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基本都是北方戰勝南方?
中國古代,自華夏文明發展,基本都是黃河流域。要知道南北分界,以秦嶺淮河為界。所以直到春秋時期的楚國,越國才算得上南方國家。那麼南方發展較晚,人口稀少,經濟也不發達。所以無論是在北方的華夏民族,還是游牧民族,都是有優勢的。
而這個優勢,直到南宋才打破,南宋是當時世界最發達國家,由於北宋時期,被金滅國,北方漢人遷徙,人口北多南少的形勢改變,經濟得以發展,加上南方氣候,地勢的優勢,利於中國這個農業國家的發展,所以自南宋以後,南方實力就一直強於北方。可是經濟強大的南宋還是被蒙古滅亡了,明朝依然如此,也許辛亥革命算南方解救北方?不過,中國中原王朝,基本上,在歷史的長河裡,都是北方統一南方的。看來經濟只是一方面,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題主的說法有全方位的毛病 , 這不是一個好問題 .
原問題 :
『中國古代基本都是北方戰勝南方?
中國古代,自華夏文明發展,基本都是黃河流域。要知道南北分界,以秦嶺淮河為界……那麼南方發展較晚,人口稀少,經濟也不發達。所以無論是在北方的華夏民族,還是游牧民族,都是有優勢的。而這個優勢,直到南宋才打破,南宋是當時世界最發達國家……所以自南宋以後,南方實力就一直強於北方。可是經濟強大的南宋還是被蒙古滅亡了,明朝依然如此,也許辛亥革命算南方解救北方?不過,中國中原王朝,基本上,在歷史的長河裡,都是北方統一南方的。看來經濟只是一方面,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這個問題有哪些關鍵毛病呢?
毛病一 :沒有定義『戰勝』的意義
如果戰勝說的是局部戰爭 ,毫無疑問整個問題都是錯的。自古以來,局部戰爭無論哪個方向都是互有勝負的,這就不贅述了。姑且認為題主問的不是局部戰爭 ,而是大國生死存亡的戰爭。
毛病二:對『中國』的界定是混亂的
題主用到了『中國』一詞,問題中卻出現了沒有融入華夏的南方和北方游牧民族。題主關心的究竟是華夏族的內戰,還是華夏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與南方文明的衝突的?問題提到了蒙古滅南宋,似乎把蒙古和南宋都當成『中國』,卻又沒有把『金』當中國,使得問題更換亂了。
毛病三:對『南方』和『北方』的陳述是錯的
題主提出了秦嶺淮河以南的範圍界定為南方。但光問題中,就出現金滅北宋,蒙古滅金。北宋對金算南方北方,金對蒙古算南方北方呢?如果秦嶺淮河才是南北分界,那國民黨北方應該算南方內戰啦?可見南方和北方歷來是個相對概念。
毛病四:『歷史的長河裡,都是北方統一南方』
這個說法應該說完全錯了。為何只從南北的軸向看中國歷史呢?
商湯革命算不算東方伐西方?西周和秦的統一,算不算從西方統一東方?
劉邦項羽推翻秦朝,是算南方打敗北方還是東方打敗西方呢?劉邦擊敗項羽又算西方打敗東方還是北方打敗南方呢?大漢多次北伐,把匈奴打得四分五裂,南匈奴歸附中原,這個算是南方攻打北方嗎?東漢綠林,赤眉起兵直到攻克長安,不也是南方起兵嗎?劉秀自南陽起兵,親兄被誅後又從河北二次發家,東漢一統算南方好還是北方好呢?同樣是南北割據,曹魏不能統一中華,反而在漢吳兩國進攻下採取守勢;而西晉繼承曹魏遺產,又憑什麼統一天下呢?且不用說到明朝和民國,嚴肅看待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太多例子可以反駁片面的南北二元對立史觀了。
為何會提出南北二元對立史觀的問題?
