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P2P平台宣傳壞賬率不到1%,真的可能嗎?
近期某老牌平台發布的半年報告為例,從平台公示的信息看該逾期超過90天以上的資金佔比僅為0.31%。
確實很多P2P平台宣傳壞賬率不到1%,這個數據看起來不正常,因為銀行的壞賬率都接近2%了,而P2P的借款用戶的信用等級比銀行要低很多。
我認為,並不是數據不可能(雖然有很多平台確實是數據造假), 但是我認為最大原因是統計標準不一樣,然後還有其他幾個原因。
先看幾組數據:
1. 2012年e速貸,365易貸,808信貸,紅嶺創投的2012年逾期率(逾期率為:逾期金額與年末貸款餘額之比)分別為14.38%,6.98%,5.56%,3.96%。
2. 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在公開場合「自曝」該平台的壞賬率年化約為5%-6%
3. 美國P2P平台Lending Club和Prosper壞賬率都曾高達10%以上 。
4. 再來看一下幾項數據對比:
我個人分析數據產生的原因:
1. 統計標準不一樣。 在計算公式上,P2P平台一般採用壞賬總額除以貸款總額,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賬損失。 但是逾期多久算壞賬?各平台 定義不同,多為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一年不等,那麼平台設定的逾期時間越長壞賬率也就會越低。
2. 很多P2P平台會迅速擴張,做大貸款總額,根據計算公式,壞賬率的分母就是貸款總額,分母大了,壞賬率當然會變小。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風險的積累和推後,除非平台持續迅速增大貸款總額,否則,後面壞賬率會極速上升。
3. 有些平台成立時間較短,貸款業務尚未經歷資金回籠,隨著時間推移,壞賬率當然會上升。
4. 平台規模太小,壞賬率極低是有可能的。
5. 有些平台的資產有擔保,就不算壞賬,其實是壞賬由擔保機構承擔了。
6. 有些平台處理抵押物後就不把逾期計入壞賬。
7. 甚至有些平台自融,自融哪來的壞賬。。。
P2P平台穿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誰都知道是假的,但卻沒人說出真相。
多多今天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揭開P2P的這塊遮羞布。
P2P真實的不良率到底多少?
多多之前和一個做風控的人聊天,他說決定不良率的核心是貸款銷售人員,而不是他們風控。別看這麼多風控人員和這麼多看似複雜的技術,其實都是輔助。
這句話其實形象的說明了一個常識:決定不良率的核心是借款人質量,而決定借款人質量的核心是放貸利率。
或者更簡單的說就是「一分價錢一分貨」。放貸利率越低,借款人越優質,不良率越低;放貸利率越高,借款人質量越差,不良率越高。
銀行的放貸利率最低,不良率多少呢?
銀行的放貸利率一般5%-10%,能在銀行借到錢的都是信用非常優質的客戶,但銀行逾期率平均在1.7%左右。部分銀行甚至超過了2%。
信託公司的放貸利率比銀行高,不良率也超過了銀行,有7家信託公司的不良率已經超過了10%。
小貸公司放貸利率大約比P2P略低,去年新三板上市的40多家小貸公司平均不良率為7.18%。
P2P放貸利率基本最高的,不良率只會比上面的這些金融公司高。
之前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公布所謂呆賬率為5%~6%,讓很多人驚愕。
但很快宜信和信而富這些P2P龍頭企業上市公布了更刺眼的不良率數據,信而富近三年生活貸款整體壞賬率分別為7.3%、11.8%、14.9%,宜人貸2015年C類借款人壞賬率高達8.2%。
宜信和信而富客群質量和風控技術基本是P2P最頂級的,其他的P2P平台各方面都比他們差,不良率只會比他們更高,保守估計真實的不良率在10%左右。
P2P平台為何不敢公布真實不良率
P2P平台公布的不良率是多少呢?
多多截取了平台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布的逾期率,讓人大跌眼鏡。
(點擊查看大圖)
(點擊查看大圖)
平台為何不敢公布真實不良率?
