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覺得問問題是好事還是壞事啊?
大學生上課的時候,有時候老師會希望學生思考下老師講什麼,然後提出問題問老師。
佛教覺得問問題可以幫助修行還是不能幫助修行啊?
一,你先明白要學什麼。佛教、佛法、佛學,你到底要怎麼搞?
二,佛教去找老佛棍,佛法去找明師,佛學去找學霸。佛教需要虔誠,佛法需要聽話,佛學才需要討論。
三,明白要鼓搗什麼,才能提出有實際意義的問題。
四,縱觀你的每一個問題,就算弄的再精細透徹,也無非是腦袋瓜子里的一對以蛋白質為載體的知識,死了之後沒屁用,不解脫,不離苦……
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你是不學也不思。就是瞎捉摸……
當然是好事。向善知識提佛法問題的人,稱作請法人,是有大功德的。這可以讓其他聽眾,通過問答,明達佛理,入佛知見。功德不可思議。
問問題絕對是好事。
但出現問題往往是如下情況:
金剛娃有個疑問,假名為A,想不通。於是表達出一個B,來請教噴火娃。
噴火娃理解成一個C,於是大談C。這時金剛娃和噴火娃都發揮出「我執」的功力,往往不是先去理解對方說什麼,問什麼。
而是維護我說的對,這樣不管對方說什麼就都是錯的。如此便也顧不得什麼「一根藤上七個娃」了。
你噴你的火,我展現我的金剛鑽,大戰三百回合。好事,也是壞事!能幫助!當人想解決問題時,自然就有事情了!但是事情的好壞,跟環境(網路環境)有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然而當面對自己缺點的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那樣坦然了;如果要勇敢地暴露自身缺點,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了。然而實際上,心理學研究卻表明:能夠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缺點,不怕露怯的人更容易成功;而想方設法「藏短」、不敢正視自己缺點的人則很難取得成就
整部佛經基本上都是問答集,無問自說的寥寥可數,你說呢?
善提問的同學,也是在為別人提問,因你一問,別人也得到了答案,利己利人的事情!但是要說修行,需得明師指導,明師是真正得道或開悟的人,不是因為名氣大就叫明師!明師難遇,這就要看個人的造化啦。一定要找對人,才能修到合適自己的法緣!佛法無邊,法門八萬四千多,不是任意一種就適合你的。因為每個人的根性不同,佛為普度眾生,也是因此而廣開無量方便法,完全因為每一類人的根性而定,不是哪個法門高哪個法門低的事兒。是合適不合適,最有效的方法,是虔誠的求佛菩薩為你介紹以為「有緣師」。我們的生活里有很多修行得道的人,但是需要你去求法緣。
佛教沒有是非觀
有問題很好,但是要先自己使勁參自己去經書里找,,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很多時候別人的答案只能讓自己更雲里霧裡,因為別人未必是善知識
推薦閱讀:
※如來禪和祖師禪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關於般舟三昧?
※索達吉為何篡改《法華經》《金剛經》《中論》?為何署羅什譯?為何改動《觀經》會集《心經》曲解《壇經》?
※關於出世之人,在出世以後緬懷世俗時的感覺?
※誕生於中國的瓷器會不會像誕生於印度的佛教一樣,在誕生地沒落,在其他地方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