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朋友家的兩歲孩子確診自閉症了,想買點什麼禮物送一下表示關心(最好是專門給父母看的書之類),求推薦啊?

自閉症,緩解父母心理壓力


這位題主朋友你又善良又簡單。那個家庭的艱難剛剛揭開第一頁,而你以為憑你的善良就可以把這一頁扣上。

書有很多,但我不建議你現在送。

我見過的自閉症家庭家長的狀態有很多種,我給你講一些已經與自閉症共同生活了一定年頭的家庭的情況。

很多重症星兒的母親都承認因為長期煎熬產生過「我殺了這個孩子再自殺」的想法。

一些星兒的父親在嘗試了一段枯燥的進展緩慢的矯正、治療之後堅持不下去,選擇離婚。或者不離婚,但只給妻兒錢,本人想盡辦法躲避面對這攤麻煩事。

所有星兒父母都想過「如果當初不和這個人結婚,是不是就不會出現今天的情況?」

因為對自閉症的不了解和偏見,有的星兒母親會被公婆認為「不吉利」、「人種不好生了個弱智」,被夫家虐待。有的星兒父親甚至因為生了自閉症孩子被炒魷魚。(還有的家庭甚至出過人命。)

肯出來講述自己家故事、交流經驗的父母仍然是少數。

很多家庭的家長也會變得「自閉」起來,把孩子的情況保密,漸漸斷絕與鄰居、同事、朋友甚至親戚來往。

不知道題主朋友家孩子是什麼程度的自閉症。但是見過一些高功能或者治療效果比較好的能和普通小孩子一起上學的星兒,他們的父母仍然十分敏感和脆弱。

這不奇怪。

很多經受著不幸的小團體都會走向「隱形」,只與同類人打交道,對外封閉。辛酸已經很多,所以他們選擇再也不去面對來自外人的誤解、歧視、風言風語、問東問西。

書、紀錄片等資料有的是,你不送他們也會自己找。但是如果送了反而可能更傷他們的心。

題主如果真的關心朋友一家,請充分考慮他們的內心感受。他們可能很不希望外人提他們孩子有自閉症的事情。

題主如果真的關心朋友一家,可以買幾本書自己看。

建議題主如常對待朋友,只是肯拿出一定時間傾聽他們的發泄,肯為他們保守秘密(如果必要),肯為他們擋一擋外來的傷害,肯教育自家孩子平等對待不太一樣的孩子,鼓勵自家孩子去和他們的孩子玩一會。如果發現他們出現想放棄治療、脫離家庭、躲避社會的悲觀苗頭,能拉他們一把。這是題主能做到的最大幫助。

或者說簡單些,如果那個孩子今後要面臨手術(比如阻斷部分神經以降低狂躁程度)等花錢多的大項目,希望題主能借給朋友點錢。

--------------------------------------------------------------------------------------------

突然覺得可能回答基調太消沉了。

自閉症家庭的負擔的確很重,成因現在也還無解,所以寫著寫著就忍不住往悲觀的地方去了。

但是還是要告訴題主,盯著點朋友,讓他們堅持按照科學方法治療,兩歲干預還不晚。

另外,像題主這樣的本來可以與自閉症無關,現在卻選擇讓自閉症跟自己有關的普通人,明明是我們正在等待的那一絲曙光。


我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說說我的感受吧。但是僅僅作為參考,因為自閉症孩子的情況天差地遠,家庭環境又各有不同。

首先在情感上,確診初期無論多麼堅強的父母都會被擊倒,針對自閉症這樣的"不死的癌症",所有的安慰都是溫柔的廢話。因為家長自己可能都不了解未來的幾十年將要面臨的是怎樣的煎熬和苦難。我們不需要同情,因為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個人不喜歡悲情,那些看到我比我還難過的人真的很負能量,我希望看到朋友像從前一樣開開玩笑,輕輕鬆鬆,讓我至少還有部分正常的生活。如果孩子沒有攻擊和傷人行為,不妨多跟他接觸,像對待正常兒童一樣,捏捏他的小臉,打打招呼,即使他會沒有反應。讓他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在有活動的時候,可以邀請他們家人一起參加,這樣的家庭已經花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干預孩子了,正常的社交生活被大大壓縮。我也是花了半年時間走出來調整生活最終發現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對孩子幫助最大。

