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物質嗎。?
謝邀……
這個問題絕沒有有些答主想像得那麼簡單,牽涉到的領域和理論是很多很多的……如果是一年前,我可能就只談我自己支持的那種了,不過現在我們還是先談談究竟牽扯到了什麼吧……「是」這個詞的用法實在是很多也很不穩定,可以用「是」來表達的邏輯學概念有「等於」、「等價於」、「當且僅當」、「屬於」、「包含於」,而在這裡還有「形而上學上是」與「認識論上是」的區別……這裡給出一個典型的例子:"古希臘人用肉眼觀測之後描述的宇宙,是現代人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觀測之後描述的宇宙嗎?"……這個問題,我希望讀者能夠認為,古希臘人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宇宙里(否則的話物理學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太多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承認「古希臘人用肉眼觀測之後描述的宇宙,在形而上學上是現代人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觀測之後描述的宇宙」……但是,古希臘人對於宇宙的描述和現代人對於宇宙的描述,原則上不能採用任何方式在它們之間進行「當且僅當」形式的相互關聯,則我們又應該承認「古希臘人用肉眼觀測之後描述的宇宙,在認識論上不是現代人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觀測之後描述的宇宙」……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前者是基於一個現有的世界觀來假定,雙方有同樣的研究課題,而後者則是判斷雙方是否總能做到有意義的互相交流、質疑、批判、借鑒、融合等……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題主所問的「是」是哪一個「是」呢?……
於是,即使我們忽略邏輯學的關係,接下來的應對方案也可能會變成足足四種(如果不是更多的話):
1. 意識在形而上學上是物質,在認識論上也是物質。2. 意識在形而上學上不是物質,但在認識論上是物質。3. 意識在形而上學上不是物質,在認識論上也不是物質。4. 意識在形而上學上是物質,但在認識論上不是物質。第一種的典型例子會是一個還原性的物理主義者(又稱為「心物同一論者」)。
第二種的典型例子會是一個哲學行為主義者又或者是一個功能主義者(這兩者的區別是對於「意識」的理解是「物質實際上的運動變化」還是「物質潛在的運動變化的可能性」的區別)。第三種的典型例子會是一個實體二元論者(或者叫做「笛卡爾二元論者」)。
第四種的典型例子會是一個屬性二元論者又或者是一個心靈虛構主義者(這兩者的區別是認為人們對於自己「意識」的描述究竟是「必然完全正確的」還是「存在大量錯誤的」)。一個實體二元論者和一個屬性二元論者都被放在二元論者的框架下,但他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實體二元論者認為「意識」和「物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研究領域,「研究意識的人」和「研究身體的人」研究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而屬性二元論者則認為「研究意識的人」和「研究身體的人」研究的是同一個「東西」,但是研究的是這個東西的不同方面,並且採用了不同的範式以至於根本無法互相溝通,但這兩個範式的研究結論是同等的可信的。
我個人是一個心靈虛構主義者,因此我的應對方案就是前面的第四種,當然,可能會有人留意到我前面說的「存在大量錯誤的」並不意味著「沒有哪怕一點點可信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心靈虛構主義者會認為在我們對於自己「意識」描述可信的時候,就適用於心物同一論者們的理論了。一個心靈虛構主義者之所以會反對心物同一論者,是因為我們不認為一個糟糕的理論當中的每一個命題都能跟優秀的理論中的命題做到一一對應。而一個心靈虛構主義者會反對屬性二元論者,則是因為我們不認為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意識的本能的描述,會跟我們對於我們身體的精細的科學研究同等程度的可信。不請自來這個的答案恐怕很快就會得到了Netherlands 的 Radboud University 正在開展一個叫做 Healthy Brain 的 project 目標就是深入地探索人腦。這個項目的資金量非常充足,相信用不了多少年,研究員們就可以給予這個問題一個 scientific 的答案了。
