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如何?為什麼李小龍的中國功夫好像很有實戰性?

最近傳統武術的太極拳師雷雷和MMA教練徐曉東的打架結果喧囂塵上,把中國傳統武術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關於傳統武術具不具備實戰性,公眾的質疑聲與反質疑聲吵成一片。。。

那幾十年前李小龍的功夫屬於什麼範疇,為什麼他就在師從詠春葉問的同時也很具有實戰性呢?有沒有懂行的人給解釋一下


李小龍1973英年早逝,無論是70年代的踢拳熱,還是90年代的綜合格鬥,他都沒趕上。也正是這兩股熱潮,推動了武術的現代化。李小龍的那個時代,依舊是傳統武術的時代。

李小龍在武術方面,有兩個大貢獻。一個是建立了截拳道,這是在舊武術時代的最大貢獻;另一個貢獻,就是開創了新的時代。

李小龍在《龍爭虎鬥》中和洪金寶,穿著短褲,戴著分指拳套,倒地以後繼續比賽並用木村鎖地面降伏…這幾乎是現代綜合格鬥的範本。而這種比賽形式再次出現,已經是二十年後了。

而且這個情節也設置的很好。此時是主角和師兄在道場里比武切磋,之後他就踏上了處決叛徒的征途。綜合格鬥並不是某一種流派,而是一種讓人可以在全力下實現技巧而不會傷人性命的平台。

李小龍秉承葉問的包容態度,又結識了Chuck Norris並一起共同訓練。Chuck Norris也是柔道/柔術大師Gene LeBell的學生。Gene LeBell可以說是綜合格鬥的先驅,早在1963年對戰有柔道摔跤經驗的拳擊手Milo Savage,被認為是第一場異種格鬥賽。而後他又擔任著名的豬木vs拳王阿里的跨界大戰的裁判。

李小龍在這些人,美國多元文化環境以及其自身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必然向著綜合格的方向發展。他被UFC尊為綜合格鬥之父不無道理。可以說以中國功夫本身的內涵來講,要進行綜合格鬥的變革和發展其實是最容易的。然而綜合格鬥在國內卻一直被誤解,早就落後時代的傳統武術依然被神話,這背後是誰的「功勞」我就不多說了。

如果問李小龍對現在這種狀況的態度,我想引用一段他自己的話:

I mean it is easy for me to put on a show and be cocky and be flooded with a cocky feeling and then feel, then, like pretty cool and all that. Or I can make all kinds of phony things, you see what I mean? And be blinded by it. Or I can show you some really fancy movement, but, to express oneself honestly, not lying to oneself....and to express myself honestly, that, my friend is very hard to do.

如果我假裝自己酷炫狂拽吊炸天,給人們展示假的表演,花哨的動作,這個很容易。但是如果想對自己誠實,真實地表達自我…這個,朋友,就很難了。

那些固步自封,靠著狹隘的民族主義騙了別人,甚至把自己也騙了的大師們,半個多世紀前李小龍在美國開武館的時候就百般阻撓,如今依然在用一出出鬧劇欺騙國人…實在令人汗顏


我們現在印象中的傳統武術,基本都變成了徒手搏擊。但事實上,這種徒手搏擊式的傳統武術雖說淵源很長,但興起實質上是很晚的,大約就是晚清時期西洋火器大舉進入中國時才開始的大規模發展的,成為提振民心的國粹就更晚了。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武術的作用在過去的時代和現在的擂台不一樣,是一門開發出來用於殺人的技術。那些嘴炮大師們有一點沒說錯,那就是殺人和表演是不一樣的。說到殺人,你要真下定決心,只要膽氣足下手狠,一個弱女子手持一把小刀,照樣捅翻壯漢。這裡面的奧妙在於,相對於武器而言,人的身體是非常脆弱的東西。就拿現代弓來說,它為了射准幾乎將威力降低到一個髮指的地步,可即便如此,你拿一個入門的三十磅弓射人一箭照樣是個透心涼。所以,在過去真正用來殺人的武術,一定是基於當時最強大的武器開發出來的,也就是說,是要練器械,而不是練拳腳。

這一點在古代的文學作品裡也有反映,比如《水滸傳》里上到八十萬禁軍,下到祝家莊里的各類武術教頭,都有個統稱,叫做槍棒教頭,從來沒有說拳腳教頭的。各大好漢喝酒吃肉時討論的都是槍棒技術,酒酣耳熱再比劃一下。唯一提的次數比較多的拳腳功夫,是相撲之術,但也就是個擂台較技,真的打起來,無論是武松還是燕青,沒一個用的。

古代兵書裡面就更直接了,戚繼光在《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里開篇就講「此藝不甚預於兵,能有餘力,則亦武門所當習。但眾不能強者,亦聽其所便耳。於是以此為諸篇之末第十四」。這翻譯下就是——「拳腳功夫對當兵作戰沒什麼用,但要是有餘力的話,我們武夫還是要學一學。但如果大家有學不好不擅長這個的,也就隨他去了。於是就把拳腳功夫的這篇放到所有訓練篇幅的最後。」那學拳有什麼卵用呢?後面也講了——「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這是在說,學拳對打仗沒用,但可以活動手腳,鍛煉身體,為以後學習其他器械打好基礎。也就是說,在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真正的高手兼兵法家眼裡,拳腳功夫也就是個與健身操差不多的玩意兒,如果有更科學的健身體系,我估計他們會立馬拋棄所謂的拳法。