中國的歷史是極其豐富的,用特別簡單的二元對立來描述,肯定漏洞百出。一定要這麼做,十有八九是政治意味濃厚的『大歷史敘事』。比如臭名昭著的《狼圖騰》,就提倡南北二元史觀,與《河殤》的逆向民族主義遙相呼應,把北方游牧民族與海洋民族相提並論,認為遠先進於漢人,游牧民族入侵是為華夏民族輸血云云。
這種二元對立觀點借著逆向民族主義之風流行起來,慢慢發生各種嬗變,比如題主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地理角度的簡單二元對立。中國真正有南北割據的只有三國,南北朝,南宋等幾個時間段而已,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小部分。這一類說法全都不能代表歷史真相,其實都是當代才流行起來的偽歷史觀點。
如何拆解題主問題的合理部分?
題主提出問題,自然不是出自完全錯誤的歷史知識,也有合理的成分,只是用的提問範式毛病太大了。我認為,題主問題其實可以拆成這麼幾個部分:
- 漢族聚居的黃河長江流域是否存在南北軸向的戰略形勢優劣差異?
- 地理軸向對歷史戰爭有多大作用?
- 為何『有時』落後的游牧文明能戰勝先進的華夏農耕文明?
- 為何『有時』經濟落後的北方能戰勝經濟富庶的南方?
即便拋開了大歷史敘事,上述這五個問題也每個都博大精深,分開來問效果更好。我這裡也簡單說說觀點
黃河長江流域是否存在南北軸向的戰略形勢優劣差異?
答案是存在。不過遠不能輕易用『南北軸向』來概括。中原從空間上看,至關重要的戰略軸線縱橫有多條。例如縱向的軸線:四川到陝西,湖南跨湖北到河南,浙江北上到豫皖蘇。河南西北到山西,河南中段到河北南部,河北南部進到河北北部山區等等。
如果要更直觀地了解,只要看當代的鐵路幹線就好了。貫穿南北的四條大戰略軸線是京滬線,京廣線,京九線,川陝線。東西向的戰略軸線與南北向的同樣關鍵,有滬昆線,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隴海線等等。這些當代的鐵路幹線,基本上貫穿了中國歷史上諸多興亡戰爭的關鍵位置。
那麼,這些軸線有沒有戰略形勢優劣差異呢?答案是並不存在北優南劣的絕對區別,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諸葛亮北伐和鄧艾鍾會南征,走的同一條軸線,難度相仿。而北宋北伐試圖奪回燕雲十六州,和遼兵南侵長驅直入包圍宋都,也是走同一軸線,但優劣就迥異了。
關鍵不在於某個軸向上是否存在戰略優劣差異,而在於為什麼會存在優劣差異。其實決定性的因素都圍繞著一件事,就是後勤。在軸向兩端誰更富庶,決定了誰的後勤支撐力更強;而地理軸向上的條件優劣,最終都反映在後勤輸送的成本上。所謂的險要隘口,也無非是周邊都沒有條件通過必須攜帶大量武器裝備和人馬給養的先進部隊。戰略迂迴空間大,也是因為進攻方水陸運輸四通八達,防守方戰線過長則兵力不敷,聚於一點又容易被圍而不顧。這些大的原理,即便是近現代戰爭也仍然差不太多。
經濟富庶,易守難攻的形勝之地,在中國的歷史地理版圖中有許多這樣的地方,例如關中和幽燕。但都不是絕對性的。袁紹和曹操的對話特別適合說明這個道理:本初問吾曰:若事不輯,方面何所可據?吾問之曰:足下意欲若何? 本初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如果硬要像原題那樣討論南北大軸向是否存在優劣,應該說由北往南進攻在特定條件下能夠具備優勢,而由南往北進攻則通常是困難的。
