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里佛祖第一次給的無字經,如果是六祖惠能,他會?
六祖穿越到唐僧身上,佛祖一開始給了無字經,他還會找佛祖要大乘佛經嗎?如果要,那怎麼說?
六祖慧能:
「那個,佛祖。您也知道,我這個人呢,不識字。您看,能不能給我換幾本帶字的經書。」
佛祖:
「你這猲獠……不識字……倒挺識貨……」
六祖慧能:
「佛祖慈悲,一語雙關。還是整幾個字讓他們看吧,要不回去了他們准說我扯癟犢子。」
迴向:
諸行無常,是為真常。諸法無我,明晰因果。願諸所聞,得此寂靜。
了無本心,常自安樂。頂禮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聖賢佛菩薩。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內容諮詢及解釋請聯繫知乎用戶「覺行」。悟空拜師的故事應源自六祖惠能開悟姻緣。唐三藏出生亦取材於禪宗五祖出生。抄兩個故事第一個五祖弘忍大滿禪師
五祖弘忍大師者,蘄州黃梅人也。先為破頭山中栽松道者。嘗請於四祖曰:「法道可得聞乎?」祖曰:「汝已老,脫有聞,其能廣化邪?儻若再來,吾尚可遲汝。」乃去,行水邊,見一女子浣衣。揖日:「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曰:「諾我,即敢行。」女首肯之,遂回策而去。女周氏季子也。歸輒孕,父母大惡,逐之。女無所歸,日佣紡里中,夕止於眾館之下。已而生一子,以為不祥,因拋濁港中。明日見之,溯流而上,氣體鮮明,大驚,遂舉之。成童,隨母乞食,里人呼為無姓兒。逢一智者,嘆曰:「此子缺七種相,不逮如來」後遇信大師,得法嗣,化於破頭山。有一天遇到了四祖道信。問小孩:「子何姓?」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性)。四祖問:是何姓,小孩道:是佛性。
第二個
(五)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雲。以上再參考《西遊記》唐三藏出生及孫悟空拜師看一下。另:迦葉尊者是西天禪宗初祖,釋迦牟尼佛佛的衣缽弟子,阿難尊者是西天禪宗二祖,達摩尊者是二十八祖。說說第三個,佛指派阿難、迦葉二位去取經書。卻說那寶閣上有一尊燃燈古佛,他在閣上,暗暗的聽著那傳經之事,心中甚明,原是阿儺、伽葉將無字之經傳去,卻自笑云: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
如何契入圓覺境界 南公懷瑾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凈。】現在請大家特別注意!釋伽牟尼佛在告訴我們修行的程序。第一步是要如何擺脫身心的虛幻,我們學佛修道都知道身體是假的,可是每個人都放不下、空不了。打坐坐久了,兩腿發麻脹痛,你說兩腿是假的,把它空掉,空得掉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要痛,佛號念歸念,痛還是通,或者你念「圓覺經」,說自己是幻化,是塵垢,他也照痛不誤。你若真能把痛的感覺空掉,脫離幻化,那是菩薩境界。佛法與科學一樣,講究求證,你說一切皆空,那麼你空給我看看!三天不吃飯,你試試看!餓的感覺能不能空掉?做不到,不要隨便吹牛。道理會說,經典會講,到時候空不掉了,一點用也沒有。要證得「諸幻滅影像」,世間的一切都是幻化才行。我們現在的長相都只不過是影像而已,都是自己業力的反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人有每人不同的業力,所以每人的長相也都不同。假如能夠滅掉這些影像,佛說「爾時便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無方則不限於西方極樂凈土,每一方都清凈。東、西、南、北、上、下無論哪一方,處處清凈,處處都是凈土。宋朝道家張紫陽真人說:「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修道修到頭頂放光,這只是虛幻影像,算不了什麼,即使能騰雲駕霧,那也只是神通不是道。那麼,要怎麼樣才算成道呢?張真人又說:「心內觀心覓本心,心心俱絕見真心,真心明徹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這個道理與剛才佛所說的是不是一樣?你說他是道家?是佛家?【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根清凈故,眼識清凈;識清凈故,聞塵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悟了道以後,心清凈了,眼睛所看到的物質世界都是乾淨的,此地就是凈土,內心沒有煩惱,跟著肉體的眼根也轉過來,「眼根清凈」。再進一步,眼睛內在的知覺--眼識也清凈,再接著耳根、耳識、......乃至鼻舌身意六根、六識都清凈了,將整個肉體都轉成清凈之身。密宗標榜即身成佛,或說報身成就,想辦法修通氣脈,把有形的身體業力轉化,脫胎換骨,將凡夫身上的幾十斤臭肉變成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老實說,你轉得了嗎?你變得了嗎?如何轉?如何變?「圓覺經」在這裡都告訴你了,從「心清凈」開始,「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連意根也清凈。那麼諸佛菩薩有思想嗎?