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年南斯拉夫與蘇聯的決裂?那麼多社會主義國家,為何只有南斯拉夫敢跟中國一樣,對蘇聯的霸凌說不?


二戰後,南斯拉夫共產黨取得該國統治權,建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後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順理成章的成為蘇聯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陣營一員。

可僅僅過了3年。到1948年,蘇南就分道揚鑣,甚至互相指責、反目成仇。從此時開始,南斯拉夫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

這在當時稱得上是石破天驚!雖然冷戰時跟蘇聯社會主義國家鬧掰並不只南斯拉夫一個——後來的中國和阿爾巴尼亞也,也都有類似行為。不過在二戰剛剛結束、蘇聯如日中天的1948年,這樣做還是很需要些勇氣的:

南共為什麼膽敢跟蘇共這個老大哥翻臉?

首先當然是南共的不俗實力。鐵托領導的南共,在二戰中迅速發展壯大。到二戰解釋前,其已建立了一支總人數高達數十萬的強大武裝,並基本憑自身力量,將德軍驅逐出境——這跟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主要由蘇聯解放大不相同——這也為南共建國後的獨立性奠定了基礎,而沒有像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那樣,被蘇聯強勢控制。而且後來南斯拉夫人民軍也十分強悍,其全盛期甚至號稱世界第四大作戰部隊。軍事上的強大和組織的高度獨立,為南共後來跟蘇聯決裂提供了保障。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管南斯拉夫有多強,跟蘇聯比那也是遠遠不如的。所以,單憑於此,還不足以讓南共與蘇聯翻臉——從後來蘇聯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強勢干涉來看,蘇聯對敢「背叛」自己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向來是鐵腕鎮壓的。

但南斯拉夫的特殊地緣環境,卻讓蘇聯很有些忌憚,影響了它懲罰南共的決心。

在上一節《地緣政治:巴爾幹之虎》中,雲石君曾分析過巴爾幹的地緣結構:南斯拉夫所在的巴爾幹半島,山地面積佔比高達70%。這種地形對現代化機械部隊的戰力發揮構成高度限制,讓本土勢力得以用游擊戰的方式,將強勢入侵者拖入泥潭——當年納粹德國就是這樣被南共游擊武裝玩垮的。

既然南斯拉夫的山地能拖垮納粹,那同樣也能拖垮蘇軍——這使得蘇聯在考慮對南施加軍事懲罰時,不得不顧慮再三。

而且,從地緣格局上說,南斯拉夫雖然廣義上也算是東歐板塊的一部分(巴爾幹半島屬於東南歐),不過其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是整個東歐板塊中,跟蘇聯地緣關係最為疏離的一個,這嚴重削弱了蘇聯對其之地緣影響力。使得不僅對其武裝干涉難度大增,並在具體征服和控制過程中,也註定不像對其它東歐衛星國那般得心應手。

最關鍵的是,南斯拉夫還處在蘇東陣營的邊緣,冷戰的物理前沿。當時的南斯拉夫,西面與義大利僅僅相隔著一條十分狹長的亞德里亞海,西北面陸上則與奧地利、義大利接壤,至於南面則是希臘——此三者皆為西方國家。並且,美歐陣營掌控全球制海權;在地中海有大量軍事基地,而當時的南斯拉夫,也有漫長的地中海海岸線,這意味著西方可以以海為路,對南斯拉夫投射強勢影響。

這就讓蘇聯尷尬了:

政治上,要是蘇聯將南斯拉夫逼得太狠,那說不定會讓它走投無路之下,向西方求援——儘管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但這並不代表著它就不能與西方在抗蘇方面形成共同利益;或者乾脆導致南共土崩瓦解,讓西方趁虛而入。

當然,蘇聯也可以選擇武裝入侵——就像後來對捷克斯洛伐克所做的那樣。但正如前文所說,如此一來,蘇聯十有八九會陷入游擊戰和消耗戰中。何況以南斯拉夫的地緣格局,西方完全有條件對當地抗蘇勢力(無論是南共還是其他組織)提供直接支援,這樣的話,南斯拉夫就將成為吞噬蘇聯國力的泥潭。

蘇南地緣關係的高度疏離,南斯拉夫國內外地緣環境的極端複雜,再加上蘇聯在冷戰格局中相對弱勢的局面,使得南斯拉夫就算跟蘇聯決裂,蘇聯也不敢像對其他東歐衛星國那樣,對南斯拉夫辣手摧花——畢竟南斯拉夫只是脫離蘇東陣營,而且本身還是紅色意識形態主導。讓它獨立自主,總比逼得它倒向西方,甚至山河變色好的多。

正是基於對地緣政治邏輯,和冷戰國際格局的充分理解,南斯拉夫才有底氣在蘇聯如日中天的40年代末,向這位老大哥堅決說NO!

