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不想和父母交流怎麼辦?

會覺得跟他們講話就很煩,不知道為什麼就會不耐煩。然後見到他們總是就莫名其妙不開心,表情會很僵硬。

不知道為什麼,想改變該怎麼做?


說的好像過了青春期就想和父母交流一樣


不想長篇大論,我只想說 很多家庭教育就是如此 他們教育的孩子就是越長大孩子就越不願意與之交流,甚至連夫妻之間都越來越少交流。

我看過太多孩子害怕表達內心真正的想法 因為如果他們說出他們的想法不是被父母否定就是被父母打 ,這也源於中國父母認同的打罵式教育「棍棒之下出孝子」 父母更多時候在「教育」孩子時只是發泄而已根本談不上教育二字。

因為父母沒有耐心和孩子交流逐漸的喪失了孩子與父母說心裡話的動力。正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要怎麼改變..... 交流的基礎是感情沒感情自然不想去交流。


和他們溝通一下,什麼時候是你想獨處的時候,不要打擾你,什麼事情你已經知道了,不要每天說三遍。

當你狀態好的時候主動和他們聊聊學校的事,老師的口音和怪癖,食堂排隊的艱難、打飯阿姨的手抖,門房大爺的八卦.....總之是輕鬆點的話題。

就算心情不好,好好表達「我現在狀態不好,不想聊,我需要冷靜一下」而不是大喊大叫。

目的是讓他們知道你很好,沒因為青春期變成了神經病。

讓你們之間不會因為父母太擔憂在意你的狀態,變成無時無刻在和你說沒有建設性的話。

你擁有了寶貴的獨處時間。


我也這樣,但是針對我爸,可能就是距離越近越煩,暑假在家呆的時間長了我爸又不上班所以覺得他很嘮叨很看中雞毛蒜皮特煩人。我覺得這種現象屬於吃糖吃多了齁死了再也不想吃糖了的感覺,可能也是感情交流方式不太對,不過就我所知我周邊的同學朋友也沒有和父母交流特別通暢的,畢竟你和你父母本來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你要求他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學娛樂還要求他們同時尊重你是比較不可能的吧?因為你們不是平等的對話啊,有區別的只是有的家長態度比較好比較寬容有的比較嚴厲霸道而已,所以一切等你掙了錢獨立了再說吧,嗯嗯!


我青春期的時候也是,我總想證明給我爸爸我跟從前不一樣,我在改變。你不再了解我。一直急著想要他們明白他們想法錯了,所以那個時候自己是很焦躁的。但是現在,我覺得我青春期里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忙著去證明他們的想法錯了,甚至用過激的甚至傷害到我父母的方式。而不是去告訴他們我的想法我的變化,讓我的父母去參與到我成長的過程里。我雖然現在跟父母可以好好的相處,但缺失的我的人生經歷里很重要的部分,導致現在其實還是有缺口的。題主你現在比我那個時候好很多,你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也想要去改,很棒的。也許你可以好好想想你的變化,然後試著去跟你爸媽平等的方式去談你的一些想法,他們會理解你的。加油呀題主。手機打的,語句不通別介意。


「怎麼辦女兒,我沒有媽媽了」這是外婆去世後,媽媽跟我說的第一句話。

這件事發生得太突然,我看到這樣脆弱得像個小孩一樣痛哭的媽媽,不知所措。

家人好像都忘了,媽媽也是被珍惜了幾十年的女兒。

這麼多年以來,因為媽媽這個稱呼,她給與了太多看似理所應當的付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媽媽就打點著所有生活瑣事。二十幾年,我也沒說聲謝謝。

父母喜歡吃什麼,擅長什麼,在他們人生里有什麼難過的事,好像就在嘴邊,但總含糊不清,到底我了解他們多少。

"我對我媽超級無語,太嘮叨了吧,那天..."「你知道嗎,我跟我爸說我要出去住一晚,她居然這麼快就答應了,是親爸嗎,對我的事到底有沒有放在心上啊」

他們是父母,也是個普通人,在作為父母前,他們會迷茫,會措手不及,會哭會煩會想放棄,可能有反抗過,有懦弱過,如果我們眼中媽媽就是那個廚房裡的女人,爸爸就是那個一天見不到幾面的男人,身邊最親密的人封存了他們的過去,會不會太殘忍。

「吱,孩子在這兒呢,以前的事還提什麼」「當著孩子的面說,不好吧,她現在也不是那樣的人了」

總是聽到這樣的話,但作為孩子的我想知道,想知道父母的過去,不管好的壞的,也必須知道。

「媽,爸那兒的疤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爸年輕的時候,也算飛車族,騎摩托出事之後,再也沒碰過了」

