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Arcade Fire第五張專輯《Everything Now》?
原文首發自我的專欄:【樂評】Everything Now:大師們的手藝沒有丟,但方向呢? 歡迎各位關注。
Everything Now:大師們的手藝沒有丟,可方向呢?
LCD Soundsystem的歌曲「Dance Yrself Clean」的標題可以很巧妙地概括Arcade Fire的「Everything Now」的風貌:讓人「dance」是他們的直接目標和實踐媒介,而通過「dance」讓人從現代性的污水中變得「Clean」則是他們的根本目標。其實,舞曲沒有錯,反抗現代性也沒有錯;問題是,該怎樣構建兩者間的聯繫呢?這一次,他們給自己出了太難的題目,最後也沒有拿出具有足夠說服力的答案。
如果說這些天來歐美樂壇發生了什麼引起轟動的事情,那Arcade Fire發行萬眾期待的新專輯「Everything Now」肯定算是一件——此前將先行發布的專輯同名單曲「Everything Now」評為Best New Track的Pitchfork給這張專輯整體評出5.6分的低分也算作一件。
反一反常態,好話說在前頭——「Everything Now」絕對沒有那麼糟糕。起碼,在音樂細節上,你所能挑出的不足之處是有限的,因為Arcade Fire確實是大師級的樂隊,而大師一旦成為了大師,其手藝就幾乎不會丟失。這張「Everything Now」依然有令人驚嘆的單曲——比如上文提到的專輯同名曲「Everything Now」:亮耳的復古音色的鍵盤反覆演奏主旋律,主歌部分人聲與節奏組的層次處理得恰到好處,節奏組的演奏給人以跳躍感的同時又不至於蓋過Win Butler在演唱時竭力呈現每一個弱音。在5分03秒的長度里,吉他、合成器、長笛、弦樂與宏大的人聲合唱依次登場並隨時交叉出現,整體繁複而有序,呈現出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層次感與結構感。配合歌詞內容來看,整首「Everything Now」似乎重現了消費主義主導下的現代社會裡一種令人恐懼的無休無止的渴求感:我們已經擁有很多東西,然而我們不僅什麼都還想要(「everything」),而且是馬上(「now」)就要。在「Signs of Life」中,Arcade Fire對於各式節拍和鼓點的變幻層疊已接近LCD Soundsystem的最佳水準(這回LCD Soundsystem可不是專輯製作人之一),副歌部分甚至有些讓人回想起早期的Michael Jackson;所謂的「signs」似乎可以構成一種雙關,作「符號」解,可看作現代社會中人對事物甚至是人自己所賦予的種種未必準確、有時甚至充滿偏見的標籤與符號,作「跡象」解,又可推理是這種現象使世界與真相的生命力消亡,我們最終得到了一個完全物化的世界,no signs of life。Arcade Fire甚至在歌曲的首尾分別加入了警笛聲,這更強化了主題與現實的聯繫,也是對現實的一種暗示。對氛圍感濃重的搖滾樂有所偏好的樂迷也無需失望,實際上的專輯終曲、長達6分半鐘的慢板歌曲「We Don"t Deserve Love」儘管缺乏「Neighborhood #1」式的驚人力量,卻在多種合成器音色交織而成的器樂演奏中展現了Wussy式的甜美與力量水乳交融的綿延感,為專輯畫上了一個頗為大氣的句號——一句「What could we deserve」頗為引人深思。專輯中段的曲目質量實在一般,筆者本以為「Chemistry」是首和「Signs of Life」一樣具有科技與情感雙關意義的歌曲,然而事實證明它只是首融入了雷鬼節奏的小情歌,而且副歌寫得過於簡單;完全由電吉他和貝斯打底的「Good God Damn」給人的感覺不錯,然而全曲的情緒起伏也未免太過平淡,尤其是至此聽眾已經接受了連續幾首並不出彩的歌曲的洗禮,此刻乍聽之下本以為迎來了一首質量優良的曲目的救場。不過這幾首歌曲終究未到不可入耳的水平,放在其他人的專輯裡,也可算作不過不失的filler。就算是本年度最受好評的專輯「Melodrama」,相對開場與尾段,中段的內容也是略顯平淡空洞,相比之下「Everything Now」不過是塌陷得嚴重了一點;而且話說回來,開場高規格、中段續寫精彩且尾段升華主旨的,那張專輯大概只能叫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或者Abbey Road。總之,要說「Everything Now」不能成為任何意義上的2017年度最佳專輯,當然是合情合理的;但要說它連及格分都拿不到,我覺得有失公正。
如上所述,Arcade Fire做音樂的手藝並沒有完全丟失;那麼,他們真正丟失的,似乎是自己的方向。 「Everything Now」這張專輯有兩大標籤:舞曲以及現代性。這兩個方向並非Arcade Fire首次涉足:對舞曲、電子音樂的探索,從他們的上一張專輯「Reflektor」就已經開始,而那時他們並未招致如此多的惡評;至於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探討,更是他們從出道起就在思考的課題——這也是一直以來評論家高看他們一眼的原因之一。雖然在「Everything Now」之前,Arcade確實未曾將這兩個方向完全並軌;但這並不代表這兩個方向是絕對不兼容的。舞曲也是可以拿來說點「正事」的:如Bruce Springsteen的經典專輯「Born In the U.S.A.」中,「Working On the Highway」、「Dancing In the Dark」等曲目都包含了明顯的舞曲元素,集中展現了美國工人階級在並不樂觀的社會形勢中的樂觀一面。