北方游牧民族若掌握了黃河河套,大同盆地和燕薊地區,向南進攻是非常有利的。表現為戰略迂迴空間寬闊,而且中原富庶,處處可以因糧於敵。若這些地區被中原掌握,則也沒法入侵。而中原北伐困難,在於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沿途沒有人民和產業可供給均需,要達到戰略目標主要拼追逐戰的消耗(進攻方物故,而逃避方無法從事生產)。
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南征,如果從漢中攻下成都平原,全據長江,也是有戰略優勢的。長江天塹對南北方都極為不利,因為跨江輸送成本太高。而從上游溯江而下,順風順水,兵力輸送和後勤補給都非常方便。南方北伐則必須奪取關中,或襄樊,或淮北之後才能有五五開局面。關鍵在於南方多丘陵,糧草不易聚集,而中國河流又多為由西向東,北伐無論走哪條路後勤成本都高。
如果沒有這些特殊條件,草原地區,中原地區,和秦嶺長江以南,三方地理上看都是易守難攻的。
地理軸向對歷史戰爭有多大作用
上文簡單說明過,地理軸向對南北雙方而言都是易守難攻的。所以軍事上的強弱對比是弱於地理因素的。所以中國分裂割據的歷史時期,無論軍事誰強誰弱,從來不是北方碾壓南方或者南方碾壓北方,而是長期的對峙。
如果單從統一戰爭的角度來看,政治上的懸殊差異,起到的作用又遠遠大過地理因素。晉滅吳,隋滅陳,李唐滅蕭氏,宋滅南唐,大明伐元,把對立的兩個政治集團拿出來比較,勝的一方基本都是全面碾壓。這種政治上的優勢蓋過了地理的均勢,也超越了軍事的簡單對比。
總結一句,天然的地理形勢,在農業文明時代超越了軍事實力的作用,給人類不同政治軍事經濟實體划下了均勢的邊界。而打破這個均勢邊界的,歷來都是某一個時間點裡兩個集團政治優劣的顯著差異。
為何『有時』落後的游牧文明能戰勝先進的華夏農耕文明?
吹噓游牧民族精神先進的逆向種族主義者,往往忽略了游牧民族在軍事科技上長期被吊打的事實。而誇耀農耕文明軍力強盛的人,又沒看到戰爭勝負決定性的要素在於後勤。
所以劉邦數十萬軍隊,因為戰略錯誤被匈奴圍困後,立刻失去了科技的優勢。沒有後勤補給,強弓勁弩都只是擺設。而過了才幾十年,漢武帝無論北伐西征還是南討,都所向無敵,保住了後勤,技術上的優勢就充分顯示出來。
問題在於,農耕時期,運輸能力差是最舉決定性的因素。大戰需要青壯年,輸送糧草需要牛馬和緇車,打造武器鎧甲需要工匠。且不論其它開銷,光這三樣,全都要佔用大量的生產力。數萬人出征要數十萬挽輸,路上的損耗佔去十分之九,而且要少生產了數百萬人的產品,連帶導致無數家庭生產單位因結構損壞,耗盡積累而破產。
對落後文明的戰爭能得到什麼呢?千百個奴隸,幾萬頭牛馬,和行軍路上的物故損耗相比,物質上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對先進的農耕文明而言,大規模戰爭要付出極大的內傷。東漢末年戰亂,到三國時期戶籍人口從幾千萬下降到八百萬,人們死於兵刃未必到十分之一,而死於荒廢生產流離失所的佔十之八九。
相反,落後的游牧文明進攻先進的農耕文明,除非以亡族滅種為代價,否則劫掠得到的收益總是大於付出的代價。奴隸,女人,技術人才,科技,先進材料,硬通貨,全都能增強實力。因此游牧民族的侵略慾望,總是和中原文明的反擊慾望此消彼長的。
在這種攻守易勢下,中原文明最優策略是不進攻也不縱容侵略,在軍事均勢下提出共贏策略。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和親還是歲幣,本質上都不是中原文明弱於游牧文明的證明。即便是當代的超級大國美國,統治世界還是得靠這兩招。