可為什麼晚清時期拳腳功夫突然從不登大雅之堂的地位突然興盛起來了呢?原因就在於西洋火器的大面積輸入。武器越發展,對人身體的要求越低,火槍使得只要有扣動扳機力氣的人都可以上戰場當炮灰,這就徹底淘汰了所有的冷兵器,從國家層面上看,殺人技已經徹底變成了扣扳機。這種情況下,以前有用的器械就沒什麼人認真練了,反倒是原來用於健身的拳腳功夫抓住了這個機遇期,通過擂台技的方式將自身推廣向了急需找到新的鍛煉方式的滿清上層,其中太極拳就是因為逼格最高,推廣最好一下火了起來。空手道之類的發展也是類似,都是火器淘汰冷兵器後才登上大雅之堂的,武士時代劍道館才最受重視。

從這個意義上說,傳武和MMA、空手道之類的東西差不多,都是所謂的擂台技,擂台觀賞健健身還行,實戰就算了。連巴西柔道冠軍都被混混打成熊貓眼,何況他人。真要防身,見到危險就跑,隨身帶把小刀才是正途。

真要以擂台技的角度考量傳武,他還是能打的,起碼是比一般人能打,但他絕對沒有現代綜合格鬥能打。現代綜合格鬥,是綜合了各個流派的搏擊技術,再輔以最科學的鍛煉方式而成的,傳武打不過很正常,空手道跆拳道之類的也打不過呀。而且徒手搏擊,拼到最後就是身體素質,29年杭州國術大會,南方人全都輸給了牛高馬大的北方人,精壯小夥子全都贏了老宗師,和尚道士中的高手全都over,深山老林里的所謂隱世高人連首輪都過不了,第一名是當時國家集訓隊中央國術館的,第二名還兼練了拳擊被人質疑,是不是覺得很眼熟。估計因為這樣的公開擂台實在是把各大門派的底細全漏了,所以也就辦了這麼一下。

所以說,傳武還是老老實實的講究個強身健體,認認真真研究一下擂台比賽好了,這才是老本行,不要整天吹比,搞的神神叨叨。


胖友,你錯了,李小龍打的就是那種裝模作樣、「軟手軟腳」的人。

在《猛龍過江》中李小龍面對空手道對中國功夫儘是花拳繡腿、「看起來軟手軟腳」的質疑,李小龍回應任何功夫練不好都會軟手軟腳。

任何功夫與技術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以活物去死物里尋求所謂的終極奧義,唯有殆矣。

項羽就算什麼技術都不會、空有一身蠻力,也能輕易摁死天天打坐、熟讀功夫典籍的賈璉。

菜雞就是菜雞,意淫不能強身,去跑去跳去實戰才能。就算你爺爺留給你他畢生實戰的經驗與技術,你沒實戰過也打不過宋兵甲或遼兵乙。

而李小龍的一生就是突破傳統功夫門派壁壘的一生,特殊的成長環境與學習生涯也使他有異於常人的博採中外技術特長的機會,

詠春的短平快,拳擊的凌厲步法,甚至西洋劍的一擊制敵、跆拳道的訓練方法。都在李小龍身上被詮釋得無比融洽。

他背負著背叛師門的陳腐罵名,脫離了詠春門下,自己創立了截拳道。他不是想另立門派,而是想創造出一種對戰規則明確、訓練方法科學、禮儀道具規範的,現代化、透明化、能實戰、能發展的「中國功夫」。

他最恨的就是傳統武術的謀利者、玷污者,他們只是在混飯吃,將先輩實戰中得來的經驗、技術與名聲坐吃山空,將傳統武術敗壞得只剩下一個殼,徒有其表,成了一種表演,一種虛假的商業鏈條。

如果他在的話,早就輪不到徐曉東出來踢館了。

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會有《華裔電影明星在國內踢館大江南北,揚言打趴一切花拳繡腿,實戰是檢驗真功夫的唯一標準》、《李振藩刊發此條消息,恭迎大陸各界搏擊高手登門挑戰》、《震驚!氣功大師李XX竟被海外電影明星一腳踢趴,李:不忍對肉體凡胎動用氣功而已》等題目登在各大報紙上了

———————————————————

對傳統功夫抱殘守缺的人們,內心深處一定很渺小很無助吧,因為他們只能把國民尊嚴系在對功夫虛無縹緲的意淫上,而不肯去真正地將它發揚光大。指其不堪之處,如殺其父母。

我們總是喜歡在虛無中尋找意義,就像「最厲害的冷兵器是什麼」這個問題一樣,你想知道的真的只是最厲害的兵器嗎?還是想佐證發明與使用這種兵器的民族厲不厲害?

睜開眼吧,現實點兒吧。只有弱者才需要在虛無的過去事物中找尋尊嚴與存在感。我們民族的真正尊嚴不在中醫、武功與唐刀,而在於發達的醫療水平、科學的健身方法、先進的製造業與國防。

過去我們是被打得連跪過,但是現在我們逆風站起來了,再也不需要純粹的精神勝利法了。

承認不堪,這沒什麼。而你獲得的則會是更大的天地、大有可為的天地。

中國人有什麼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懼的細節嗎? - 深白淺黑的回答 - 知乎

———————————————————

我的知乎回答:有哪些明星或演員讓你覺得惋惜? 李小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56115/answer/154704006

記得有美國人說過,他的離去是他錯過了一個時代,同時也是這個世界錯過了他。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將KungFu這個概念僅僅用四部半電影就打向了全世界。