所以,為什麼拿「舞曲」說「正事」到了Arcade Fire這裡就行不通了呢?問題就出在他們最想說的「現代性」上。在此處,Arcade Fire給自己出了一道太難的題目。「現代性」其實算是一個文學性較強、而難於用音樂表達的課題,可是說到底Arcade Fire產出的又還是音樂而非詩集。在Arcade Fire的前幾張專輯中,關於「現代性」的探討的出現之所以並不突兀,是因為他們在音樂上花費的筆墨足夠濃重,可以平衡歌詞上對「現代性」的探討所帶來的生澀感——他們此前的專輯,不是音樂元素的密度特別大(如「Funeral」中有多種樂器出現、同種樂器以不同音色反覆出現),就是總體長度特別長、曲目內容特別豐富(如「The Suburbs」),音樂上的宏大感與文學上對物慾橫流、感情淡漠的現代社會特性的批判可謂相得益彰。沒有音樂上的宏大感,就沒有Arcade Fire那前四張——或者嚴格點說,前三張——思想深刻的大師級流行音樂作品。
在「Everything Now」中,文學與音樂間的失衡來源於舞曲元素和電子音樂的進一步介入。筆者在上文對舞曲的功用的描述是「說點正事」,此中的「點」字相當重要:說到底,作為音樂的舞曲,基本功能就是助興伴舞;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甚至不那麼鼓勵人去思考。因而,舞曲可以用於「說正事」,卻並不適合作為專輯中心思想的載體,尤其是「現代性」這樣宏大的議題。「Born In the U.S.A.」之所以經典,的確有前文所述的「Working On the Highway」等曲目的功勞,但更有硬搖滾風格的開場曲「Born In the U.S.A.」中以美式硬漢形象示人的Bruce Springsteen唱出對時勢深刻洞察的功勞,更有抒情慢板曲目、專輯的終曲「My Hometown」散發淡淡家國憂思的功勞。這一次,Arcade Fire大概是覺得轉型的時機已然成熟,徹底地轉向了舞曲與電子音樂;整張專輯中只有「We Don"t Deserve Love」勉強算得上帶有抒情色彩。筆者並非意欲說明,想「說正事」,就一定要傳統地抒情、一定要搖滾;電子音樂確實是現當代音樂的未來。只是事實證明,關於「現代性」,Arcade Fire用新興的電子音樂交出的答卷遠沒有他們用搖滾樂交出的答卷那樣具有說服力。雖然專輯中的一些曲目能說明「Everything Now」不像部分樂迷所說帶有極簡主義傾向,但似乎Arcade Fire對電子音樂的想法確實比較簡單。另外,就像上文提到過的那樣,「Everything Now」的中段近乎「塌陷」。專輯的首尾都有相當拿得出手的舞曲元素和電子音樂主導的曲目,而專輯中段卻填塞了許多質量中等的曲目——筆者第一次聽到「Put Your Money on Me」的副歌時,感嘆「終於聽到了能吸引人注意的曲目」;然而定睛一看,其實此時專輯已經進行到了尾段。
說到專輯中段,位居全局正中的「Infinite Content」算是很有意思的曲目。粗略讀過整張專輯的歌詞,筆者發現「Infinite Content」確實可以視作專輯的「分水嶺」,就像「Melodrama」中的「Liability」一樣:「Infinite Content」之前的曲目,思想內容偏放縱;而其之後的曲目,思想內容偏反省。這樣一來,兩首曲風迥異的「Infinite Content」並列放在專輯正中,也算是Arcade Fire在專輯結構上的考量。然而與「Melodrama」不同的是,「Everything Now」的上部與下部間音樂色彩的差異並不明顯,頂多說下部的節奏被稍稍放緩、電子音牆被削薄;兩首「Infinite Content」之間的對比度要遠遠大於專輯的上下部之間的對比度。這就令人十分困惑:鄉村民謠風格的「Infinite_Content」所開啟的下部,更像是上部的續集而非下部——所以為什麼要製造兩首「Infinite Content」在聽感上的割裂感呢?而若打破這種結構觀念來看「Everything Now」,「Infinite Content」的存在就更加不知所謂了——重複的歌詞、簡單的旋律,這兩首曲目沒有任何理由成為獨立的單曲。雖然Arcade Fire從未產出過高度結構化的概念專輯(「The Suburbs」屬於半結構化的專輯),但筆者大膽假設,如果Arcade Fire能將「Everything Now」做成一張結構性較強的概念專輯,那麼文學性上的增色也許多少能彌補專輯在音樂性上的缺失——大概Arcade Fire也這麼想過,才留下兩首聽上去像skit的「Infinite Content」,以及首尾呼應的「Everything Now (continued) 」。
是徹底轉向舞曲、電子音樂,加強專輯結構的構建;還是保留音樂的自然,不讓文學意義上的結構限制了音樂的意義?你可以在「Everything Now」中發現Arcade Fire在兩個方向間徘徊的痕迹,因為他們最終也沒有將其擦掉。
LCD Soundsystem的歌曲「Dance Yrself Clean」的標題可以很巧妙地概括Arcade Fire的「Everything Now」的風貌:讓人「dance」是他們的直接目標和實踐媒介,而通過「dance」讓人從現代性的污水中變得「Clean」則是他們的根本目標。其實,舞曲沒有錯,反抗現代性也沒有錯;問題是,該怎樣構建兩者間的聯繫呢?這一次,他們給自己出了太難的題目,最後也沒有拿出具有足夠說服力的答案。
圖片複製不過來,原鏈接請見:
拱廊之火:此間萬物此間萬物此間萬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7月28日,備受期待的加拿大獨立樂隊拱廊之火(Arcade Fire)發布了他們的第五張專輯《此間萬物(Everything Now)》。
Everything NowArcade Fire - Everything Now
a
對於老樂迷們來說,這次拱廊之火可謂風格大轉變,但是在皈依了簡單的迪斯科和四四拍之外,這張專輯也是槽點滿滿。
拱廊之火不是奔著交朋友來的。一個很重要的證據就是這張專輯中的歌名讓你根本摸不著頭腦, 《此間萬物》是拱廊之火的第五張專輯,它從一首叫《此間_萬物 (繼續)》的歌曲開始,緊接著是專輯同名歌曲《此間萬物》。
等你聽到專輯最後一首歌的時候,你會發現最後一首歌叫做《此間萬物 (繼續)》。
聽起來這種曲目的安排就好像是讓你去一直重複播放這張專輯,直到無限滿足(Infinite Content)為止——是的,專輯裡還有兩首歌分別叫做《無限滿足》和《無限_滿足》。