只不過,雖然蘇聯對南斯拉夫投鼠忌器,但懲罰總還是要有的——畢竟它在開了社會主義國家反抗蘇聯的惡劣先例!。在蘇共的一手操控下,南斯拉夫頓時在東方陣營中陷入空前孤立!

按理說,南斯拉夫這時候可以適度倒向西方——畢竟與蘇聯翻臉,南斯拉夫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都免不了大影響。既然如此,南斯拉夫完全可以通過與西方的修好,來增強國家安全保障和推動經濟發展,抵消被蘇聯打壓的負面影響——而以它的地緣條件,它也確實有這個條件!

但南斯拉夫沒有這樣做,它的選擇是:既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而是堅持獨立自主!

這是為什麼?首要原因自然是南斯拉夫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雖然跟蘇聯決裂了,但南共依然掌權,共產主義依然是國家的意識形態基礎——這跟西方形成根本衝突。而除此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這種獨立自主,其實才是最符合南斯拉夫國家利益的選擇——甚至可以說,這也正是南斯拉夫跟蘇聯決裂的理由!

這話咋說?

這依然回到了地緣格局上。前面雲石君業已說過,南斯拉夫地處冷戰物理前沿,國家被兩大勢力完全包圍——東、北兩個方向為蘇聯陣營成員(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而西、南兩方則為西方勢力範圍(義大利、奧地利、希臘、地中海)。這種身處夾縫的艱難處境,使得南斯拉夫無論倒向誰,都勢必會淪為兩大陣營的先鋒棋子,承受巨大的戰略壓力,消耗大量的國家資源——最關鍵的是,這種事資源投入和風險承擔都是自己,獲得的都是別人!

而萬一兩大陣營打起熱戰——哪怕僅僅只是區域性衝突,南斯拉夫都極有可能成為這個倒霉的炮灰——畢竟,巴爾幹半島是局勢文明的歐洲火藥桶,南斯拉夫的前身塞爾維亞,更是觸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索!

南斯拉夫當然不想當這個炮灰!但地緣區位決定了,只要它選邊站,那就註定會當這個先鋒小卒。既然如此,那索性不如兩邊不靠,然後利用兩大勢力均勢制衡之勢,讓自己抽身而出。如此,既能夠大大降低國家安全風險,還能夠藉機左右逢源,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如此一來,南斯拉夫便從蘇東陣營中僅次於蘇聯老大哥的第二強國,搖身一變成為獨立民族國家的代表。甚至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斯拉夫還與埃及、印度一幫哥們一起,創立不結盟運動,成為亞非拉國家的重要旗幟。

不過,儘管政治上堅決獨立自主,但意識形態上,南斯拉夫仍與蘇東陣營保持了整體一致。甚至政治體制與一系列政策理念,也與蘇聯有著極大的相似度(諸如權力架設,以及民族自治政策)。

那麼,為什麼千辛萬苦才擺脫蘇聯鉗制,在國際政治上又特立獨行的的南斯拉夫,在國家及社會架構的頂層設計層面,卻依然對蘇聯大加模仿甚至抄襲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40篇——南斯拉夫之第3部分。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朋友,請用手機搜索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文章。


雲石君,自問自答系列


其實還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蘇聯說不的 相比之下,中南兩國,遜色多了

歐洲小國阿爾巴尼亞在偉大的霍查同志帶領下 先後同南斯拉夫、蘇聯和中國決裂 十足硬氣


推薦閱讀:

中國是否會重蹈蘇聯軍備競賽的覆轍?
為什麼美國沒有像蘇聯那樣發展高性能對地、反艦巡航導彈呢?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武器和戰略方向上都犯過什麼樣的錯誤?
為什麼冷戰期間美軍可以輕鬆打敗朝鮮,卻在越戰中陷入泥淖?

TAG:蘇聯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美蘇冷戰 | 南斯拉夫 | 世界現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