而他與成龍、李連杰等後來的功夫巨星們不同的是,

他不只是一個電影明星,更是一個融會貫通、自成一派的功夫大師,同時也是一個哲學家,一直致力於將東方哲學融入到功夫中,並推廣出去。

他在文化背景上學貫東西,真正能起到一個橋樑的作用,他能夠在西方人面前不卑不亢地展示出一種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表現出強大而令人舒服的自信。

而他恰恰是西方能夠理解的一個人,他的語言他的表達方式他的學識又是美國式的,因而能夠吸引到他們,讓他們主動去了解他與他背後的中國文化。

日本有空手道,韓國有跆拳道,現在他們都早已發揚光大,不只是屬於一個國家的,更是全世界共有的東西,以至於很少再有人把這兩種技術與他們的國家聯繫在一起了,正是因為推廣得太成功了。

而功夫,則不同,全世界的人一提到它都知道是屬於神秘的中國的, 它沒有進入奧運會,沒有將武館開到世界各地,沒有真正的門徒遍天下,多數人對它的印象只是停留在傳說中,並沒有空手道跆拳道館那樣隨處可見。

甚至在中國,提到跆拳道館空手道館,就一股現代潮流的味道襲來,而一提到功夫,就是一股老氣橫秋的味道襲來。甚至中國人自己對功夫的了解都比對跆拳道的了解要少。

這其實怪不了我們崇洋媚外,根本原因就在於功夫沒有真正地完成像空手道跆拳道那樣的現代化。

所謂現代化,無非就是級別段位的儀式感,訓練的簡化與程序化,專業的防具以保證對戰的安全性,清楚明白、切實可行的對戰規則,以及專業術語、服裝道具、武館設計等等各種各樣東西的現代化。

不得不說,直到今天,功夫都沒有做到這些,所以也沒有空手道跆拳道這樣的地位。

李小龍是創造了截拳道,卻沒等到發揚光大就離開了。

毫無疑問,李小龍如果能活下來,一定會改變這些。甚至於說,整個世界的文化格局或將改寫。

這麼說也許有點誇張,但是李小龍73去世,中國大陸78年改革開放,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從此中國人在世界上才真正掀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中國人才真正開始了走向世界,

世界上的人才開始了接觸我們,對我們充滿了陌生與好奇。

80年、90年才真正到了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其文化鋒芒甚至輸出到西方發達國家,而他如果能活到那個時候也已經是一代宗師了。

但是這些,都已經與他無關了。。。

誰能想像他錯過了什麼,中國錯過了什麼,世界又錯過了什麼。

一失李小龍成千古恨,下一個李小龍卻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出現。

或者,錯過了那個時代,就再也沒有機會產生下一個他了。

從此,這個世界分成了兩個平行宇宙,一個有李小龍,另一個沒有,很不幸,我們活在後者。

視頻鏈接:

http://m.ku6.com/show/q2DmCKZseE0RVC6-skV7OQ...html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理由:這個面試帥到爆炸


很簡單,現在的人把武術套路誤解成傳統武術了!

武術套路,是解放後,體育總局把民間的傳統武術家集中起來,各自編寫的各自門派的武術練習套路。

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

這個武術套路,只是傳統武術的一部分而已。

基本摒棄了實戰和對抗,練好了,勉強打打普通人還可以。

俠以武犯禁,現代社會,又怎麼可能去推廣實戰的武術!當然是搞個全民健身的舞術好!

到了八十年代,武術走出國門,發現完全沒法對抗國外的選手,於是體育總局又組織一幫人,把傳統武術裡面的實戰對抗的動作提煉出來,主要是摔法,腿法,形成了一個新的武術總類,叫做散打。

真正的傳統武術,就是由套路和散手這兩部分組成的。

窮文富武,舊社會的武師為了生活,肯定要搞點花架子的功夫來吸引學生,而且為了防止功夫所託非人,富家子弟學武了惹是生非,往往就會教他練套路,但是不給他講明白實戰的用法,也不教對抗。

真的功夫都是從實戰中打出來的。

新武俠小說流行之後,現在的大師們,紛紛牽強附會,把武術吹的神乎其神,其實真正的拳決往往很簡單,很口語化。因為古代的拳師,沒那麼高的文化!所以也不需要搞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大家最多搞個比較牛逼的祖師爺吹吹,就完了。

李小龍其實就是用現代化的語言來解釋傳武。

現在的武術大師,完全走入了一個誤區,也害了真正的傳武。

普通的傳武,也只能依託家傳,小規模的傳下去了。畢竟,現在是法制社會,很多實戰對抗,實戰經驗,根本就沒辦法去練習的太深。

如果武術真的沒用,解放軍幹嘛練軍體拳,練擒拿格鬥啊,又不是傻子。

要我說,真正的傳武高手,都在軍隊里呢。

大家可以看看 @李寶如 老爺子,看看他這樣的傳統武術家是怎麼說的。


很多人可能沒有弄明白一個常識:現在我們所謂的「傳統武術」,根本沒有多長的歷史。

可以完全肯定的一個中國古代的武術大師是抗倭名將戚繼光,他所推廣的武術是戰場上真正有用的武術——他手下的戚家軍經常和剽悍的倭寇打出一比幾百的交換比。而戚繼光的武術可不是什麼徒手搏擊,而是使用兵器的技巧。

讓我們回憶一下《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唐演義》等這些古典文學作品,有幾個著名的高手是玩兒徒手搏擊的?也許只有武鬆了,可是就連武松也是棍子斷了才用拳頭打老虎的,而他「斷臂擒方臘」的英雄事迹靠的是戒刀。

為什麼?因為古時候人們說的「武功」或「武藝」根本就不是什麼徒手搏擊,所謂的「十八般武藝」指的是使用十八種武器的技巧。其實稍有常識就能想明白:「武功」畢竟是在戰場上發展起來的,誰會願意在戰場上和敵人徒手搏擊呢?