有意念嗎?有啊!但所起的作用都是至善,沒有一點惡,沒有一點無記,也沒有一點無明。【善男子,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如是。】佛再說,「根清凈故」,根是指生命的機器,六根--眼耳鼻舌意六件機器,外界的物質世界則有色聲香味觸法與之相應。因為由心清凈,人體的六根清凈了,人體的六根清凈,外界物質世界的六塵也清凈了。所以要注意看清楚第一步,須先從智慧上悟,心念轉變,再修持轉化肉體,因為肉體轉化了,才影響到物質世界的環境也跟著轉化,一步一步秩序井然,多圓滿! 【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接下來,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物理世界全都清凈。【善男子,四大清凈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地水火風四大清凈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共十二處,加上六識所構成的十八界,處處清凈。二十五有乃指欲界十四種層次、色界七種層次、無色界四種層次,也無處不清凈。【彼清凈故,十力、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清凈。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凈。】十力助是:(一)知覺處非處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四無所畏是:(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四無礙智是:(一)法無礙。(二)義無礙。(三)辭無礙。(四)樂說無礙。十八不共法是:(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離甚深禪定。(六)無不知己舍:佛於一切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無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七)欲無減:佛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退。(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是名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三十七助道品為:(一)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二)四正勤: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2.對未生之惡使不生而勤精進,3.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4.對已生之善使增長而勤精進。(三)四如意足:1.欲神足(欲於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發而起)。2.勤神足(於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發而起)。3.心神足(於加行位一心專註,依心之力,故定引發而起)。4.觀神足(於加行位觀察理,依觀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四)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五力:1.信力(信根增長,長破諸邪信)。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5.慧力(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六)七覺支:1.擇法覺支。2.精進覺支。3.喜覺支。4.輕安覺支。5.念覺支。6.定覺支。7.行舍覺支。(七)八正道: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上解可查佛學辭典,並仔細思惟體會)以上所以一切佛法悉皆清凈。「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一切清凈」,陀羅尼為梵音,翻成中文是總持的意思,一切的大總綱。密宗把咒語都稱為陀羅尼,因為每一咒語所包含的意義太多,一時解釋不完。咒語能不能解釋呢?可以。將咒語解釋出來,就成為經典。咒語一般均不解釋。為什麼呢?免得你胡思亂想,自行推理,亂加註解。為什麼有八萬四千陀羅尼呢?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每一煩惱就有一對治之陀羅尼。悟了道之後,就可把八萬四千煩惱轉為八萬四千陀羅尼,前面提過佛在「大神變經」說:「一切音聲皆為陀羅尼」,就是這個道理,煩惱既是菩提,一切清凈。【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凈故,一身清凈;一身清凈故,多身清凈;多身清凈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何謂一切實相?