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水在足夠的壓力下會變成固體嗎?
當給水蒸汽高壓可以使水蒸氣液化,但是給液體高壓可以固化嘛?畢竟冰的體積比水的大
乾貨在這裡,實驗證據。水高壓下的晶體結構,如下圖。
Geim教授,就是那位憑藉發現石墨烯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大牛,有一篇文章恰好關注了這個問題見Square ice in graphene nanocapillaries. 這個文章里的做TEM的實驗室和我們有合作很熟。
作者在兩片單層石墨烯形成密閉空間中壓縮水到一納米的厚度,發現水在其中成為了立方相的水單晶,而且這些單晶可以疊成雙層或者三層晶體。
我來介紹並分析一下,首先樓主提及的壓縮水的壓力是多少呢?答:一萬倍大氣壓,即1,013,250,000 Pa,也就是說大約相當於每平方米上壓了101,325噸的東西。這麼大的壓力是如何實現的?當然不是靠液壓來壓。是靠兩片石墨烯中的分子間相互吸引作用力來實現的。真是不得不讚歎大牛的實驗眼光。
大牛還給了一個視頻,顯示兩層石墨烯中間,在電子束的照射下,這個晶體不斷生滅,非常漂亮的工作。
更新:
看到大家感興趣,放幾張冰10(冰根據晶型不同,除一般冰以外,名字一直從冰2排到冰17)以上壓力逐漸升高的結構模型(沒錯,是模型而不是實際,因為這些貨要求的壓力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能力了,所以造不出來)圖:
以下為原答案:========
這是一張水的相圖:
在100MPa~10GPa(1000-100000大氣壓)的區域,水是可以直接通過加壓變為固體的,固體的形態為高密度冰。壓力再高,甚至可以直接把超臨界狀態的水變成冰。
理論上,持續升壓會不斷摧毀水分子之間的鍵力,使一般低密度冰的結構發生變化,冰一共有十幾種晶體結構,比如說在南極最厚的冰蓋底層,由於壓力極大,就是以高密度冰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如果繼續加壓直至超出地球自然存在的壓力,到1Tpa(1千萬大氣壓)變為金屬態冰。
更高的壓力,比如說超過中子星內部壓力,會摧毀水分子內部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結構,使水變成中子態……當然這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玩金剛石對頂砧(diamond anvil cell)時,誤將水當作傳壓介質(甲醇: 乙醇: 水 = 16: 3: 1,作用是儘可能使壓腔內保持靜水壓狀態),然後常溫下加壓,在顯微鏡下就看到水結晶的現象,預估當時壓強有20 GPa。結果當然是被老闆一頓嘲諷(因為我的失誤)。
高票回答,已經貼出了水的相圖,某就不多此一舉了。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通常用氖做傳壓介質,在高壓下(約大於5 GPa)氖也會結晶。這些傳壓介質結晶會導致樣品受力不均。如果水在高溫高壓下(我們的實驗最高記錄是3500 K,258 GPa)拚死不結晶,大家會直接以水作傳壓介質了(如果水不與樣品發生反應的話),誰還會費盡心機地發明那麼多奇葩的傳壓介質。
手機碼字,不太方便,請見諒。
====================================================================
搜索文獻時碰到幾篇科普性的短文:
原文鏈接:1.Phase diagram of water and ice
2.Water phase diagram
相關文獻請搜關鍵詞:water phase diagram...
