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關係可以從哪些維度來進行分類?

騰訊/新浪微薄、人人網、QQ、Qzone、google+、來往。。。這些社交網路的關係鏈有何異同?問題問得不是很到位,因為自己對於社交關係的理解有限,望諒解


如果認為社交網路是一種社會網路的數字化管理工具,那麼問「社交網路的關係有幾種」其實就是問社會關係有幾種,因為社交網路的創新還在不斷地產生,但這種創新都是建立在社會關係上的。

至少可以從這三個維度思考:1關係的強弱;2組織制度的類型;3文化背景的差異。

1一對一關係的強弱

強和弱是一對一關係的測量。強關係的特點是直接、雙向、持久。弱關係的特點可能包括以下三者:間接、單向、臨時。強關係通常包含「齊美爾三角形」結構,即甲乙丙三個人互相認識、且每個人都對等地知道三人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傳統部落維繫的基礎(這就涉及到了組織形態)。

2組織制度的強弱

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強弱」,可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和一對一關係的強弱一樣,組織的正式和非正式也是相對的;同時,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內部都可以既包含強關係也包含弱關係。

正式組織一般(1)有一個或多個明確的組織目標,(2)有正式制度,(3)有較穩定的成員;非正式組織處在上述特點的反面。

正式組織的例子包括傳統部落(或中國的宗族),其目標是本部落的繁榮興旺,他們一般會形成本部落的文化,而且將之制度化(如祖訓)。例如長久的公司、政府、NGO、一些俱樂部、聯誼會屬於正式組織,一般他們需要清晰定義自己的使命遠景讓成員追隨這個組織,他們一般有一套自己獨有的正式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維持較高的進入和退出門檻,也因此形成比較固定的成員構成。

非正式組織與之相對。 例如一些鬆散的聯誼會、俱樂部,例如上街參加抗議活動的人群。

這兩個維度的正交形成了

(a)強組織強關係 ,例如公司高層小團體之間的關係;

(b)強組織弱關係,例如公司高層和底層實習生之間的關係;

(c)弱組織強關係,例如原本關係緊密的兩個人(同學、親友)共同進入一個新的非正式組織;

(d)弱組織弱關係,非正式組織中原本不認識的人之間的關係。

每種情況中的「社交關係」都包含不同的功能、目的、信息生產和消費的機制和一般規則。有些規則繼承自人作為群體性動物的生物本能,有些規則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

3文化是一套社會規範,以及對這套規範的認同理由。在當代中國長大的人,知道共產黨,知道可以怎樣評價共產黨,知道潛規則和如何利用潛規則,知道這麼做的理由...,而且知道別的中國人也知道我知道的這些。文化背景的差異大小(或者相同/不同)套用在上面(a)-(d)的情況中,就產生了八種情況。

我這裡用「文化」這個詞,其實想說的是一種{作為建立共識的基礎的}語境,包含了交往的雙方在(相對處於顯性位置的)組織規範(例如豆瓣小組的行為規範,一 家公司的行為規範)以外的(相對處於隱性位置的)行為規範——例如一個是穆斯林(M),一個美國人(S)和一個是自由主義者(L)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三人其他方面條件均相同,他們的「同事」關係也是不同的(雖然在公司的業務往來由公司規則主導,但文化背景也對關係性質有影響)。

這 種差異不僅是民族的,國別的,而且可以是亞文化的、地區間的、性別間的和群體間的。比如美國的「朋友關係」,和中國的「朋友關係」就包含了不同的行為規 范,男男之間、男女之間、女女之間的「朋友關係」多少不同——當然信任、雙向互動等是共性,但是在某些情境中,這些朋友的行為迥異。

最後再說工具。工具本身不能定義社交關係的類型,社交關係是由使用的人決定的。不同的工具也適用於不同的類型,有些適用性廣,有些適用性窄。例如facebook, twitter, 微博, qq,這些最常見的,基本上能適用於大部分強弱關係,知乎等「發現」功能比較強的工具特別適用於弱組織,弱關係,但是這種劃分並不絕對,既受用戶行為習慣的因素也受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


好理論性的問題啊,這個是社會學領域要研究的命題吧。我是肯定無力解答的,雖然我也看了些相關的理論書籍,但自己並未深入思考過。所以無法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但你話題補充里提到的那些有社交網路特徵的互聯網產品,我倒是可以胡亂說說他們的所謂特徵。

推特和微博是一種最簡單的社會網路產品,人人都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信息節點並與其他人構建關係,而且關係是單向性的,你希望跟誰有關係,就可以產生一種關係。這就使關係無法成為一種」強關係「,只能是弱關係,這樣一來,這種社會網路就顯得特別開放,但也非常混亂,他不是基於」現實模型「的社會關係網,所以它們其實很難服務於社交關係的建立和維護,但這種特徵又很符合媒體和受眾之間的關係特徵,就是關係以及信息傳播的單向性特徵。而社會網路又讓每個節點都成了媒體源,再加之140字的內容創作限制,完全符合個人生產信息的碎片化,非結構化,非專業化特徵。這樣一來,本來一個開放混亂的初級關係網路就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高效、便捷、易用的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媒體網路。這個網路里大量的信息流向都是從精英到大眾的單向流動,大部分的關係也都是大眾和精英之間的單向關係。

