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定是學習經濟學的基礎么?

高三狗一隻 對經濟學領域十分感興趣 未來也有往這方面發展的打算 但是我對數學不感冒 這對經濟學的學習會有影響嗎?


張五常《經濟解釋》倒數第二篇文章叫《數學與經濟》我覺得說得很清楚。數學對經濟學有用,用得好有很大優勢,但不用也可以。

引用一下,侵刪。

經濟學可以完全不用數學而達到頂級的成就。

  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遇到一位研究生,考試成績平平,但天分奇高。拿得博士學位後,他認識了戴維德(A. Director)、艾智仁(A. A. Alchian)與史德拉(G.J. Stigler)。這三位大師像我一樣,十分欣賞該年輕人的良材美質。史德拉邀請他到芝加哥大學去作博士後的訓練,尤其是多學點數學。

  該青年問史德拉:「數學對經濟真的那樣重要嗎?」史老回應道:「只有瘋子才會提出這個問題。想想吧,當今之世,不用數學而還能在經濟學站得住腳的只有高斯、艾智仁與張五常三個人。你認為自己可以擠進去嗎?」

  自1982年回港任教到這幾年在國內的多次講話中,學生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數學對經濟重要嗎?每次被問及,我總是想起史老當年的話,但不能借用他的幽默作回應。數學對經濟重要,但不像史老說的那樣重要。經濟學可以完全不用數學而達到頂級的成就。撇開我自己不談,20世紀的經濟學大師,不用數學的遠不止高斯與艾智仁(其實艾老間中用,很懂得用,但不多用)。

  數學對經濟的重要性不易解說。因人而異,也因情況而異,沒有肯定性的答案。讓我試著說說吧。

  第一,今天的經濟學與40年前的很不一樣。今天,懂經濟學與懂經濟學課程是兩回事。是的,今天好些名大學的研究院,沒有相當數學基礎的學生根本不能上課,或上課而聽不懂,老師指定的讀物也讀不通。另一方面,一些青年學者對我說,文章若不是滿紙方程式,沒有學報會收容。對後者我有保留,因為與我同輩的並不認為文章有發表的困難,而數學的成分不需要增加。

  無可置疑,後一輩的經濟學者發表的文章,其中的數學成分比老一輩的多了很多。然而,與此同時,經濟學的知識並沒有明顯的長進。這兩年美國有這樣的說法,據說是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元老說起的,那就是20世紀50~70年代時,有新意、有內容的經濟思想百花齊放,能人輩出,但自80年代起,新意衰竭、內容空洞,以致後一輩轉而多用數學,吹毛求疵地證實老一輩的觀點或批評老一輩的錯失,又或把老一輩的註腳發揮一下。說得不客氣一點,是年輕一輩的思想內容不足,要以數學方程式來加以掩飾。

  自1982年起我身在香港,沒有親歷其境地體會到數學代替內容的發展,故不能多說。但傳統上,科學發展起伏不一是常有的現象。以經濟學而言,19世紀末期興起的「新古典」邊際分析熱鬧了半個世紀,其後就再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要不是弗里德曼(M. Friedman)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大搞科學方法與貨幣理論,而60年代又有產權與交易費用的參進,經濟學可能早就變得怪誕不經。

  第二,20世紀60年代我自己還玩一點數學時,一些行內朋友說沒有方程式他們不能想經濟學的問題。我和另一些朋友正相反,想時不用數學,想通了才考慮用不用數學印證。這是奇怪的分離,很難說哪種想法比較可取。20多年前在一次會議上,我是主講,阿羅(K. Arrow)是評論者。結束後我們一起喝咖啡,他把一張滿是方程式的紙交給我,說是我講話的內容!阿羅是20世紀數一數二的數學經濟天才,我說得多快他的方程式就寫得多快。要不是見到他表演神功,我不容易相信有內容的學問是可用方程式思想的。

  想想吧,數學的本身沒有內容,以方程式想經濟,內容是要由想者加進去的。阿羅的驚人本領,是把內容加進方程式來想而速度不比我慢!令人沮喪。當時我想,經濟要有內容,如果沒有阿羅的本領,就不應搞數學經濟了。

