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稱霸世界,為什麼面對剛出道的俄羅斯時卻屢戰屢敗?(自問自答)?
俄羅斯和土耳其可謂世代宿敵。從16世紀開始,俄羅斯就不斷的侵襲土耳其的領土,幾百年的戰爭打下來,俄羅斯生生把土耳其從曾經稱霸亞歐非三大陸的超級大國,打到現如今偏居伊斯坦布爾一隅與小亞細亞半島的普通二流國家。好不誇張,俄羅斯的超級大國成長之路,正是以土耳其的大國毀滅為代價實現的。
不過,回首俄土交鋒史,有一個頗為奇怪的地方:俄土衝突之初,俄羅斯還只是剛剛衝出莫斯科平原的北方小公國,而土耳其則已是當時世界一流的超級大帝國,二者的實力可以說有天壤之別。為什麼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最後卻被俄羅斯這個土包子給打殘了呢?
雲石君覺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文明形態變化引發的地緣價值提升
俄羅斯賴以立國的東歐平原。氣候苦寒,是歐洲文明圈的邊緣板塊。在農耕時代,由於當時人類文明水平有限,無力對這種高緯度亞寒帶大規模有效開發,所以這裡就成為游牧部族的牧場。
東歐被游牧文明主導,這對土耳其來說是無所謂的。雖然游牧軍事力量強大,但文明形態決定了,游牧這種生產方式,創造財富的能力天然有限,這使得游牧勢力的戰爭潛力嚴重不足。所以,就算土耳其在與東歐遊牧勢力的較量中暫時輸了一陣,但靠著自家的強大國力,土耳其至少可以把戰爭拖入拉鋸。游牧勢力物資儲備上的天然不足,決定了它們很快就會將戰爭資源耗盡,不得不主動退回東歐草原。所以,游牧文明對土耳其的侵襲,即便是有,也最多也就是打打草谷,很難構成根本性威脅。
不過到了中世紀後期,歐洲經過上千年的農耕生產技術積累,已經初步具備了對東歐草原進行大規模農業開發的實力。
農業種植創造財富的能力遠高於游牧。基於這種更多利益的誘惑,東歐的文明形態,逐漸從游牧向農耕升級。反映在生活中,便是農耕體系主導的莫斯科公國(俄羅斯帝國),取代了游牧體系主導的金帳汗國,成為東歐平原的主宰。
當俄羅斯帝國出現後,土耳其的好日子就結束了。東歐疆域遼闊,適合農業種植的土地眾多。隨著農耕系俄羅斯帝國崛起,東歐地緣實力大幅提升,俄羅斯拓土開疆也獲得了充足的物質支撐——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東歐地緣勢力對土耳其的威脅,已從游牧時代撈一票是一票的打草谷式洗劫,升級到了農耕模式下的土地佔領。
而且農耕帶給東歐的另一個變化,則是俄羅斯開始重視,並試圖實現對商業貿易路線的控制。
這種改變之所以出現,一方面是因為隨著東歐的財富積累增長,對外貿易的規模和需求也相應提升。另一方面,家底的雄厚,也使得俄國能夠負擔得起建造和維持商船、軍艦的巨額開支;此外,農耕文明的技術含量遠超游牧文明,所以沙俄也具備了打造和維護船隊的相關技術支撐。基於這種遊離條件,俄羅斯希望控制黑海——地中海這條對俄羅斯對外貿易的海上生命線——而這自然就與這一航線的傳統控制盒——土耳其發生了結構性的地緣衝突
在沙俄崛起之前,整個黑海沿岸,都是土耳其的勢力範圍。只是這種傳統政治邊界的形成,是建立在土耳其與東歐落後游牧文明的力量平衡基礎上的。現在,隨著東歐文明勢力的做大做強,其攻擊土耳其的能力和慾望都相應提升——而反觀土耳其,卻長期裹足不前。這種情況下,傳統地緣平衡線自然就被打破,俄羅斯奪取了黑海北岸原歸土耳其的大量海岸線領土,並逐步巴爾幹半島方向擴張。
黑海北岸的丟失,對土耳其是一場地緣政治災難。它不僅僅意味著俄土領土的此消彼長,更要命的是,土耳其的國家地緣結構完整性由此被破壞!
