樣》,在喜馬拉雅平台上播放量很高。上海廣播電台的一個青年主持人主持的。


就像給小孩拔牙一樣,好的醫生,往往先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中途趁機就把牙拔掉了。避免關公「刮骨療毒」式的科普吧。

換句話說,科普是藏在過程里的,科普的種子留在了兒童心裡的「模糊問題」里。

開頭

要麼新鮮(兒童),要麼有趣(成人),就像優秀小說一樣,具備強烈的「代入感」(因人而異)。

中間

簡明清晰(文字,圖),輔以適當的比喻(塑造想像力),並留下討論的空間(過程或者步驟的可替換性),讓人「蠢蠢欲動」(誘發「成就感」)。

此處略去100字。

結尾

開放式結尾,在閱讀者腦子裡,留下些許「模糊的問題」。

PS:

優秀電影,都是好的科普。優秀的小說家,往往也是的優秀的社會學家(有些用詞不當)。

好的科普文章,關鍵在於恰當的比喻(文字不具備畫面的視覺效果。「視線」之外的東西,往往靠想像力「腦補」)。想像力激活了,才有可能被人理解,領悟,才有可能留下些「模糊的問題」。


淘寶一位實習生寫的這篇不錯,基本描述了絕大多數大型網路公司的模式

http://wenku.baidu.com/view/98925af9700abb68a982fb93.html


《從一到無窮大》 貌似不錯

豆瓣鏈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02715/


前段時間買了一本松鼠會的&<冷浪漫&>,裡面有一篇&<我要我們在一起&>我很喜歡.

好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

科普文章,我更偏重文字本身給我的感覺,所以文筆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對它的評價.

很多文章的行文方式和裡面運用的比喻都略兒童化,看上去像成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

想通俗的表達,也許還有更好的辦法.以前看過的一本&<時間簡史&>就比較深沉,也很通俗.

另外果殼網的文字大部分都很喜歡.死理性派的雖然看不懂,讀起來很虐,但是看懂的部分經常會有驚喜.謠言粉碎機和性情組貼近時下的生活,以一種略帶吐槽的方式行文,夾雜一些geek的冷幽默.有另外一種小清新的感覺.DIY偶爾會看

標準不嚴格的話,有時候看美劇也能順帶科普一下下,JJ艾布拉姆斯的個人惡趣味劇&,&一類,房叔的醫學劇都很精彩.


推薦閱讀:

新人寫文如何在晉江網站混下去?
有桌面網頁端,支持離線編輯的手機寫作應用有哪些推薦?
寫一篇文章,和寫一篇小說,在思路和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怎樣學習,怎樣堅持才能成為作家?

TAG:科普 | 寫作 | 文學 | 科普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