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對青黴素過敏,對頭孢就不過敏呢?

我在百度看到了類似的問題是「對青黴素不過敏。對頭孢過敏是怎麼回事。」答案是這樣。然而我沒怎麼看懂。

臨床常見的β-內醯胺類抗生素過敏反應主要為皮疹和過敏性休克,頭孢類抗生素過敏發生率是青黴素的1/4。過敏反應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通俗地講,引發過敏反應的過敏原的主要抗原決定簇是1)側鏈上的噻唑基。2)β-內醯胺開環後的連接點。而孤立的1個分子的β-內醯胺類抗生素是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只有它們與蛋白、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結合成全抗原,或本身聚合成多價半抗原後(即高分子聚合物)才能引發過敏反應。 也就是說頭孢類過敏反應的比例比青黴素小,但是青黴素過敏仍有可能頭孢也過敏。 ——————————————————————— 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對青黴素過敏的人對頭孢也會過敏!所以兩者只要有一種過敏就絕對不考慮使用另外一種!但是我自身的情況不是這樣。我對青黴素過敏卻可以使用頭孢…… 據說這兩種抗生素是不一樣的。然而它們之間的聯繫和機制是如何的呢? 這是為啥?


因為二者的主要過敏機制不同。

青黴素過敏是因為會開環:

從這樣:

變到這樣:

開環之後形成青黴噻唑,與蛋白質多肽結合,生成青黴噻唑蛋白是主要抗原決定簇;

而頭孢的環很穩定,過敏主要是因為R1 側鏈:

簡單來講,青黴素過敏的主要原因是張嘴吃掉了蛋白質,於是夭壽啦!

頭孢過敏是因為R1側鏈招蜂引蝶,於是夭壽啦!

所以對青黴素過敏,頭孢不一定會過敏,因為頭孢不會張嘴啊!!但是二者還存在次要抗原決定簇,這是部分交叉過敏的機制。

以上。


今天發現答案了,就自個兒回答了。

頭孢類和青黴素類有交叉過敏,不是一定過敏,為了避免存在交叉的可能性,以防萬一,最好選用不交叉的種類。

但臨床用藥醫生有很大的自主性,經驗性,教材上寫的原則醫生也常不執行。所以經驗是要靠積累而不是書本上學來的。

這才是真相233


首先,青黴素需要皮試確認「過敏」是因為雜質和純度問題。美國的醫院不會對所有病人做青黴素皮試,只會對有疑似對青黴素有休克性過敏史,但是又需要接受青黴素治療的患者進行皮試,或者進行desensitization. 比如梅毒孕婦患者。

其次,青黴素過敏反應具體是什麼樣的反應?需要向患者索取仔細的過敏史信息。是皮疹,還是氣管收縮不能呼吸/過敏性休克?

如果是後者,可以考慮盡量避免使用頭孢。雖然,真正的交叉過敏反應導致休克的幾率在5-10%左右。但是為了確保萬一,醫生應該避免給有過敏性休克史的病人使用頭孢。

如果是前者,只是對青黴素產生皮疹,瘙癢,那麼醫生一般不用擔心青黴素和頭孢的交叉過敏反應。並且,頭孢代數越高,產生交叉過敏的幾率越小。三代四代五代頭孢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據我們老師說的對青黴素過敏主要是因為提純技術的問題,對青黴素製劑里的青黴素以外的雜質過敏。


我和題主情況相反。。


你要找科學的解釋,我建議你看書,《免疫學》、《藥理學》,五年制8版即可,至於所需的基礎知識還是自己想辦法補吧

我來個通俗的。

你喜歡吃香菜,不喜歡吃蔥;

我喜歡吃蔥,不喜歡吃香菜;

小明喜歡吃香菜,也喜歡吃蔥;

小紅不喜歡吃香菜,也不喜歡吃蔥。

香菜跟蔥是2個東西,各自的味道不同;吃不吃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口味。

同樣,青黴素跟頭孢(這是一堆葯,不是一種葯,相互也是有區別的)是不同的,也就是抗原簇不同;而每個人有自己的抗體(有些是天生的,基因出來的;有些是後天的,比如疫苗,又比如接觸了某些病毒以後);有對應的抗體就排斥對應的抗原(就是過敏),沒有就可以打。

以上。大白話有木有。


推薦閱讀:

抗生素耐藥性究竟是什麼?
人沒生病的時候吃抗生素可以預防生病嗎?
濫用抗生素為什麼會產生耐葯細菌?
噬菌體在對抗細菌抗生素耐藥性方面的研究進展如何?
抗生素污染那麼嚴重,安裝凈水器能夠過濾掉嗎?

TAG:抗生素 | 生物化學 | 醫學 | 藥理學 | 醫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