徒手搏擊的發展其實是在清代,因為滿人害怕漢人起來造反,禁止漢人習練兵器,所以當時練武的人們只能徒手練習,但是「招式」也是兵器的招式,也就是說,「練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後來流傳久了,有些時候以訛傳訛,所以有些人誤以為這些「武功」真的就是拳法或掌法。

在清代,民間習練武術的人大多都在鏢局之類的地方工作,對他們來說平平安安最好;而且一方面,武功早已遠離了戰場,另一方面,人際關係或者說江湖規矩的力量逐漸超過了個人武力,所以武功就開始走樣了。但是至少還是保留了不少搏擊能力。

可是再後來,洋槍洋炮出現了。冷兵器面對熱兵器,什麼樣的武藝都沒用,武人的地位變得極其尷尬。(要知道,那個時候的中國非常混亂,只要肯出錢,搞到一把槍絕非難事。)為了糊口,許多人開始教拳或賣藝為生。出於表演的需要,也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顧慮,此時「套路」開始大量出現,金庸和古龍等小說家描寫的「招式」大致就是這一階段的產物。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武術就已經徹底背離了搏擊的用途。而諷刺的是,也正是這個時候,誕生了現在所謂的「傳統武術」。

各位不妨去查一查,現在有名有姓的「傳統武術」的流派例如:太極拳、詠春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等等,都是在熱兵器大舉進入中國之後才蓬勃發展起來的——如果我們不帶偏見的冷靜思考一下,你們覺得這合理嗎?(對這一事實有疑問的看官,可以看看最後的附錄。)

客觀地說,傳統武術的發展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它的實際作用微乎其微(考慮到練習傳統武術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很可能還起了反作用),而它之所以受到追捧其實純粹來自於宣傳。

武術界利用當時中國人急於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找到一個支點的急迫心情而推出了「天下無敵」的傳統武術,利用「霍元甲打敗外國大力士」之類的故事宣傳自己,將傳統武術與「愛國」、「自強」、「救亡」等概念進行捆綁,完成了一個極為成功的半欺詐式營銷。而有趣的是,當有人試圖指出真相的時候,就會有一大批受蒙蔽的無辜群眾跳出來替他們站台。

說句得罪人的話:所謂的傳統武術「大師」多如過江之鯽的民國時期,有哪個歐美人真正瞧得起「中國功夫」的?如果不是中國打贏了朝鮮戰爭,如果不是中國有了核武器,李小龍就算是能一拳打死泰森,又關「中國功夫」什麼事?(好比說,沒有誰因為帕奎奧能打而說「菲律賓功夫」如何如何的。)

而隨著中國的真正崛起,傳統武術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微乎其微了,「中國功夫」是否天下無敵,早已經無關緊要了。

附錄:

楊氏太極創始人是楊露蟬,他學藝是在陳家溝,藝成差不多是1840年前後。而現在大家熟悉的楊氏太極來源於他的孫子楊澄甫,他生於1883年。

陳氏太極的名氣始於陳發科,他生於1887年。

孫氏太極的創始人孫祿堂生於1860年。

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生於1797年,卒於1882年。他的幾個主要傳人,如尹福、程廷華等,出生時間都不早於1840年。

形意拳的創始人李洛能生於1808年,卒於1890年。其最著名的幾個傳人中,郭雲深生於1820年,車毅齋生於1833年,李存義生於1847年,薛顛生於1887年。

詠春拳真正開始向外傳播開始於陳華順,而廣為流傳則始於葉問。陳華順生於1849年,而葉問生於1893年。

八極拳最出名的是李書文和霍殿閣,他們分別出生於1862年和1886年。

以上的證據完全佐證了我的說法:現在有名有姓的「傳統武術」的流派例如:太極拳、詠春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等等,都是在熱兵器大舉進入中國之後才蓬勃發展起來的。

但是我的觀點並不是說上述這些人不能打,他們非常能打,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教給別人的套路有實戰能力,更不代表他們徒弟的徒弟能打。至於徒弟的徒弟的徒弟們,算了吧,還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吧……

發現跑題了,最後再說說李小龍。

李小龍不是什麼「傳統武術」大師,他是現代綜合格鬥的探索者,和那些捧著老祖宗(也不過是一百來年前的而已)留下的那點東西固步自封招搖撞騙的傢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所以,如果傳統武術的人把李小龍拉來做自己的擋箭牌,那簡直就是無恥。他們還不如拿鄒市明來當擋箭牌呢,至少人家現在還活著。


李小龍:滾!老子當年打的就是這些傳武騙子!老子好不容易趕走這些騙子,今天你們又把它們請回來,還**的居然拿我當招牌?要不是老子現在在棺材裡,老子第一個跳出去打死這幫混蛋!


