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個決定不偏不倚不循私心。怎樣才能評判一個選擇是對是錯是不是遵循天道仁心。?

求大神解惑,人,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個決定不偏不倚不循私心。怎樣才能評判一個選擇是對是錯是不是遵循天道仁心。但什麼是仁心,仁他人是仁,仁自己又非仁么?


憑心而論就可以了,想太多也沒用。人終究是人,不應該以心捐道,以人代天。


文殊師利。如諸草木依地增長。彼地平等離諸分別。

如是一切眾生善根。依如來增長。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乃至裸形尼乾子等。一切外道善根。亦依如來增長。如來平等無有分別。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如虛空平等無下中上。

如來平等亦復如是。眾生自見有下中上。

文殊師利。如來不作是念。此眾生下意當現下身。此中上意現中上身。此眾生下意當說下乘。此眾生中意說緣覺聲聞乘。此眾生上意為說大乘。

文殊師利。如來無如是意。此眾生樂施。我當說施。戒忍精進定慧亦如是。

何以故。如來法身平等。離心意識無分別故。

文殊師利。一切諸法悉皆平等。

平等故無住。

無住故無動。

無動故無依。

無依故無處。

無處故不生。

不生故不滅。

若能如是見者。心不顛倒。


你是不用想了,短時間根本做不到。還是先好好的精研老莊吧。


@滿薇薇

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答案其實很簡單,但是如果要用邏輯的語言講明白這裡邊的道理很困難,我試著來回答吧,但回答的初衷還是希望諸位能將這些道理,應用到生活中,而不僅僅只是動動嘴皮子。

道是什麼?佛家、道家、儒家所講的道理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籠統的來說,他們都在講道,只不過所用的名詞不一樣罷了。

我理解的道家:上善如水,利萬物而不爭;

我理解的佛家:無我,利益眾生;

我理解的儒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三家的最高中理想中我們看不到他們強調「自我」,強調利益「我」,他們的最高目標是為了他人,不是為了「我」,換句說話,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切為了「我」的利益的出發點,都不能算是符合天道。

舉個例子:我去修橋補路,是為了幫助其他的人,當我這樣做時,就是在利益眾生,是符合天道的,或許這樣做我們會得到別人的讚揚,得到福報,得到名譽,但我們的第一目標是為了利益眾生。如果我在做些行為的過程中,第一目標是為了名利,為了讚美,那這樣的行為就不符合天道,因為我們的初心錯了,那我們接下來行善時,就會倍加看中是否得到了讚美,得到了名利。甚至每走一步都要看一看是否得到了回報,而一旦沒有得到讚美和名利,我們就是失望、抱怨、指責、憤怒。

所以不管做什麼,最重要的是純凈的初心,佛家叫發心,純凈的發心,我純粹是為了利益他人,而有無名利,都不會影響我繼續做這件事情的動力。所以在一個平凡的崗位,認真負責,至真至誠,默默付出幾十年,也是符合天道的。

有人問孔子,若用一個字治國,當用何字?答:孝。

老子說:吾有三寶可存於世,一為慈,二為儉,三不敢為天下先。

佛家的思想更簡單,善,至善。

如果把道橫著來描述,倒盡三江水也說不完,但道也可以用一個字來衡量:善。

如何用善惡去衡量這個世間的話,所有的人,在對他人產生憤怒、惡意、敵意時,沒有一個人會享受到心靈的平靜和安詳,可以獲得快樂的。

而當他人需要幫助,我們無私的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時,沒有人會因此感覺到痛苦。

無我的去行善,當下就會獲得快樂,就如陽光一般令人愉悅;

為了自我,去惡語、惡行,當下就會感覺到痛苦,就如黑暗來臨一般。

一個不斷的在四周點火、不斷的製造衝突的人,是無法獲得心靈的平靜和安詳的。

一個不斷布施陽光,為身邊的人帶來善念和愛意的人,也必定會被快樂所包圍。

所以,天道的標準是什麼?

無我與至善。

而我們的行為是否符合天道,就可,以此標準做衡量。


《大學》可以回答樓主這個疑惑。

提問1:人,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個決定不偏不倚不循私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那明明德是什麼?明了明德有什麼用?

這裡的「明德」指的就是「不偏不倚不循私心」的狀態,前面的明是動詞,意思是去明白。大學之道,在於明了「明德」,之後再「親民」的時候就可以「不偏不倚不循私心」。

如果沒有一些基礎,我這樣說有人會感覺很玄乎,然而事實上就是這樣的。

老子說:得一而萬事畢。

佛家說:行深波若波若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常人想要「不偏不倚不循私心」,必須達到這一種狀態才行。孔子是70才達到這種狀態,何以見得?