也許對你來說,在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的鋼琴riff剛剛開始播放的時候,你就已經對這張專輯有了一個既定的想法了,畢竟它的發行經過了無比冗長的宣發轟炸——就像2017年的其他一些大腕兒專輯一樣,你也許已經對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和曝光而感到十分厭倦了。
所以也許在這張專輯發行之前,你就不得不被迫站了隊。但現在,你應該可以深刻體會到這張全面擁抱了波普和舞曲的專輯,是如何在傻瓜朋克的托馬斯·班加爾特和前Pulp樂隊的貝斯手史蒂夫·麥基的聯合製作之下跑偏的了。
《此間萬物》肯定不會是拱廊之火最流行的作品,但絕對是他們最波普的時刻——這張過度乏味的帶著點兒要胡蘿蔔感覺的專輯聽起來很像是步入了1997年時候U2的後塵,這是我唯一能想到可供比較的對象了。
我們曾經見證過U2在波普的路上走歪,他們在《Zouropa》專輯中拙劣地加入了歐陸舞曲的元素,並且在專輯的主打歌MV裡面打扮成鄉下人(Village People,美國70年代演唱組合)的樣子,在巡演的時候還玩一些巨大的鏡子球什麼的玩意兒(諸如此類的)。
好吧,至少拱廊之火還沒有在他們的巡演上用上類似雷人的橋段,而且從《此間萬物》的MV上來看,他們的裝扮還停留在U2的《Rattle Hum》時期,不過很顯然,拱廊之火正在朝著波普樂的劇本上前進著。
ReflektorArcade Fire - Reflektor (Deluxe)
a
在他們的上一張專輯,2010年的《反射鏡(Reflektor)》中,他們還只是猶猶豫豫地踏入舞池,而這張新專輯裡的一打迪斯科歌曲,則讓人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讓人沮喪的事實:他們確實已經走遠了。
那麼《此間萬物》還有什麼好推薦的嗎?厄……至少它是拱廊之火的專輯嘛!
在當今搖滾樂的世界裡,沒有哪一隻樂隊能像這支來自蒙特利爾的六人組一樣發出如此響亮而猛烈的聲音,但這也是老調重彈了。他們之所以自從2004年的同名處女作專輯以後能獲得那麼多的讚譽之聲,是因為他們比任何同年代的樂隊都更能把浮誇的歌詞唱得那麼雅緻。
在傳奇的專輯《郊區(The Suburbs)》之後,至今沒有第二支樂隊像他們這般敢於把《豪勇七蛟龍》式的白人男孩說唱與弦樂掃弦的律動相結合(《Signs of Life》);敢於把比利·斯奎爾改得那麼的瘋狂(《Chemistry》);敢於把一首推特刷屏的車庫-朋克狂歡曲(《無限滿足》)改成讓人流淚的鄉村樂芭樂(《無限_滿足》——慢慢適應一下這歌名吧)。
這些實驗成功了嗎?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成功。如果他們是想要讓你忘掉他們曾經是從內心深處的搖滾信徒,而不是擅長在不同領域之間跳來跳去的尼羅德·羅傑斯的跟屁蟲,那我得說不算太成功。
如果他們是想讓你在一個周末的時間裡,把自己從一切社交媒體中解脫出來,打電話叫幾個最好的朋友一起來一場黑膠聆聽會,那我得說同樣做不到。
但是,他們是否真的製造出了一些有趣的、前所未有的融合音樂,適合在廣闊的體育場或者狹小的音樂廳里演奏呢?這個看起來倒是很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當然,《此間萬物》中並不是所有的歌曲都貫穿著所謂的「風格融合」,《Electric Blue》就是樂隊近年來最為流暢的一首歌,一首閃閃發亮的流行放克甜點,它就好像是十年前赫爾辛基某個建築的博客音樂,或者會成為Spotify周五推薦播放列表後半部分的亮點。
《We Don"t Deserve Love》則是一首六分半鐘的電音流行,主唱溫·巴特勒(Win Butler)在這首歌里聽起來非常的自暴自棄,這首歌是拱廊之火對21世紀感到疲憊的最好註腳,它聽起來比專輯中的其他任何一首歌都更加的尖銳。
最後看吧,你可以從一首歌的前三秒鐘就分辨出來它是不是在致敬ABBA,而《此間萬物》由鋼琴和弦樂領出的律動一開始聽起來就很像《Dancing Queen》,更厲害的是它的感覺也很像《Dancing Queen》——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如果很容易做到的話,我們可能早就已經聽到一萬首這樣的歌,而輪不到今天的拱廊之火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此間萬物》撲街的一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歌詞「神啊,讓我出名吧!如果不能的話,至少讓我不要那麼痛苦!」——《Creature Comfort》的副歌歌詞,簡直是一個可怕的恥辱,這讓這首歌成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體育館搖滾熱單。
而如果你不是凱爾西·巴萊里尼(鄉村女歌手)的話,你也絕對沒有任何理由在2017年的歌詞中用任何關於彼得·潘的內容(在「來吧溫蒂,我會成為你的……」),尤其是此時Ska的節奏正在低音炮里轟鳴著。
但是,如果你真的覺得歌詞是拱廊之火的死穴的話,那麼請看以下這一組歌詞,分別出自他們的第二張專輯:
Black MirrorArcade Fire - Neon Bible
a
「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魔鏡魔鏡告訴我
Tell me where the bombs will fall
炸彈炸彈哪裡落
第三張專輯:
Ready To StartArcade Fire - The Suburbs (Deluxe Version)
a
「
The businessmen, they drink my blood
商人們喝我的血
Like the kids at art school said they would
就像藝術學校的那些小孩們常說的
第四張專輯:
Flashbulb EyesArcade Fire - Reflektor (Deluxe)
a
「
What if the camera
假如鏡頭
Really do
真的會
Take your soul?
攝走你的靈魂?