類似這種簡單社會網路的還有myspace, 主要是服務於陌生人交友,但那種跟現實毫無關係的開放混亂的初級關係非常難以維護,慢慢的也失去社會網路的意義和價值,給用戶帶不來更多的收益。

QQ是強關係產品,但不是個人信息節點,只有通訊節點。所以他不是個SNS產品。

朋友網是典型的SNS產品,個人擁有信息節點,能夠通訊,也可以自由選擇建立關係的向度,朋友網建立的社會關係模型是一種」現實模型「,它是用來建立和維護基於現實的社交關係的。用戶用這種產品都是為了把現實中的社會關係線上化,易於維護和拓展,所以才有facebook的崛起。


我有個「社交的三層次理論」講給你聽:微博人人豆瓣各種社交平台,由淺入深可以分三層:需求社交,興趣社交,群體社交。

1. 需求社交:最淺層次的人際關係,僅僅因為某種剛性需求才聊起來。

比如淘寶買家和賣家在旺旺上的交流,比如色情論壇上求種1024祝福一生平安的交流。

交流者的出身完全是隨機的,什麼人都可能有,學歷年齡性格特徵各方面往往差異巨大。

所以除了這個剛性需求之外,交流雙方很難再會聊其他話題。

(嚴格的說,約P也屬於需求社交,聊其他話題都屬於套路)

2. 興趣社交:最普遍的社交方式,因為某個共同的興趣愛好而維繫交流。

比如一個足球貼吧,一個攝影社區,一個遊戲論壇。

圍繞著這個共同興趣點,可以營造出非常繁榮的交流氛圍。國內無數垂直論壇因此而長盛不衰,比如遊俠,虎撲……

但喜歡足球的可能是啤酒肚大叔也可能是青蔥中學生,除了足球這個共同愛好之外,很難再有別的共同語言。

3. 群體社交:世上總有那麼一群人各方面特徵都非常鮮明相似,無論他們靠什麼興趣話題而聚在一起,他們都能表現出空前的共性凝聚力。

比如B站的二次元群體,比如EXO、BigBang貼吧的少女粉絲團,比如豆瓣,比如曾經的校內網,曾經的李毅貼吧。

我講的話題,你都愛聽;你說的梗,我全都懂。這是最深層次的社交。

為什麼校內、貓撲、李毅貼吧會從極盛走向沒落?

因為他們也曾經擁有個性標籤極其相似的用戶群,足以持續產生繁榮且個性鮮明的交流內容。

但當管理者不滿足於此,非要擴張成「全民」群體時,用戶數量增加了,原有的獨特個性卻煙消雲散了。

而不同群體特徵的人之間,如果沒有一個專門的興趣主題,彼此真的無法聊下去。

所以老闆,你想做什麼樣的社交?

如果你的用戶各項屬性特別相似,那最棒了,他們可以自由無縫交流各種話題,咱們都不需要費心搞運營。

屬性不同也沒關係,至少有一項共同愛好,也可以在這個話題上持續交流下去。

若連共同愛好都沒有,那就只能靠某個剛需來維繫交流了,比如求種子。

但如果這三層你全都沒有,那你無論發再多的紅包和敬業福,也無法聚攏起一個社交圈子哦

順便為正在膨脹成全民社交的知乎續一秒


受邀題。

一般情況下,業內習慣用六度空間理論來進行社交關係的維度分類:

一度好友,你認識的熟悉的人,包括朋友、同事、家人等。

二度好友,通過一度好友擴展的好友,包括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同事,朋友的家人,同事的好友,同事的同事,同事的家人,家人的朋友,家人的同事,家人的家人。

三度好友,四度、五度、六度以此類推。

當然,一般情況下,只到二度或三度,剩下的是陌生人。

如果你問的是一度好友中的維度,那麼就是現在的同學、過去的同學、校友、現在的同事、過去的同事、朋友、家人、想認識的人、陌生人。

其實怎麼劃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基本上所有社交網路的好友維度都基於上面所說的六度理論進行劃分。其他的只是角度的不同產生的不同維度。


不是從業者,讀了樓上張亮Leo的六度空間,(很像小世界理論,不知道是不是以之為根據)自己構思了一種社交的四維坐標。

四個維度分別是:空間s,時間t,價值w,目的g。

也就是說,A和B的社交關係距離 D=(x1·s+x2·t+x3·w+x4·g)·β (xn為權重)(β為修正係數)

空間就是地理位置遠近,時間是建立關係的長短,這兩點很好理解。價值是建立兩個人的價值差,受社會地位,職位,教育,環境等的影響,目的是建立關係的目的差異,用互聯網術語可以說是需求。