然而之所以有戰略均勢被打破的時候,如上所述,無一例外是雙方的政治實力對比出現了極大的差距。一方上下齊心,精誠團結,另一方內鬥不休,分崩離析;地理和科技的形勢都挽救不了。
引發東漢大衰退的羌亂,和隨後的五胡亂華,還有李唐的安史之亂,背景都是中原文明擊潰了周邊落後的文明,作為一種統治策略將其中歸伏的部分引入邊塞,以夷制夷,反而異族成了心腹之患。但具體來看,哪一次不是因為中原王朝的政治腐朽墮落,才讓臣服了上百年,尚未完全同化的外族突然變得天下無敵起來。
所以有時落後的游牧民族戰勝先進的農耕文明,並非因為落後文明有多大的優點,關鍵在於先進文明為何衰落至此。
為何『有時』經濟落後的北方能戰勝經濟富庶的南方?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經濟發達的先進文明在歌舞昇平中日漸腐朽,而在蠻族入侵時毫無還手之力。富庶導致的墮落被認為是萬惡之首。至少西方強國自省時反思羅馬帝國的衰退,就常常使用這個邏輯。
然而只要指出一點,我們就能看得更加透徹。富庶地區所謂的腐朽墮落,幾乎總是指人們享受極為豐富的財富,令人可恥地浪費著,同時顯得懶惰而缺乏危機感。可以肯定地說,這些『墮落』的人不是真正從事生產的人。因為農業文明時代的生產力從未達到每個人都可以肆意揮霍的地步。
這個經濟上富庶,政治上腐朽墮落的農耕文明,只是一部分富人在富庶的同時腐朽墮落,而大多數窮人日夜勞作食不果腹。說白了是一個階級社會。政治衰退的本質正是階級對立,整個群體的動員能力都極大地退化了,反而陷入連年不斷的內耗之中。這樣的一個文明,雖然它能保持經濟實力相對於落後文明的絕對優勢,但在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經濟不可避免地衰退時,政治上腐朽的惡果就會極端地爆發出來。甚至讓絕對落後的文明也得到政治實力對比的相對優勢。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東漢末年在連年伐羌剛平息了沒多久後,又爆發了西北邊疆的羌亂。討伐羌亂遇上連年天災,窮人餓殍遍地,活人流離失所,而達官貴人還在大發戰爭財,於是爆發了百萬流民為主的黃巾起義。中原式微,而羌胡卻興盛,作為袁氏,曹魏,蜀漢等各種割據勢力尋求聯盟的對象,大規模滲入內地。最終在西晉的八王之亂時釀成了五胡亂華的數百年動蕩。這是經濟差異的問題嗎?
北宋要建都時,所有人都認為應該定都五代時期經營了上百年的汴京。唯獨宋太祖反對,因為他知道定都汴京無險可守,必需維持重兵。而眾人看重的其實是通過大運河把南方的財富輸送到京城,以享受奢侈富足的生活。宋太祖甚至考慮學秦漢定都關中,但拗不過那些權貴們。結果北宋依靠運河輸送走向窮奢極欲,徽宗時期南方多處造反,國力日漸衰敗,民心浮動。而金人軍隊南侵如入無人之境。這是經濟差異的問題嗎?
跳到大明,明末為了支撐三場局部戰爭,消耗了無數財富。趕上通貨緊縮和連年天災,百姓的負擔極重。而明庭越是經濟下行越要搜刮百姓來維持開支。政治腐朽已極,朝中權貴腰纏萬貫,民間土豪劣紳侵漁不已,而窮人無立錐之地。窮苦農民最終被逼起義,被強大的官軍逼得四處逃亡,然而總是絕處逢生,屢敗屢戰,最終仍能反敗為勝,攻入北京,推翻明朝。正如《大明劫》台詞所說,腐朽的明朝權貴逼民造反,讓李自成他們可以輸上一百次一千次,而孫傳庭一次都輸不起。滿清在這個時候入侵中原,得到了漢族舊地主豪強的統一支持,最後漢人地主武裝在滿清的旗號下剿滅了剩餘的反清力量,統一了中國。這是經濟差異的問題嗎?