(一)還原論不能解釋意識
以還原論為特徵的實證科學能否完整的解釋意識?我認為不能。
從哲學上看,意識、精神怎麼既是大腦的物理、生化現象,同時又是觀念、認知、情感呢?——這中間一定是缺了點什麼。
所以,單純依靠神經系統的解釋,並不能完整的詮釋意識本身。或許,存在著另外一個未被了解的層面。這個層面,一方面是超出大腦的物理、生化範疇的;另一方面,又與大腦內部神經元網路存在著同步對應的連帶關係。(二)『』意識庫『』概念的提出
澳大利亞哲學家戴維-查默斯認為,應將意識當做『』像質量、電荷和時空那樣的主要實體『』。他稱這種定律為『』心理物理學原理『』。
戴維-查默斯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意識研究中心主任。他的理論被稱為是意識的『』硬問題『』。我贊同他的看法。可以說,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而複雜的意識複合結構。這個『』意識的複合結構『』,古人用一個字來摡括——心。我則稱之為』』意識庫『』。
(三)』』意識庫『』與大腦的關係
那麼,』』意識庫『』與人體大腦,兩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呢?我用一個比方來說明。
WiFi、區域網,人不能感知它的存在。而我們的手機,可將其中的『』信息『』,經翻譯、轉換後,顯示為圖片、文字、視頻…作為一個類比。可以說,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複雜的『』意識庫『』。這個『』意識庫『』就相當於一個區域網。而大腦就相當於是手機。『』意識庫『』中的物質因素,通過大腦的翻譯、轉換之後形成表面意識,顯示為觀點、情緒、慾望…打個簡單、通俗的比方,就是這回事。(四)『』意識庫『』是精神活動的真正來源
如上所說,大腦就像個電腦的顯示器,『』意識庫『』才是主機。
大腦本身並不生成任何思想,且大腦本身沒有辨別信息來源的能力,它只是被動的顯示。
肉身大腦的具體作用是:把『』意識庫『』中的各類物質因素髮生的作用,翻譯、轉換成人表面意識中的觀念、情緒、慾望…等方面。『』意識庫『』雖然是人精神活動的真正來源,但是『』意識庫『』本身卻不能直接產生思想。人的表面意識,必須得通過大腦這個載體的翻譯、轉換之後才能夠形成——就是說,意識的形成,必須依賴於大腦。(五)大腦的作用是對』』意識庫『』進行翻譯
『』意識庫『』中的物質因素作用於大腦,致使大腦中成千上萬的神經元(神經細胞)由此產生複雜、有序的運作——這是此類物質導致機體產生變化的基本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諸如腦電波、脈衝、突觸受體改變、神經生化物質的生成……等大腦內部複雜的變化。為什麼複雜呢?因為大腦這個『』轉換~翻譯~顯示器『』的級別非常高、非常完善,比iphoneX至少先進一萬倍,運作起來自然奧妙多多。這些現象於是成了神經科學家們研究的對象。(六)『』意識庫『』決定人的性格
可以說,人們的每一種觀念、情緒、需要、甚至於習慣、慾望都不是無原無故的,而是來源於『』意識庫『』中對應的物質因素。
思想中這些物質因素的存在,人自身是意識不到的。人能感受到的是,這些物質傳遞過來的結果。表現為各種觀點、看法、狀態、體驗……一個人的觀念、性格、精神狀態等等,雖然看起來千差萬別,卻很難改變,這是由於對一個具體的人而言,這些物質因素的構成方式是相對穩定的。看一看你身邊的人,同事或同學,每一個人的性格、秉性往往都是相當穩定的,許多年過去了都很難改變,其背後就是這種物質因素在支撐著。(七)例子一:色心
比如說,某人在街上看到一個美女,感覺很衝動——美女作為這一事件的刺激源,觸動了這個人『』意識庫『』中的物質——色心,從而使色心起作用才導致了這個結果。
