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iPhone X 不採用類似 Android 的虛擬導航鍵?
iPhone X 底部的長條同樣佔據空間,而且滑動操作的學習成本也很高。為何不直接利用相同的空間採用虛擬 home 鍵的形式?
--------更新--------題主想問的其實是,為什麼 iPhone X 不採用虛擬 Home 鍵,而是一個滑動手勢的虛擬鍵?怎麼都在答為什麼不加返回鍵。
蘋果原本的home鍵就是單鍵操作,iPhone X也只是想要用虛擬按鍵來取代home鍵而已,所以整個邏輯應該還是保留在「單按鍵」上面。這點應該沒有什麼必要向安卓學習,即使是採用安卓類似的虛擬按鍵也只是保留中部home鍵
而已。
形狀方面,當然也可以直接將類似於home鍵形狀的圓形虛擬home鍵放進屏幕底部,但是縱向空間佔據太大,橫向寬度不足容易操作不便,所以用條狀虛擬home按鍵替代圓形home鍵。
操作邏輯方面,以往的home鍵的按壓式操作邏輯很難進行保留,那麼只能用滑動代替。既然實際上滑動操作已經能代替原來的按壓式操作,那麼也沒有必要引入安卓的三虛擬鍵來補償功能。
總之最核心的一點是,條形虛擬home鍵是用來取代原來的按壓式圓形home鍵的,而不是完全重新設計系統交互邏輯,所以蘋果並沒有什麼必要照搬安卓的按鍵。
況且作為一個天生傲嬌的水果,怎麼可能會出於繼承「用戶可能對安卓虛擬按鍵的使用習慣」的動機來借用安卓的設計呢......難道你們不覺得虛擬按鍵就是一種浪費屏幕的東西?
iPhoneX下面的橫線應該不會存在太久,目前是因為iPhone10年來第一次徹底的改變以home鍵為基礎的交互方式,顯示橫線是讓大多數用戶第一次上手就能更快的理解「橫線區域上滑替代home鍵」的幾個手勢的交互方式,估計等再過1-2代機型,大部分iPhone用戶可以習慣於這種全屏幕無按鍵手勢操作後應該會徹底的隱藏掉這個橫線。
稍微編輯一下加一點對屏內虛擬按鍵的看法:很多朋友希望要個虛擬home,或者說學學安卓弄個虛擬按鍵導航欄……其實從很久以前的ios就已經具備這個虛擬home了,你只要去輔助功能里打開那個小白圈就可以了,還可以根據你心情和喜好隨意拖動位置,你想放哪就放哪,但明顯蘋果認為這個東西就不應該出現在它理念中的全面屏之上,而我也覺得這種屏內集成個虛擬按鍵或者導航欄的交互方式是「上個時代的」,正面既然要儘力的去掉額頭下巴,那麼正面的按鍵也同樣是要被去除的對象,哪怕是那種可以滑動隱藏的虛擬按鍵。
所以……唯有用一種快捷方便的系統層面上的手勢操作來徹底替代這些按鍵,才能達到理想中的全面屏使用效果,而不是想返回桌面了我還得先喚醒個導航條然後再點導航條上的home鍵(累不累?),但畢竟ios已經用了10年基於home的交互邏輯,很多ios的深度用戶早已形成了條件反射,改變這個操作邏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加入這個橫條和安全區域也是為了更好的指示開發者和用戶,讓他們明白這個區域是留給系統交互使用的,所以我覺得完全可以理解目前橫條存在的意義,雖然不敢保證將來會徹徹底底去掉橫條,但逐漸淡化乃至消失應該是很可能的,畢竟那樣才能形成真正簡潔的全面屏視覺效果。
iPhoneX的這種手勢交互讓我想起了當年用N9的時候…N9就非常激進而且徹底的去掉了正面的所有按鍵,從屏幕外滑進去就返回主頁的操作也和X選擇的交互邏輯類似,但因為缺乏明顯的提示,也就是說完全沒有任何橫線或者箭頭去提示你可以從屏幕下方或者側面滑動返回主頁,用戶剛開始上手時可能會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返回主頁,不過習慣之後就完全可以在任意界面下隨意的返回主頁,而且N9不只是可以從下面向上推返回,左右屏幕外側滑一樣可以返回……並且我實際使用時誤操作極少,神一樣的交互體驗,就算在現在也是很奇妙的感覺,只可惜木馬一句話就毀了meego和N9……真是千古罪人。
謝邀。
我列舉一下兩種交互的客觀特點(我沒說是優點還是缺點,自己判斷)。
安卓虛擬鍵:
1.點按。2.由於安卓機型多,app為了適配不同屏幕大小和解析度,通常ui有矢量元素,可自適應。在全面屏上不需要第三方app特意適配。3.橫屏的時候虛擬按鍵不會隨著屏幕倒過來。4.可隱藏,可常駐,也可直接讓它消失用其它的懸浮球或者手勢軟體替代。用戶自己決定。iPhone x底部長條(截止於17年11月4號):
1.滑動。2.若安全區不顯示東西,因為不可隱藏,會佔空間。3.若安全區顯示東西的話,內容會被橫條擋住。4.每個app不同的適配風格,蘋果引以為傲的交互體驗統一就被打破了。用戶無法決定如何交互。4.橫屏,安全區跟著倒過來。5.所有應用都需要開發者重新適配。目前想到這麼多,如果有其它的,可以評論補充。
至於為什麼蘋果不採用安卓的?