巴特勒一直都是這樣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神經刀,要麼你得接受他們時不時地投個三不沾的臭球,要麼就滾去聽Real Estate吧!
對於《此間萬物》來說,真正的好消息是巴特勒終於學會了適當收斂,這張專輯沒有變成一張馬拉松式的「鴻篇巨製」,它只有剛剛好48分鐘而已。
對我來說,《反射鏡》雖然犯過許多的罪孽,比方說它招引了一大堆跟風吹捧說著車軲轆話的媒體;比方說它裡面有「小男孩和他的色情」這樣可怕的歌詞;比方說它有連著兩首讓人費解的繞口令副標題「Oh Eurydice」和「Hey Orpheus」。但它真正的罪惡還是在於它長達75分鐘,把一堆引人注目的聲音和想法搞成了一鍋亂粥。
《此間萬物》是一張懂的適可而止的專輯,當你在剛剛開始要對它感到厭倦之前,它就結束了——這種感覺即使獲得了格萊美青睞的《郊區》都沒能做到。
其實,拱廊之火併沒有必要製作一張這樣的專輯,他們本來可以不要搞那麼驚天動地宣傳造勢,他們本可以讓雷吉妮·查薩寧分擔更多的唱詞(她的聲音中微妙的哭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巴特勒的裝模作樣同樣有力,而且也沒有那麼傲慢)。
他們也本可以把他們音樂的主題和曲風集中在一些更加明顯一致的方向上;他們甚至本可以「閉嘴,就演你們那些成名作吧」——就像巴特勒曾經對某個因為回歸專輯差強人意而沮喪的傢伙發出的評論。
但是怎麼說呢,那不是拱廊之火選擇的方式。而且他們一直在證明著一點:如果你有足夠多的閃光點,人們就會選擇性忽略掉你不好的地方。
就像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對待U2樂隊那樣——雖然他們總是搞那些天花亂墜的宣傳,但是波普本身是一種讓人迷戀的音樂,近二十年里我們都很樂意聽,所以我們也沒必要把波普樂背後的那些藝術家們看得那麼重,畢竟他們自己都沒怎麼把自己當回事兒。
也許巴特勒和他的同伴們真心的覺得在2010年代做出了一張像《Content Nausea》這樣的爛專輯(對不住了,Parquet Courts),同時居然還寄希望於這會讓他們在布魯克林的俱樂部里脫穎而出。又或者他們只是弄了一些什麼當下正時髦玩意兒隨便搞一搞,我們就理所當然可以憑藉獸性本能分辨出其中哪些是狗屎,哪些是真相。
是嗎?哦(冷漠臉)。
看到天團的史詩級低分,最初的震驚過後,我居然……雞凍了:「想不到Arcade Fire你這濃眉大眼的也有今天咩哈哈哈哈哈~~~~~」
——假的,這才是俺內心的真實寫照:
唉~~~~~~~~~~~~~~~~~
到底問題出在哪呢?膽戰心驚的聽了專輯,腦海中第一個念頭是:娘滴!居然把Reflektor的毛病又他喵來了一遍!
Reflektor為什麼成為前四張專輯中口碑分歧最大的一張?為什麼部分媒體打出自殺襲擊般的低分?單曲質量差距過大唄。我不認為Arcade Fire轉型電子風格是「失敗」,實際上,Reflektor貢獻了樂隊職業生涯最佳單曲之一Afterlife。新專輯發行前,我一直循環這首歌、愛慕微以及樂隊在Youtube音樂獎上的現場;但專輯後半部——從Joan of Arc到It』s Never Over (Hey Orpheus)——真的很「難聽」,每次都聽得我無精打採的....也就是說,Reflektor是兩頭強,弱中間。
Everything Now也是同樣毛病。開頭幾首先行單曲,除掉Electric Blue感覺都不錯。雖然更換製作人,依然延續Reflektor的電子/舞曲風格,搞不好能來個新三部曲。單說先發單曲,誰說Arcade Fire轉型「極簡」啦?這不是「舞曲大樂隊」嗎?Funk、Disco、電氣化的Synth-pop,既熱鬧又嚴肅。如果整張專輯保持先行單曲的質量,那就——借用某網友樂觀言論:「Everything Now將是Funeral後的新高峰!」哎呀呀,我也忍不住雀躍起來!
然而從Peter Pan開始——完蛋,高台跳水。旋律循環又循環,歌詞重複再重複,連編曲也乾癟許多,我的情緒逐漸一路下滑down到谷底……年初樂隊成員接受採訪,說因為創作曲目太多,選歌頗費思量。看來我們對「選歌」在認知上有極大差異……
但是但是,我必須為專輯作出辯解。雖說「牆倒眾人推」,大家也別跟風黑啊喂~~~~我自認為不是天團腦纏粉,但這麼多年來,四張專輯聽了那麼多遍,熟到聽前奏就能報歌名的地步——相信我,在我心目中能享受這般待遇的音樂人/組合一隻手能數過來。
Everything Now的很多特點/缺點,在Reflektor中已有前奏。比如轉型,Reflektor是跳舞專,大家都接受了抖腿設定。Régine Chassagne是海地裔,製作上張專輯時夫妻倆去海地採風,Reflektor中的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和Flashbulb Eyes已嘗試雷鬼。所以你說Chemistry是「雷鬼殘渣」,我是萬萬不能同意的——當然,Chemistry「主歌雷鬼副歌搖滾」的風格大融合,還挺...挺讓人懵逼的...