只談個人經歷,不吹逼也不黑誰。

高中開始跟我父親一個朋友練習傳武。本人身高183,韌帶很差。師父是傳統武術世家,什麼都練,自己是國家級武術套路裁判,我去練的那年之前據說是太極拳裁判。師父並沒有開館收徒。住的是老房子,自己是退休職工。這些是背景。

練習的地方是哪呢?本市的一個廣場。起早五點出門,到了那先讓我從拉筋開始。就是腿翹到你能翹到地方,壓韌帶。後來才知道,沒拉開韌帶,很多動作做不了。其他一起學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存在學費一說。一個師兄是全國太極拳套路冠軍,很低調。很多人覺得尼瑪冠軍就在廣場上教啊?是的啊,事實就是這樣。師父第一天就跟我說,你是某某人的小孩,來我這裡是來鍛煉鍛煉身體,一起玩,出去不許打架鬥毆,不然別來了。

卧槽,跟我想的不一樣啊。然後就開始最基礎的套路,南拳,簡單易學。看著他們都在練太極,當時整好又看了倚天屠龍記,覺得逼格這麼高的東西好想學啊。有天就和師父說,我也想學。師父說,太極拳是養身練氣的,心要靜,才能學到精髓,你太小,年輕人要有朝氣。我說那個誰不是練了全國冠軍嗎?師父說那是好看,你們靜不下來練了也是白練。後來師父禁不起我軟磨硬泡的,開始教我,說真的,突然感覺動作放慢好難受,師父就慢慢教我動作是次要的,關鍵在氣和意,似懂非懂。

之後去了外地念書,去得少了,但是逢年過節還是會去看看他老人家。老人身體非常好,喝酒喝完喜歡打醉拳,整個一活寶,平常你絕對想像不到,特可愛的老人。記得有次我爸和他喝完說,你師父昨晚跳電視上打拳了,今天估計不會去了。我還是去了,結果老人家一點事沒有,正常打拳。

亂七八糟的說了這麼多,只是覺得練習傳統武術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拿了全國冠軍的師兄,看上去也是瘦胳膊瘦腿的,當然和普通老百姓動手的話,無論敏捷,還是發力,主要是對力的運用,,要強不少。可是你要和職業散打比,肯定沒的比。師父說過,每個套路里,都有技巧,被人抱住,有的套路就有很實用的方法,有的套路不行,想要打架搏命厲害,就先去健身房練力量,然後去練散打,因為散打采眾家之長,比某個單獨的門派厲害太多了。以上所有前提是不帶拳套,沒有規則。因為很多傳統武術的施展帶上拳套根本沒法發力。

再有就是師父說,你一個武術套路再牛的人,老的肯定打不過壯的,耐力和抗擊打不行,空手的打不過拿武器的,因為一寸長一寸強不是假的。

準備讓我兒子也跟著師父練練筋骨去,不提能不能打,至少我師父德高望重,教出來的不會好勇鬥狠。

至於傳統武術實戰能力如何,重要嗎?


不知道哪位又把標題給改了,麻煩各位改標題的時候用括弧保留一下原標題好嗎?不然你讓那些已經按原題進行了回答的人怎麼辦?

中國武術是嚴酷生存環境里的產物,就是實戰的結果,怎麼可能【不能實戰】呢。

規範的說法是【最近一百年來的中國武術人沒有實戰經驗了,從而失去了實戰能力】。

熱兵器帶來的衝擊是世界性的,全世界的傳統武術在槍炮面前都失去了絕大部分實戰的機會。但是外國有些武術轉型工作做得好,人家把實戰搬到賽場上去了。我們則是全面打壓。

雖然我們的武術也上了賽場,但那個賽場我不看好。

首先,打壓之下的比賽,已經是閹割了的比賽。外國賽場的武術運動員,賽的是互相攻擊,我們呢?賽的是各自的表演,從來沒有對攻過。李連杰趙長軍等人拿冠軍,不是他把其他人打敗的,而是他的表演得分最高……這樣的武術傳上七八十年,能有實戰能力才怪。

其次,俺國人太講究面子,大家出來混,要互相給面子,這個面子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實力上,而是建立在人脈、勢力和關係網上,不光武術是這樣,所有的行業,一涉及評優評獎,必然是一大堆人互相商量的結果,而不是一大堆人互相比賽的結果。這種賽事對項目本身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說到李小龍就好解釋了。

首先李小龍不是中國人而是美國人,他練中國武術不會受到中國環境的打壓和閹割;其次,李小龍學的是詠春,但在任何場合都不是用詠春拳來演電影和打人,而是用【截拳道】,截拳道就是中國傳統武術現代化的結果。


都在關注李小龍能不能實戰,究竟是個演員還是個武學宗師能在擂台上大有作為。其實拋開這些,李小龍能經常找人切磋,並虛心學習別的武術流派,刻苦訓練,並開宗立派。這不正是傳武理想的發展方向嗎?

別的不說,只要能別吹牛逼騙人,自己踏實的訓練教學,把自己身體素質提升上去,跟李小龍似的一身腱子肉,人家一殘疾人打假能找上你?您這肥頭大耳的,腹肌都練成一大塊了,還嗷嗷上央視吹牛逼,不是找抽嗎。


當年滿清政權不允許漢人私藏武器,中國的空手格鬥術才開始發達,空手格鬥術在那個時代是持械搏殺的替代品,稍微有點自尊的門派,都只是把空手格鬥當入門修鍊,真正的目的依然是使用兵器,像清代八極拳代表人物李書文,也曾公開表示過拳法不過是練槍的準備,其看家本領是六合大槍。一切實戰武術,都是基於當時最先進的兵器被開發出來的,在有充分的自衛需求的前提下,只有用不起武器的人才會去用心鑽研空手格鬥術,因此世上幾乎所有成體系的空手格鬥術都發祥於貧民階級的街頭私鬥,具體的例子就比如泰拳,用膝用肘抱住對方往死里打,就起源於貧困地區爭奪生存資源的宗族私鬥。

