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牛頓的這個定理是對的嗎,為什麼?


學微積分就不要看牛頓的老書了。。

在柯西之前,誰都說不清楚極限是個啥。。


牛頓的著作現在只能作為科學史的文獻來讀,如果想學微積分,找本高數課本最好。


牛頓的時代連epsilon-delta語言都還沒有出現呢……他能說清楚這事情就怪了……所以學實分析啥的,還是乖乖看20世紀以後的書吧……


謝邀,在牛頓時代,微積分還沒有嚴格化。人們都天真地以為所有的連續函數都是可微的。事實上,可微性要到Weierstrass提出那個連續但不可微的函數後才真正被重視起來。

此外,以牛頓為首的英國學派本身就是不重視抽象理論基礎,而強調直觀使用的實用主義者;牛頓本人也認為自己研究的是「自然哲學」,使用的是數學的方法。包括牛頓的流數理論,其實現在通用的是萊布尼茲的記號(微分之商,牛頓的導數記號是加點;修改:加撇的記號是拉格朗日引入的),微積分的嚴格化也是17,18世紀大陸數學家完成的。於此同時,分析力學也是18世紀拉格朗日等大陸學者發展起來的(只有牛頓力學裡強調「力」,事實上這是一個虛構的概念;分析力學之後,人們關心位移,動量,時間,能量等更加深刻的物理量)。所以說,牛頓的著作在當今已經是歷史意義大於學術價值了。


搞懂微積分你需要學習一個實變函數的西方的那一套理論。


感覺還是實用主義好。別扯那麼多,能用就好。真理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的,你在一定條件下用,牛頓說的未必就是錯的。現在很多數學說起來那麼高深,那麼嚴格,無非也就是因為實際有了需求才發展起來的。

勸,牛頓的書真的別看了,中世紀思想混亂,不混亂就出不了奇葩,你理解這些東西現代有更加簡明的認識方法。了解古人是好,但去花力氣了解他們的思想,我覺得大家都還沒到那個境界。


如果當初發明微積分的不是牛頓,萊布尼茲,而是祖沖之、楊輝、郭守敬等人,那麼我們使用的微積分符號也許就是王、玉、囯、國代替 oint_{a}^{b} 之類的符號了。符號是人給它賦予了含義才表示某個概念,如果&< [ ABCD、 alphaetagammaDeltaint_{a}^{b}oint_{a}^{b} ......沒有賦予特定場合下的含義,那麼它們就是一堆亂碼。

那麼為什麼沒有用漢字表示的公式呢?也許是因為:

1.使用的人少

2.沒有大牛推動,建立一套體系是複雜的事情;

3.難於處理(其實第三點在計算機時代不是問題,現在有人創造了漢字編程,不用C,JAVA之類的語言)。

用什麼符號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它背後的理論。

雖然牛頓時代,微積分還沒有嚴格化,但是牛頓的「思想」一開始就是正確的,也就是他的「自然哲學」是正確的,管他用萊布尼茲的記號也好,還是漢字元號也好。當然要加一句,嚴格化是必要的。

就好比蓋樓房,樓房的框架先要立正了吧,地基先要打好了吧,至於隔牆,幕牆,飾面之類的可以陸續加上去。如果一開始框架歪了,蓋個兩三層還可以,到了二、三十層非塌不可。

某些理論追求裝潢的精細,基礎先歪了,有人敢住嗎?

如果是中國人數學領先的話,當年祖沖之或許用礻字旁表示標量,用衤字旁表示矢量,隨便舉個例子,如

祅=祅_{a}+祅_{b}+祅_{c}

祅=祅_{ㄚ}+祅_{ㄅ}+祅_{ㄘ}

襖=襖_{a}+襖_{b}+襖_{c}

還可以用祵、裍表示積分,用祖、袓表示微分,

還可以用袌表示閉包,

還可以輔以注音符號

b ㄅ--玻

p ㄆ--坡

m ㄇ--摸

f ㄈ--佛

d ㄉ--得

a ㄚ--啊

b ㄅ--玻

c ㄘ--雌

d ㄉ--得

等等等等。

誰說只有一種可能。

既然可以發明平行宇宙,為什麼不可以發明漢字數學符號,古埃及使用楔形文字一樣可以表示數學。

而且這比平行宇宙容易證明,是那種踮腳就能夠著的東西,或者蹦著能夠著的東西,再不濟搬把梯子也能夠著。

一切皆有可能。不要雙重標準。

當然用的最廣泛的還是現在這套系統。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奠定經典物理學的大廈,我們用的再熟練,也是翻譯,或者製圖員,或是搬磚的,牛頓、愛因斯坦才是大廈的設計師。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克萊因瓶在三維空間中是不可能的?
數學中有哪些最複雜的領域或最抽想的領域,複雜或抽象到什麼程度?
什麼是 spin geometry?
N維向量的叉積是如何被定義的?
為什麼Mumford要引入stable bundle?如何理解stable bundle?

TAG:數學 | 物理學 | 幾何學 | 微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