美女的信息進入了這個人的視覺的同時,也就進入了色心的範疇——因為色心存在於這個人的『』意識庫『』中——這種物質於是迅速啟動,將強烈衝動的體驗反應到這個人的表面意識中。這個人可能認為,這種反應是屬於「正常現象」,其實是色心這種物質的作用導致的。假如,這個人意識中這種物質很弱或者沒有,那麼當他當街看到美女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強烈的衝動,平淡而過。其實就是色心作用的結果。
(八)例子二:憤怒
再比如說,某人被罵了一句,導致很氣憤,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是因為這個罵人的話,觸動了『』意識庫『』中的物質——憤怒,憤怒這個因素起了作用,從而導致上述結果。
某人罵人的一句話,這個信息就觸動了『』意識庫『』中的「憤怒」這種物質,致使這個人產生了氣憤的感覺。這個人可能認為,被罵了生氣是屬於正常現象,其實是這種物質的作用。假如這個人心胸開闊、很有修養,被罵之後會真的不動心,也不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因為他的意識結構中沒有這種物質嘛。這個過程是在瞬間就完成的,所以人根本想不到還有這樣的一個內在過程。(九)例子三:抑鬱導致扭曲的認知
抑鬱——是存在於抑鬱症患者『』意識庫『』中的一種物質因素。
這種物質的作用之一是,造成患者偏執、扭曲、錯誤的認知。具體說來,此人在觀察世界的時候,『』抑鬱『』這種物質,並不是整體、客觀、準確、全面的反映出觀察對象的真正面目,恰恰相反,它以自身的特性為藍本,通過對觀察對象進行取捨、剪裁、扭曲、變形、過濾…等手段,使之瞬間演化成一個『』象『』。
在這個「象」中,觀察對象變化成了完整性、豐富性被抽離後的蒼白符號——而這個結果,恰恰是符合了『』抑鬱『』這種物質自身特性的要求。這就是這個物質的本能,因為它的特性就是這樣構成的,它只會做這個。這樣一來,當它與人的大腦接通的時候,這個「象」就屏蔽掉了對客觀世界正確的認識而成了這個人此刻的認識,成為他對事物作出反應的基礎。我們通過觀察就會發現:此人對問題的看法消極、悲觀、偏執且片面。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始作佣者就是這個物質。就是說,這些思想中的物質預先對客觀世界進行了「加工」,然再反映到人的大腦上來,大腦於是獲取了經加工後演化成的「象」,就「順理成章」的把這個「象」當作是自己的認識。——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抑鬱症患者對自己評價過低,認為自己自卑、無能,天空是灰暗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這些扭曲、錯誤的認知就是『』抑鬱『』這種物質因素造成的。(十)例子四:抑鬱阻斷患者的快感體驗
『』抑鬱『』這種物質的另一個作用是,它能夠阻斷患者對快樂體驗的接收。
比如說,抑鬱症患者試圖想像:快樂是什麼感覺呢?
想了一會兒,他得出答案:所謂快樂,也就這麼回事,沒得多大意思——請注意,這個答案是『』抑鬱『』這種物質給予的。因為患者不可能逾越此刻的狀態,去體驗狀態之外的東西。就是說,不是你想體驗就體驗得了的,得通過「抑鬱」這種物質的允許。此時,無論講多少大道理,灌輸多少『』心靈雞湯『』,都不能將快樂的體驗帶給患者本人。只有當『』抑鬱『』這種物質暫時從此人的表面意識中撤離,在這一瞬間,此人一下子就「想開了、想通了」。這是因為「抑鬱」暫時撤離後,阻塞體驗的那個渠道通暢了,快感體驗瞬間傳遞過來,所以這個人就一下子「想開了、想通了」。然而,這種物質並未從此人的意識結構中消除。一段時間後,當它『』悄然而至『』的時候,此人又陷抑鬱的狀態;而當它從表面意識中暫時撤出時,此人又毫無來由的「想開了、想通了」。如此循環往複。(十一)意識是一個事件
綜上所述,應將思想視為一個事件。意識(包括情感、觀念、慾望、心境……等)屬於這個事件的終端。
人的大腦是這個終端的載體。這個事件有來源、有傳遞、有相互作用、有表達方式。這個系列過程中的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哪怕是人的一思一念、一點點心境的變化、一點啟發或感悟、人的感知、觀念、習慣、秉性、思維模式,甚至人的動機、好惡、審美、價值標準……均為這個系列過程所呈現出的結果。(十二)意識是特殊形態的物質
回到提問者的問題:意識是物質嗎?