所以說武術這個東西啊,是底層人民的玩具,有能力有條件的人都去練兵器了,更有能力、更有條件的人都去學兵法了。現代社會依然允許武術存在,一是因為武器大多有管制,普通人拿不到;二是因為很多時候你需要的其實只是武術練出來的一身疙瘩肉帶來的威懾力,讓想惹事兒的人一看自己就退縮了就行了,畢竟真要動手,被打的進醫院,打人的進號子,都沒好果子吃,就跟核抑制力一樣的道理,有了肌肉才能享受和平,所謂備武而不用也。

然而如果非要強調自己練的功夫有實戰作用,那我就需要質疑一下你這個實戰是怎麼個實戰。在現代語境下為了滿足武術實戰的條件大概需要:

1. 你脫離了大部隊

2. 你把槍搞丟了

3. 你把刀也搞丟了

4. 你把工兵鏟皮帶鋼盔等一切能用作兵器的東西都搞丟了

5. 你周圍空曠無物,沒有一切樹棍兒、磚頭、玻璃片等能用作兵器的東西

6. 你的對手只有一個人,而且他的傻逼程度與你旗鼓相當,搞丟了一切武器

7. 你們之間互相望了一眼,發現對方身上沒有武器,然而兩方都戰鬥意誌異常旺盛,直接排除了互相假裝沒看見各走各的路的選項,摩拳擦掌,決定上去捶他丫的

8. 扯著嗓子高速接敵

...

你的實戰機會來了。


答主練習拳擊的。

這段時間逛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很多傳武「大師」講內家拳的時候都會講「什麼「周身整勁」什麼「鬆懈發力」啊這類很玄的詞語,然後他們對這些詞語的解釋似乎又和拳擊有些相通的地方,比方說:

答主學拳擊的時候,師傅教直拳和擺拳,總是反覆強調兩點:

1、放鬆。站架的時候放鬆,肌肉不要緊繃繃的,打出去的拳慢,而且沒多大力。(太極鬆懈發力?)

2、出拳的時候腰胯要轉動,用「胯」打,不要全靠胳膊的力量打,「用身體去打人比用胳膊打人當然力量大多了(←師傅的話)」。(內家拳所謂的周身整勁?力是合(身體)的不是單獨(一隻胳膊)的?)

所以感覺繞了這麼半天還是逃不脫人體結構學什麼的。果然世界還是科學的啊。傳武本來應該也是符合科學的吧?


真要說傳統,現在搞得神神道道的陳家溝內家拳歷史也才不過兩三百年,17世紀陳家溝正式創建太極拳,把中醫和易數以及陰陽五行和拳法結合起來。而另一說內家拳是張三丰所創,張三丰受封是1459年,按這麼算歷史也就五百年。在這之前,內力真氣這種東西都是屬於修真這一塊的。而修真和技擊關係不大,講究的是長壽保存生命力,別讓氣外泄,哪有什麼氣功打人發勁。氣是和你壽命直接相關,修真要追求絲毫不漏,甚至有的典籍會要求修鍊時把肛門塞上,防止真氣外泄,慢慢溫養儲蓄氣。修真的人認為人一出生後,氣就在損耗,所以才會壽命有限。想要長壽就得回到嬰兒時的狀態。

如果去看看拳擊的歷史,其實在古希臘就有拳擊運動,中間有所沉寂,但是公元八世紀以後也一直有在流行。現代拳擊運動是在17世紀左右在英國復興。而泰拳在十三世紀就有記錄記載。論歷史拳擊泰拳絲毫不遜色於內家拳。你說是中國傳統武術是經過了時間的檢驗,人家外國武術也是經濟過時間的檢驗的。你說你是殺人技,經歷了戰場考驗。人家搞拳賽,用拳擊來進行決鬥,也經歷了戰場的考驗。誰比誰差?這些東西在網上搜一搜都能查到。

所以講傳統沒用,任何武術都離不開人的因素,需要推廣,訓練,實戰。而不是靠閉門造車。關上門能練出個鳥來。


我來反對這個答案。

正如那句話,當科學家登上科學高峰時,大師,半仙,活佛們早就在頂上等著了。

武術大師們在搏擊中流血流汗爬上武術高峰,太極大師們早就在山頂等候了。

科學家發現了細菌,活佛說一滴水有一百蟲,科學家輸給了大師。

武術家把拳腳練成致命的武器,卻還是輸給了太極宗師的嘴皮子。

用嘴皮子格鬥,外行人都會。你看,泰森的拳,這樣就能躲過,然後給他一個致命一擊,多容易啊。

太極嘴皮子再厲害,也打不過徐曉冬。除非他們請一個職業散打隊員,然後號稱是太極弟子。


那個是徐曉東。

現在中國的武術體育運動啊分成了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套路表演,二是實戰武術。

古雲:俠者以武犯禁。我們可是法治社會,老打架怎麼行?再加上新中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目標。武術漸漸發展成了體操式的表演項目。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武術界一看這老搞廣播操不行啊,還得打。於是又開始復興技擊武術。但很遺憾,國內的實戰武術運動搞得實在不怎麼樣。幾個賽事也沒什麼影響力,也沒有哪個運動員用技擊武術在國際比賽中打出名堂。