Arcade Fire一直關注於——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對現代主義的焦慮」。無論基於具體意象「葬禮」、「郊區」,還是玄乎的「存在主義」。相比從前作品,Everything Now中主打單曲的詞作依然保持水準,而且金句不斷:Signs of Life中空虛的cool kids,「Love is hard, sex is easy」;Creature Comfort中「Some boys hate themselves/Spend their lives resenting their fathers/Some girls hate their bodies/Stand in the mirror and wait for the feedback」——Arcade Fire太太太太喜愛圍繞「孩子」的意象寫歌詞。但也不得不承認,有些歌詞重複太多遍,沒啥意義嘛。特別是從Peter Pan到Good God Damn(想把這首歌從專輯中刪去),堪稱專輯中最無趣的部分。而且脫離具體意象的歌詞未免...太「虛」,不太招人喜歡。
Régine Chassagne的小細嗓一直是樂隊的弱項。我過了很多年才接受她主唱的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是The Suburbs最佳單曲之一。樂隊近期翻唱Lorde的Green Light不插電現場(依然由Régine Chassagne主唱),她嗓音的缺陷暴露更多。Régine Chassagne適合和聲而非主音。
如果你堅持到Put Your Money On Me,恭喜,專輯水準有了明顯上揚。這首歌風格上接近於上張專輯的We Exist;We Don"t Deserve Love則對應Supersymmetry,氛圍感略削薄。至於最後一曲Everything Now(Continued),The Suburbs中也有The Suburbs(continued)收尾。
所以Everything Now是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嗎?不算是。從詞到曲乃至專輯結構,很多元素在從前作品中都有體現。那為什麼Everything Now遭受的批評特別猛烈?我也不知道。也許因為期待太高;也許因為「難聽」。
以前網上曾討論「詞重要還是曲重要」,這裡「曲」包括旋律和編曲。我個人傾向於後者,當年吭哧吭哧背ELLEGARDEN和Oasis歌詞,前提是「好聽」。Arcade Fire最好的幾首單曲都是「好聽」的(有機會拉一張我心目中樂隊最佳單曲列表)。Reflektor展現了「不好聽」的苗頭,讓我很擔心;而Everything Now居然沒改善,大事不妙。
但我不會說Everything Now是一張「差」專輯,「口碑兩極分化」的表述更貼切。NME給了滿分,滾石給了四星——它們也給Melodrama同樣分數。就算翻臉不認人的逼叉,也給同名單曲送上best new track小紅花。橫向來看,這張專輯七分起步,加上感情分甚至能上八分。它的長度不到五十分鐘——上帝啊,樂隊上一張時間控制在五十分鐘內的專輯已是十年前的Neon Bible,終於不用聽得氣喘吁吁。退一步想,就算難聽,也只用忍受一集美劇的長度嘛。我這幾天加班就在循環專輯,不知不覺就是一遍。
樂隊/音樂人轉型,總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有時候得看「命運的安排」。但我承認,Everything Now的口碑分化很讓我桑心。我期待的是山呼萬歲,是樂評狂歡,是群眾斷言「今年的戰鬥結束了」。更桑我心的是獨立搖滾大環境。這兩年獨立搖滾被黑人音樂壓得抬不起頭,我倒挺樂觀,「現在是CD冷卻時間,大招攢好就一波帶走啦!」結果都下半年了,說好的大招呢?Arcade Fire的口碑都能撲,還有誰不能撲?也許Vampire Weekend會撲,St Vincent會撲,還有北極潑猴,還有The War on Drugs……啊,我第一次對獨立搖滾喪失了信心,桑心,太桑心了………
不用安慰我,滾回角落默默流淚去了………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說的不對的地方拜託多包涵,求輕噴~)
不喜歡。
從everything now上禮拜六泄出聽到直到今天正式發行快一個禮拜,我個人心理的落差(期待到感覺有點白期待)仍然不太能恢復。。。
首先是專輯整體風格,從第一張全長專輯《Funeral》到與今天這張最新專輯同樣將電子舞曲風格列為主軸的《Reflektor》乃至今天的《Everything Now》,讓人很明顯能感覺到Arcade Fire創作歷程中的變化以及Arcade Fire成員自身、James Murphy(LCD Soundsystem)和Thomas Bangalter(Daft Punk)在製作偏好和手段上的巨大差別。
《Reflektor》乃至這張《Everything Now》貼的一大重要標籤就是電子舞曲,而穩定、突出而又極富律動的地鼓低頻重拍是電子舞曲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Arcade Fire其實一直都是一個重視律動的樂隊(哪怕是6/8拍的歌曲,搖擺感都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先回顧一下Arcade Fire以往的四張全長專輯。
從第一張全長專輯《Funeral》的第一首歌Tunnels開始就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對律動的強調,地鼓創造出的律動在這張專輯裡面的Power Out最為突出(地鼓甚至能稱作整首歌的重要核心),可在配器里同樣作為律動感最主要源泉還有過載的節奏吉他、鋼琴(和貝司)。但雖然如此,所有配器也一直都在配合著不同歌曲的不同氛圍需求而改變著側重的樂器、以及每樣樂器的拾音方式和混音方式(例如Power Out裡面包裹在地鼓裡的貝司線、7 Kettles里分布在聲場兩側的打擊樂器和鼓組等等等。。),同時也有大量的弦樂和鍵盤樂器等不同配器的出現並主要引導了這張專輯的尾聲部分(夏威夷吉他和talkbox組成的My Buddy是此專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另外,也許是錄音方式的原因(沒有採用數字方式錄音、而是使用模擬手段錄音),這張專輯呈現出了一種不穩定的美感(所謂的「模擬味」。。),這也是對我個人而言非常非常美妙的魅力點所在。綜上,我認為此時樂隊將氛圍的塑造和律動並重,一同在為整體風格的厚重感服務,也令《Funeral》這張專輯顯得很豐富且飽滿。