以伊斯坦布爾為中樞的愛琴海—黑海沿岸,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傳統本部核心區。而要維護這個核心板塊的安全,土耳其就必須控制黑海、甚至東地中海的大部分海岸線,把二者變為自家內海,用這種方法,在外圍打造一道地緣防線,以拱衛核心。
但隨著黑海北岸的易主,俄羅斯打開了通向伊斯坦布爾的大門——俄羅斯只要組建一支黑海艦隊,就可以在幾乎沒有任何地緣阻擾的情況(黑海這種地中海的二級內海,其地緣阻斷作用十分有限)下,直接兵臨伊斯坦布爾城下。
沒有了地緣屏障的支持,土耳其要維護本部核心區的安全,就只能擴軍,打造一支強大的土耳其黑海艦隊,來應對俄羅斯隨時可能發起的攻擊——而這也意味著土耳其的軍事開支的大幅增加。
二、勢力範圍此消彼長。
由於佔據了歐亞以及黑海——地中海乾道的十字路口,伊斯坦布爾是古代西方世界最主要的地緣中樞。這種中樞的地緣區位,曾讓土耳其大獲其利,從國際貿易中雁過拔毛,大發橫財。
但凡事都是相對的。土耳其之所以這麼爽,很重要一點是:其地處基督教和伊斯蘭兩大文明區的中樞交匯節點,周邊皆是當時比較成熟的優質地緣板塊。正是因為開發程度高,相對富庶,這些板塊之間的商業交換才會如此興盛,土耳其才能從中大量獲利。
不過,儘管周邊文明體系的成熟度高,但正正因為如此,土耳其繼續開疆拓土的難度大大提升。
中世紀後期,土耳其北有俄羅斯,西為歐洲天主教世界、東邊是伊朗薩法維帝國,這三個誰都不好惹。至於南面,印度洋就不用說了,其他的可供拓展的土地只有黑非洲,可撒哈拉沙漠的存在,直接斷絕了土耳其南拓的可能性。所以,當沙俄崛起時,土耳其的勢力範圍已經觸及天花板,不僅難以繼續前進,反而會因為歐洲、俄羅斯的興起,反被人家覬覦。
而俄羅斯的的情況,跟土耳其大不相同。儘管俄羅斯身旁也有歐洲、土耳其這樣的成熟文明體系,不過在東邊的亞洲方向,俄羅斯的對手,僅僅是一群不成氣候的蒙古——突厥系游牧汗國,所以它得以比較容易的把北亞、中亞的廣袤土地收入囊中。
當然,北亞和中亞雖然地域廣闊,但可開發價值不高。但開發程度的高低,不僅取決於地理環境,也跟人類技術發展水平有著直接關係。近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速度逐步提升,工業革命爆發後更是猶如坐了火箭,這意味著俄羅斯開發亞洲領土的能力加速度增長。
當然,北亞、中亞再怎麼開發,跟歐洲、地中海也是沒得比。但質量不夠數量湊,俄羅斯的亞洲領土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就算單位開發程度較低,但由於規模夠大,聚沙成塔,依然足以給俄羅斯提供大量回報。
地緣環境決定了,土耳其已不再有拓展空間、而俄羅斯卻有上千萬平方公里的亞洲疆土坐等其去挖掘,隨著時間的推移,俄土地緣實力此消彼長,昔日的東歐叫花子俄羅斯,體格不斷增大,最終壓過了曾經的超級大國土耳其。
第三,國土地緣結構的鬆散與規整。
俄羅斯的國家地緣結構比較規整緊密,早期,其國土主要是東歐平原,後來雖然在亞洲方向,但總體而言依舊呈長方形。這種緊密規整,既有利於內部的整合,也降低了降低俄羅斯國土與外部勢力的接觸面——相應的,其面對外部攻擊時的防禦面也就相對降低。
可奧斯曼土耳其正好相反,其之可以說是支離破碎。奧斯曼領土的絕大部分,都零散分布於黑海、地中海、紅海甚至印度洋的海岸線一帶。要將這些七零八落的海岸線領土強勢整合在一起,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土耳其必須建立強大的海權,確保對海上航線的絕對控制。
當然,土耳其昔日也確實在動地中海建立過這種霸權,否則也不可能奪得這麼多零零散散的海岸線疆土。不過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海權崛起,實現了對土耳其的反壓。海權的喪失,意味著伊斯坦布爾中樞跟四周邊緣海岸線領土之間的有效交流被阻斷,這樣一來,邊緣地區被歐洲強勢奪取,或者割據自立,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後,則是國際商路的變遷。隨著大西洋新航線的開闢,奧斯曼土耳其對東西方貿易線路的壟斷不復存在。歐洲可以通過非洲好望角,或者經美洲穿越地球,抵達東方。甚至,隨著歐洲勢力的擴張和技術的進步,歐洲人還在原屬於奧斯曼土耳其領土,但實際上已經獨立的埃及西奈半島開鑿出一條蘇伊士運河,使得東西方航線大幅縮短。甚至以前荒無人煙的北亞,俄羅斯也建成了一條新的東西方交流通道(西伯利亞鐵路)。這都大幅削弱了土耳其,特別是伊斯坦布爾的戰略意義,使其地緣價值大幅降低。
總而言之,近代以來,東歐平原的地緣潛力充分釋放,以其為依託的俄羅斯,也由昔日的莫斯科公國,逐步發展成雄踞歐亞的一流世界大國。而曾經的超級大國土耳其,卻在這一轉變中,日復一日的沒落,在與俄羅斯的競爭中頹勢盡顯,最終淪為俄羅斯大國崛起的墊腳石。
當然,土耳其對此是不甘心的。直到今天,土耳其寄望著,有朝一日重塑奧斯曼帝國的輝煌。而土耳其的這種心理期許,也反映到現實行動中,對中東、甚至世界地緣政治格局,造成重大影響。
那麼,土耳其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又如何影響、甚至改變中東、近東地緣政治格局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下一節中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42章——俄土關係之第2節。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讀者,可關註: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文章。
土耳其勝在低成本作戰,俄羅斯成本更低,矮油,又是自問自答題,不說了
你何不參考一下中國歷史,比如白登之圍,永嘉之亂,靖康之變什麼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川普前競選團隊主席曾秘密收取俄羅斯寡頭錢財,為普京在美國提升政治、商業以及新聞影響力?
※如何看待2016年3月15日普京下令俄軍從敘利亞撤軍?
※中國和俄羅斯,誰對中亞影響更大?俄羅斯為什麼不阻擾中國經營中亞?
※戰鬥民族養成記給俄羅斯貼上了什麼標籤?
※如果評價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航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