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個」這個片語聽起來為什麼非常彆扭?

動詞+量詞的表達方式在漢語里是允許的,給一刀,踢一腳,來一發之類,但為什麼「學習一個」這個片語聽起來怪得不得了?


你舉的例子中,量詞「刀」「腳」「發」都是可以用來數動作次數的,而「個」不可以。

寫完了上面這一句,我發現還是有些動作可以用「個」來數,比如「啵一個」。於是我發現了彆扭的第二點原因:「啵」是離散的動作,而「學習」是連續的。


俺試著「答一個」吧 哈哈哈哈

總結來說,感覺違和與否很看個人語感,也就是平時說話習慣以及常處語言環境。

在語法上感覺很難說出為什麼違和。

(當然在語法方面我也有疑問...比如:題主舉的例子都可以「?了」表示動作完成或者狀態的變化。轉換為:來了一發;踢了一腳;給了一刀;但是真的很少說「學習了一個」吧... 感覺都會說我學習了一個OOXX之類的)

說違和,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它是個雙音節詞……另一個因素可能是「學習」雖然是個動詞 但是它是個常年在認知上也被放在名詞位置(eg.常年做主語:學習很重要 賓語:我想學習)上的不那麼容易被一眼望到底的動詞...

想想我們說:

她的身段真不錯,你也學一個。(模仿)

他會樂器哎,你也學一個。(學習)

這次我也學了一個。

基本沒有什麼違和感吧?

想想我們說的:來 踢 給 這都是比較「正宗」的動詞吧……睡一覺 切一刀 打一架 瞧一瞧 看一看 這都是動詞性特別明顯的動詞。

答案里有人說,學習是個狀態 我不太能接受這個說法。如果這麼說那睡覺也是狀態,但我們還說:睡一覺 呢

也有答案拿著 「我學習一個XX」 來舉例

我也不太認同。對「我學習一個XX」這句話進行分析的時候,我覺得「一個」並不和「學習」組合 而是先和「一個XX」組合之後再和「學習」組合。看著是一樣但是感覺已經不是動?數?量詞的組合形式了哎....

反向來說,為什麼題主會覺得「給一刀 踢一腳 來一發」這類 動詞?數詞?量詞的形式比較熟悉呢?大概是因為此類量詞是專用動量詞或者借用名詞而形成的動量詞吧。在我們所處的語言環境中類似「叫」與「一聲」 睡覺/睡一覺 的在意義上有一定緊密聯繫的搭配 可以稱為專用的動量詞。而借用名詞形成的動量詞如「踢一腳 看一眼」這類的也是在意義上有緊密聯繫。按照漢語語素義的搭配慣性來說,我們可能就會覺得更熟悉一些。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吧。

ps.說一下我看到這個題的契機……挺魔幻的....好友給我發了關於最近涇陽高中生軍訓猝死的新聞評論,我搜了軍訓相關 看到了題主的回答 然後發現題主是p大物院的...然後發現一個理科生居然答了這麼多語言學相關...然後很佩服題主就sj了提問....然後我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表達一下佩服的心情

緣分吶 哈哈哈哈

————————————————————————————————————————————

16.11.07 更新

今天重讀課本...發現 我的「順眼熟悉原則」其實有個高大上的名字 叫做:認知語言學的相似性原則中的距離準則:在人們的認知域內,兩者聯繫是否緊密....

我太震驚了。


所以說你還需要學習一個。


有可能是揚州方言的用法,僅此而已。


這是一個省略句啊,如果結合當時的語境,就知道他說的是學習一個(人生的經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我認為這個和揚州人的吳語句末語氣助詞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如「得罪你們一下」,「你們這樣子不行」等等。


同理還有:你們有一個好。

形容詞前面跟量詞?後面又沒有名詞或是賓語。你跟誰講理去?

學習一個,這裡的一個,應該是語氣的意思,學習得再深入一點,不要那麼膚淺。類似表達有,得罪你們一下,如果是 我今天得罪你們了,那語氣就不委婉了,略表強硬的姿態,得罪一下,不多不少,就一下,以示那些學識淵博的長輩,給晚輩的一點中肯的經驗。


我認為很正常啊,結合上下文學習一個的對象分明是中國的那句老話嘛


有些詞本來沒有,*的人多了就成熱詞了。


你們問出這個問題,肯定常常有人讓你拿衣服。


我覺得還是看語境的。

單獨使用的情況下,「學習一番」更流暢。如果在句子之中出現,就沒有什麼怪異的了。比如,「我們學習一個東西」這樣的句子,聽起來都很正常啊。


從入聲的角度講,前三個字正好是三種收尾的代表(學 -k,習 -p,一 -t),最後一個字不是入聲字,也不帶鼻音。


問題出在學習不在一個吧,語體色彩不一樣。省略賓語中心詞是很口語化的表達,雙音聯合式動詞書面色彩濃。


學習一下。


學習是一個持續性動作,或者說是一個狀態而不能算作動作。

動詞+數詞一+量詞個的組合,這個動詞應該是一個瞬時動作。舉個例子:

啵一個


我們來學習一個單詞

我們來學一個單詞

今天學習一個新動作

學習一個新技能

我覺得還好啊,暫時就想起這麼多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為何說「學習一個」?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深刻地體現了「學習」的增長過程。

一點都不彆扭。

idea要致謝@羅景,private communication.


竟然能問出這種「乃義務」的問題,說明題主還需要學習一個!


在帖子下無腦回復「學習了」的,更噁心…


因為本來就是病句。


其實「識得唔識得」語法上正確,但對於粵語使用者而言也彆扭。


推薦閱讀:

漢語裡面的「的」是舶來品嗎?
「龘」這樣的漢字有什麼實際意義?
是「我覺得懸」還是「我覺得玄」?
中國人有多少中文辭彙量/識字量?
為何頻繁看到有人會不分「的」、「地」、「得」的用法?

TAG:漢語 | 辭彙 | 語法錯誤 | 漢語辭彙 | 現代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