在物質方面,同齡人喜歡什麼玩具就帶一份就好了,看交情而定吧。或者問問孩子父母他對什麼感興趣可以用來做強化物訓練他。

至於資源,特殊教育這個專業性太強,國內資源匱乏眾所周知,除非貴人相助,否則一般朋友還真的很難有什麼專業性方面的幫助,所以也不太需要。

看,其實跟普通孩子沒差。接納他,把他當正常孩子,就已經是你能送出的最好的禮物了。還是要謝謝善良的你,還有我身邊的親人朋友。


不如陪伴。


不要買書。ASD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沒有對個體的充分了解不能亂給別人指路,一本書就是一條路,你對孩子的問題也沒有深入了解。

如果你願意可以和他們聊聊天,陪伴支持就行了。

作為朋友其實你能做的真的不是很多。


星媽來答,開始你什麼都幫不上,開始這段時間必須家長自己承受,你不要打擾他們。

一段時間後等到他們自己能面對這件事了,你正常與他們交往就好,邀請他們帶孩子出來玩,問問孩子現狀,多讚美下孩子的可愛(自閉孩子也很可愛的,總是有的),最主要的是,寬容有愛的面對生活中遇到的這類孩子。


我是自閉症孩子家長。 我站在個人的角度說說吧。

題主,你能提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欣慰。外人是無法安慰他們的,如果你願意,和他們多走動一下,噹噹他們的精神垃圾桶。

因為你朋友可能對同事隱瞞這些事,滿腹心事無人訴說。

如果你有孩子,帶你的孩子和你朋友的孩子接觸一下,一起到戶外郊遊或者逛動物園之類,雖然對那個孩子並沒有什麼用,但可能會對你朋友有所安慰。

別送書,因為不久後,你朋友本人就會變成半個專家。

去看他們的話,如果送玩具,不要送槍、恐龍和奧特曼之類有角色扮演意味的玩具,因為孩子理解不了,積木、汽車比較好。兩歲的話,可能這些也玩不了。要不就乾脆送蹦床(帶扶手),羊角球之類,這是他們以後要買的必需品。

最高票答案的家長心理,我全部經歷過,所以,聊天的時候你要小心點。

另外,你可以讓你朋友爭取一下可能有的福利:當時我們夫妻各自的公司(一個私企,一個國企)都提供了三四個月的帶薪長假,並且還幫我們保密,你朋友也可以試著爭取一下。


首先父母的心理壓力來自於孩子,外人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緩解不了。

首先感謝題主的善良,但是你能做的事確實不多。

因為無知的善意反而是一種傷害

作為一名探訪者,自閉症並不同於普通的感冒發燒或者其他問題,所以有很多的雷區我列出來請勿踩踏。有些話千萬不要說比如:

自閉症沒事,大一點會好的。

(自閉症是無解之題,唯有緩解。)

不就是不說話嘛,貴人語遲啊,大一點會好的。

(貴人語遲是認知理解毫無落後,僅口腔發育落後才有可能出現。)

小孩子笨一點沒事,大一點會好的。

(明顯的發育遲緩確實會相對自身持續進步,但是和其他孩子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誰誰誰家孩子就是XXX,後來就XXXX了啊。

(誰誰誰家的孩子不是他們孩子,個體是存在差異的,經驗無法套用)

————————————————————————————————————————

以上這些言論都有可能對家長造成誤導,誤導他們錯誤的判斷當前形勢。如果這個孩子是多次確診的穩定型自閉症,那唯有及時干預才能最大程度的改善這個問題。

我建議的可以做的行為和注意事項

1.最大程度的理解,那就是自己先去查看有關於自閉症的書籍或者資料,比如我的專欄。因為作為家長同時肯定也在不停的搜集各種資料,他們的急切可能遠超於你。而在你們交談中得知你也在付出時間獲得這方面的知識,他們心底里一定會感激你,你讓他們覺得他們並不孤獨。

2.去的時候不要聲張,獨自去獨自回,不要攜帶更多朋友或者親人像探病房一樣浩浩蕩蕩去,家長未必希望別人知道,不要代為發聲。家庭狀況也是隱私的一部分,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獲得同情。