所以大家都說,傳統武術不行了,不好使了。

這麼說也對,也不對。

目前大家認為的傳統武術,大部分屬於套路表演類的,那玩意健身可以,打人肯定不行。

再者你說武術完全不能實戰,這也是扯淡。

我看過一個介紹「戳腳門」的介紹,一腳上去,木樁子都踢斷了。

只能說現在武術界那幫人練的不行,不行就不行吧,還吹!把祖師爺臉丟光了。

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技擊武術,缺乏符合現代化,工業化,科學化的訓練方法。拳擊啊,MMA啊,這些用個一兩年就能把一個普通人培養成玻璃運動員。可是武術呢,你不從小練童子功,不扎個五六年馬步,師傅都不帶看你的。太傳統,太落後了。

我們的武術也沒有發展出適應現代搏擊賽規則的招式,歸根到底那些規則是為了拳擊的,是為了自由搏擊的。柔術,跆拳道,泰拳,適應了規則融入了現代搏擊的訓練體系,自然是與時俱進,如日中天。

所以武術不是不能實戰,是我們需要與時俱進的發展。


傳統武術實戰打不過現代格鬥這事,根本原因在於從一開始,兩者就是用途不一樣的東西

古時候通信、交通不便,大多數人的活動範圍僅僅限於出生地的村莊或縣城,當一個人要開館收徒,或者做類似開鏢局掙錢等等靠武力值吃飯的行當的時候,他只要在當地屬於能打的人就可以了,也就是說,當年的武術的對抗目標是本地的普通人,甚至連對抗都不需要,只要具有威懾力就可以了,其實戰水準以籃球來做對比的話不會超過市級聯賽選手水平,事實上也不需要超過這個水平,因為水平越高需要的投入越多,需要更多的訓練時間、營養、以及足夠的陪練,而且這些投入帶來的水平提高並不隨線性增長,所以水平練得太高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而現在呢,現代格鬥是為競技而生的,說白了是為了錢而生的,對抗的目標是全世界各地都同樣在拚命訓練的人,而且投入越高收入越大,當越過一個臨界點(比如打入UFC這樣的頂級賽事),會獲得巨額的回報,因此也帶來了力量、體能、營養學等相關領域的飛速發展,這是以前練傳統武術的人無法想像的。另外,隨著視頻和互聯網的發展,這個世界上再也不存在什麼秘而不傳的絕技了,一招一式對於對手和愛好者來說都是完全透明的,畢竟iPhone都能拍240fps的高速攝影了,絕技往哪藏去?現在看看十年前的Pride,再看看現在的UFC,誰都能發現技術水準的巨大跨越。所以有人說,MMA商業化20年以來,人類格鬥技巧的進步程度超越了人類歷史的總和。

新的取代老的,完善的取代原始的,本來就是人類進步的方式。淘汰舊的技術並不可恥,忘了人類怎麼從猴子走到今天的,才可恥。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大師」和「神棍」的區別。

大師:

神棍:

中國功夫曾經被用來傷人、殺人,如今更多用來修身養性,它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

要修鍊功夫,刻苦的修行、強健的體魄缺一不可。

「內力深厚的乾巴老頭」只存在於武俠小說里,「氣功大師」只配去蹲監獄,那些打著功夫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的人應該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功夫萬萬不是玄學!功夫是最實在的存在,它離不開刻苦修練,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日復一日的訓練,一年又一年的堅持,比別人多揮灑無數的汗水,成就強健的體魄,堅韌的精神,一身的正氣!

而江湖騙子想給中國功夫抹黑?

這些不是功夫,這些只是借著太極功夫的名聲噁心地作秀。

請不要侮辱真正的功夫精神。


看到 @未羊 的回復,因為之前做過類似的研究,正好有資料,特地前來強答一記。

答什麼呢?中國古代的武舉。

未羊童鞋是以家族的回憶方式說的,我就說說當時的系統記錄。

我說的是以武舉鄉試為基礎的,府縣試和會試殿試會有一點點區別。

武舉的文化考試基本是弱渣,要求是默寫出指定段落的一百來字兵書,所以基本能背下來字能寫全就可以通過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考弓馬。

弓馬包括步弓和馬弓兩部分,步弓要用五個力的弓(摺合現代射箭標稱磅數是六十多磅),馬弓用四個力的弓(摺合50磅),步弓要射擊50米距離的非常巨大的靶子(1.4*2m上下,所以通過還是不難的),馬弓則要在奔馬上射擊依次排開的三個人那麼大的圓柱體。

步弓馬弓到達一定水平以後可以進行技勇考試,也就是——「大力出奇蹟」環節。

多大力呢?

剛剛我們說過弓的單位叫做力,一個力比十個漕平斤小一點點(漕平斤就是上面說的590g的一斤)

上面有人說過了,力弓80斤(實際上是叫八個力),100斤(十個力),120斤(十二個力),同時還有超等的,但後來被禁止用了。

力弓的要求,拉開弓,撐夠時間,通過——然而我看了下江南鄉試的榜,基本都是力弓十二個力達標才能有好名次的。

接下來是未羊答主沒有提到的,舞刀環節,這個器具家庭其實是很難保存的,我們現在在各大新聞里見到的xx地方保留下來的xx名人用過的xx大刀,實際上都是當時的府縣試用的大刀。多重呢?也是三等,80、100、120斤。這不是舉重,光舉起來是不算的,要在左右和頭頂舞出三個刀花。

再接下來是我們平常說的石鎖。斤數上面答主都說過了,我就說說比試方法,光搬起來不算,要把底下刻的斤兩文字翻起來,給監考官看到(監考官應該不會低三下四到鑽到底下看對吧)。

綜合了上面筆試、弓馬、技勇三場,你才能成為一個光榮的舉人老爺。

難嗎?跟實戰有關係還是沒關係呢?

