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工業革命時代那麼牛逼的那些歐洲發達國家,如今在互聯網領域落後那麼多?
01-04
1、語言割裂,市場不大。
歐盟雖然很大,但卻是幾十個國家拼湊而成的,文化分裂,語言不統一。人口最大的是德國,但也只有八千萬人口。
互聯網跟製造業不同,你想想,德國互聯網用德語、法國用法語……歐洲多語言就是它最大的障礙。他們發展互聯網,由於文化、語言不通,成本非常高昂。
而美國3億多人口,而且英語世界通用。中國人口13億,統一用漢語。你知道的,互聯網最重要的便是用戶量。歐洲割裂的語言和文化,讓它們很難擁有高用戶量。但中美不同,兩個國家都有非常多的用戶群可以發展。
2、贏者通吃。
互聯網行業其實有馬太效應,贏者通吃。當可以選擇用13億用戶的Facebook,認識全世界的人,歐洲誰會用自家用戶有限的社交網路?而中國擁有政策限制,因此本國很多的互聯網企業擁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13億人口,足夠笑傲互聯網領域了。
3、高福利高稅收。
歐洲高福利很多人羨慕,但高福利的代價是高稅收,人民擁有高福利,因此很多人就沒有創業的動力,再加上企業、個人的高稅收,因此很多人沒有創業的動力。
互聯網時代,中國美國都具有強大的優越性。
可以這樣說,假設中國產業升級成功、晉級為發達國家,中國彎道超車,遙遙領先全世界的行業,最有可能的便是互聯網。因為中國擁有互聯網時代,最最大的優勢:人多。
總理提出的互聯網+,正是中國未來產業升級的關鍵。事實上,我們如果超越了美國,最先超越的,很大可能會是在互聯網領域當中。
人不夠!信息是人產生並由人來消費的。而且,基本無法出口。歐洲發達國家人口都太少了,產出少,需求也少。
後發效應 非洲手機支付的比率比中國高 比美國高到不知道哪裡去雖然他們用的智能機和美國的不能比歐洲青年人口太少 沒有掌握整個社會資源的能力
推薦閱讀:
※你所認識的歐洲人是怎樣看待美國、美國人與美國文化?
※從英國去法國,騎馬要多少天能到達?
※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著作是如何流傳至今的?
※為什麼中世紀歐洲人之中很流行拉夫領?
※薩爾瓦多·達利的作品中拐杖是什麼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