孔子曰: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是誰都可以的,為什麼孔子70才能夠從心所欲,值得深思!

提問2:怎樣才能評判一個選擇是對是錯是不是遵循天道仁心?

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是非,也沒有絕對的對錯。

同樣一件事,100年前有人這麼做,大家覺得是對的。100年後有人這麼做,大家覺得是錯的。

同樣一件事,這個人做,大家覺得是對的,換個人做,大家覺得是錯的。

同樣一件事,他在做的當時,大家覺得是錯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又覺得是對的。

判斷對錯的是「人心」,不是「天性」。而人心是趨於利的。包括你自己的的心,都不自覺的被DNA所困鎖,多數人是一輩子都逃不脫的。所以他們永遠辨不出是非,弄不清對錯。

聖人以「天心」處事,處無為之事,拋棄「我」的概念,所以就沒有好與壞、對與錯。

對事如鏡照物,不慮而自得。

聽起來這很違背所謂的科學。所以聖人說:中人以下不可語上。悟者自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從提問的表述中就能知道,題主仍然把自己與他人放在對立的關係在考慮問題。

孔子說仁,忠恕而已。又說,吾道一以貫之。

有敬畏之心、有仁愛之心。仁者,愛人。其實是一個有我之境。

老子說,天地無私故能成其私,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說的聖人以萬物為芻狗,生而弗有,養而弗宰,為而弗持,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這是照見(洞悉)自然的無我之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中正無偏。

如果你行的是正道,能夠順勢而為,怎麼會有困難和疑惑呢?如果你沒有困難和疑惑,別人說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

明事理,知進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莊子》說,樂通物,非聖人也;有親,非仁也。

如果仍然有「親」,有偏愛,有好惡,就不算「仁」。所以「仁」的基準本就不在於人我之分。不存在仁自己還是仁他人的對立

至於人如何才能不偏不倚不循私心,這個問題,就像小學生問老師,如何寫出《nature》上會發表的論文。這個需要漫長的訓練和磨練,最後也不一定能成功。

但是千萬不要強求,小學生就寫小學生作文好了,不用模仿《nature》論文的形式和口吻去寫一些徒有其表不倫不類的東西。


謝邀!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

你看最聰明的顏回才能長時間的不違仁,其他弟子只能短時間的不違仁。可見這是一件很難的事,現階段做不到不用太自責。

怎麼才能做到?你這是想道成肉身啊!

方法只有一個:學習吧。。。

陽明先生的一個方法說給你:在理上悟、於事上磨。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怎麼才能做到每一個決定都不偏不倚不循私心?

答:先成為至智至善至仁至愛至……融於一身的完人。

判斷對與錯是否遵循天道仁心?

答:人的判斷能代表天道?

判斷對與錯,遵循本心,俯仰不愧天地,無愧於心,足矣。

完美是個好東西,為之努力便好。


怎樣才能評判一個選擇是對是錯是不是遵循天道仁心?

要做到絕對的不偏不倚,除非具足大智慧心和大悲憫心,佛教說的的大智大悲。

這種絕對的不偏倚,只有證悟成佛者才可以判定。

但對於智慧、悲心沒有達到的凡人,就先做到相對的不偏不倚:做事情前要立公心,想著利於眾人。就是講良心;這樣堅持修養自己,終有一日可以「止於至善」。

什麼是仁心,他人是自己又非么?

在此問題上,仁有兩層,當做名詞「」解釋:我與天地萬物本來一體。當做動詞「」解釋:個體與個體相互利益互動過程中要不分你我。(對應的用下劃線和斜體區分)

所以仁人便是仁己,仁己才可以仁人。本質上是一樣的。

佛講因果,善惡有報,就是此道理。

自己把和自己的關係搞好,才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自己一天到晚和自己過不去,和周圍人關係也不可能處理好的。-----曾仕強


對錯是人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訂的,而社會環境又是隨著時代變遷而悄然變化的,即所謂道法無常,在無常的世界裡去追求一個固定不變的標準,殆矣!

