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聖諦一法成就四果聖人?

四聖諦:苦、集、滅、道。

四果聖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四果聖人證到的四聖諦有何不同?又有什麼相同?


四諦實際上是整個原始佛教的高度概括,是十二緣起思想的最終總結,是開悟見法的標準,佛教徒是否開悟,關鍵就看他是否觀察十二緣起而認同四聖諦,認同了,就是初果,但是光認同或者證實了四諦不代表解脫,就好像你要戒煙,先要明白抽煙的害處一樣,你明白了不見得一定可以戒掉,而四果羅漢是指已經解脫了,不光明白道理,而且也把苦給斷滅掉了,而初果是僅僅證明了(四諦)佛理的真實可靠性,但是並沒有真正的離欲離苦,而二三果是初果到四果的過程,欲求越來越少,果位越來越高,四果的時候,是無欲無求的,但是初果到四果是依照同樣的四諦來修證的,所以法沒有變,而解脫的程度是有變化的


怎樣正確理解「緣起」?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悟「緣起」而成佛,但因緣起深奧難解,為使尚未起信的眾生免於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轉法輪時,特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以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因此,「緣起」是佛陀自證成佛的「自受用」,「四聖諦」則是「他受用」之始。

四諦

諦」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譯,意譯為「不顛倒」,引申義就是「真理」

「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那麼,「四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四條真理。

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也就是說,若能如實知見四諦,便是聖者,因此稱為「四聖諦」。四諦的四條絕對正確的真理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告訴人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

三轉四諦法輪

佛到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

第一次說法這麼說:原來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時滅,可證性。

第二次說: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

第三次轉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道,汝應修;此是滅,汝應證。

每一諦都有示相、勸修、作證三轉,三四十二,因稱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使阿羅漢聽了以後,發心修行,知苦諦生死,斷集諦煩惱,慕滅諦涅盤,修道諦法門。使他們覺悟,是三界內分段,變易生死的苦果;是三界內見、思二惑煩惱的苦因;是三界外涅盤的樂果;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品的樂因。這就是三界內、三界外的二重因果,稱為示相轉。佛對人指示出苦集滅道四諦的體相以後,又積極地勸勉他們,既知之後,就要精進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法門,斷見惑與思惑煩惱,跳出生死輪迴,得證不生不滅的涅盤。稱為勸修轉。由於許多人,雖然願意修道或恐中途發生懷疑,這樣修行是否能夠得道呢?所以佛再以自己的經歷來作證說:『我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是完全做到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我就是經過這樣修行得成菩提道果的。』稱為作證轉。

無作四諦。生死果為。煩惱為集諦。寂滅聖是名滅聖諦。以無二法得。是名道聖諦。

觀苦聖諦知集無和合。是集聖諦知滅無滅。是滅聖諦以無二法得道。是名道聖諦

二、因緣生法,那這個因緣不是一種法嗎?

《阿含經》:「若見緣起即為見法,若見緣起即為見佛。」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三、如何避免無盡的過失呢?

道聖諦即為道,是出世間的因,解脫苦的方法,通往涅盤之路稱為道。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為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

以四諦為例,就有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作四諦,無量四諦,漸次增進,步步高深。《智度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就是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盤經》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在道諦中並沒有祈禱,膜拜與儀規,因為這些不是正道。不過,對於教義不理解之初信者,由於宗教情操的需要,通過優美的習俗與儀式來引導他們走上這條聖道。

在經典中注重正見,在大乘意為注重般若,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如正精進,修八正道時,每一道都要精進,然而對修解脫道者來說,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應是般若智慧的應用於修定、修正念、修智慧中,並非在正業、正語、正命此三道中精進。一個修行人如果一直精進的修正語,講好話,那他的心就可以不散亂了嗎?

四、如何是無生?

精進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斷見惑與思惑煩惱,跳出生死輪迴,達到得證不生不滅的涅盤,此為如何。

問:如何是無生?曰:如何。


佛法就是四諦,是十二緣起思想。

佛陀沒有說其他的佛法。

佛祖沒說十方佛。

佛祖沒說菩薩。

佛祖的本生故事開始,是佛祖滅度以後,後人編的。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7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42卷-第47卷)

[0336a08] 五

[0336a08] 時,世尊病癒。病癒未久,即出精舍,於精舍後清涼處,設座而坐。

[0336a09] 六

[0336a09] 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0336a11] 「是慶幸事。大德!能忍耐,是慶幸事。大德!世尊足矣。大德!因見世尊病,我身惶懼,四面不明、諸法不辨。大德!但我有少分之安心,世尊未對比丘眾作少分之宣稱,當不為般涅槃。」

[0336a14] 七

[0336a14] 「阿難!比丘眾對我何所須耶?阿難!我說無別內外之法。阿難!於如來法中無有『師』。阿難!若思『我統理比丘眾』、『比丘眾思念恃靠於我』,對於比丘眾應有所宣稱。阿難!然而如來不思『我統理比丘眾』、『比丘眾思念恃靠於我』。阿難!如來更何須對比丘眾有所宣稱耶?

[0337a04] 八

[0337a04] 阿難!我今已經年老衰,加久生之年齡已八十歲。阿難!譬如助行古車之皮紐,阿難!如來之身,亦似為皮紐所助而行。

[0337a06] [P.154] 九

[0337a06] 阿難!如來不作意一切相、滅一一之受,住於具足無相心三昧時,如來則得安穩。阿難!然而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0337a09] 阿難!云何比丘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耶?

