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真的寄希望於MI作戰出其不意么?
淵田大佐好清楚啊 是真的么?
已經有非常多的書籍描繪中途島海戰,哪怕是中文版本也有許多詳細的描述存在,雖然某些版本的翻譯十分糟糕,例如斷劍,但用來了解這場海戰已經十分充分。
山本五十六當然不是蠢材,當然不會將作戰的成功希望完全寄託於突然襲擊,他具備足夠的兵力優勢,也能夠運用這些優勢兵力。哪怕情報出問題,日軍的兵力優勢本來應當能夠保證中途島的勝利。但為什麼山本只投入四艘航母呢?為什麼不是六艘?甚至八艘?戰前計劃早已預計美軍能夠出動3-4艘航母。日軍一旦集中優勢航母兵力,敗仗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山本很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因為這是戰略失誤的問題,而且是由於山本五十六本身制定的戰略問題造成的。
日本海軍在二戰中的戰略決策問題其實很嚴重。
原本海軍三長官裡面,海相負責內部組織人事,軍令部總長負責戰略計劃,聯合艦隊司令負責外戰。然而這一權責劃分在開戰之初就被山本五十六強行破壞,他向軍令部提出堅持進行夏威夷作戰,威脅不進行就辭職。這一主張嚴重侵犯了軍令部的戰略計劃許可權。然而,後果大家都知道,軍令部屈服於聯合艦隊司令部隊的要求,並且偷襲珍珠港取得了完全的勝利。1942年2月,初始的南下作戰基本結束,軍令部否決了聯合艦隊要求進攻夏威夷的提案之後,日軍開始將精力轉向印度洋。此時日軍大本營同時開始謀劃印度洋之後的下一步動作,基本上由於各種限制,軍令部準備向西南太平洋方向進攻,切斷盟軍補給澳大利亞的路線。然而,山本五十六有不同的看法。山本五十六認為,最重要的是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而進攻中途島能夠為他帶來這個殲滅戰的機會,從而為佔領夏威夷打下堅實基礎。當然,由於攻略夏威夷的提案之前被否決,所以為了支持中途島計劃,他的理由是為了將日本的防衛圈向東拓展,為了這個理由,他的中途島計劃裡面包含了同時進攻阿留申群島的作戰。他在4月初向軍令部提出了進攻中途島的提案,再次將中太平洋方向擺上檯面。這一次,他下了決心要強迫軍令部接受他的中途島戰略。雖然軍令部提出了許多正確的反對意見,例如補給和攻略難度等,但山本不為所動,由於珍珠港的勝利,現在山本的意見分量十分重,軍令部最終不得不同意山本的要求。然而這個同意是有代價的,即聯合艦隊必須在進行中途島作戰之前,先進行西南太平洋的作戰。由於之前兩艘美軍航母在那個方向空襲了日軍登陸船隊,顯然必須對那個方向的第四艦隊派出增援。於是第五航空戰隊在參加了印度洋作戰之後,沒有返回本土休整而是前往西南太平洋方向。而這一作戰的直接後果,就是珊瑚海海戰,導致翔鶴和瑞鶴失去了作戰能力無法參加中途島戰役。雖然美軍也損失了一艘列剋星頓,但他們成功修復了約克城,並投入到中途島作戰中。
中途島作戰本來還有個問題,陸軍不同意,中途島作戰將沒有陸軍的支援,當然陸軍一向不太鳥海軍的事,所以有沒有陸軍支援海軍都會繼續進行中途島作戰,不過如果陸軍出登陸部隊總是受歡迎的。這個問題在幾天後一舉解決——4月18日杜利特爾成功轟炸東京。這下子所有反對意見全部消失了。陸軍迅速同意海軍的中途島戰略。
然而這次轟炸帶來的一個負面的效果就是,本身並非重要的阿留申方向現在成了一個跟中途島方向同樣重要的作戰!因為本次作戰在表面上的理由,就是為了向東拓展防衛圈。於是,攻略阿留申的艦隊迅速擴大,兩艘寶貴的航母划到了阿留申攻略艦隊裡面,甚至還有四艘戰列艦需要的時候可以支援。綜上所述,山本為了推行自己的中途島戰略,強行壓制了軍令部的反對意見。為了壓制軍令部,他在另一方面向軍令部妥協,派出了兩鶴支援第4艦隊。為了實現戰略的表面目標,拓展防衛圈,他向阿留申派出了兩艘寶貴的快速航母。
最終,南雲帶著四艘航母航向中途島。謝邀
11.30更新
雖然本人算不上是山本吹,也不相信每次山本挂帥都是本部的趕鴨子上架。但是中途島這場大敗仗除了情報因素和戰術因素以外還有一個不小的情感因素沖昏了很多ijn官兵:
那就是杜立特空襲。但是MI作戰絕不僅僅只是對空襲東京的報復,這是山本自珍珠港以後一直以來的心結髮作:
至於大環境的戰事推演,山本應該是自知的,也因此即便是中途島本身山本也只是期待一個「戰術性勝利」即可,但這個戰術性勝利卻又蘊含著極大的野心:其實說白了就是開打前完全沒料到自家會不小心失手沉掉四艘正規空母, 而這個鍋之沉重令人始料未及而已。山本的豪賭也無非就是幫助證明了「墨菲定律」的正確性而已。
可是當時你們怎麼就沒人站出來去大呼小叫呢?你們的下克上傳統在此時哪裡去了呢?如果你們都看得那麼仔細透徹為什麼就不說出來呢?