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監管。其實每個金融機構都一個德性,只要沒有監管,沒有一個說實話的,最早的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也到處作假,後來嚴格監管後才不得不老老實實公布真實數據。沒有監管,靠P2P自覺公布真實數據,那比死還難。
即便現在監管出了新規,要求平台公布借貸逾期率、借貸壞賬率,但單純出一份規定,沒有強有力的監督和懲罰,基本等於零。
另外,如果不是實力超強,哪家p2p敢說自己真實不良率是10%,估計把一大半投資人都嚇死了。搞不好就被擠兌倒閉了。
如何知道P2P平台真實不良率
說實話,沒法知道。真實不良率往往只有老闆自己知道,外人很難得知。
但通過行業對比,可以粗略估算平台的真實不良率。
舉個栗子:
決定不良率最核心的兩個因素是借款人群質量和風控能力。
宜人貸對外公布的不良率3.4%-8.2% ,其主要業務為信用貸款,面向貸款群體大都是白領,而且管理團隊都是擁有十多年經驗的金融人士,風控模型相當成熟。
宜人貸是上市公司,數據比較可靠,以宜人貸為基準,對比其他同類業務平台的借款人群和風控能力,可以大概估算其真實的不良率。一般來說肯定要比宜人貸高一倍。
為什麼不良率這麼高,P2P還能盈利?
因為P2P放貸利率高!
一般放貸利率都在30%以上;
分城市看,一線城市放貸利率略低,三四線城市放貸利率一般都達到36%。
分類別看,房產抵押貸款利率20%左右,個人信用貸款和車貸都在30%以上,現金貸利率很多超過70%。
30%的放貸利率-10%給投資人的收益-10%的不良率-4%-10%的運營成本=平台利潤。
這基本就是平台的盈利公式,剛開始大部分P2P平台都是虧的,因為發展初期,不良率不穩定,而且平台規模小知名度低,給投資人的利率很高,而且運營成本很難攤薄,只能虧本做規模。
隨著規模擴大,給投資人的收益會降低,運營成本也會降低;而且隨著平台的風控積累,不良率也會降低,平台的利潤會逐漸增長。
從這個公式也能看出,投草根高利率的平颱風險有多高,這些平台給投資人利率很高,風控不成體系不良率比想像的高,一般都很難賺錢。幾筆業務出點問題毫無抗風險能力,很容易一命嗚呼。
知道P2P的真實不良率,我們心裡對P2P的真實風險就有點X數了。
以後投資,就不會無知者無畏。
寫在最後
1、P2P投資有什麼問題可以掃碼關注我的公號(米多多P2P投資筆記)留言,我會盡量幫忙解答。
2、拒絕伸手黨,上來就問某某平台安全嗎?或者我該怎麼投資P2P。這類問題真心沒法回答,請先調查學習基礎的資料,了解基本的信息再提問。你怕麻煩,我的時間更寶貴。
3、大家普遍關心,而且性價比特別高的平台我會每周在公號深度分析幾個,本身也是我自己投資分析的需要,大家可以參考。
作者簡介:米多多,6年P2P投資經驗,踩過行業第一個跑路平台「淘金貸」,折戟過e速貸,目前P2P平均收益15%左右,收益數十萬,微信公號:米多多P2P投資筆記。
算作業內人員,主要給P2P做支付程序,提供技術支持,業務諮詢,幫助過檢。
我能說P2P我接觸的100%都造假嗎...低於10%的都是胡說八道,各種資金池啊。就看P2P最後怎麼收場吧。
國內某著名校園貸平台,一度是業內第一名的。媒體公布數據壞賬率跟我們看到的投資數據(我司投了那家)相差了8倍多。匿了。
有人統計過平台跑路率嗎?
除非平台的體量非常小,不然這個數據肯定不對。
看了大家的回答,真的感覺到網貸平台壞賬率計算標準確實太不統一了。應該由監管部門制定信息披露標準。
注意區分資產自營和資產外接。
1.資產自營,這個水就深了,因為每家計算壞賬的方式千奇百怪啊啊~滑稽
2.資產外接。雖監管要求不得保本保息(平台也不想),但投資人不樂意啊,出了事就要找你們干中介的~SO,平台外接資產的時候都會要求資產提供方兜底、墊付、保證金等。即便出了逾期投資人也是無感知的,因為資產方墊了這筆錢。以這種方式來算的話平台壞賬=0
這個數據里當然是有水分的。但主要是這麼幾種情形:
1)面向投資人的壞賬率 VS 實際壞賬率
正常情況錢借出去總有壞賬,壞賬率有高有低;但為什麼有的平台宣稱迄今沒有出現壞賬或者違約?
因為的平台在設計的時候,當出現壞賬的時候,或者要求第三方貸款服務機構兜,或者用風險準備金兜,因此對投資人來說,沒有壞賬。
但這並不代表實際借款中沒有壞賬產生。
2)P2P借款壞賬率顯然比信用卡高。
如果是披露資產端實際的不良率,顯然P2P不良率是遠超信用卡的。
但這裡涉及到一個統計標準。主要是你怎麼認定壞賬?是違約一天就算?(M0),還是違約30天(M1),60天(M2),90天(M3),甚至180天(M6)?