[0337a11] 一〇

[0337a11] 阿難!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0337a13] 阿難!如是,比丘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0338a01] 一一

[0338a01] 阿難!於今或我滅度後,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則於勤學(佛法)者中,乃我最上之比丘。」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7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42卷-第47卷)

-------------------------------------------------------------------------------------------------------------

第五 自洲品

〔四三〕第一 自洲[1]

[0061a10]

一~二

[0061a10]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61a11]

[0061a11]

「諸比丘!以自為洲,以自為依,不為異依,以法為洲,以法為依,不為異依而住。

[0061a13]

[0061a13]

諸比丘!以自為洲,以自為依,不為異依,以法為洲,以法為依,不為異依而住。應如理[2]觀察:愁、悲、苦、憂、惱由何而生?由何而現耶?

[0062a01]

[0062a01]

諸比丘!愁、悲、苦、憂、惱由何而生?由何而現耶?

[0062a02]

[0062a02]

諸比丘!於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以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因有色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62a06]

[0062a06]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受中有我,我中有受。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因有受之變易、變異而生愁、苦、憂、惱。

[0062a08]

[0062a08]

觀想是我……

[0062a09]

[0062a09]

觀行是我……

[0062a10]

一〇

[0062a10]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因 [P.43] 有色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62a12]

一一

[0062a12]

諸比丘!於色知無常、變易、離欲、滅盡。前色以及現在一切色,皆是無常、苦而有變易之法,如是以如實正慧觀者,則愁、悲、苦、憂、惱斷。令斷彼等故不恐懼,不恐懼故樂住,名樂住比丘,為一向涅槃者。

[0063a01]

一二

[0063a01]

諸比丘!於受知無常、變易、離欲、滅盡。前受以及現在一切受,皆是無常、苦變易之法,如是以如實正慧作觀,則愁、悲、苦、憂、惱斷。令斷彼等故不恐懼,不恐懼故樂住,名樂住比丘,為一向涅槃者。

[0063a04]

一三

[0063a04]

諸比丘!於想……乃至……

[0063a05]

一四

[0063a05]

諸比丘!於行知無常、變易、離欲、滅盡。前行以及現在一切行,皆是無常、苦變易之法,如是以如實正慧觀者,則愁、悲、苦、憂、惱斷。令斷彼等故不恐懼,不恐懼故樂住,名樂住比丘,為一向涅槃者。

[0063a08]

一五

[0063a08]

諸比丘!於識知無常、變易、離欲、滅盡。前識以及現在一切識,皆是無常、苦變易之法,如是以如實正慧觀者,則愁、悲、苦、憂、惱斷。令斷彼等故不恐懼,不恐懼故樂住,名樂住比丘,為一向涅槃者。」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5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22卷-第34卷)

======================================================================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07 冊 No. 0004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0051a04]

二四

[0051a04]

爾時,世尊之疾完全痊癒,痊癒已則由住室出,坐於蔭涼處所設之座。時尊者阿難詣近世尊,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051a07]

「世尊!我曾見世尊於健泰時,及見世尊如何忍受苦。世尊!當我見世尊之病、身體衰弱,我神志昏迷不明法、不辨四方,但唯念:『世尊若任何遺教比丘眾,世尊應不入滅。』以聊慰我心。」

[0051a10]

[P.100] 二五

[0051a10]

「然者,阿難!諸比丘眾向我眺望何耶?阿難!我所說之法,於內於外悉無區別。阿難!如來所說之法,於弟子是無隱秘、握拳[5]不教。阿難!若有如是思惟:『我引導比丘眾』或『比丘眾依怙於我。』然,阿難!對於比丘眾應何教言。阿難!如來不如是思惟:『我引導比丘眾』或『比丘眾依怙於我』。然,阿難!如來對於比丘眾以留何教言?又,阿難!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將盡、年壽將滿,年齡已八十矣。阿難!猶如舊車輛之整修,尚依革紐相助,勉強而行。阿難!如是,想如來之身體亦復如是。阿難!當如來停止一切憶念,而入於滅受想三昧時,阿難!如來之身體,始為健全安穩。

[0052a04]

二六

[0052a04]

因此,阿難!以自作洲[6],自作歸依,勿歸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阿難!何故以自作洲,自作歸依,不歸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耶?

[0052a07]

阿難!於此,比丘當以身觀察身,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對受……乃至……對心……乃至……對於法觀察法,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如是,阿難!當自作洲,自作歸依,勿歸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

[0052a11]

[P.101]

阿難!於現在或我滅後,若有人自作洲,自作歸依,不歸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不歸依他人者,阿難!彼等於我比丘眾中,將在最高境地必定樂於修學。」


贊同上面說到「四聖諦」高度概括了整個佛教,而且,四聖諦與八正道是我們目前唯一確定佛陀講過的法,甚至他有沒有說過所謂的「四果」大家現在都無從得知。如果說「四果」存在的話,那每一果都含四聖諦的教法,不過理論上對「四聖諦」的考察,思維,實踐(出家受戒)是為了達到初果。

我認為每一位認真的初學者都應該讀一下聖嚴法師的「四聖諦講記」,概念就會清晰些:

四聖諦講記_顯密文庫 佛教文集 佛教電子書 佛教圖書 佛經 佛教故事 藏傳佛教


四諦中的滅諦就是指涅槃,即證得四果阿羅漢。

道諦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證得涅槃具體的方法。


佛陀講的不就是苦與苦滅嗎???


推薦閱讀:

南傳佛教如何超渡?
學佛的人怕死嗎?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自在,持戒不是約束了自在嗎?
有時候蹲廁所隨機播放到佛歌或者隨口念佛怎麼辦?
佛教明明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論基礎,為啥非要搞成宗教?

TAG: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藏傳佛教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