這種方式也沿用在了第二張專輯《Neon Bible》裡面。可是在《Neon Bible》,樂隊開始減少了過載節奏吉他的使用、增加了清音和原聲吉他的比重(也致使了這張沒有上一張那麼躁),弦樂開始在律動感的塑造方面佔有更多地位,管風琴(如Intervention)和合成器(如Black Wave/Bad Vibrations)開始出現。雖然配器比重部分有了變化,但仍舊沿用上一張專輯的製作思路:厚重的氛圍和出彩又不突兀的律動。
第三張專輯《The Suburbs》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張專輯(這張專輯也貢獻了我最喜歡的Arcade Fire的一首歌),我個人的感受是這張專輯在Arcade Fire擁有了前兩張專輯的製作經驗的同時,吸收了《Funeral》中豐富的結構和《Neon Bible》中飽含的古典音樂元素;配器的比重也較上兩張專輯表現的更為均衡,過載吉他和跳躍的鋼琴又回來了;旋律方面也是較上兩張專輯只增無減。總之,整體感覺上更像前兩張專輯的一個中和。
總結上面說到的前三張全長專輯(三部曲)。Arcade Fire的集體氣質極其強大,即眾人拾柴火焰高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型樂隊,雖然每一個成員的個體氣場都並不足以完全撐住場子(參考樂隊成員的個人專輯),但作為樂隊整體,他們十分擅長配合每首歌曲的氛圍需求而改變樂器的比重和製作手法,即配器製作與節奏律動並重,都為營造出厚重的整體氛圍服務,並完成的相當精彩。
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這張專輯裡的兩首歌Half Light II (No Celebration)和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從《Reflektor》、《Everything Now》發行後的今天再回頭看它們,簡直是預示了前Arcade Fire時期(至今為止)的結束和新Arcade Fire時期(至今為止)的開始。
(談到新專的捂臉狀)
說到Half Light II (No Celebration)和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這兩首歌,最當初聽到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很LCD Soundsystem,所以我覺得雖然James Murphy不是《Reflektor》當時的第一製作人人選,但他真的真的是最合適他們開闢新路線的製作人。
LCD Soundsystem是個十分出色的電子音樂製作人,但我認為他在獨立搖滾領域造詣也同樣出眾。雖是電子音樂製作人,但他始終不只限於合成器、音序器和鼓機,也同樣重視傳統樂器的運用。更有著名的New York, I Love You But You"re Bringing Me Down、早期的Never As Tired As When I"m Waking Up等等這些獨立搖滾好作品,更有甚者All My Friends里一股撲面而來的Arcade Fire即視感。這也客觀使得James Murphy和Arcade Fire成員之間可以很好的互相融合、理解對方的意圖。
我一直認為《Reflektor》裡面有著Arcade Fire極大的野心,在保持原有的優勢之外,下定決心探索新的領域。Arcade Fire自身的最大優勢在於宏厚氛圍的搭建,而在以往的作品裡渾卻也一直伴隨著厚而生、相輔相成。而James Murphy雖然自身也一直是氛圍高手,但他的氛圍卻建立在渾的另一極:聲場清晰、樂器分布鮮明(雖然也有一部分配器相對簡單的原因)。從律動方面,James Murphy擅長利用多樣的打擊樂器創造出搖擺感、增益了一些地鼓的低頻並更加穩定和突出,這也是Arcade Fire在以往專輯裡較少展現的一面。兩者有著共同的優勢並在這共同的優勢中擅長不同而不衝突的走向,也就造就了《Reflektor》里比較有創新又不錯的體驗。你可以發現《Reflektor》這張專輯較Arcade Fire以往而言簡約不少,較LCD Soundsystem自身的專輯又豐滿了一些,前者的古典感交織後者的現代感、前者穩健的律動融合後者的搖擺。而它的缺點也比較鮮明,由於電子音樂較搖滾樂有著更為整齊的特點,很難擁有大幅度的情緒起伏,所以Arcade Fire自身非常富含感情的特點被削弱不少,最Arcade Fire的一面只有Normal Person這首歌體現的最充分。
總之《Reflektor》這張專輯對於Arcade Fire自己來說是非常成功的。(望今年新專輯沒能取得良好成績的mac demarco同學能過回頭看看前輩、好好看好好學,至少的話也要像deerhunter一樣,把與以往不同的東西再多挖掘一點、展現的更明顯一些)
總結一下前四張全長專輯,我不認為這前四張專輯的Arcade Fire被捧得過高。
美的東西值得被重複,然而也總要有人往前探索,更何況他們做的一直不錯。
說這麼多要趕緊回題。
說回《Everything Now》,首先表明我的看法,我並不覺得此專里樂隊的旋律創作能力丟了水準(因為在我看來本身也確實不屬於旋律創作上乘的樂隊,出色的情緒營造及氛圍構造才是他們的法寶,這次的創作旋律線本身也沒有和以往水準相差過多),也許問題出在這次合作的整個團隊其實並不那麼適合上(編曲和製作上)。最早放出I Give You Power的時候,我的第一感受是這首歌依然很《Reflektor》(感覺依然是LCD Soundsystem在製作),雖然熟悉的Arcade Fire元素消失殆盡。。雖然一直重複。。雖然和侃爺。。卧槽這麼像???這麼敷衍的管風琴?但這是舞曲不是嘛。。起碼多聽兩遍真的很帶感。(結果I Give You Power竟然沒有放進專輯,竟然真的只是一首zz單曲。)
也正是在I Give You Power這首歌里,作為修飾填充的吉他一直在擔當添加布魯斯元素的角色,可是在整首歌的後半部分,就是這為數不多的吉他修飾、卻讓我突然感覺到一點鄉村音樂的微妙氣氛。