偶然一次機會,我知道了這件事,偶然一次機會,弟弟看到摩托,非要坐,我一面小心翼翼的看著爸爸的反應,一面想著轉移弟弟注意力,因為我知道,出事後爸爸再也沒碰一定是很深的痛,我不想去碰到,我想保護爸爸。「上車吧,我們只兜一轉」爸爸看著摩托說,我楞了一下,上了車,」快一點爸爸,快一點「弟弟坐在爸爸懷裡催促著,風的力量越來越大,我眯著眼,還是看到了,爸爸舉著的雙腳,並沒有放在踏板上的雙腳,堅持著離地不過一寸的雙腳。想著,在我兒時,他也一定藏起了很多恐懼,為了父親這個角色。

現在他任然只展現堅實的背影,但我知道,不能去撕開他已經結痂的過去,默默的守護是最好的體貼。

他們也是女兒和兒子。

--------------------------感謝您看完這些文字 -----------------------------


前幾段是事例,最後一大段是中心思想

從一個小例子來說一下

從周一已經放寒假了,我必須不在家去醫院和父親照顧母親直到出院(大概一共10天左右)。本來在醫院我還想背點單詞,不過那個醫院吵雜的環境和艱難的休息環境很難,最後我也放棄了。

基本上幫母親倒尿盆擦臉扶著她遛彎叫護士換針葯都是我在干,除了擦洗身體這種我不方便乾的事情是我父親干。他基本上就是一直玩手機,除了上邊那些事一直待著真的是無聊,本來我基本上不怎麼玩手機的也開始經常玩手機。完了我爸看見就開始說我,又開始說什麼學習之類的,那你要我怎麼樣,現在立馬回家看書?

還有今天早上正常的應該是6點醫院開始工作,我就是5點半起來洗臉刷牙,估計也就是抹了點洗面奶擦了點治療青春痘的藥膏。完了又開始語言攻擊我,總共我花了5分鐘,又說我一直墨跡跟個女生一樣磨磨唧唧花了半個小時又說我天天出去還帶個防霧霾的口罩,跟仙人一樣。又說將來我畢業了不會再管我(說的好像可以幫到我什麼似的)。我很想甩臉就走,但是一看卧床是我的母親,也就忍了(其實我母親說話不比我父親強多少)。

進入總結思想

交流這件事是需要雙方三觀以及交流方式的相對一致才可以達到一個較好的效果的,它不會因為是父母與子女就因此改變。如果到了20歲不能和父母較好的交流就放棄吧,因為以後你們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只要你活的不想像你父母那樣的話。建議就是努力學習,儘快經濟獨立,不要再讓你的父母用金錢和孝道來捆綁你,踐踏你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一件物品的尊嚴。(什麼叫尊嚴,聽起來很誇張,30%的女大學生把她和她男友發生的一些事情詳細的告訴她們的父親,那麼你就知道什麼叫尊嚴了。)如果父母說了這些話也不要去真的認為自己就是父母所說的那樣,不要妄自菲薄。將來你父母身體不好的時候好好照顧,你作為一個父母的時候要極力避免你父母的問題發生在你的身上,和你的孩子從小好好交流,但是和父母好好交流這件事真的不要折磨自己了,你做不到的。


爸媽也是第一次當爸媽呀,他們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父母的角色了,或許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和你溝通,你可以在媽媽洗菜的時候去幫幫忙呀,然後就可以順其自然地聊聊。畢竟有些時候你不主動,他們可能不會察覺到你的煩惱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青春期跟父母的想法有分歧是正常的,那代表你第一次有了自己獨立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在無條件的順從並接受父母的意見這是我們從童年邁入青少年的一個信號,當一個機器人開始有想思維的時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也請你記住你這個階段的狀態 以後會是很好的回憶。


十七八歲的騷年十有八九都是這樣的...首先這個不是病態。然後,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先試著用成年人處世的方式看待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也是很難跟父母有共同語言的,但是沒必要跟父母關係搞得很尷尬,真的沒必要。成年人也不會輕易把情緒寫在臉上,就算你看見父母很煩,也沒必要表現出來。估計題主是高中生吧,高考努力一把考到外地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價值觀不同,溝通起來太麻煩,浪費時間精力口舌。有時情緒難以控制,控制力度,不能在他們面前爆粗口


要不攤牌說出想說的話,要不以學習為理由避免一切嘮叨。成績上來了不會有抱怨,父母想改變也會注意自己態度。


我22了還這樣真是要死了T T


正常噠,不用強迫自己,過個幾年就會好的,順其自然。青春期和父母鬧脾氣吵架很正常啊,等到了19,20歲長大了慢慢會好的。只要不過了頭就好。


推薦閱讀:

母親身體不好,我該回老家陪伴嗎?
父母用一輩子積蓄為你買房子了,當父母生病的時候,你願意賣掉房子給父母治病嗎?
父母是自己班主任是一種什麼體驗?
如何改變我媽【兒子不在身邊工作結婚生孩子=這個兒子白生白養了】的想法?
88年女一直堅持有感情才選擇婚姻,目前單身不願隨便相親結婚,觀點對嗎?又被我媽罵了,睡不著求解答?

TAG:青春期 | 父母 | 逆反 | 家庭溝通 | 與父母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