--凡夫的一切境界都是佛的境界。實相者無相也,一切心性本體本自清凈。所以,「一身清凈」,一人自身清凈,「多身清凈,許多眾生也跟著清凈,如是乃至十方所有一切眾生都清凈了。那麼,我們看看哪一位法師最用功,我們大家投資,請他好好修行,只要他圓覺清凈,我們也跟著清凈了,我們就不用修了,是不是?這是什麼道理?大家參究看看。佛不僅在此經典這麼說,在「楞嚴經」上也說:「一人虛空都銷毀了。甚至道家也說過得道的境界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與此是同樣的意思,整個十方虛空皆是自性凈土。【善男子,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多世界清凈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
到最後不只是十方所有一切眾生清凈,連眾生所住的地球、太陽系的星球也都清凈,乃至於整個宇宙,擴展到無邊無際的整個虛空都清凈,不僅現在的虛空清凈,還包含過去和未來的一切空間,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一切平等,都一樣清凈不動。各位看看!這是何等偉大的境界,從顯心清凈開始,六根清凈,六識清凈,六塵清凈,四大清凈......一路清凈下來,到此所有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清凈,什麼都空了。【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所有都空了,空到哪裡去?都沒有空,都擺在那裡,「虛空如是平等不動」,它本來就空,不是你有意去空它才空。它本來是平靜的、平安的、平凡的、等持的、叫作平等。空與不空都一樣叫平等,來與不來都一樣叫平等,虛空本來就是如此平等不動。如何證到虛空平等不動呢?美國的虛空與中國的虛空是否一樣?台中的虛空與台北的虛空是否一樣?都一樣對不對?只要你心不動念,在哪裡都一樣。不僅是物質的虛空平等不動,心理的覺性也平等不動。知覺自性的空不是物質的虛空,這是兩層意義,要搞清楚。有人看到眼前的虛空,愣住了,認為這樣已經空了,這是物理世界的虛空,這虛空里還有東西。心理覺性的空與此物質的空有所不同,這是兩種空、兩重空。佛在這個地方交代得很清楚,所以,不要把有相的虛空,當成自性的虛空。佛又說「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最後又回到「心物一元」的道理。物質的空與心理的空有所不同,現象不同,但是,本質相同,實際上是一體。「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都無差別,平等相同,到此,才真正進入圓覺境界。現代人喜歡講禪,到此地步才算是禪宗的開悟。《圓覺經略說》
釋迦給予慧能無字經書。
慧能見書大悟,曰:「何須有字,本自具足;何須有字,本自潔凈;何須有字,本無佛法;何須有字,我本是佛;何須求法,本自極樂;何須西天,本自凈土。」
知乎專欄 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無字真經並非是無字,應是有些較深的圖案的。
或是遇某人觸動機關顯化出來,如同現代的數碼寶貝。周易也有分有字經書和無字經書,有字就是人們所看到的。周易而並非全白,也是一個純八卦圖,沒有文字註解,故稱無字。
西遊記也只是故事,但金剛經第六品,就是說六祖惠能之事。
原文如下,金剛經曰,如來滅後,後至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寬,尚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佛五佛,而種善根,己於無量千佛所。這個就是在講惠能,惠能生於佛主後500歲上下,六祖不識字,是經挑柴時,路過茶店時,聽一個讀書人讀金剛經後,識悟應入釋。
一佛二佛三四佛是密說數量詞。
12+3+4+5=24 24佛+惠能=25佛所以到惠能後就沒有再傳入佛。惠能大師後面有一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法海呢,(白娘子)傳的主角。(後面還有金剛經六品解說,這是其一品,防被複說)菩提本非樹,佛經本無經,天生無一字,燒掉最分明.
六祖:吾佛善通,知吾不識,但吾徒眾,個個識字,還請我佛,授有字書,方便度化,爾等眾生!佛祖:汝明我心,上通大智,汝知大眾,下徹大悲,爾真佛子,能續我法,智悲無窮,善士善士!
迷時千字少,悟後半字多
八十難後,又一難;取了真經,無法看,這怎麼傳?怎麼辦?怎麼辦?你說怎麼辦!?急的團團轉。還能怎麼辦,換唄!誰說的,誰說的,站出來!是我;是你?是我。真的是你?真的是我。你確定?嗯啊-------原來是你!緣來是我?什麼緣來是我?什麼意思?不能換么?-------紫金缽盂換,自此經不全。
取什麼經,自己做主吧
西遊記?唐僧?穿越?這麼有空多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不好嗎?
推薦閱讀:
※佛教有沒有解釋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佛教真的是消極主義嗎?
※你是否見過容顏留駐、衰老很慢的修行人?
※想學禪宗,如何入門。?
※如何看待 法嘉宗智 這個運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