Everything Now,讓我「這也許會是一張帶有鄉村音樂元素的專輯」的感覺更強烈了:拾音清脆又富有顆粒感、節奏型輕鬆的木琴;伴唱團式的和聲;大(老?)巴特勒從沒有過的細膩演唱方式。雖然熟悉的木琴掃弦和左聲道跳躍的鋼琴又回來了,但是midi感十足的主音鋼琴和吹奏樂器、混的過於細膩的木吉他,讓我個人最喜歡拱廊之火「模擬感」的部分完全崩塌。但是這種大合唱的感覺和大(老?)巴特勒的嗓音還是很明顯屬於Arcade Fire,但歌曲自身的氣質還是更讓我想到pulp(製作人之一Steve Mackey-pulp),卻依然沒有感受到Daft punk的著色。
Creature Comfort,這是前期放出的幾首單曲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複音合成器作為主軸、偏右聲道鋪底的合成器模擬味很足、 重複的吉他riff埋的正合適、大巴特勒emo的人聲和他夫人的和聲熟悉的配合以及Arcade Fire標誌性的大氣。(依然沒有感受到有Daft punk的著色,個人感覺鼓有點太踏實了,乃至一點沒有感受到Daft punk標誌性具有跳躍、抽吸感的律動,倒是有pulp的感覺)
Signs of Life,遊離在兩隻耳朵邊上的是M.I.A(製作人之一是pulp的Steve Mackey,也製作過M.I.A早期的多張專輯),正中則是Thomas Bangalter(Daft punk)和Steve Mackey(pulp)一同開始發威了。好吧。。的確也能聽出來一點這是Arcade Fire。
Electric Blue,最後放出的一首單曲。一段旋律的loop,意在洗腦但不算很抓耳。大巴特勒夫人全程使用假聲,有一種恍若Grimes和早期Charli XCX的感覺(也不禁聯想到了不久前Arcade Fire做客翻唱Lorde的「Green Light",大巴特勒夫人的假聲車禍現場)。
繼續看專輯剩餘曲目。
開篇與結尾兩首Everything Now (continued)營造了很舒服的chillout氛圍,這在Arcade Fire以往的作品裡是從未展現過的。可是後半段開始推進的Everything Now恢弘的主旋律弦樂和整體的chillout氛圍顯得有些不搭。(一頭一尾也算是延續了《Reflektor》里的首尾呼應手法)
Peter Pan和Chemistry,除了Arcade Fire擴充了自己的風格包之外,實在讓人記不住記不住記不住,甚至。。毫無特色。
Infinite Content里的(流行)朋克?好吧,又豐富了樂隊的風格包。
在經歷了接連三首接近八分鐘的尿點之後,Win Butler帶著Father John Misty的樂隊(並不是)唱了一首Infinite_Content。
Good God Damn是專輯裡Arcade Fire和Daft punk(畢竟是最主要的製作人?)融合的很不錯的一首單曲,Daft punk般的樂器配置和Arcade Fire使得不那麼冰冷的氛圍感。但問題在於融合得不錯不代表適合,這個問題放到最後總結。整首歌太平淡了,旋律也好像軟化版的I Give You Power???
後一首Put Your Money on Me則是專輯裡Arcade Fire和Daft punk融合的最棒的一首,Thomas Bangalter貢獻了Daft punk式的氛圍感,Arcade Fire自身保留了擁有自己特色的和聲,和熟悉的屬於他們自己的又渾又厚的混音手法。問題是,不太好聽。
We Don"t Deserve Love,挺好聽的,這張專輯裡最像以前的Arcade Fire的一首,合成器滾輪的使用和低頻部分合成器音符間大數值的glide也讓整首歌多了一些溫柔和迷幻。全專最喜歡的一首歌,如果在六分多鐘時長的最後能有一段屬於Arcade Fire式的爆發就完美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Everything Now》這張專輯每首曲目的一點點微小的觀點。
《Everything Now》全專基本是連貫式的,但兩首歌之間的所有連接橋段基本使用的是環境採樣,為了尋求完全的連貫而如此頻繁使用與專輯主旨並無太緊密關係的採樣作為連接橋段。Fleet Foxes也在今年發的新專《Crack-Up》裡面試用連接手法,首先Fleet Foxes屬於會將一張專輯做的無論是內容還是配器都做的較為統一的樂隊,再者《Crack-Up》中的歌曲的連接手法更為緊密,更沒有基本上一個手段用到底。而對於類似像Arcade Fire抑或Radiohead這樣會在一張專輯裡面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內容與配器的音樂人來說是否顯得不那麼必要,最近的一次是Radiohead在《A Moon Shaped Pool》的最後兩首歌Tinker Tailor Soldier Sailor Rich Man Poor Man Beggar Man Thief和True Love Waits之間使用了Glitch處理過的合成器音效作為連接,從我個人的聽感來說這樣做的確是調動了作為聽眾的我的情緒,這樣的使用也為兩首歌整體加了分,但像《Everything Now》這樣基本覆蓋了全專的環境採樣連接方式確實讓我感到有些意義不明。
(ps.聽到不熟悉的Arcade Fire不是壞事,壞就壞在了這次又不太熟悉、又好像出現了太多別人的影子。出現別人的影子也不是壞事,壞就壞在完成的還不怎麼好。)
說回製作人Thomas Bangalter(Daft Punk)。
前面提到了,我認為《Reflektor》是成功的主要緣於製作人James Murphy(LCD Soundsystem)擁有成熟的獨立搖滾觀念(雙方對於構建怎樣的氛圍也有較為統一的偏好)與經驗(James Murphy實則也稱得上一位成熟的獨立搖滾音樂人),以及在較為相同的觀念、經驗之外又與Arcade Fire擁有製作上、配器上相互可以互補的長處,並且作為Arcade Fire第一張全新領域探索的專輯來講,製作人與音樂人雙方本身還是較為小心的,並沒有一味的完全把自己放置在新領域,也客觀使得《Reflektor》的製作處於雙方的掌控之內,並且能夠比較遊刃有餘。
Daft punk的地位和成就無需贅述,他們能夠一直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卻又能常聽常新始終摩登的優秀音樂。但我個人卻一直不太喜歡他們與其他音樂人合作的曲目。我分析的原因可能在於Daft punk的音樂製作能力非常全面、而且他們的氣質太鮮明且個性,屬於必須掌控全部才能最好發揮自己優勢的特質的那種音樂人。這也許會導致合作的雙方要麼是屬於創作與製作觀念大抵相同抑或基本不同才能完成一次完美的合作。個人最喜歡的Daft punk的單曲是與Paul Williams合作的Touch,兩位大神的偉大合作。