我不是蘋果,我不知道。但是蘋果肯定覺得現在iPhone X用的交互更好用。謝邀。
首先,反對前面某個缺少全局觀的答主。
前面有人說到「模仿」和「跟風」的問題。全面屏的最終目的是做到正面全屏幕。做到手機正面全屏幕的唯一正路就是像iPhoneX這樣的異形全面屏(理智的想一想吧),在這一點上,iPhone沒有跟風任何公司,相反,諷刺的是,MIX首先提到的這個概念被競品貫徹落實了。更不用說國內一眾友商也只不過是把全面屏這個概念弱化成「18:9」屏幕比例。與其沾沾自喜地心理上「領先iPhone」,倒不如低頭看看差距。
然後再說說Android導航欄。
安卓的導航欄(Navigation Bar)誕生於為Pad設計的蜂巢時代的Android,為了便於平板電腦的在不同方向上的操作按鍵。在4.0後Google接機統一安卓設計規範,正式將導航欄放到手機上。Google向來沒有在交互和操作上做到完美。導航欄同樣如此,不僅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還侵佔了屏幕顯示空間。iPhone X上的虛擬Home條比Android的導航欄要簡潔美觀而且占的空間小。這不是一個跟不跟風的問題,而是在設計上,Navigation Bar三個按鍵帶來的割裂感與蘋果一切從簡的設計理念相違背。同時,蘋果的硬體工程師用了十年的時間,把iPhone X做到了現在這個「能做成屏幕就不能空著」的樣子,而軟體工程師卻要把保留下來的寶貴的顯示空間,留給一個時刻佔用屏幕的寬條帶嗎,這不是和全面屏背道而馳嘛。
如果說把這個操作條改成一個小圓圈,橫屏操作豈不是顯得很尷尬,而且同樣也浪費了大量空間。
想這樣嗎,我覺得不行
侵刪
在6s還沒出來的時候,就有曝光說6s用上壓力感應屏。
當時我說了:以後手機趨勢必然是屏佔比越來越高的時代,iPhone如果要做到屏佔比高,home鍵是十分有可能砍掉的,但是砍掉的話就沒法做交互了啊,所以要有個新的操作方式來取代home鍵。
當時我就覺得壓感屏就是解決home的方式,在屏幕任意地方,重壓一次返回主頁,重壓兩次進入後台。
然而事實是,壓感屏做了個快捷方式的操作,到目前也還沒多少app是針對壓感屏開發的。
所以我就覺得啊,用長條這個來取代home,還真的是下下策,不僅要用戶重新學習,還有個長條在屏幕下方佔據位置。
想一下,在屏幕任意地方重壓一次就是返回主頁,重壓兩次就是進入後台,邏輯多麼清晰啊。如果iPhone再學習Android做常駐虛擬鍵,那麼不僅僅承認交互方式,ios落後Android好幾年,還要造成用戶體驗不好(但是不代表虛擬鍵在Android上體驗不好,我是很喜歡虛擬鍵的)。從我這一個多月的 mix2使用體驗來看,屏內虛擬按鍵並不是什麼好的設計。
1、平白佔用一個下巴。
2、無法做到跟 app 完美融合,比如華為的系統,虛擬按鍵是黑的,然後你打開一個白色的 app 看看。
3、針對2的問題很多定製 rom 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默認隱藏,用時呼出。操作太過繁瑣。
其實蘋果的解決方案也有問題,現在碰到視頻、全屏圖片之類的,下面那條橫杆依然會顯示,很像是折中方案,未來估計會徹底隱藏掉。
謝邀。1.首先,我猜測一下,全面屏已經晚於一眾國內安卓機推出,如果仿照安卓,再使用相關操作,可能會被國內廠商落下口實,成為攻擊的一個借口「你看蘋果的交互又倒退了,哈哈哈」2.一行虛擬鍵再加上額頭劉海,真心不好看。3.對於未來交互的最終形式,我認為肯定是會擺脫按鈕這種實物介質的存在,而是轉換成聲控、形體控制。其實現在有一些交互設備,比如三星的交互廚房櫃檯,還有一種綁在手臂上的交互設備,都可以通過手勢進行智能設備的互聯。如果蘋果未來或者已經在開發相關設備,那麼在x上使用進行消費者教育就可以說領先別人一步了。
這個坑留著,我們未來看看會不會變成這樣
第二天新聞上就有【震驚!蘋果竟開始抄襲安卓!】知乎上就是【如何看待蘋果抄襲安卓的導航鍵】 B站上就是:【快來人!我摁不住喬幫主的棺材板了!】貼吧上就是【拿到新的iPhone,我有一些痛心疾首】蘋果的股價就是
【下跌 下跌 下跌】
這麼看 蘋果短期內不可能使用導航鍵你用過魅族的懸浮球嗎?用過你就不會那麼說了,真的和愛瘋的下面那個棒棒太像了。
看了你補充的問題,小白點早就有了而且可以全屏移動比你說的安卓的虛擬home鍵更好用。
我認為目前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app,如果app設計者把小黑條這部分空出來用於小黑條的交互會好很多,知乎也沒能做的好
基於小黑條的交互最不能理解的是多任務不能直接上滑關後台…另外就是希望以後小黑條可以自動隱藏
蘋果從IOS6就開始為了去掉home鍵做準備,整個系統的邏輯是滑動等手勢操作。你現在讓蘋果加入安卓虛擬按鍵那一套點按的邏輯,怎麼可能?
