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博士找工作主要看什麼?

博士學校背景對找工作影響大不大?公司招聘刷簡歷一般會要求博士985,211之類的?

網上有個說法是博士看導師,可是找工作企業不認識導師是誰,也不大清楚你發的文章的級別和水平吧?簡歷這關大都還是看學校和專業吧?那是不是讀博看導師主要是以後走學術路線的呢?換句話說,認可度不高的學校只能賭學術這條路?


謝邀。按照去向不同,對博士要求的側重點也不同。分別按照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企業來講。

1.高校。門檻:本科碩士博士的學校是985或者211,特別是本科學校最好是985。國內985高校一般需要出國留學經歷,最好是海歸,土鱉博士目前進985極難。對於211高校,如果本碩博學校都不錯,主要看博士期間發表的sci文章,對電子類的工科學科來說,起碼需要三篇sci,少於這個數,基本上不太可能。其餘類型的高校沒有太多了解,不過要求差不多,只是程度上要求稍低一些。

2.科研院所。院所主要考察博士期間的課題項目,基本上不看文章多少。院所特別喜歡招有項目合作的博士,這個看老闆人品吧,我所在的實驗室禁止博士畢業去對口單位,但也有的實驗室會推薦學生去合作單位。導師在業內有名氣對你幫助很大,可以順利幫你通過海選簡歷的第一步,面試表現那就看個人能力了。

3.企業。企業也主要看重你的項目經歷和專業對口情況,文章基本不考慮。

學歷背景是加分項,能力始終是首要因素。


現在博士都是量產了。

如果你已經入坑了,學校、專業這些你改變不了,那就找個有名氣的老闆。再說科研成果,除非你很強,否則做科研主要還是要看老闆手上有多少基金多少錢。

你反過來想想,假如你是HR或主任,有一堆博士,專業都對口,學校水平差不多,你會招誰?

到最後了,就業信息和托關係也很重要


謝邀!

不同地區招教職側重點不同。 美國招人主要看潛力,而人脈決定能否拿到面試。沒有人脈就要有過硬的publicaiton,如nature science, pnas云云。我認識一位印第安納大學任教師兄,只有4篇文章,引用40左右,當年可以拿到教職。引述港大某教授的話,關於港大招AP標準「論文與畢業學校同等重要,論文質量(期刊影響因子),論文數量,及畢業學校等級(港大基本只招美國top學校的)」 國內招人,基本只看publication,前些年,非試驗方向領域,一篇Science,Nature幾乎可以直接拿傑青(捎帶有點關係)。現在國內也是看大文章和文章數量。 所以辯證的看,不同地域招人標準不同。


錢。


剛剛經歷畢業找工作的fresh土博來答一波。由於我當時找工作的前提是北京戶口(無奈指標越來越少...),所以範圍大致就集中在行業內國企(傳統老工科),高中與高校,分別說說體驗吧。

1.行業內國企

首先看重的是性別!!!當然我有點惡意揣測的心理,但當時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對於一個已婚未育女博士,投國企之後,連簡歷關過的都很少,而本校其他男生同學(無論簡歷是否精彩),好歹還是會過簡歷關的。

2.高中

當時找工作的時候,懷揣著對教育行業的滿腔熱忱,我還一度投了好幾家著名的高中(人大附、清華附、十一學校),然而結果是十一學校筆試沒過(考高中物理居然沒過筆試,掩面哭泣...),人大附和清華附經歷了n多試講之後還是在最終面的時候掛掉了。感受就是貴清和隔壁的博士不要太多...幾乎到最後終面的時候都是。高中可能稍微看重一點科研能力(但肯定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比較看重的還是有沒有教學相關的經驗吧,有些有高中老師實習經歷的、有教師資格證的可能在最終面的時候會比較能給人留下印象。不過我本以為高中老師招聘的時候會在性別方面不那麼看重,但事實是,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還是男生的優勢大一些。在某個高中的最終面的時候,有個隔壁物理專業的博士妹子,主動提出自己已經有個小孩了,而當時在座某個領導居然說,現在二胎放開了,有一個小孩都沒用了....