是的,意識是尚未被人類認識的特殊物質種類。正是它們,組成了一個人獨特而複雜的意識結構——『』意識庫『』。科學對於物質的定義是狹隘的,因為它受到了實證方法的限定。 這種特殊的物質與我們通常認識的物質概念差異很大,它遵循另外一套規則。它的存在形態、作用方式、怎樣生成、如何結構等等對人來講還是迷,但是它卻無時無刻不體現在人們的觀念、慾望、情緒、特點、脾氣、性格…之中。不妨暫時稱它為「意識型物質」。 可將「意識型物質」納入廣義物質的範疇中,物質的概念應予以拓寬。以上。意識是一種表象,建立在記憶與思維方式,信息交流上的表象,一個複雜系統被認知到的一面。就像一個程序,記憶是原始數據,初值,思維方式就是演算法組合,信息交流就是數據的輸入與輸出,而面向使用對象的那一部分就是被認知到的意識。只不過意識所在的系統包含了自我認知,也就是自我意識。 而記憶,信息交流,思維方式都是建立在物質上的某種關係,甚至可以是某種物質,意識不是物質,是對物質作用的一種觀察結果,一種認知表象。 在我們所造的人工智慧,我們給了它什麼,數據初值的輸入,數據存儲的區域,對數據處理的演算法,還有新數據的獲得方法和表達方法,但我們從外觀察到的它,可以行使判斷,行動,甚至學習等,如果有一天,它複雜到說它認識到了自己,有了自我意識,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驗證這一觀點。從原始的計算機到擁有學習能力的阿爾法狗,你相信那一天的到了嗎?我相信
哲學是傻逼,神經科學能解決的問題,為啥哲學要冒出來搞那麼複雜啊。哲學和宗教是一路人,都是開腦洞幻想。只有科學才是真理。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來源於物質,但又不等同與物質,意識是主體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能動反映。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客觀存在,意識是由人腦產生的,人腦又是客觀存在,所以說意識來源於物質,但它又不能完全等同於物質。意識在形式上是主觀的,內容上是客觀的,意識是人腦的機能;物質形式上,內容上都是客觀的,所以意識不能完全等同於物質。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太深奧了。
即便出十本書都未必能說得清楚,而且還是各說各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認為,討論意識是否是物質的問題,首先就要對物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才好方便討論。可是呢,對「物質」下定義這個舉措本身就是由意識來操作的。
我的個人看法是:世界混沌,意識物質是互相轉換的。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世界中的所謂意識和物質,只是世界本來在不同境界的顯現而己,因為人對無限世界的感知終究是有限的,換句話說,人類的學識是有邊界極限的。一個人的意識應該取決於其組成腦子的基本粒子的排列和活動
是的。比如霧霾就是人的意識體現。
搞反啦,物質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意識是關於能量的信息。因此,物質大致上屬於一種意識。
既然意識和物質被作為一個對子來討論那意識當然不是物質
意志由物而生,但它不是物質
心率是一種物質嗎?
這裡就不給你扯啥主觀唯物客觀唯心的了。。。那玩意太學究,也不原創,我們先來複習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那我問你質量和能量是一種東西嗎?與其說能量是質量的存在基礎倒不如說,能量是質量在特定情況下的表現形式。。。意識和物質的情況也差不多,意識受某種強力特殊「情況」的制約,能驅動物質,缺受物質基礎限制其存在。。。誰離得開誰呢?
推薦閱讀:
※人能想像意識中不存在的概念嗎?
※人類能不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遺忘已經記住的事情?
※韓喬生都有哪些經典的語錄?
※蚯蚓被一分為二式切斷後,其頭部和尾部所長成的蚯蚓是否有都意識?如果都有,意識是否一致,為什麼?
※人死了意識會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