從Nexus一路用到Pixel,最討厭的大概就是這個小黑條了,十分期待Google也能改成手勢操作。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1,虛擬導航一定會影響屏佔比,這顯然有點本末倒置。
2,如果設置成適時隱藏的,那麼適時就是一個很難的交互設計,每個人都有不同是使用習慣。3,如果設置成可以隨時划出的,目前比較主流的解決方案,首先這並不是好的方式,另外這也並不符合蘋果的一慣交互設計,本來原來只要一下home,現在反而要先拖出來。4,蘋果的方式是一種類似邊框划出式的home 方式,是區別屏內滑動的最簡單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由於全面屏,導致邊框在底邊,其實也很不方便,單手情況,大拇指也許難有那麼大的活動空間,手小的人更會如此。最後,說什麼ios怕丟臉不模仿安卓,全面屏高屏佔比和大屏都是安卓手機開始流行的,蘋果就不怕丟臉了嗎?我覺得三星的壓感home可能更像一種未來的交互方式,蘋果也有自己的3d touch,不知道為什麼不用虛擬條這種東西完全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早該絕種了
我換成iPhone就是因為虛擬鍵用著太難受,沒底欄的時候還好,自從谷歌帶頭開始加底欄之後,那兩排虛擬按鈕怎麼看怎麼彆扭,用了變色之後會更彆扭,隱藏了操作又不方便,所以我很慶幸iPhone沒有採用這種設計,要不真沒手機用了。
大概蘋果覺得右滑就是比一個返回鍵好用吧
其實ip6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沒有返回鍵home鍵不夠用的問題,當時蘋果硬著頭皮給出了個右滑的方案,可能蘋果覺得搞個返回鍵就是low,然而,右滑操作實在是不敢恭維,容易操作無效不說,還和很多操作衝突,最明顯的就是用自帶圖庫打開圖片右滑操作就變成了上一張,必須去夠左上角的返回,還有比方說我現在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想退回去右滑也是沒用的,只能再去夠左上角的返回。所以,要是像安卓一樣,其實從ip6就需要搞了,可能蘋果自己也沒有想好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以前還有個home鍵可以分擔一些操作,現在連唯一一個home鍵都沒了,只能硬著頭皮把home鍵弄到屏幕里去了,之前的右滑又不想改,就變成這個樣子嘍因為蘋果最開始就只有一個實體按鍵home鍵。安卓最開始有:home, back, menu, search然後逐漸演化為home back和recent。這麼多按鈕,而且當時還是處於recent和menu的過渡期,所以必須使用虛擬按鍵。而蘋果所有操作只有返回桌面和打開Siri是必須使用home鍵的,用上劃代替很不錯。不過左側下滑和右側下滑通知欄,仍有抄襲安卓嫌疑。(安卓是單指下滑通知,雙指下滑快捷開關)
如果蘋果學安卓那還叫什麼蘋果,而且我最重要的是全面屏的意義在於顯示空間大,如果學安卓弄個導航鍵,那全面屏還有什麼意義,從來我都不喜歡導航鍵,未來我倒是希望蘋果能完全用手勢操作而不佔用屏幕空間
我始終都想不明白,以往越獄的zephyr,auxo,tage等一系列神級插件哪一個不比蘋果這個解決方案好一萬倍,不就是一個home鍵有什麼不好替代的呢,無非就是單機,雙擊,輕觸雙擊三個模式。放一個條條可以方便學習嗎?醉了,為什麼5年前越獄插件就可以完美實現的事情蘋果山寨都這麼奇怪呢O.O
4.0後我不用安卓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這個莫名其妙的虛擬導航,簡直是腦殘
虛擬導航鍵,還是一個按鍵
一個按鍵,如果不是實體的
就肯定要佔用屏幕空間
能用手勢解決了
為啥要放佔用屏幕空間的導航鍵
ps
不出半年,各大安卓肯定copy iPhone X的新手勢
並且象徵性地去除導航鍵
google在一年後,原生跟進全面屏沒有導航鍵
推薦閱讀:
※如果你是三星的戰略高管,你會怎樣跟蘋果競爭?
※目前(2015 年 8 月)來看,Apple Watch 是否可以宣告失敗?
※windows虛擬機跑Linux,Linux虛擬機跑Windows以及雙系統,哪一個適合作開發環境?
※蘋果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怎樣評價MacBook只保留 USB Type C 的設計?
TAG:iPhone | 蘋果公司AppleInc | Android | iPhon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