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當初只是個農業小城邦,為何最後卻能戰勝一眾強敵,成為地中海的霸主?


羅馬在西方文明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正是羅馬帝國的長期興盛,才讓西方文明得以躋身世界主流文明之列;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沒有羅馬這個奠基者,那麼西方文明很難有後來這麼大的成就。

不過,雖然羅馬的地位和意義如此重要,但嚴格來說,它並不是西方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在羅馬崛起之前,希臘文明已經興盛了兩三百年。古希臘人不僅在人文社會層面創造了非凡的成就,成為西方文明的淵藪;並且也是當時地中海乃至歐洲的霸主,影響遍及整個環地中海。

不過,希臘人並沒有把這份輝煌延續下去,也並沒有利用自己在當時的強勢,塑造出西方文明世界的整體框架。在完成了文明拓荒者的歷史使命後,其文明領袖地位便被羅馬人強勢取代,不僅政治上被羅馬人壓制的統馭,其所創造的文明,也逐漸走向衰亡。至於羅馬,則在對古希臘文明破壞式繼承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需要,創造出全新的羅馬文明體系,並最終讓它成為西方文明的骨骼。

為什麼羅馬為什麼古典時代西方文明的巔峰代表?在這裡雲石君做個簡單的分析:

要解釋羅馬文明的崛起,那麼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希臘文明為何會沒落。畢竟在羅馬崛起之前,希臘文明才是西方文明的真正起源。至於羅馬,則是通過對其破壞式繼承,踏著其之屍體才得以崛起,並最終成長為西方文明的骨骼。

在《地緣政治——古希臘系列中》中,雲石君曾就古希臘的沒落做個一個分析:

在古典時代早期,當時的西方文明世界,主要還局限在東地中海一隅,至於西地中海,當時還是未開化的蠻夷地區。

希臘半島的地緣區位,正好位於東地中海的中央。中樞的優勢區位,再加上地中海作為大型內海,海洋氣候條件相對平和的特點,使得希臘人能夠以此為依託,大力發展海洋貿易,建立殖民體系,用這些手段,將當時的整個西方已開化地區施加有力影響,並把資源集中到希臘半島,進而創造出璀璨的古希臘文明。

可問題是,文明的範圍,是不斷擴散的。隨著時光的流逝,西地中海也慢慢開發出來。隨著西地中海的文明體量發展到一定程度,西方文明的邊界,就擴大到了整個環地中海。這種格局下,希臘半島就昔日的文明世界中心,轉而變成了懂不邊緣,而義大利半島的區位優勢得以凸顯,進而壓過希臘半島,成為環地中海文明的地緣中心。

但話又說回來,雖然隨著東風西漸,義大利半島在地緣區位方面取得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就一定可以成為西方世界的主宰。畢竟在希臘文明「東風西漸」過程中收益的,並非只有義大利半島一個,位於北非的迦太基(今突尼西亞),同樣也因此崛起。

迦太基也大致處在地中海的中部,儘管作為北非板塊的一個海岸線拐角凸出部,迦太基對地中海腹心的深入程度,並沒有義大利半島那麼明顯,可正因為義大利半島與西西里島深度插入地中海腹心,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東西地中海之間的海上交流。這東西兩大海域間,除了西西里島跟義大利半島間,有一條超級狹窄的墨西拿海峽(最窄處只有3.2千米寬)外,唯有西西里島跟迦太基間那條寬約150千米的突尼西亞海峽,可供直接馳騁。而從區位上看,迦太基正好卡住了突尼西亞海峽的咽喉。故要論區位重要性,迦太基比位於義大利半島中部、台伯河下游的羅馬城,還要好上許多。相較於羅馬城,以迦太基城為依託,可以更加便捷的向整個地中海海域投射影響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迦太基似乎更適合成為西方文明塑造者才對。而在歷史上,羅馬興起之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迦太基也確實是地中海上的最強勢力,並通過自己主導的海上商業貿易體系,拓展出十分廣闊的勢力範圍。

但最後,羅馬依然壓過了迦太基,成為環地中海文明圈的主宰。

羅馬為什麼可以做到?這跟環地中海地區的地緣環境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

以海域為標準,環地中海可劃分為東、西兩大區域;而以海域周邊的陸地為標準,又可以劃分為地中海南岸的北非,與北岸的南歐兩大板塊。義大利半島作為歐洲大陸面向地中海的凸出部,自當歸入歐洲板塊;至於迦太基,當然就是北非之組成部分。

