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都知道個人的經歷不能作為一般性的規律,卻無可避免地依據個人經歷形成相應的世界觀?

比如說目睹長輩的離去可能會覺得人生短暫。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人的私人經歷,並不是可以概括為全人類的共同規律。有沒有什麼生理學、生理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其他的也成。


簡而言之,人腦的一部分認知模式不是主觀能改變的,而且錯漏很多。補充說明中的例子屬於 vividness effect:我們往往會對生動的、容易回想起的事件賦予更多權重。你可以獲得周圍地區的犯罪率信息,然而一旦有認識的人遇到搶劫,難免外出會更小心,哪怕犯罪率本身沒有變化;我們都知道 case study 的說服力相當有限,但各種廣告里仍然充滿了或真或假的使用感言。

以上有前人理論支持,以下成因分析是我胡扯:

  • 演化史上這種機制利大於弊。通過觀察他人經歷來學習的能力並非人類獨有,一隻猴子看到同伴吃了果子後倒斃身亡,它可以學會在將來避開這種果子,也可以認識到(就算智力允許)「個人經歷不能作為一般規律,它也可能是昨天被打了熬夜熬多了對果子過敏了,所以我未必不能吃果子」……人類社會太複雜,我們接觸太多抽象概念,並且有能力通過其他途徑認識世界,才會存在這種糾結。

  • 有時候這種機制與同理心有關,對於適應群體生活至關重要。感到人生短暫,也是或多或少將自己代入對方的經歷、感受中的結果吧。


剛好在另一個回答(http://zhihu.com/question/20011348/answer/14034750 )里提到這個,順便把這一題也回答一下。 除了萊尼說的vividness effect,還有一個起更重要作用的心理學基礎:「公平世界假設」(just world hypothesis):

人們傾向於認為我們生活世界是公平的,一個人獲得了成就那麼他肯定是做對了什麼,所以這份成就是他應得的;而當不幸降臨到人頭上時,受害者往往自己也有責任,甚至是咎由自取。同理,如果我們各行好事安安分分,那麼付出總有回報,至少也不會有什麼麻煩;而如果有人做壞事,即使他現在一時得意,將來是要遭報應的,總有一天會倒台。

總的來說,就是佛教里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是在社會行為心理學上,這一邏輯卻是反過來的:我們認為成功的人必然是做了正確的事情,具備能導向成功的品質,付出了能與他的收穫相稱的努力;而失敗的人亦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公平世界假設」的社會心理學問題源於Melvin J. Lerner在上世紀60年代的研究,他的本意是希望繼續Milgram大神關於「服從」和「權威」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搞清楚為什麼像納粹那樣的政權在實施暴行的同時還能獲得廣泛的民眾支持。

現實生活中充滿著這樣的例子,比如很多美國人會認為之所以有窮人是因為他們懶惰或者有其他品質問題,而對國家和經濟結構的缺陷視而不見;人們會有傾向認為強姦和家暴的無辜受害者本身的品性有問題,而不怎麼考慮罪犯的行為和動機。這樣一來,我們眼中的世界會更「公平」,更可控一些。只要我們品性不放蕩,不穿著暴露深夜在外面閑逛,我們就肯定不會成為強姦受害者。有著這樣假設的世界觀有正面的作用,能讓我們不至於因為這個世界真實的不可控性而長期處於抑鬱的心理狀態。

那麼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傾向於「簡單化」這個世界運行的邏輯,因為這樣符合我們對「公平世界」的假設:別人的經歷都有跡可循,成功學都那麼誘人,失敗的例子也都發人深省。即使我們知道這些不一定是真相,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自己,自己的經驗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但是我們意識和潛意識裡都在忍不住相信它。

正是因為如此,大佬們大都是先有錢再立品的,太祖們的光輝都被歷史記錄了下來供人們傳誦,那些天才、專家和導師們的成功故事在被方舟子們質疑之前都有無數的人相信。

我以為,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對這個世界真實運行規律的了解才真正開始。

正如愛默生在一百多年以前說的:"There is a time in every man"s education when we arrive at the conviction that envy is ignorance; that imitation is suicide."


很抽象的問題額,8錯

樓主講的應該是人的意識。意識是高級生物擁有的生存能力, 意識說白了,就是「自我」認知,就像物理學問題的分析一般得先有參照物,我們認知世界,其參照物自然是自己,最熟悉的莫過於本體了。 」目睹長輩的離去可能會覺得人生短暫「 ,長輩的離去是種變化,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人所能感知的一切變化。我很難想像 一個人可以剝離「自我」尋找其他參照物 來了解世界,就好比靈魂出竅一樣難以理解,不管是替他人著想也好,解決抽象數學題也好,其思維的出發點還是自個大腦不斷積澱的知識或經驗庫。

但是,意識的自我認知本質 並不能阻擋我們去客觀認知世界的行為,就拿對宇宙的認知為例,從地球是方的,到地球不是中心,到太陽系不是中心,...我們最初對世界的無知先驗地決定了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沒有其他參照物,可以選為參照物的,必然是我們熟知的、已同化為自己的系統的事物。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小小的」自我「不斷膨脹,圓的半徑不斷變大,世界觀也不斷地趨向客觀,雖然其極限是無窮大;即個人不能同化整個世界,然而慶幸的事,我們可以去不斷同化...