所以說,經濟優勢的一方有時會敗給經濟劣勢的一方,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人類文明早早地進入私有制社會後,先進文明將會一直面對日益加深的階級分化和對立,而在階級分化的狀態中不可避免地迎來經濟危機,總是會釀成政治動蕩。這樣的政治動蕩給落後的文明和地區以可乘之機,當雙方一方腐朽而另一方勵精圖治,政治實力的懸殊甚至抹平了地理和軍事的差距時,落後的文明或地區就有可能戰勝先進的文明或地區。
然而落後文明或地區是沒有足夠先進的政治,科技和經濟能力引導兩個文明的發展方向的,因此真正改變的只是統治階級,而先前對立的兩個文明只會日漸融合,再重新面對先進文明無法避免的階級分化和對立的歷史規律。
以上是我對作者問題的回答中國歷史有三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一次是東漢末年一直到晉朝。一次是南北朝時期。一次是宋朝。
你可以換個角度想想
在經濟重心南移以後(唐代以後),每次游牧民族打進來,北方總是一泄千里,南方能抗住許久。且在攻佔之後,南方總是反抗不斷,但政權又不得不仰賴南方的經濟。當然在唐以前,南方大部未開發完全,北方經濟軍事皆強勢,滅掉南方順理成章。區域經濟實力確實影響一個政權的對外作戰能力。但最具有決定性的,還是這個政權調動自身資源並將其轉為戰略優勢的能力。經濟能力強,只代表可轉化的資源多,並不保證一定就打得過別人。
事實上,和大家普遍的關注點不同,中國曆來的統一戰爭最激烈的是東西爭奪,而非南北對峙。
中國自古有一個奇葩的地區,可以迅速將農耕文明時期的經濟資源轉化為戰略資源,進行對外輸出。這個地區就是關隴地區。這裡山川雖多,但沿著河谷其實也是一馬平川,沒有難以逾越的峽口,也沒有過份泛濫的水災。這是個很容易集中起大量軍事力量,進行長途征伐的地域,因為山脈環伺,真的不用太擔心被端老窩。當年的呂底亞不就是擺開陣勢要和波斯剛正面,結果被偷了家?你看小亞細亞那個地方,山雖多,可是哪都不封住啊,四面八方都能擠進去,這就只能利用戰略縱深玩陰的。但是關隴這個地區就具備了和人強行剛正面的資本,它就那麼幾個口,不怕被抄家。此外,這個地方向東出了關,就有好幾條岔路可走,不是被人反過來一頭堵死,而且每條路相互之間都沒太多交集。我們說中原中原就是個大平原,其實根本就是扯淡,從漢水中游,到洛陽以西,再到山西,這條南北軸線上是三個全然不同的地緣區域,一個水澤豐富,一個是個大坑,一個高低起伏,很難迅速南北調兵實現統籌。從關中出發,如果戰略資源少,就只取一路,如果戰略資源多,就三路齊出,主動權更多的偏向自己一邊,只要不是智商差一個量級,都很容易在博弈過程中佔到上風,讓對手摸不清己方主力動向,以至於被迫在最尷尬的時機和最尷尬的地點與己方正面交鋒。秦一統天下是這樣,到了李闖滅明的時候,也還是這樣。這就是戰略資源的轉化能力,能保證把勁用在刀刃上,它很直接地和地緣特徵掛鉤。
當然,東西爭霸的過程中不乏由東向西的例子。比如商滅夏、後梁滅唐、明滅元。這就又要提另一個看似不那麼重要的奇葩——山東。準確的說,是古魏州、古鄆州至濟南一代。這地方有什麼好?有山有水,不高不深,但密度夠多,足夠阻礙大批部隊快速轉移,並且避免大規模列陣交戰。為什麼梁山好漢有幾次迎擊朝廷大軍不是在自家門口,而是帥兵跑到大名府去?為什麼朱元璋北上的時候一定要扼住濟南?為什麼辛棄疾在這兒起兵抗金可以打好幾年游擊?這個地方是個過去就過去了,但是一旦陷進去卻很難脫身的地界。它和周邊的平原地區很不同,在戰爭年代很容易形成閉城自守的一個個小據點,而不被大批流竄於大平原上的賊寇和兵匪侵擾。於是,這就成了亂世里的一個孤島,常常最後被人發現,卻一旦被人利用起來,就能向周邊輸出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戰略資源。曹操、朱溫這兩個處四戰之地,在多年戰亂之後,可以硬生生抗過河北,打進關西的雄主,在獲得中原的一小片立足之地後,都是先向東拿下了這一區域。