可以
我記得常溫下大約600MPa就可以把水壓成冰了。當年研究超高壓滅菌技術和冷等靜壓機的時候查到的,以水為介質冷等靜壓機最高能達到600MPa,就是因為水會直接壓成冰,要達到更高壓力就需要換介質。這是一個有實證的工程問題
各位不必亂開腦洞了。讀圖。。。。講真,超高壓下形成的東西應該可以稱為固態,固體,卻不一定能被稱為固相。。。不過也符合題主要求了
建議題主看一下水的三相圖實名反對@find goo 的瞎幾把答
這屬於高壓領域了,這裡不講理論,直接說結果,是可以。用金剛石對頂砧壓水即可,通過金剛石觀測窗在顯微鏡下可以直接看到,這個實驗很簡單,而且不要太大壓力,可以看到水結冰,減壓後水再恢復原態,不超過3Gpa的壓力,具體壓力年代久遠,記不清了。日本人做過相關視頻,可以找一下。
國考題目,你值得擁有我大概跑題了(^_^;)剛好做到這
針對高贊回答想說明一下。Geim教授的這篇工作已經被我們組參與的相關合作,通過電鏡表徵證實了,形成了晶格條紋已經被是NaCl引起的,並且相關表徵工作的參與者也已經發了說明跟Geim進行了討論。Geim教授最近剛好在南京參加了石墨烯大會,對於這樣的結果他也基本表示認同,並認為可能是電鏡表徵方面的合作者將樣品污染所致,視頻再漂亮是假象,也是沒有用的。
附上上課時的相關說明。
高票 @賈明子 的相圖已經能說明問題了,但對 @求畢業要淡定 的答案持保留意見。 Geim的實驗確實賞心悅目,但是評論裡面 @范翼騰 已經提到了,Geim實驗其實反映的是在confinement的條件下,水在石墨烯界面上的界面性質,這裡起作用的不僅是壓強,更重要的是水與石墨烯結構的相互作用。
以下舉個栗子:
隨手做了一個簡單的MD模擬,323K, 1atm,水分子用tip4p/2005,H2O與C的相互作用用比較新的PHS[1]力場描述,100ps後狀態如下圖,僅僅顯示靠近石墨烯界面的水分子。
圖上看得不是很明顯,但實際上是結構化的(或者說有序排列的,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作為結晶,但在界面上我比較傾向於不用這個詞)。下圖是密度曲線,橫軸單位是angstrom, 縱軸是每angstrom^3分子數,常溫常壓下非界面上的正常數值約為0.1。由於模擬時間並不長,所以密度曲線不是很平整,但是已經看得出來明顯的兩個尖峰,代表兩層結構化的水分子,而兩層水分子的厚度大概在0.7nm。在此我只想說,在常溫常壓下界面上的水分子已經是結構化的了,所以Geim實驗中得到的單晶的條件不只是要高壓,而是同時需要有水與石墨烯界面的存在,而且有confinement條件。之所以強調confinement,是因為在confinement條件下液體性質會有很大變化,如下圖,試想兩片石墨烯內壓住一定量的水,那麼平直的那一段0.1的密度曲線會消失,兩個界面引起的結構化水分子層會相互以更複雜的形式相互作用。
說到confinement,引用一篇講碳納米管中水形態的文章,也是MD Simulations [2]。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不同半徑的碳納米管中水的形態是不同的。
以上
[1] G. Pérez-Hernández and B. Schmidt,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15, 4995 (2013).
[2] S. Gravelle, C. Ybert, L. Bocquet, and L. Joly, Phys Rev E 93, 033123 (2016).
小時候看一個科普讀物
木星因為引力太大
有液態氫
下邊是固態氫
最下邊還有一層金屬氫
會的。不過以地球上海底的深度自然情況下達不到,但實驗室理論上可以做。
其實不妨想想極限大時。。。兩種情況 ,要麼保持水分子的性質,變成了熱力學最穩定的單種晶體(晶體總是最穩定)要麼分子被壓碎,水分子不存在。。。大概是相圖(p-t)的上邊界了?
肯定會的
氫氣超高壓力都變金屬氫了。
水就更容易了
@大咸涼濕 幹什麼關評論了。
我就覺得你的靠譜
亞固體因為首先分子結構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比如液化氣,這種,那麼基本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至於氫金屬。。。。還在實驗室。。。
從玄幻的角度來說的話……來自:《五行天》方想
介穩態不聊水型物質 oc斜率為負 簡易相圖上常溫確實搞不出來
看水的三相圖不就結了…
=重大的壓力之下
找相圖看一眼不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水在燒開的過程中,水溫是平均上升的還是會加速上升?
※平放的毛細管中裝有液體。如果加熱左邊的液面,毛細管中液體會怎麼運動?
※如何證明熵的兩種定義等價?
※工程熱力學的焓和熵有具體明確的定義么?
※熱力學中的壓強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