Daft punk的特質和優勢有較大一部分是銘刻著他們自己標記的機械氛圍、夠硬的鼓點(這也是從house一直到disco,Daft punk式電子的特點)以及通過不斷loop創造出的動感(這也是多數電子舞曲的重要特點)。
然而擁有較大掌控需求的三方不得不脫離自己能夠全權掌控創作、製作、混音全過程來製作這張《Everything Now》。在《Everything Now》中:
1、混雜了Arcade Fire式的創作習慣:
需要依靠大量配器製造氛圍、
需要編曲結構上的起伏塑造情緒(其中套鼓就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在之前與James Murphy的合作中對方擅長的多樣化打擊樂器可以很好融合)、
成員善於多樣樂器以及經歷過古典音樂訓練而使Arcade Fire一直具有的古典音樂色彩等等。。
2、混雜了Daft punk式的製作偏好:
通過機械感濃重的合成器音色塑造氛圍、
貫穿始終的鼓機式鼓點(特點是低頻又狠又穩定又突出,乃至基本無法與arcade fire式人聲、和聲相包容,Daft punk式音樂更適合大量使用autotune的人聲參與)、
需要依靠不斷loop製造舞曲動感、
對於上世紀中下半葉復古的硬性需求(Arcade Fire的成員配置與集體編曲模式更善於現代音樂和古典音樂結合,呈現的成品也表明了對此類復古的水土不服)
以及實在無法想像Arcade Fire全員戴著賽博朋克式的頭盔現場演出。。。。。。。。等等等。。
3、Steve Mackey(pulp)與James Murphy相似,
有深厚搖滾樂製作經驗、
製作經驗比較廣泛、
並且有製作獨立電子樂的舞曲的能力(參與過Florence and the Machine的專輯製作),
但是對他個人擔任了哪些作品的主要製作方面的信息較少,無法了解。單從pulp的音樂的角度出發(秉持英式樂隊的傳統,更精於旋律的創作),感覺不太適用於Arcade Fire(更精於氛圍與感情的層層推進)。
綜上,我的感覺是,以上三者的編曲、製作偏好與習慣的大方向就不太統一,在一些很重要的製作習慣、方式上甚至有些衝突,其餘細節部分的優勢也無法做到很好的互補。三方都優點重重,卻不太相匹配甚至相互排斥。而我想Arcade Fire自身也在希望能做出對比上一張《Reflektor》不同的、更具新意的內容,想做的太多啦!最終結果就是優勢互抵、弱點累積;最終結果就是《Everything Now》這個實驗的收效並不好-比較差(當然只是目前來看,誰也說不好沒準這是一張遠遠超越時代的唱片-可能性比較低)。
總結:編曲環節和製作環節出了些問題(也許團隊的選擇上有待反思)、舞曲半吊子、旋律一如既往(畢竟一直都不太屬於優美旋律派)、我知道你們很努力在重複在洗腦 但還是記不住啊、沒有感覺、不難聽但還是很失望。。。
目睹了meta綜評從最初70到80現在又掉到了68。。
寫了太久(一口氣)到連p4k樂評都出了。。
好好做音樂吧!別再任性了
自己不會寫樂評~直觀聽感~不太好聽~除了之前放出的4張單曲~剩下的沒有印象太深的~我來擺一下樂評吧~這張專輯兩極分化的厲害~這次P4K也放棄了自己的親兒子~
綜評69分,較以往的成績來說~這次的樂評下滑的厲害,呈兩極分化的狀態,有給100的~也有20 30的~
P4K的評分~~樂隊以前可是叉叉的親兒子啊我回去再聽幾遍~~其實沒有差~可能是大眾對他們的期待太高了~~~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Arcade Fire在連續幾張不失水準又能保留極佳聽感的新專輯後,也是時候失誤一下了。
但他們的失誤,依然在可控的範圍內。這導致《Everything Now》里沒有特別差勁的歌曲,儘管「Peter Pan」和「Chemistry」的質量不盡如人意,但放在其他歌手的專輯裡也能稱得上是合格的filler。
只是,人們對Arcade Fire的要求實在太高。
所以,難道《Everything Now》不依然是一張讓人感到興奮的專輯嗎?首單和倒數第二的「We Don"t Deserve Love」簡直是驚喜,Arcade Fire依然是我們熟悉的Arcade Fire。
不要想當然地以為歌手就一定會進步,專輯一張比一張好,根本不現實。
Arcade Fire也是由人組成的,在《Everything Now》里我們依然能發現驚喜,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新鮮元素,這就夠了。
Funeral是一道他們再也跨不過去的坎,可惜。
回去聽前三專洗洗耳。還有請vampire weekend穩住!
占坑,有空答
先說結論:很失望果然精華都在先行曲目里
很一般..說到底他們能發家就是靠悲天憫人的文青情懷+複雜又不艱澀的songwriting.
這次可預見的評價滑坡從上一專就有點苗頭了,做巴洛克artrock/場館搖滾的一下子搞了一張塞滿合成器的偏向groove的搖滾專輯,內容也不唱自己死了幾個鄰居,反了多少戰,走過多少個郊區了,取而代之只有一個模糊的"Reflektor"概念,他們到底要幹什麼評論家估計也和我們一樣搞不太清楚,不過憑著還不錯的songwriting,編排,製作和上一專的口碑效應繼續MTC爆倉而已。
而這次呢?且不說disco-bassline/雷鬼節拍和他們的氣質完全八字不合,他們也實在不適合做這種搖滾舞曲,除了先行的三首好單曲後面的專輯曲的songwriting包括Signs Of Life讓人覺得他們是不是在敷衍了事,從Electric Blue開始的三首歌堪稱他們生涯最無聊的歌曲,更不用說完全是畫蛇添足的四首"everything now"" Infinite Content"銜接曲,你要關懷人生,反思迷茫的一代,也要拿出實實在在的音樂硬貨才可以。
The Suburbs是他們這個decade的巔峰
剛粗略的聽了一下,上張磚的合成器風格延續了下來,但整體風格向《Funeral》靠攏?
推薦閱讀:
※女生去迷笛草莓音樂節躁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中國的搖滾樂迷偏愛涅槃和槍花?
※有哪些讓你覺得超贊的專輯封面?
※如何評價楊臣剛?
※如何評價黑豹的新單《我們》?
TAG:搖滾樂 | 獨立音樂 | ArcadeF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