  有趣的是,整個20世紀,我想不到有哪一篇重要的經濟學文章是滿紙方程式的。就是阿羅與薩繆爾森(P. A. Samuelson)獲諾貝爾獎的文獻,方程式也不多。

  第三,無論數學用得怎樣精彩、深湛,其內容如果不能清楚地以淺白的文字語言說出來,就不是可取的經濟學。這裡還可以補充:凡是用上模糊不清的術語的分析,皆不可取。很不幸,這類經濟分析今天觸目皆是。

  我自己的習慣,是思想時不用數學(30歲前後少用,今天不用),但用很多例子。推出了結論,再回頭反覆思量,要花一段長時日。自己感到滿意後才考慮用不用數學加以印證。通常的經驗是,如果能用文字寫出來而還感滿意的話,以數學證實為對差不多是必然的。這是說,想得通透了,以數學印證是多此一舉。但在想得不夠通透的情況下,數學的用場不小。數學證不出來的往往有問題;數學證明是錯的,錯。不幸的是,數學證明是對的,不一定對。

  第四,一般來說,數學於經濟的用場有二:

  其一是上面說過的:想不通可以試用數學協助推理。這點在細微而曲折的問題上尤其重要。1973年我因為想不出一個瑣碎但可能重要的蜜蜂傳播花粉的經濟規律,轉用數學推理,推不出,請了一位數學專家協助,也推不出。(兩年前整理自己的平生論著,竟然找到當年沒有發表過的失敗文稿,明年結集成書時會放進去,希望將來有人能推出應有的規律。)

  其二是有些經濟分析非常複雜,所謂有理說不清,而數學可以大幅度地將其簡化。是的,數學用得好很有藝術性,漂亮得很。我當年自覺沒有這種天分,而選走較有把握的文字路線。這選擇主要不是用不用數學或懂不懂數學的決定,而是沒有信心能一貫地以數學把分析簡化。想不到,今天的發展是以數學把問題複雜化。

  關於數學與經濟,結論只有兩點。第一點是經濟推理可以完全不用數學,雖然要掌握邊際分析的理念。數學在這方面的協助用途我說過了:因人而異。有些人的推理能力比較弱,數學的幫助大一點;有些人的數學天分比較高,以數學簡化問題令人心折。第二點是不管數學用得如何深湛,其內容一定要通過以淺白文字表達出來這一關。算得上是數學家的經濟學大師馬歇爾(A. Marshall),過了這一關就把數學分析放進註腳內。30年前我的文字經濟分析也做過一重數學「手續」的,但方程式很笨拙,連註腳也不好意思放進去。


經濟學與數學的關係,好比是作家的思想與文筆的關係。

一個作家的思想深度會決定他的檔次,如果他的文筆出彩的話往往容易體現他的思想。不過也存在劉慈欣這種文筆不好但思想深邃的作家。反之文筆好而沒有思想的作家那就只能稱之為寫手。

數學絕不是經濟學核心,經濟學的核心建立在對個人和群體行為本身的自私假設,再由此推演出學科的框架。而數學不是科學,它和邏輯一樣是先驗的,不基於人們的經驗被歸納得出,不像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一樣可以被證偽。

在刻畫這些框架時也許會用到數學,數學作為一種語言而不是語義。對於一個真正擅長經濟學的人來說,真正決定他是否擁有這麼學科天賦的是「經濟學直覺」,能用經濟學自身的方式進行推理,這更多建立在對日常的觀察而不是數學基礎上。脫離經濟學本質的數學敘事那就僅僅只是數學而言,即便把數學意義上都算對了,但在現實的經濟現象中會被證偽,這就是空中樓閣。

所以數學本身不是學習經濟學的基礎,但是是表達經濟學思維的一門重要工具。重要的是不能讓工具喧賓奪主。


除了張五常以外,所謂的經濟學家,不過就是一群二流的數學家而已


沒有數學,經濟學只具其形,有了數學,經濟學才算是一個真正的科學了。


額 大概看了前面的回答、、、我的觀點是,堅持你的興趣。理由如下:

念大學,大一微積分或者高數基本上是逃不掉了。很多專業都是要學的,所以你的問題基本上已經╮(╯▽╰)╭ 下面說下個人觀點吧

(與前面某些答案的對立意見)很多答案都講了數學邏輯思維對經濟學的重要性,就我國貿來說,要修高數、線性代數、概率論這幾個,唉,說多淚。所以數學思維之於經濟,應該是一門很有用的工具,可能像直角坐標系之於數學。也有學姐學長用栗子表明本科四年啊不,大一微積分和微觀經濟學無甚關係。我說說後面一點吧,一般大學(沒待過C9之類不造是否在頂尖學校也會有這種現象)成績並不能充分體現學習效果,考得好可以有兩種途徑,像高中一樣從頭到尾很紮實的學,或者考前突擊。因為大學啊 期末考很簡單,都是些簡單題目就算上課時沒學期末看看也是能搞定,更何況老師會給出精確的考試範圍(馬克思大題精確到25大題選三,宏微觀選擇題精確到練習冊)。(但是大兄弟你微經就考60,期末卷面是有多低啊,平時成績難道是零分嘛)然後在大一都是公共必修,一個學院甚至一個學校很多課學的都是一樣的,馬克思,軍事理論,思修,微積分,高等代數這種,所以不會體現出來很強的專業特點。像另外一位同學就說中級微觀經濟學出現的和數學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繫啊(還好我專業選修選的中級財務),還有我目前就讀的直覺來看,學不好數學,經濟在學術上走不遠。但是大學四年經濟學專業課是不會有多大影響的。(大不了不學中微咯,當然前提是你所選的專業中微這種不是專業必修)

(自己的一點看法)有個自己喜歡哪怕是感興趣的學科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啊!頓時覺得人生有了方向啊!我是誤打誤撞學了財經,現在不算喜歡也不算反感。想想,到了大學這種沒有束縛的環境,多容易墮落下去選擇舒適的方式生活啊(躲進被窩的墳墓,投入遊戲/淘寶的懷抱,陷到愛情的漩渦、、、)在那些高考比你多了十幾分的人可能在圖書館學霸的時刻,你卻在揮霍著四年光陰,然後畢業了,他工資比你多了幾千,媳婦兒比你的靚,連穿著打扮氣質談吐都甩你幾條街了。所以,管著你 把持住自己 坐住冷板凳的影響因素自然是越多越好。自制力,自我追求,環境等等,再加一條對自己學的每一個知識點的喜愛,嘚瑟和滿足是多麼誘惑!把本科四年的時間拉長,考個研讀個博你對經濟的熱愛伴隨一生,哇 想想就覺得不得了了。數學無感什麼的根本就不算事兒了好嘛!而且大學念書真的變得很輕鬆

(致題主)高三就知道經濟這事兒了,比我好多惹 = = 我高三隻知道高考,沒想過高考後想學什麼。現在念國貿的。不過呢 你說的還是寬泛了,不知道你說的經濟指財經類還是經濟學,財經還包括會計、金融等。經濟也分很多,計量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我也不懂經濟學的大廈是咋么個結構,這裡就大致列了幾個)所以還可以再細分。你要是真喜歡可以了解清楚些,定定學校院系啊什麼嘿嘿,然後順藤摸瓜看看分數線,這樣就可以大致知道自己高考需要多少分,分給每門學科需要考多少,這高三下學期的目標就這麼清楚明白的白在你面前了耶

最後,感謝看我廢話到這裡的你(*^__^*) 嘻嘻……有更進一步的問題可以來找我,儘力幫忙


作為經濟學的重要工具之一,數學真的很重要。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看你要把經濟學學到什麼一個程度,以及選擇的方向。如果你想讀研考博,做經濟學家,那確實數學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只是想本科學經濟學以後就出去就業了,那對你數學的要求也並不太高,一般人都沒問題的。如果將來你選擇研究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博弈論這些,那數學水平要求是很高的,因為裡面有很多數學模型,必須要你數學好才能理解運用。但是你選擇政治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之類的,數學要求就會低很多。但總之你數學越好,對經濟學學習百利無一害。


不一定,如果就是淺嘗顯然可以不鳥數學,但是一個經濟學學生的數學能力可以成為經濟學學到一定階段後的攔路虎,徹底限制住一個人在經濟學方面的發展。

單講上學,只要你一步一步的上,不管國內國外,數學總是繞不過去的,無非是看什麼時候必須面對罷了,從個人經歷看,逃得了本科,逃不過碩士。之前有答主提到了「無量化不學術」,我很同意這個觀點。