由於地中海是內海,氣候環境比較溫和,所以人類可以比較容易的將它征服,進而以海為路,把環地中海地區連接成一個地緣整體。

不過,這種征服,終歸是有限度的。海洋天然自帶地緣阻斷功能,地中海儘管通行條件比大西洋這種外洋要好得多,但也遠不能做到如履平地。而且作為地球上第一大的內海,其平均南北寬高達一千八百千米——這種距離本身,就對不同板塊間的交流構成了阻礙,而在交通條件落後的古代尤其明顯。

這即是說,儘管南歐與北非可以以海為陸,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和連接,但這種連接,在地緣上還遠沒有強到將二者融為一體的程度(直到現代也沒有實現融合)。基於這種格局,義大利半島與迦太基就無法作為一個整體統御地中海,而只能一方壓倒另一方,由勝利者獲取主導權。而在爭奪環地中海秩序主導權的過程中,二者自然也是以各自所在的西南歐、以及西北非作為實力來源和戰略依託。

而在這場西南歐與西北非的角逐中,迦太基先發優勢很明顯——畢竟地緣區位的更加優越,使得當羅馬崛起時,迦太基已經掌控了地中海(尤其是西地中海)的海上貿易網路,可以從容從中獲取給養。

但問題,海上的所有優勢,終究還是得以陸上實力為依託——具體而言,戰艦、商船、水手、武器,軍糧等等,這些都得靠陸地供應。而陸地的後勤保障能力,則與土地的面積和生產潛力直接相關。

而在這方面,以北非為基地的迦太基,就很吃虧了。西北非,是出了名的乾旱地區,除了毗鄰地中海的阿特拉斯山脈,能夠攔截一些北方濕冷氣流,形成少許降雨外,絕大多數地區乾旱荒漠,開發價值極低——這意味著迦太基的自身生產潛力非常之弱,其之所以強大,只不過是利用了自身在環地中海海洋貿易體系中的區位優勢,能夠較好的從外部獲取給養罷了。

而羅馬就不一樣了。羅馬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乃至當時它所能影響到的南歐島嶼及沿海地區,儘管也是崎嶇多山,不過好歹氣候適宜,降雨豐富,所以農業生產潛力遠超迦太基。

所以儘管在創業之初,蝸居台伯河中下游的羅馬,僅憑農耕所得,還無法跟迦太基依託龐大地中海貿易體系所獲得的資源相提並論;可隨著羅馬完成了對義大利半島的整合,那情況就不一樣了。這時候的它,不僅同樣擁有了爭奪地中海貿易主導權的地緣條件;更為關鍵的是,義大利半島,乃至於整個南歐地區,其生產潛力遠超迦太基和北非。

這對迦太基而言就很危險了。一旦義大利半島在政治上被整合為一體,那麼這個強大的羅馬勢力,就有足夠的實力跟迦太基爭奪地中海貿易的主導權。

當然,爭鬥開始之初,迦太基肯定是有先發優勢的。但問題是,鑒於義大利半島本身也地處地中海貿易圈的中央,這種地緣區位意味著,一旦二者形成長期對峙,地中海現有的貿易秩序就會遭到重大破壞。

當然,這種破壞是雙向的,不僅迦太基要倒霉,義大利半島的貿易受益,也勢必要遭到迦太基的阻擊。

可是,義大利半島,以及南歐的農業生產能力,遠在迦太基和北非之上。故就算海洋貿易收益縮水,但羅馬仍可依託農業生產,將這場消耗戰熬下去。而迦太基就不行了。一旦海洋貿易受到嚴重破壞,光靠北非那可憐的農牧業生產潛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它跟羅馬的持續消耗,最後肯定會山窮水盡而分崩離析!

其實,迦太基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早在羅馬崛起之初,它就一直有計劃的阻止本土勢力對義大利半島政治整合。

但問題是,就算迦太基有足夠的實力組織跨海遠征,攻擊在義大利半島上的那些新興強勢本土勢力,但地中海這個不可消除的天然地緣阻斷,決定了迦太基不可能對南歐施加穩定的統治,甚至對前方戰事予以持續的物質支撐都難以做到。做不到。這意味著,即便這種摧毀獲得成功,也最多就能起到一時之效;鑒於地緣格局決定了,迦太基不可能對義大利半島實行直接統治,那即便摧毀了一個新興部落,可用不了多久,其他部落王國又會崛起。而鑒於跨海遠征的高消耗,迦太基也不可能動不動就興兵遠征,所以總有一天,會有強勢部落,突破迦太基的阻擾,實現對義大利半島的整合——而這個幸運兒,在現實中就是崛起於台伯河中下游的羅馬!