比如兩家美國上市的P2P公司,以及國內大部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公布的不良率都是M3數據。一些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M3可能都在4%-5%左右,這已經是很好的水平了。
銀行計算不良,是將「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中的後三類前部算作不良貸款,但P2P一般只算了損失類。如果P2P都算M0違約率,一大半都會在兩位數以上。
但這些公司公布M3也不是完全沒道理,M3之前的仍有比較大的概率追回,M3以後就很難追回了。我也見過一些公司貸款實際損失率會比M3更低一些,說明資產回收做得比較好。
但正常來說,實際情況再好,也到不了1%以下。
為什麼有的能給出1%的數據?排除作假,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這些平台處在規模從小到大的高增長階段。
比如年初我的貸款餘額是10億,不良有6000萬,不良率是6%,但通過不斷做大規模,年末我規模100億,不良變成了1個億,那我不良率是1%,但實際上今年貸款的不良至少要到明年才能看出來。——真實的不良率只有等到規模增速降低了才能評估出來。
只是說,我們能繼續活下去不會跑路而已
怒答一發。
作為P2P從業者,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句,所謂的 0 逾期基本上是沒有的。
但是,壞賬率做到極低是有可能的。
作為投資人,做好甄別和風控,是能得到一定保障的。
解釋一下逾期和壞賬:
逾期 = 借款人不按時還錢
壞賬 = 借款人不還錢
不按時還錢有很多種,一定還不了(壞賬),一時還不上,一下忘還了
不還錢也有很多種,一定不還,可能不還,不是不還只是暫時還不了
性質有很多不一樣。
關鍵要看平台的風控。
一. P2P平台為什麼宣稱0逾期?
那麼,P2P是怎麼來管理資產和風控的呢?
先介紹一下P2P怎麼對接資產(借款需求)的。
銀行業的核心在於風險定價,知道這部分資產存在哪些風險,風險係數多少,放貸金額可以做到多少,壞賬率可以控制到多少。
P2P的借款撮合與上類似,越優質的資產,風險越小。
如果平台上都是優質的資產,那逾期率和壞賬率可以做到極低。
同理,越優質的資產,借貸議價能力越高,所以通常借款的利率就越低。
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 如果平台只做優質資產,除非平台有足夠的傾向於風險保守,願意接受低利率的用戶,否則,平台沒有人問津,仆街。
除了頭部的幾個已經有規模的平台,有足夠的品牌溢價和優質資產接入能力,其他的平台基本不敢,也不能只接優質資產。
所以,必然會出現逾期和壞賬。
有一句話: 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
換一個說法: 有多大利益,就有多大風險(或者說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二. 國內的P2P投資其實是有誤區的。因為P2P本質上是 信息中介,是做借款撮合的,所以,P2P投資是不 保本保息的,但是由於國情特殊,現在各個平台都在明裡暗裡的做保障承諾。
這其實跟P2P的本質相悖(郭嘉已經發文,明確了P2P的定位是信息中介,並且限制做出保本保息的承諾)
但從這一點來看,有需求必然就有迎合。
投資人要的是保障,那平台就千方百計的做保障,做數據,做0逾期,包裝壞賬。
做0逾期有很多道道,舉最簡單的一條。
借款人逾期了,平台趕緊聯繫擔保方,或者動用平台的備用金先墊付,保證按期還給投資人,再慢慢追帳。
這種方式,的確不誠實,但是,投資人有損失嗎?
這不是你們想要的結果嗎?
頭像都是俊男靚女,瓜子臉小蠻腰,線下一見面卻是 大餅臉,油膩頭,肚子撐到連腳尖都看不到。
現在誰還敢說自己的自拍圖沒點美圖秀秀功底的。
P2P的逾期率,壞賬,不就跟照騙的道理一樣。
做給你看的。
誰讓投資人不願意承擔投資的風險和損失,看到有逾期和壞賬就嚇得不行。
風聲鶴唳,就相信照騙畫的餅呢。
二. P2P平台和小貸公司的區別
現在局外人看P2P都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不敢相信了。
作為局內人有什麼建議呢?
小刀不習慣直接給答案,這裡僅透一點行業的信息,和個人的參考方案:
首先,請先分清楚 P2P公司和 小貸公司的區別。
那種把 P2P公司 和 小貸公司混為一談的言論都是扯淡。
比如這種:
P2P是撮合 出借人和借款人的 借款需求,本身是不提供資金的,不經手資金的。
小貸公司是自己放貸的,用自己籌到的錢來放貸的。
所以,真正做P2P業務的公司,借款利率不敢放太高。
我們公司做借款撮合,年利率從來不敢高於 20%(實際比這要低,商密避語)
為什麼?