當你理解了這兩個區域對於北方一統的重要性後,再回顧南方,你會發現,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綿延萬里,根本找不出這種可以快速向周邊地區輸出優勢戰略資源的地界。我們說他地緣割裂也好,說他道阻且長也好,說他經濟欠發達也好。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這裡的地緣單位太均質化了。他形成不了一個區域對周邊區域在戰略上的絕對碾壓,於是,即便形式上統一起來,事實上也是各管各的,形成各路地方軍閥。當北方通過軍事征服和威懾迅速建立起高度一體化的集權體制時,南方的君主還在為如何把自己的政令推行到那些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的土皇帝一級而發愁。他們的話沒法越過崇山峻岭和大河大澤傳入人耳,而他們的刀劍也不見得比旁人鋒利多少。
直到南方的經濟發展徹底甩開北方n個量級,直到越來越現代化的軍事制度逐漸打破了這一地緣局限。明滅元、革命軍滅清的劇情才會上演。北方盛產馬,而且蒙古草原,大興安嶺都是少數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老窩。那麼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無疑佔有巨大的優勢。並且游牧民族在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的確比農耕民族更勝一籌。
所以我們看到每一個強盛的朝代都有一支天下無敵的騎兵。霍去病,虎豹騎,李靖,關寧鐵騎等等。
再來看對付騎兵的辦法。從秦朝開始,長城就成為農耕文明抵禦游牧文明的主要方法。宋的失敗,我認為石敬瑭是罪魁禍首,將燕雲十六州拱手送人,導致長城失去了其作用。在沒有長城的情況下,宋朝的步兵只能在廣闊的華北平原用自己的身軀阻擋騎兵的鐵騎。這也是我們看到宋朝軍事其實相當強大,且對外戰爭勝率高但是卻節節敗退的原因。
看看偉大的諸葛亮吧,儘管發明了絆馬釘,諸葛弩等等一系列克制騎兵的裝備,但是結果仍然不理想。
至明朝始,農耕文明終於找到了剋制騎兵的方法,那就是更強的騎兵和火器。
綜上,南宋的經濟總量,發達程度和軍事的強大的確毋庸置疑,可是在江南平原上跟蒙古人剛正面,他沒有贏得希望,更何況,他的對手並不是普通的蒙古人,而是偉大的上帝之鞭。南宋之前題主已經有自己想法了所以就不說之前南北朝時了。來說說我覺得的之後這兩次大破。
首先蒙古破南宋,首先這絕對是無解的命運。整個歐亞大陸都被塗炭,也就日本和西歐因為地理躲過一劫。南宋已經抵抗了數十年,真的只能感慨「老大儘力了,對手nba」這是軍事實力上太大的差距 經濟再強也沒用,不能把鍋丟給輸了的一方(您的死去的好友莫斯科,帖木耳波斯,阿拉伯默默點贊)
再說說之後的清兵入關。這次北破南感覺是各種機緣巧合一起,才讓皇太極得逞。首先崇禎朝自己亂,東林黨貪得無厭,天災人禍陝西饑荒,戰區一半總兵擁兵自重,一半總兵未戰即翔(大同山西四鎮,就是說的你們)。崇禎難以做到用人不疑,帥才將才(孫傳庭,袁崇煥)最後都沒有把所有的天賦帶到南海岸。