3.送書其實是很不合適的,因為你並沒有分辨的能力,如果要送東西的話,請盡量忽視孩子的影響因素,就當朋友間的定期來往吧,你以前送的什麼這次去也送什麼,盡量淡化這種氣氛。實在不行就平常的水果啊或者進口零食之類的把,就當時是去扯家常的把。

你要傳達的核心觀點就是:

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是朋友,有些事我雖沒有能力做到,我也不能給你更多有價值的建議,但我會盡我最大的可能去感受和理解你,隨時打電話給我,我很樂於傾聽。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送書的話推薦《讓孩子開口說話》(英文名communicating partners)

《自閉症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

家長可以了解下RDI的理論,從家長的層面幫助孩子的。


我覺得最好是你能帶她的孩子到你家住一兩天 孩子能接受的話 給她們放放假修復一下夫妻關係 放鬆補充能量 這樣你也可以感同身受她的喜悲


科普的書就算了,如果真的要送就這幾本感性一些的吧,可能會幫助他們了解他們即將面對的生活困境,也能有助於理解自閉症孩子的內心。但是我希望你自己先看過再決定要不要送。

《我想變成鳥,所以跳起來》東田直樹

13歲自閉症孩子自己寫的隨筆,看了觸動很大,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這樣的豐富,只是無法表達。

英文版是《雲圖》的作者大衛·米切爾翻譯的,他的兒子也是自閉症。

http://m.douban.com/book/subject/20546474?session=93622e10

NHK這部紀錄片就是講述他們的故事的:《自閉症少年的內心世界》

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202007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蔡春豬的《爸爸愛喜禾》,爸爸笑中帶淚寫給自閉症兒子的書信,或許能讓他們更樂觀的看待生活。

http://m.douban.com/book/subject/6709834?session=1bce370b

《友如亨利》

狗狗幫助自閉症男孩治療的真實故事,書中男孩沒有遇見狗狗亨利之前,應該是自閉症家庭最真實的寫照了。

http://m.douban.com/book/subject/3219425


給家長,易懂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我已經看了兩邊了。

《讓我聽見你的聲音:一個家庭戰勝孤獨症的故事》

作者:[美]凱瑟琳·莫里斯著,梁海軍 譯

簡介:同一個家庭診斷出兩個子女有孤獨症概率極低,作者和她的家庭卻遭遇了這個人生不幸。作為一個知識女性,作者首先選擇了理性和科學探索,通過使用應用行為分析的方式來幫助兩個子女康復。本書在北美地區是有孤獨症孩子家庭的必讀書目,被諸多家長譽為孤獨症康復界的「聖經」。


看到題主帖子心中有觸動忍不住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現實意義來說題主所能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積極樂觀的陪伴,接納的心態或許比送禮物更有意 義。

我關注自閉症的2年多時間裡,接觸這個群體時間不算長,僅僅說說我所看到的(有限的例子)見過一開始愁容滿面,抱頭痛哭,愧疚,自責的父母,也見過一開始拒絕,不承認,不接納事實的父母,也見過通過干預訓練孩子進步狀態下父母,每一個家庭背後的故事總有相似,心酸太多,社會支持系統力量有限情況下,積極樂觀面對,勇於承擔責任是多數父母做出的選擇,大部分而言走上干預康復訓練家庭都是依靠自己對孩子的愛和責任支撐著,或許沒有這樣的經歷的人很難體會,多說家庭在承受壓力的同時也在不斷堅持著,帶著積極樂觀的心態陪伴孩子。

希望對題主有用。


別送書。

別的什麼都可以

但什麼也比不過錢和【理解】。


以後有機會多和孩子玩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多打打臉,就知道自閉症是個什麼東西


唉╯▂╰…可憐的孩子和父母…保佑他們


推薦看NHK的紀錄片《自閉症少年的內心世界》

看完這個我覺得如果我身邊有自閉症兒童的話我一定會選擇送蹦床!


不用買書,可以送玩具,孩子如果好了的話,父母也就不會傷心,從根源上解決,自閉症是可以治療的


推薦閱讀:

如何鑒定三歲女兒到底是不是自閉症?
孤獨症患兒未來做什麼工作更合適?
自閉症兒童在嬰兒時期有什麼表現?
如何看待《感覺統合能治好自閉症嗎》這篇文章?
經常聽到ABA DTT PRT這些干預方法,可是這些究竟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操作呢?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