試問年盈利能過 20% 的公司,中國能有多少家?
P2P是幫助中小微和實體企業的,不是來坑殺割韭菜的。
借款利率就高到讓人家沒有活路可走了,你覺得這商業模式能行嗎?
而且,基於上面所說的,越優質的資產,借貸議價能力越高,所以通常借款的利率就越低
你的借款利率越高,能吸納過來的只能是越不優質的資產,風險率急速上升。
為了掙那麼點白眼錢,連命都不要了,值得嗎?
小貸公司因為用的是自有資金,可以用毫無節操的風控模式。
只要借款利率能涵蓋逾期率,他就能賺錢。
反正是用自己的錢,也不會有其他人說三道四。
P2P公司你敢嗎?
你用的是投資人的錢,出點問題逾期率飆升,你自己的平台還想不想要了。
這裡要提一句,前幾年行業混亂,騙錢的,傳銷的,線下放高利貸的,各種牛鬼蛇神都往P2P上鑽,就是看中了P2P的籌錢能力。
小刀入行的這些年,看得多了各種打包資產,轉手資產的,各種天花亂墜,借款利率海了去了。
有點良心,有點風控意識,都不會去接這樣的資產。
也有很多沒受住誘惑的平台,接了,就沒了。
只是,小刀沒想到的是,在P2P之外,現金貸能做到那麼火。
燎原之勢坑了國內無數人。
自然有某些平台憑藉著 現金貸 的風口,一飛衝天。
比如PP貸和下面的這個栗子。
正是因為接入了現金貸資產,所以逾期壞賬無可避免的拉升,這是業內不爭的事實。
拿現金貸資產背景的公司來說事,還真是專業。
完全沒有可比性。
三. 如何讓自己投資P2P有保障?
- 先觀望,等退潮結束,看誰還能站得住
小刀在幾個月前就有提過,如果看不懂P2P的形式,到明年備案結果出來之前,先不要投P2P。
之前聽到的消息是截至2018年2月底,最新已經確定的是 4月底,最遲 6月底
過了5月底還沒公示備案信息的,基本可以無視了
2. 正正規規的P2P平台一定跟dang走
信息披露,一定是需要非常完畢的,穿透到底層的資產
包括要做到借款人的信批,這個人在平台的借款情況,逾期情況
以後如果真的信聯能鋪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用身份,那是好事,如果不能,至少平台能公示所有借款人的真實信息,供投資人甄別
http://news.p2peye.com/article-505594-1.html
天眼的信批排行僅作參考,因為是天眼自己做的評分標準
沒有上這個排行榜的平台也不用擔心,有一些是在憋大招(比如小刀所在的平台,因為之前備案的細則沒落地,很多事情怕做過頭),等細則落地了再安排
平台本身的信息也要詳實披露,做不到的平台可以直接無視了。
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規規矩矩做備案,在規定內走的平台,至少能保證不出格
這是基礎要求
3. 風控嚴,資本強,模式要合理
風控其實並不好做
螞蟻花唄,借唄和京東白條的逾期壞賬其實也不一定低
你放開了口子,總有人會來搞七捻三
騙貸騙錢的多了去了
所以,風控務必嚴格,寧缺毋濫
這是個長期鬥爭的過程
看平台有沒有做好風控的措施和決心
風控嚴格,平台的風險定價能力強了之後,還有一個好處,能甄別並吸納越來越多的優質資產。
優質資產越多,平台的逾期壞賬率自然會降
當然,天有不測風雲
也難保借款人不會出一些事,導致逾期或壞賬
(比如,銀行掉單,導致借款人的還款被硬生生拖了兩天才處理好,這事你找誰哭去)
雖然P2P不保本保息,但這時候還是得看平台本身的實力了
我有錢,我可以先墊付保證本金利息給回出借人,我再慢慢追討債務
我也可以不墊付,拖著出借人一起追討
有錢的確可以任性
商業模式指做的事得有延續性,多方獲利,局才能玩得下去
像現金貸這樣坑殺 老實巴交的借款人的,一旦老實人收割完了,就算郭嘉不管制,遲早也要玩完
大家都有錢賺,細水長流,才能長久的賺
還有,看平台在這個模式,這個垂直行業做得怎麼樣
比如 抵押,信用,擔保,各自的玩法,模式是不一樣的,接觸的資源也是不一樣的。
4. 自身的投資策略
首先,想清楚風險,再去做投資
曾經跟一個玩股票二十餘年的老股民聊,他自己風裡雨里浪過來的,風險意識特強,對風控把握得很好,就是能時不時跳出去擼一把毛,及時又抽身回來,年化能到15%以上。
像小刀這樣沒時間,也沒膽量的,現在只希望保住 12%-13%的年化。
因為小刀願意承擔的風險,贏利能力大概就在這個範圍
奉勸一句,常羊毛者,遲早為魚肉
(也有一些羊毛,是基於特殊原因放出來的,可略薅)
其次,要有時間,下功夫去研究
基金除非你定投,否則還是要研究
P2P也不能算傻瓜理財,為控制風險,總得分析平台,研究政策,真的要花很多時間
不做研究,就聽著某大仙說一聲,這個平台可以,你跟著我投吧
出了問題,大仙替平台兜底還錢給你嗎?