這巧的天災人禍,貪官污吏,帶來了闖王;又巧的瘟疫疾病,擊潰很多能戰之兵;再巧的庸才為帥,廢材為吏(想起了洛陽的福王 (?`^′?) ),直接把明朝北方送給了李自成。再巧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讓明戰力最強的山海關鐵騎送給了清。
以前我也天真的以為,清朝就是靠自己力量實打實一步一腳印的滅了明,一路打到雲南。
後來我才知道,沖在最前面的,有幾個是滿人?後方錢糧又有幾個真的是滿人自己援助的(說的就是晉商你們(/_;))?在這一切的巧合之下,又正好趕上了南明自亂,看看明最後幾鎮的總兵在武漢和江北四鎮抵抗了北方清兵嗎?他們都是在往南京打!南宋到底有幾個名將在那,局勢穩定了守住了防線。南明這些都是什麼,都是垃圾(′д?)‥??
最終清兵遇到的屈指可數抵抗居然是之前農民起義軍,讓人情何以堪。總結下來我覺得可以大概這麼形容下(雖然不準確)
之前南宋時期是我戰鬥力80,金戰鬥力90,大家耗在這。不料北方出了個戰鬥力500的蒙古(而且給人感覺有點是came out from nowhere),一下double kill了。之後這是明本來戰鬥力90,後金戰鬥力70,大家耗在這裡。突然明朝內部玩脫了,變成了戰鬥力只有五的渣渣,還把自己最強的ak47送給對方了。所以也是一波流gg。
這兩次南北雙方都沒有過真正在同一個水準線上的進行你來我往的爭奪。更多的,反而是在歷史的機緣巧合下的結果,所以說不上從北破南就一定能看出北方比南方怎麼樣或者男方北方怎麼樣。
不過歷史也正是這樣的吧,留下了遺憾讓後人感慨一些,也讓後人學到一些
ps. 在加油站看見這個主題,沒有乾貨,純粹吐個槽現在中國的節日習俗,就是媒體理所當然認為的習俗,其實大多來自北方。
比如過年過節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湯圓和元宵做法不同)小年夜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除夕前一天。但媒體都在臘月23那天慶祝小年夜。如此種種是否可以間接證實歷史上北方勢力強過南方?北方是生存需要所以南下侵略,而南方只有為了復國的時候才北伐。具體原因更複雜,但大多數都是這麼個模式。
想想南方那多如牛毛得方言,軍隊的溝通和組織都堪憂啊。
.應該是北方南方以前被外敵打敗。然後南方還多撐了一段時間。
最後還是靠南方的朱元璋翻盤。。當然我也就隨口那麼一說。。朱元璋其勢,其實也還是全國各地一起努力的結果。
魏三分天下有其二。蜀國不過區區漢中益州地。。 吳國不過江東加殘破的荊州。。。這也算北方打敗南方?
至於隋唐就更可笑了。。唐李淵起於太原,天下群雄相爭,哪裡是什麼北方擊敗南方?
隋滅陳而統一。陳積弱積貧。。這也算?中間南北朝互有勝負 你怎麼不說?說白了。這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本身就是瞎編的。你還要來問。。先百度一下,哪怕知乎自己搜索下也可以啊。。
這種低端的問題,我也是懶得多說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的年份是怎麼確定的?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至今,中間不是被滿清統治過嗎?
※能推薦一些通俗的,全面的中國古代歷史或者世界歷史的書嗎?
※滿清滅明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為什麼李治雄才大略卻被懦夫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