遵循千年來基本的價值觀,具體細節處理隨緣隨意即可。很多東西不是想改就能改,能力不夠而強行扭轉,只會徒增煩惱。彎路不可避免,且至關重要,可以打開視野拓寬思路,從錯誤中反思學習才是人的本性。彎路走多了就會發現,世界是多維的,沒必要把所有問題都區分是非對錯。


電影台詞,公正,就是與天下人對立!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我不知道你從哪看的符合天道。難道不仁就是人?人面對的永遠是局勢,順勢而為,人心只有你自己,不忘初心。也就是說,這是你可以自由決定的事。無怨無悔,盡信書不如無書


借用一下:

【少思寡慾沖才會無窮無盡,一個人如果沒有太多的慾望,就可以去追求,該如何做到前面那幾章所講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現在沒有,整天想東想西,道在哪裡都不知道,要保持道沖的功能。才真正叫長進。

現在不是,現在壓垮自己。現在人做事情都是用名啊,利啊,欲啊,知啊,把自己壓的好像世道越來越差啊,人越來越辛苦,好像老天爺沒有眼啊。其實都不是,都是自己找的麻煩,老子講那麼清楚,我們還不知道反省,還在犯這些毛病。】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什麼叫「芻狗」?芻狗就是用草編織而成的祭品。

我們要祭拜天地,我們要祭拜聖人,當然過世的聖人,我們要祭拜祖先,一定要獻祭品,來表示我們的誠意,這不是搞形式,而是表示我們的誠意。所以,不必計較說很貴重,不需要。拿草來編織編織就去祭拜。最主要在那個意而不在那個物。

這個芻狗非常有意思,還沒有祭拜以前非常的重要:「這個不能亂動,尤其小孩不能去動,搞髒了不行啊」。可是拜完了以後,根本不拿他當一回事,這什麼意思?

叫做自生自滅。天地是讓萬物自生自滅的,各位看看哪個不是自生自滅?草長長長沒了,蟲出來被吃掉了,跟那個芻狗是一樣的。

「聖人不仁」聖人是體會天地之心。所以大人就好像不仁,讓老百姓自己過自己的生活。聖人存在就像不存在,讓老百姓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聖人做了就像沒有做一樣,不居功,所以老百姓感覺不到,好像聖人都不管老百姓,實際上這是老百姓不對,不是聖人不對。

如果你做了很多事情,讓老百姓感覺到你做了很多事情,那你自己要反省,你給人家有壓力,你給人家強制性,你要人家感謝你,這都是老子認為不自然的。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橐籥是什麼?橐籥是風箱。

道沖的作用就好像風箱一樣。你看風箱做了什麼事,沒有做什麼事,可是風箱的功能很大。

這邊把風推進去,那邊氣出來,就可以把火引起來。風箱排出來的氣可以使火焰生化。有了生化出來的火焰就可以冶鐵,做出不同的器物。人類的進化就是從這裡出來的,怎麼樣用火,怎麼樣鑄造器物,一步一步開展出來。

火產生了許多功用,但是風箱好像沒有事一樣,他沒有功勞,用完就把風箱丟掉了。

「虛而不屈」,風箱是空虛的,裡面有什麼?如果裡面裝滿東西就不是風箱了。風箱就是一個空虛的東西,才有作用。空氣進的去,出的來,所以叫不屈。不屈就是不窮竭的意思。怎麼用風箱始終可以發生作用。

「動而愈出」不發動則已,一發動越生越多。從哪裡來的?也沒有。就是那個動作,那就叫做道沖,然後就有作用,不停的發生。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希望我們從這些現象,來感悟到作為一個人該怎麼辦。

「多言數窮,不如守沖」多言不是多話,而是把話講絕了,就叫多言。講的跟肯定,最後多半沒有信用的——沒問題,明天一定完成,最後造成不了——這才叫多言。

數窮就是斷了自己的退路,把話講絕了,講滿了,後面就沒有退路了。

「不如守中」很多人說這個「中」就是儒家的中道,那老子就講跟儒家一樣的話了,不是,這個中就是那個「沖」,要保持沖的功能。

沖的功能是什麼呢?很簡單,四個字講完:少思寡慾。

少思寡慾沖才會無窮無盡,一個人如果沒有太多的慾望,就可以去追求,該如何做到前面那幾章所講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現在沒有,整天想東想西,道在哪裡都不知道,要保持道沖的功能。才真正叫長進。

現在不是,現在壓垮自己。現在人做事情都是用名啊,利啊,欲啊,知啊,把自己壓的好像世道越來越差啊,人越來越辛苦,好像老天爺沒有眼啊。其實都不是,都是自己找的麻煩,老子講那麼清楚,我們還不知道反省,還在犯這些毛病。

——————————————————

要行仁先忘仁。

仁不是沒有自己,這是我與他人的關係。

心中的算盤小了,仁自然小;天地算盤之大,而他又何須撥打?

每每讓自己站的高一點,再高一點,才會明白個人的渺小與天地的博大。


社會主義救了你啊

要在過去,飯都吃不飽,哪來的閑心想這些天道人道的...


推薦閱讀:

得道會怎麼樣?
為什麼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不是人法道,地法道,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某些部分所說的是不是已然過時?
從哪種渠道能看到馬王堆版《道德經》的內容?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與「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矛盾嗎?

TAG:人性 | 人生 | | 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