做到以上兩點,其他比如分散投資的,只能算是手段了
這裡不多講
---------------------------------------------------------------------------------
這個回答其實不想發出來的。
編輯好之後,我放了大半個月。
因為在氣頭上做的事情往往很傻
現在想想也的確很傻,我花2個多小時編輯好這答案,有什麼意義呢?
我一向不喜歡擋人財路,但為免有的言論誤導人,所以忍不住還是要透一句。
有一種感覺,就像是江湖術士看你一眼,說哎呀你近期有大災,來來來,我教你消災之法。
先掏錢吧。
你有你的坑錢道,我不阻止,但別把髒水潑向這個行業。
(尤其你還說自己是從業者,我就看不懂了)
任何行業都有光有暗。
紅十字會還不是有郭美美。
要按某人這麼宣揚的,天下幾無光明。
讓規規矩矩做事的人情何以堪
給所有對P2P感興趣的投資人。
如果你是真心想投P2P,我建議 走網貸之家 和 網貸天眼 兩個平台,獲得的信息和指引或許更加有效而實在。
【網貸之家】中國首家權威p2p網貸投資理財行業門戶_網貸理財_p2p理財產品
http://www.p2peye.com/
也別私信小刀了,近期為做備案,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沒辦法一一回復。
這裡,就透點行業的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假的,看平台的定義去,有些平台逾期一個月以內能催回來都算優良資產
講個我知道的公司。這個公司做網貸每年放款15億上下有130多萬個客戶,日利息0.3%,月息9%最長是一個月借款周期。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會逾期,但在之後的1~2個月里會要回來一部分大概百分之五六。剩下的也會用其他方式慢慢的追回。借款金額越小壞賬的幾率越低。最重要的是借出去的是誰的錢,
自有資金一般不會壞賬。 用其他人的錢賺錢的人已經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因素並會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銀行是個靠關係借錢的地方就算壞賬也是壞在自己身上。有人要說去銀行借錢審核嚴,需要抵押,還不了要上徵信。但是去銀行借錢借的是大錢普通人借幾萬幾十萬,有關係有本事的借幾千萬幾個億。普通人借的錢到期是必須要還的,但有的人他可以不用還。還有一種替別人背賬的身上幾千萬的債務也許他就拿了百八十萬的好處費。太多了,不說了,睡覺了。因為一般來說資產端都直接把壞賬買了,所以p2p還可以說0壞賬。
但是如果哪天資產端自己買不起壞賬了,p2p馬上壞賬就很嚇人了。
你相信嗎
我只談我知道的三四家 基本在10-20%之間
正常人需要借錢都是先熟人 家人 信用卡 借唄花唄這些不用面子 又能速度借錢的
然後才是朋友、同事、銀行這些需要面子 抵押物的渠道 至少費率低
都要借P2P了 大部分是前面的借過了 還不起概率不低的
下一步就是借高利貸了
為什麼這麼低呢 有一部分原因是P2P下放代理 代理繳納保證金槓桿借貸金額 客戶出事逾期就把代理的保證金扣了 這就不算壞賬 代理撐過去就沒事 風險太高就直接跑路 或者詐總部一筆再跑 所以很多P2P 看著好好的 突然就不行了
10-20%這幾家是自營的數據 我覺得數據還是比較可靠的
風控體系相對完善的平台壞賬率控制在1%以內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目前沒有統一的壞賬率計算標準,所以在合理範圍內,各個平台都是採用計算結果較低的計算方式來公布壞賬率;
真正以壞賬率來對比平台,還是建議等行業有統一的標準後再說。
推薦閱讀:
※小微借款如何做風險管理?
※p2p平台應不應該為借款逾期和壞賬兜底?
※在P2P網站註冊的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賬號密碼,會不會被後台人員盜用?
※什麼樣的P2P平台,不能投?
※類似紅嶺創投這些P2P平台,風險控制部門會是他們的核心部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