3. 高校

在國企與高中都折戟後,我終於在找高校的工作時找回了些自信。目前高校招人的評價指標就是paper(包括數量以及質量),對於中科院分區有著蜜汁依戀,相對來說對學術背景的看重可能更小一些。當然我只是從一個土博的角度在說這個事情,對於海龜而言,可選擇的路徑可能更多一些(比如青千等人才稱號)。目前土博想畢業後直接在比較好的高校找到教職的唯一途徑就是多發paper,而這條途徑可能在以後也會越來越難,畢竟現在沒個海龜經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科研的...


博士畢業和普通人找工作的差別,就在於一個博士學歷光環而已。

一個項目,或者說一個工作,要能夠順利開展下去,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 硬能力:項目的專業知識、方法論、行業知識等。

2 軟能力:對你完成這項工作和認可度的人脈資源、項目管理、時間管理能力等

3 臨界能力:也是常規並山模型下的東西,包括你的性格、價值觀等。

博士之所以受到大眾的尊重,一般是因為在硬能力方面達到的了一定的深度。但是,一份項目/工作的完成,專業知識只是一個非常表象的內容。深層次的是在你的軟能力和臨界能力。

硬能力,一般的刷選指標在於學校、發表的paper數量、導師。

軟能力,刷選的指標在於你面試過程中展現出的能力。

臨界能力,這個很難去在面試中挖掘,需要你去自己掌控。

反之,一個博士選擇一份工作,可以看以下幾個方面:

1 臨界指標:這份工作的內容是否符合你的興趣?你的真的想做一輩子科研嗎?還是想做項目嗎?還是想管理團隊?或者想做銷售。這是你一定要考慮的事情。

2 軟指標:這個工作能否給你帶來足夠的人脈積累嗎?學習到足夠的東西嗎?主要體現在平台,也就是平台是否足夠大?

3 硬指標:這個工作的內容,是否在你認知範圍內?你用你現有的知識能否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了,是否有一個足夠資深的人帶你走一程。


小小碩士生被邀請來回答這個題目被嚇得瑟瑟發抖


博士找工作主要看什麼?當你手拿各種offer的時候,我覺得主要就是看你自己了!所以我的建議是可以先假想自己已有各種offer,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再根據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相關努力。


又邀請我 可是我不是博士耶!(捂臉)鄙人淺薄以為留高校當個老師是非常不錯的!作為一個經常加班的本科生!是非常欣賞你們這個群體的


瀉藥。

單位招聘其實都是看幾個方面綜合能力,不同職位側重的方向不同,如果你有一個或幾個方面特別突出,是可以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的。

據我所知,高校教學崗或科研崗對招聘博士的要求是最高的,當然也是越好的學校要求越高。基本包括:教育背景,課題方向,文章情況,留學經歷,英語水平,授課水平,項目情況等等,你想得到的全都看。

導師確實也是重要因素,不過在於他是否能給你推薦工作,有的大牛人脈廣,可以直接給你推薦到比較好的高校、研究所或企業。但我覺得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因為影響因素比較多,你也有自己的規劃,未必能借的上力。

如果不去高校的話,教育背景所佔比重不是很大。

去科研院所的話,基本是看研究方向,文章情況和項目經驗。

去業界的話就複雜了,每個公司的需求都不一樣。如果你想進相關領域的公司,基本都要求方向相關,最好做過相關項目。也有高校的行政崗啊,諮詢啊,快消啊這類公司,專業方向沒有嚴格要求的,軟實力要求會高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謝邀,以個人經驗,主要看能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當然是科研能力,有沒有高分paper(nature?science?);有沒有課題(什麼級別的?)。我覺得一個博士找工作還是靠自己學校的名氣,那真的很low。


推薦閱讀:

審稿人要求論文作者引用審稿人自己文章的這種行為可恥嗎?
網路安全的方向選擇與入門?
27歲再出去重讀本科未來走學術路線現實嗎?
在讀經濟學類博士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地質學轉勘探地球物理從哪方面著手?

TAG: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