當年在鐵血懵懂著逛時有看過這麼一段文字:
「5月25日,在「大和」號上進行了一次中途島和阿留申作戰的圖上演習。根據演習的裁判計算,美軍投中了九枚炸彈,擊沉日軍兩艘航母。這一客觀結論,卻被先改為命中三彈,擊沉擊傷航母各一艘,最後竟索性改為一艘也沒有損失。完全可以這麼說,此時此刻,日軍根本沒有想到過失敗。剛參加珊瑚海海戰歸來的高木武雄海軍中將還向參加演習的指揮官和參謀人員作了詳細報告。當晚山本海軍大將和參加圖上演習的參戰部隊指揮官及參謀人員在「大和」號聚餐,喝著天皇所賜的米酒,為祝願即將到來的作戰獲得成功而乾杯。」
另外的還有:
這是大陸軍迷在這件事上的「政治正確」,不過這個說法是可以站得住腳的。哪怕是本子自家拍的《山本五十六》也能體會到這種疏忽與驕傲。所以說結論的話,這個事本沒有什麼鍋。鍋是指的意外失敗要負擔的責任與代價,MI的作戰過程的大起大落固然讓人很意外,但是結果並不意外(你們看到約克城也是很拼的好嗎)。而MI很明顯是無論南雲還是山本當時都欠日本人民一個東京空襲的交代,他們被時代推搡著去打一場漏洞百出的戰役,而且又頂著珍珠港大勝的光環,其實也很無奈。也因此這個鍋,是ijn全體不作為與麻痹的鍋,無一例外。
這世上在同一個地方用同一種戰法奇襲兩次都能成功的話,那本身也是一種奇蹟了。
有一件其實就安靜地躺在百度百科「東條英機」詞條下但不為很多資深軍迷所知的你很難相信是發生在20世紀信息傳遞如此之便捷的時代的事:
這個東條全然不知一二航戰全軍覆沒的時間有多久大家知道嗎?足足半年!而且這還不是海軍主動告訴東條的而是東條動用自己的耳目打聽到的!這在瞬息萬變的太平洋戰場上已經完全不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範疇了,這就是對最高元首戰略決策的赤裸裸的隱瞞。
因此你覺得ijn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場失敗的呢?
如果ijn硬要說自己當年4:3的航空戰力比外加有那麼多陸基戰鬥機做支援,要不是翔鶴入渠暫時沒桶和瑞鶴缺鋁暫時補不滿艦載機妥妥能贏那我也沒有太多能說了。偶然性里一定是有必然性在裡面的,歷史沒有那麼多假設。套用書里的一段:
相比於偷襲珍珠港,日軍在MI作戰計劃所體現出的保密性很糟糕。不僅僅是被美軍截獲並破譯電報導致作戰目標泄露,各位自以為無敵天下的IJN水兵們也完全不在意保密性了。據說吳港的媽媽桑們都知道下一階段IJN要打中途島。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41年12月到42年4月之間,IJN基本上處於無敵狀態,以極其微小的損失取得了極大的戰果,橫掃東南亞,擊沉了反擊號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競技神號航空母艦,ABDA聯合艦隊也被摧毀了。日軍在太平洋印度洋地區基本沒有什麼敵手。直到珊瑚海海戰才算遭受一點值得一提的損失。一支一直在打贏的部隊是很難重視保密性的,畢竟在他們看來自己已經無敵了,天照大神在上,怎麼打都會贏。從MI作戰的具體表現看,IJN的確很希望達到保密性,例如堅持無線電靜默等,但是實際上自己的老底已經被摸了個乾淨。乾淨到什麼程度?可不是簡單的「知道要來打中途島」這個水平,而是什麼時候打都知道了。舉個栗子,用於偵查美軍航母實際動向的K計劃,用航程超長的水上大艇去偵查珍珠港內情況,需要在一處名叫「法國巡洋艦」的地方,用潛艇給水上大艇補給一次。