這樣,A,比如我,在天津讀大學,B,比如我女神,在北京讀大學。可以得出s;

我和我女神相識於高中,建立朋友關係在高中畢業,至今三年半,可以得出t;

我農村她城鎮,我小985本,她P大本碩博連讀,我機械,她醫學,可以得出w;

我和她建立朋友關係的目的是發展成CP,她的目的是保持朋友,可以得出g。

進而,D可以得出。但是A對B的D的nx和β與B對A不同。具體怎麼不同,這個D還有沒有共性的意義,還沒想明白。

或許,我想減小D,必須減小x3和x4,適當減少x1和x2,畢竟時間和空間距離在允許範圍內。

最終,我講這些有什麼意義?

當A和B共同使用了一款SNS產品,比如,微信朋友圈。

A應該試圖減少w和g的出現次數,比如不能發我們專業的知識,她不懂,不能誇她們學校多麼好,突出造成教育距離,不能添加位置,突出空間距離,等等。但可以發京津城際的便利,之前一起經歷的趣事,對許嵩的肯定(她偶像),正常友誼的寶貴。

好了,不談我和女神。

當A和BCE三個共同使用社區的用戶建立社交關係時,和建立社交關係後,D都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

比如,A代表一個Tumblr群體,特徵是住在天津,無高雅愛好,以看片兒為目的,註冊了Tumblr,(真的不是我啊),B C E三個用戶群體,E也住在天津,也無高雅愛好,也以看片兒為目的註冊賬號,BC分別不具有這些特徵,那從概率來講,A會與E建立社交關係。此處忽略了時間t,因為是決定是否建立社交關係,t=0。

或許t也可以包含用戶使用這款產品的時間產度,但我選擇把這項因素包含在價值和目的里,因為產品會挑選用戶的使用習慣,思考習慣,情感習慣,產品的氛圍也會影響到用戶的使用目的等。但產品終究是挑選和影響,不能做到改變。可能所有的同類產品的集合會改變用戶的價值和目的。比如從QQ空間開始,到微博,到人人,到微信等等這一數量和時間的集合,改變了用戶的部分價值和目的,或者說人的價值和目的,人們的交友習慣發生了改變。

接著說A和BCE的事,如果加入t,很簡單就是參考了兩個群體用戶的SNS產品使用時長。如上,不單單是對這款產品的使用時長。因為此時還是選擇建立關係,並沒有關係時長。以後,A和BCE的緊密程度,就受t的影響了。

那產品設計和運營需要做什麼,來減小用戶A對用戶B的D,和用戶A對用戶BCE的D,和用戶群A對用戶群BCE的D。可以從這四個維度來考慮。參考如何解決我要減小和我女神的D這個需求。

補充,

樓主列舉的這些社交產品在此方面有何異同。

人人很強調同一個校園,同一所高中,也就是突出了減小 空間s和價值w中的教育來減小D。

QQ空間(不是QQ),有時突出減少時間s,比如留言板,比如親密度,加深用戶A和B之間長久以來就有社交關係的印象。

微博有一些突出減小目的g的做法,比如明星的粉絲和粉絲之間目的相同。明星和明星之間目的相同。

(但是是否認證也有減小价值差異的作用,不是很清晰)

所有的網路產品都直接減少了空間差異。一是網路使用戶基本消除了空間差異的顧慮,二是標籤中的城市使對應用戶再次減小空間差異。

所有的產品都努力減小以上這四個維度,側重點不同。


奇了,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

看了問題,我覺得問題想問的是社交網路的維度是怎麼區分的。

作為一個社交網路用戶,我想了一下,我覺得社交網路的維度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人際關係,一種是用戶屬性。

按照人際關係分類,可以分成強關係與弱關係。強關係就像人人這樣,需要雙方同意才能成為好友,換句話說就是雙向關注。弱關係就像微博和G+,只需要單方面的操作即可成為關注對象,換句話說就是單向關注。

按照組織分類,可以分成強組織和弱組織。通常社交網路都是弱組織,用戶對某一領域或者某一話題有興趣,就成為這一組織的成員,參與組織內部的社交,通常來講社交網路的組織都是弱關係。

基本我就是解釋了一遍 @高濟禾 的回答。


學習了


期待更全面、更專業的回答


個人覺得以上的社交關係,都在基於網路,補充一個維度,如果按照空間,進行劃分,例如大空間:城市,會存在老鄉等關係。小空間:如學校,興趣班,公司等等。還有偶發性的如:酒會,社交性的聚會等等,也會衍生很多社交關係。


推薦閱讀:

各類社交APP的引爆點或核心需求是什麼?
「不轉發死全家」和「不轉不是中國人」是什麼心態?
社交網路把人拉近了還是拉遠了?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你衡量一個社交網站的運營指標有哪些?
社交網路是一個可以學習的地方么?

TAG:騰訊QQ | 社交網路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社交產品 | 谷歌Google | 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