額,文字無力,如果不能理解我的意思的話,可以去了解下腦神經科學,或心理學


數百年來,驅使人類進行不懈進步的是一個從未被動搖過的信念:自然現象能夠被人類理解、描繪、量化和預測,並最終受人的控制。伴隨著對科學的痴迷,我們學會了控制半導體中的電流,製造出了晶體管收音機和 iPod音樂播放器;我們破譯了無線電波的規律,使得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無線通話;我們掌握了人體中眾多化學物質的作用,為治療日常疾病提供了線索;我們還發現了引力定律,讓去月球旅行成為了可能。

遺憾的是,這種富於啟發性的革新僅僅停留在了自然科學領域,在人們日益關注的地方卻止步不前,那就是個人以及人類社會的行為。一旦涉及人類行為,我們日常所見的一系列事件就像 15世紀人們眼中的行星運動一樣神秘莫測。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我們可以針對某些事情自由做決定,但似乎人生的大部分時光還是處於「無人駕駛」狀態。

其實,人類生活同樣有很多規律可循,比如你的朋友發胖,那麼你在未來兩到四年時間裡發胖的概率會上升57%;暑假時,急診室總是被骨折和腦震蕩的孩子擠滿,但是在哈利·波特上映的當天,急診的就診率卻降低了一半;通過分析監控錄像,你下一秒將出現在城市的哪個角落可以被「老大哥」預測。

全球複雜網路研究權威,約翰·馮·諾依曼獎獲得者巴拉巴斯的《爆發》指出人類90%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雖然萬事皆顯出自發偶然之態,但實際上它遠比你想像中容易預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部分時間似乎處於「無人駕駛」狀態,但人類行為其實遵循著一套簡單並可重複的模式,而這些模式也受制於更加廣泛的規律之中。忘掉那些將生命看做擲骰子或是巧克力盒的比喻,把自己想成是處於自動駕駛狀態的做著美夢的機器人,你就會更加接近真相。

觀點和案例引自《爆發》: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69712/


經驗是最簡單直接的,而且通常有效,在生活的絕大多數場景中,想都不想就能以80%正確的概率做出決策,比思考上一整天才能以90%正確的概率做出決策,要實用得多。而且經驗越多,樣本空間越大,根據大數定律,結論就越趨於合理。


我可以說沒有使用社會學想像力么


當你只有一把尺的時候,你只能用這把尺來丈量世界。

哪怕你自己都知道這把尺的刻度可能是不準的。


因為一開始我們接受的信息就已經不一樣, 只要一開始的「自我」吸收的信息相差一點「 那麼後續發展就會很不一樣。 就像我們永遠不可能用一把準確性不一的尺來衡量。


我考慮了好久,依然覺得自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只能給出我認為最可能的猜測。

不過,雖然我既不了解心理學,也不了解生物學,但我一直認為,拋開生理學去研究心理學,是走了偏門。心理學脫胎於哲學,最終應該要回歸於自然科學。

所謂的心理治療,也不過是一些物理刺激,通過聲音,圖象,進行的特種手術。我確信,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通過電信號和化學物質刺激大腦就可以完成心理治療。人和人之間的語言溝通和誘導不一定是必要的,那時可能被治療的人並不知道為什麼,發生了什麼,就從怕黑變為了不怕黑。不過,可能在有生之年我看不到罷了。

所以,在我看來,我們用脫胎於哲學的心理學,用我們心理活動有什麼樣的規律,去思考我們如何形成這些規律的,這根本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 世界觀只能夠根據個人經歷形成,這是由生理結構決定的。

人類的一切科學,都是符號學。符號學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符號,意象,演算法。

數學也好,語文也罷,這些學科本質都是將抽象的符號和意象進行對應。

我們的意識正是標準的符號學:一切外來的刺激均被轉化為符號,而丘腦就是演算法,發送丘覺將符號和意象鏈接,產生意識。

電腦可以將一棵樹通過攝像機轉化為符號,也可以將這棵樹顯示在顯示器上。但是它不知道這是一棵樹。它不知道這棵樹和其它的圖片信號有什麼區別。這是由機制決定的。

我們比電腦高級,多了一環,但是我們和電腦一樣,沒有輸入就必然沒有輸出,沒有資料庫就必然無法檢索。這一切都是由生成機制決定的。

我們很難理解相對論,時間和距離怎麼就變短了;我們很難理解,2刀切4塊,3刀切8塊,4刀不是16塊而是15塊是怎麼回事,很難理解如果切出了16塊,那麼每塊會是什麼形狀。