而這個計劃也被美軍得知,在日軍潛艇和大艇會合當天派了一艘軍艦去這個地方,從而阻止了日軍的補給,也阻止了日軍對珍珠港的偵查,使得美軍航母的動向得以保密。評論里提到了潛艇警戒線。日軍潛艇拖拖拉拉,一直沒能按時到位,尤其是給大艇補給的潛艇拖了很久,導致美軍航母從警戒線口子里跑掉了。直到大戰當天,南雲忠一和山口多聞一直不知道自己在跟多少美軍航母作戰。順便說一句,淵田大佐的確是比較早認識到航空母艦重要性和作戰意義的人,相比於一群還在固守著巨艦大炮主義的水兵學院老腦筋,的確是前衛很多。例如他在MI作戰計劃確定時曾經提出,山本自己帶著駐島艦隊在機動部隊後方200海里「援助」這種方案,是很愚蠢的。但是他的話也不能全信,畢竟在回憶錄里大罵其他人馬鹿,只有自己最明智,這是人之常情。「命運五分鐘」也是此公提出的說法。實際上以當時IJN換彈的速度看,再有半小時也完成不了裝彈。這種「回憶錄甩鍋大法」的集大成者,請參見曼斯坦因《失去的勝利》。
【多圖預警】既然各路大神都已經有回答了,我就補充幾張卧煙的截圖吧
首先
自己褲衩什麼顏色都被人打聽清楚了,還打嗶嗶啊第二
第四:日軍護衛戰鬥機之間缺少有效聯絡,處於通訊基本靠手(手勢),導致看到美軍魚雷機隊來襲後一窩蜂全下去了,讓開了高空,給了美軍俯衝轟炸機可乘之機
第五:日軍並沒有做好準備
第六:情報與搜索部的無能
第七:飛龍千里送人頭從戰死人數上就可以看出來,一直到沉沒前,飛龍都是受損失較小的,完全有希望跑掉,但是山口執意進攻,不僅葬送了飛龍,更讓寶貴的飛行員死傷殆盡,飛龍號上的飛行員損失比其他3艘航母加起來還多最後:背鍋俠南雲
當然了,山本就是指望中途島出其不意先拿下來,把中途島變成日本的機場然後才能打決戰。
不然在阿留申的佯攻是幹嘛?我嚴正聲明,任何認為山本打算同時對付美軍艦隊和中途島航空兵的想法都是外行。陸基航空兵太強大,山本是不敢打的,看到以後的瓜島了吧?一個瓜島機場紮下去,聯合艦隊打了半年啃不動。拿不下中途島就想打決戰,結果就是瓜島提前到中途島了。
所以說南雲是背鍋的,同時消滅艦隊+陸基航空兵,這不是能完成的任務啊。
瀉藥。明天要考試了所以簡單說幾句:關於山本對MI的態度前幾位已經說全了,如果不是抱有很大期待,他也不會賭那麼大的砝碼——即使他心裡也不是很有底,但是開戰後的順風順水讓他已經下意識的排斥最壞的結果。還有就是關於淵田美津雄,事後諸葛亮誰不會啊,不過是他的背景最好而已——始終是航空派的,戰後還因為皈依基督教和反戰懺悔等等很受美國人歡迎。具體可以知乎下看看相關問題。
依照山本劇本應該是這樣的首先中途島岸基航空兵被碾壓,陸軍佔領中途島之後海軍把攜帶的飛機運上島形成日軍的岸基航空兵戰力(日軍帶了好多備用飛機)之後美軍千里迢迢過來增援,南雲配合岸基航空兵來個以多打少以逸待勞大敗美國海軍馬里亞納獵火雞就是這個東西的翻版就算山本有備用計劃他也不會想到美軍岸基航空兵和艦載航空兵來了個無縫對接
這麼多大神,其實我就想問一句,山口多聞從計劃殉艦到真正沉沒期間都幹了啥?聽說是把自己綁艦橋上等了N個小時?
咦!怎麼會有艦C的標籤?日本人一貫喜歡玩一戰定勝負,總是尋思著打大決戰(珍珠港倒是不炸個徹底),MI只是這一切的開始。
推薦閱讀:
※幹掉一艘航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擁有什麼樣的火力?承擔什麼樣的損失?
※電子戰飛機到底是什麼東西?求告知?
※對於同一武器自用型和對外軍售的差距在哪裡?
※中國產兵器在國外戰績如何?
※如何看待DF21D和美國潘興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