一旦羅馬實現了對義大利半島的整合,迦太基的命運就此註定。在海洋貿易收益因交戰而受嚴重打擊的情況下,羅馬依然能夠憑著義大利的強大農業生產能力,咬牙堅持下去,可迦太基就不行了。就算因著漢尼拔這種軍事天才,讓迦太基可以一時打敗羅馬,但由於他不能徹底摧毀義大利半島的生產能力,那迦太基終究難逃敗局。

消滅了迦太基後,羅馬也順勢控制了西北非。而跟迦太基不一樣的,羅馬的地中海霸權,有義大利本土的農業生產能力做支撐,這意味著它面對迦太基為首的西北非地緣勢力時,可以長期保持絕對的戰略壓制。故羅馬主導下的地中海秩序,並沒有因為迦太基的復甦而重新遭受威脅。

義大利半島藉助文明的擴散,取代了古希臘在西方文明圈的地緣中樞區位;又依託自身的農業生產能力,壓制了迦太基為首的北非。這種基於區位優勢形成的海洋貿易主導權,跟義大利自身的強大農耕生產能力聚合到一起,最終讓羅馬脫穎而出,成為西方文明的主宰!

不過,羅馬崛起的過程中,也有一點頗為費解:前文中雲石君曾經說過,西方文明的東風西漸,催發了義大利半島的開化。而在這個文明西遷的過程中,來自希臘半島的古希臘人,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在歷史上,希臘人也確實在義大利半島、還有西西里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與城邦,他們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佔據半島政治的主導權。

從這個角度來看,隨著義大利半島的文明成色的不斷提高,人類突破半島內部地緣阻斷,進而對半島實行政治整合時,在有著先發優勢,在當地也根基頗深的希臘人,更有理由成為這種文明整合的領頭羊,進而成為新「義大利國家」的掌權集團。

可歷史並沒有沿此脈絡演進。到最後獲得義大利半島統治權的,並不是先進的希臘,而是是羅馬人——這個文明成色相對落後的義大利原生土著。而那些向義大利傳播先進文明,並在半島上建立了諸多文明城邦的古希臘人,最後統統被「羅馬」這個自己眼中的蠻夷征服,非但未有享受到義大利文明開化的封鎖成果,反而深受其害,最後連希臘半島這個希臘人的老根,都被羅馬征服!

為什麼野蠻落後的羅馬,卻戰勝了一眾文明更加先進,實力更加強大的希臘人城邦,成為義大利半島的主宰?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44章——義大利之第1部分。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或ID:yunshi911),持續收看雲石全部地緣政治原創文章。


雲石自問自答系列


打臉雲石系列

羅馬在西方文明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正是羅馬帝國的長期興盛,才讓西方文明得以躋身世界主流文明之列;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沒有羅馬這個奠基者,那麼西方文明很難有後來這麼大的成就。

希臘化被無視了,其實希臘化比羅馬更重要,希臘化埃及的貢獻很大的

而迦太基就不行了。一旦海洋貿易受到嚴重破壞,光靠北非那可憐的農牧業生產潛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它跟羅馬的持續消耗,最後肯定會山窮水盡而分崩離析!

西班牙農牧業生產潛力很差(當然當時只征服了南部)?北非在羅馬時代譽為糧倉,羅馬農業技術靠迦太基知道不知道?

羅馬人——這個文明成色相對落後的義大利原生土著(存異)。 羅馬人是特洛伊的後代這種說法有可信度


推薦閱讀:

神聖羅馬帝國最終沒有完全吞併義大利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1453年奧斯曼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在你的心中誰是最偉大的羅馬人?(從羅穆盧斯-1453)?
中世紀歐洲軍隊能打過羅馬帝國軍隊嗎?
東羅馬皇帝有沒有機會搞中國古代式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TAG:義大利 | 世界歷史 | 羅馬帝國 | 古羅馬 | 歐洲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