都是因為,但凡我們沒觀測過,我們就難理解;但凡沒有具體對應的意象,我們就很難進行思考。

不排除有可能真的有某物種可以做到理解他們不能觀測的概念。他們也許比我們高級,就如同我們比計算機高級。但是人類目前應該是做不到。我們沒有第二種產生意識的機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一定是有起點的。我們不會思考一個沒有起點的問題。這就如同計算機程序,我們怎麼也必須有個main函數一樣。這是機制。

你提問,我才回答。我看到了什麼,我才思考。是人的生理結構決定了,沒有刺激,就不會有意識。

就如同生理機能完全健康的停止跳動的心臟,如果沒有電擊,就絕對不會自己起搏。儘管如果不起搏,所有的心肌細胞都會死。這些細胞明知道不起搏就會死,但是他們做不到,這是機制。

如果我們沒有觀測到「我們明知道正確」的世界觀,觀測到了「我們明知道錯誤」的世界觀,那麼我們仍然會受到「明知道是錯誤」的世界觀影響,這是機制。

這是我認為最可能的一種猜測了。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中,有一句我深愛的台詞,「每個人都在透過鑰匙孔,去看這個世界。」如果還能補充一句,那就是,但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個世界。

鐫刻在阿波羅神廟上的一句箴言是「認識你自己」。可見認識到自我的局限性是有多麼難。我們的關注點決定了我們看到的東西,我們的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如何去思考一件事情。所以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分享的東西往往會「吸引」到對此感興趣的人群。

各位所說的心理理論都對,但縱然有這些理論,也不能幫助我們徹底擺脫人類的局限性。接受事物大抵有兩種途徑,經驗,或是直覺。而真理只能是一件逐漸去接近,不能完全達到的事情,就像數學中的極限值。唯有用有限的實踐檢驗無限的真理。古往今來,真正的智者不會宣稱自己的世界觀有多麼正確,用自以為的真理去作為世界的標尺。相反,真正的智者會坦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不懂的太多,就像一個圓,畫的面積越大,接觸到的就越多。圓內代表已知,而圓外代表著未知的事物。然後,他會去不斷實踐、探索,逐漸趨近真理。正如蘇格拉底。

謝謝這個問題,讓我回想起旁聽哲學課的時光,並決意將它們一一拾起。

希望這個答案,各位理性派還讀得下去。


人只能用自己的經驗來進行理解這種活動呀。

當然,經驗可以來自個人經驗,也可以來自書本等間接經驗。

但相對而言,直接使用個人經驗更快些更容易更直接。所以目睹長輩的離去時就會以此經驗而將人生理解為短暫的,但靜下來用自己的書本知識啊聽來的長壽故事或者研究報告里說的人的平均壽命什麼的,就可能又會覺得人生不短暫了。


即使你的親人沒有去世,人生也是短暫的。

規律客觀存在,不是因為你的經歷而產生規律。

「經歷」本身沒有規律,它是一種體驗,讓你更加理解一些規律。


別的不懂,就說股票的K線,分析好久都是以前的東西。


個人觀點嘛,信息=位+上下文,本質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上下文,即每個人表達方式不同,不過在構建時會受到別人的影響。匿了


因為我們是人,不是聖徒


觀念只能被影響,很難被改變。如果容易被改變,被勸服的話,先人的教訓,長者的教誨就足以讓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也沒有那麼多彎路走,經歷也不會有坎坷。

這麼說是想說個人經歷再有類似,也永遠有屬於自己的不可取代和獨特性。

而且個人經歷是我們形成世界觀的主要依據。

因為人本來是自大的生物,別人的經歷或是歷史永遠只是參考。

就算我先討厭這個事實,但人的天性就是認為自己是對,永遠不會將別人的經歷畫進自己的世界裡。

原來某個老師說的來著,是誰我忘了 = =


推薦閱讀:

為什麼懂的道理越來越多,反而覺得活得越來越累?
哪個瞬間,你最傷心?
為什麼會有人咬筆頭、咬指甲、吃完薯片舔手指、跟動物接吻,不怕臟嗎?
晚上舍友很吵是種怎樣的體驗?
現在的醫院還是湊不夠手術費就不給做手術嗎?

TAG:心理學 | 世界觀 | 生活經歷 | 社會學 | 社會心理學 | 進化心理學 | 生理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