所以說,什麼是實戰?

(當然還有彩蛋:據說,刀石的實際重量按照下面人的偷雞摸狗伎倆,是要打八折的。)

做個廣告:

深圳這邊對於弓道有興趣的童鞋可以關注一下偶的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_jlXT2vEejYFrS8s92zo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中國武術或者說中國功夫當然是具有實戰性的,它就是從實戰里總結出來的,但是現在的很多武術愛好者(我都不好意思叫他們武師)卻是在一個非實戰的背景下學習的中國武術,實戰能力當然大打折扣。

沒有挨打的人,是學不會打人的。


我不知道古代參加武舉考試的人算不算習武之人,他們練的算不算中國武術,如果算,那我開始吹了。

古時候肯定不會像現在的只有一個套路花架子,先賢們也是很注重力量的。

電影《少林寺》中,李連杰不只是揮手揮腳的練吧?他跟眾僧手提兩桶水不就是為了鍛煉體魄與耐力么?

還有我的祖輩中有一個習武的,並且參加了武舉考試,童試我敢肯定一定考過了,鄉試或者會試中的某一次考試途中,家中有人故去不得不回鄉守孝,後來為何沒有再考我也不得而知。

到現在我奶奶家中,依然有一張一米二左右大弓(以前貌似大的多),因為折過續接了一次所以我沒法嘗試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拉開,但是科舉分為三個級別大弓,80斤、100斤、120斤。

奶奶家門口還有一塊當時的練功石,如圖:(百度來的,不在老家沒法照相,抱歉,但是樣式一樣)

考試時候分為三個級別,200斤、250斤、300斤,並且需要抱起來翻一圈才行。

對了,清朝時候的一斤是590克,你們數學那麼好,一定可以換算出來現在是多少斤.

我們村裡現在也有許多拳腳兵器套路,雙刀、單刀、九節鞭、軟鞭、槍、棍,我想我的祖輩大抵也是會一些的吧!

如果你說我的祖輩只是單純的有兩膀子傻力氣,適合練舉重,無FK說。

那你再看最後一個武狀元張三甲,同樣是刀槍劍戟各有獨到之處,當然也是彪形大漢……

古代各門各派的高手應該也參加科舉吧?如果硬說那些高門大派是不屑於一個狀元頭銜,更不屑於與一群舉重選手比試拳腳,我無話說,FK……

我想說的是習武之人應該是體質與套路雙修的,套路個人認為還是很有用的,每一個套路都是在鍛煉一個人筋,多伸一伸,讓人能施展一些平時可能較難的出手動作,另外就是套路中也包含很多的攻防意識。

如 @庄漁 所說《水滸傳》《三國演義》中那些厲害的角色都是十八般武藝,而且他們的武器是怎麼樣的,關二爺耍的多少斤的大刀?即便是誇張的,也代表著古人對於力量的崇尚,否則可能關二爺會的就是獨孤九劍了(不是黑武俠小說,只想表明古人還是崇尚力量)。

--------------------

以百科中武術的定義:

武:止戈為武;術:思通造化、隨通而行為術。
武術:奔跑(止通假趾,意思為奔跑)戰鬥(戈)的技術。是古代軍事戰爭一種傳承的技術。
武術就是軍事技術,也就是古代戰爭技術。
功夫,是在中國清末出現的、關於「武術」的別稱,主要體現在個人在武術上的應用和造詣。

以上可以看出最古老的傳統武術是指哪些東西,那麼武舉應該是考的武術……

即便是現在大家所稱的武術(其實貌似該叫功夫)---詠春拳,你同樣去搜,有一項:

第四、功力訓練
  ⑴沙包訓練:磨練拳腳硬度、強化殺傷力及培養距離感。
  ⑷吊腿樁訓練:增強腿部力量、強化平衡能力。
  ⑹鐵臂功訓練:如無強勁的臂力根本無法打出足以致命的重拳,也無法形成嚴密的防守。

可以看到其中也是包括身體素質的訓練,李小龍每天10公里跑、每周三次力量訓練,胳膊被形容為「棒球棒」,手指稱為鋼指。

根據武術定義,那麼武舉考試那些人跟現在所說的武術家不是一個概念,那些武舉考試的人所學的才是真正的中國武術,必須是用來實戰的。

現在所說的武術,是由武術一步步演化而來的個人方面的功夫,如果想要實戰中勝利,一樣離不了力量訓練與經常參與實戰增加經驗,也是為什麼李小龍牛逼。

答得比較亂,沒有理清頭緒,但無論怎麼說,那些嫩滑小手施展的「鐵砂掌」我是不認為能有多厲害,熱武器時代,玩槍的還一手繭子呢,何況修習武術的呢!


這話題真是什麼牛鬼蛇神都能來洗一波了,戰場殺人術?人擠人才是發揮你太極神功的場合?柔道往地上一躺就被踩死了?太極拳力波動長,所以隔著盔甲可爆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復興漢服?
如何看待17年西塘漢服文化周收費?
現代中國出不了國學大師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評價年輕一代的國人開始逐漸拋棄不以「真」為前提的傳統文化?
如何反駁「武術只不過是花拳繡腿」?

TAG:傳統文化 | 搏擊項目 | 功夫 | 武術 | 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