當然也不能只強調數學,統計學知識也是很重要的。

實在怵數學又不想離經濟學太遠,那麼這個世界上有個學科叫商學,放國內很多算管理學,但是不要把金融算到商學裡嘍~


作為入門經濟學的大二學生。勿噴。

數學課是每個學期的專業必修課,目前已學微積分 ,不定積分,線性代數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據說將來還要學統計學什麼的。

「你們學經濟學的,說白了也是搞數學的」清楚的記得老師這樣講過。其實我的數學也不是很好,一聽這句話,直呼慘了,慘了。其實仔細想想也沒錯,理論懂了,但懂得終究是理論,是文字上的敘述,該怎樣把你自己參透的理論,告訴人們呢,這時就是分2種方法, ①就是文字,大家能聽的懂得親民的講述。但經濟學還是極抽象的。 這時②就需要數字化的表論及證明了。就是數字,還是數字。能做的便是講複雜的市場具體化到數字,經過各種變數,定量分析,論證理論。

其實數學是起很大的輔助作用。數學不是很好,也沒關係。相信既然對經濟學感興趣,就該大步向前,為自己所喜歡的拋頭顱,灑熱血。

加油!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大一微積分94,微觀經濟學60...你說這兩者有關係嗎...只要你喜歡,就算數學不好,經濟學也可以學的很好…


知道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ean tirole嗎?

他搞過很多福利經濟相關的研究,雖然得獎的不是這個。

福利經濟是什麼?買買買。

怎麼讓人民幸福的買買買?消費函數效用函數生產函數。數學不好真心什麼都看不懂,數學不好的人經濟學的再好也只能是原理。

知道尼克爾森嗎?大名鼎鼎的微觀經濟理論作者,他的書整個就是本高數拓展,雖然他丫的自己計算能力像坨翔,但是數學不好你連翔在哪裡都沒發現就吃下去了。

還有搞出CD函數的柯布和道格拉斯,式子中a和1-a這兩個指數是經過模型計算得出,但是後來在實證中發現和美國的實際情況指數幾乎無偏。

這些都是數學好的優勢啊

(痛心疾首的前人如是說)

私以為,無論今後學文學理學商學工,數學,英語和編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over


一群人都在說學經濟學不需要數學很好? 你用加減乘除給我證明個羅伊恆等式好么? 你用人文語言描述下索洛模型的黃金率水平? 也許一些大師不用數學 但是目前現狀就是在國內學經濟學 沒數學基礎根本別想深造


當代經濟學家共享一套語言,數學又是這套語言的基礎,這套語言的建立也是經濟學超脫於其他社會科學的一方面原因。

一個經濟學phd最好要達到一個數學master的水準,嗯,也有很多數學phd最後跑去做經濟學了。

最後,如果對數學無愛,可能你並不是喜歡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不管在有沒有數學推導和檢驗的部分額。


對數學不感冒。那你就進不了名校的經濟系,更不用說做別的了


數學不好怎麼分析經濟數據,把握經濟發展趨勢。


經濟學在讀大三狗告訴你,並不是。但很多東西涉及到數學方面的都會被絆住。如果想有深造,學的精。必須要有數學基礎,不然為什麼還要先學了數學再學宏微等一系列的課。所以我正在中級微觀課上回答這個問題,因這節課沒聽懂。題主還是好好學習吧,不然後悔都沒地哭。


數學 是真正鍛煉人的思維方式的


是。


無量化不學術,而量化是要數學功底的


並不是,兩者是有關係的,但是並不是說基礎。我覺得學習經濟的話多多少少肯定會要接觸數學,但是沒有到「基礎」的地步。商科都是會有一點數學的內容的。


西經的話,的確需要比較強的數學能力。現在的趨勢也是用數學作為最主要的工具去深鑽。。。而一般來說,各高校的經管都是以西經為主。。。

而研究別的冷門一點的,比如馬克思這類的,數學要求相對來說比較低。

不過曾經聽過無數次同個論調:用數學去解決很多經濟學的問題,比你單純用語言邏輯來論述清楚,其實是要更簡單的。。。


推薦閱讀:

去哪裡下載/購買《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推薦的年度好書(原版)?最好是電子版。願意付費
股市大跌為什麼國家不管?
為什麼《經濟學人》雜誌網站的正文字體從原來的 Verdana 改為 Arial?

TAG: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 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