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寫論文(文學評論)?

感覺自己現在寫的還是高中時候的讀後感一類的東西,沒有什麼理論基礎,更沒什麼體系。我應該如何訓練?該看些什麼樣的書或資料?

我曾經讓文學理論課的老師推薦書單,她讓我看康德和黑格爾的書,看這些哲學方面的書對我寫文學評論或論文直接意義大嗎?我又該如何看起?

大一新生求教


大啊,很大。理論方面的書,能讀多少一手文獻就讀多少,讀不懂就先找二手的來看。反正讀得越多越好。

就我個人目前為止寫論文的經驗,其實最重要的思路是比較。(比較文學意義上的比較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大概以下三種吧,總體思路就是「文本細讀」-「啊這裡有個現象」-「怎麼理解:怎麼樣的現象,為啥,後來怎麼樣了?」

理論介入。這個最簡便。前提是對文學理論有一定的了解,深入了解更好。不了解就找一本教材來翻吧反正這個是中文系必學的。總體思路就是用某理論解讀某作品某作家某現象,但注意不能一味套理論;理論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出現不合適的地方,即溢出;找到這個你就賺到了,可以寫一篇大的。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這種思路大概從五四開始,比如郭沫若有一篇西廂記研究(當然還有其它),從早期研究中你可以看到文學研究剛剛進入國內時候的狀態:今天看來相對幼稚,但好理解。(且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有話就說不怕錯的勇氣。)然後可以看一些從理論介入角度入手的著作,比如戴錦華老師《影片精讀》還有她的各種論文和專著,比如民間比較等領域的教材上的研究舉例。這樣做出來一般是一個批評性的東西。

文學史視野。要求對文學史脈絡的把握,把作家作品放在歷史語境里,和前後左右的人去比較,看他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相同的,你發現了一個文學史現象,就可以分析為什麼怎麼樣之類的問題;不同的,作家作品特異性在哪裡,由什麼導致、有什麼後果。類似這種思路吧。參考各種文學史教材,吳曉東《漫讀經典》,還有一本他關於20世紀外國小說的簡介。

比較文學意義上的比較視野。平行研究的、影響研究的、跨學科和文化的等。第一種:首先你發現一個關聯點,可能是相同相似的主題母題或者文本間事實上的、能被證明的影響關係;然後文本對讀;發現相同不同(同上)。第二種:跨學科,一般可以聯繫思想史,哲學,史學,社會學,語言學等。這個我沒做過,但是和上面第一點「理論介入」的思路相關…吧。參考比較的教材的舉例吧……

當然上述思路是有局限的:針對文本、重視文本;純文藝理論的研究,沒做過,所以跳過沒說;因為學科和理論局限,1和3可能嚴重不適用於中國古代文學及古代文學批評(當然那是另一個大問題…),但也並非不值得一試。

另外,不用拘束,任何一篇文章里都可以綜合以上方法。字數和邏輯性就不用擔心了……吧……在這裡再推一下《西方正典》……

總結來說有以下幾個要點吧:大量閱讀一手文獻,二手文獻用來參考以理解一手,注意二手的研究思路,問題導向(what why how then)的閱讀總結和寫作,注意思考的邏輯性(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在這一點上看看語言學的研究或邏輯學入門也有幫助)。

不推薦隨便在知網上找兩篇論文來仿寫學習,一來對研究領域不了解的時候不好判斷論文的水平,二來在不是做研究的狀態下,論文閱讀呈現碎片化的狀態,收穫有限。實在不知道該讀啥,可以知網搜一下老師的名字,然後看一看他寫了啥,再聽他講課,看他的思路和思路怎麼轉換成文本,收穫加成加成。(風險就是萬一老師本身水平一般……)

重要的是敢想敢寫。

以上是我不負責任的回答。


不建議你開始就讀哲學書籍,容易讓你太過理論化,評論不是非要高深莫測,更需要直白的表達。

我有三點建議:

一是多讀文學,你才大一,文學書都未必會讀足夠多足夠透,先讀多文學,才好寫文學評論。

二是多寫,讀完一本書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要怕淺薄不要覺得自己傻,別先追求學院派的套路,非要等有了模式才敢寫,先寫,寫著寫著感覺就出來了。

三說到推薦的書,買一本吳中傑的文藝學導論,買一套勃蘭兌斯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可以直接看其中的《法國的浪漫派》,會讓你受益匪淺。


不請自來,中文系畢業好些年,傳統媒體供職十一年。雖然大學的時候,我沒問過我的導師這樣的問題,不過從高中開始已經涉獵哲、史類書籍,後來又開始看社會學、心理學……反正雜七雜八的書看了一堆。好在多少自己記性還可以,找起資料來不費事。總結一下給你點參考意見。或許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不過是盲人摸象,但也算是有實際經歷。

一.不要以為文學評論只評論文學本身的審美概念,這是一種誤讀,文學本身包含有社會學概念、美學概念、哲學概念、歷史學概念、心理學概念……甚至於很多文學作品本身細化到一些特種的學課專業,比如考古學、醫學、天文學、倫理學、刑偵學……這多是與文學的特殊屬性相關的。因此,如果你單純意義上將文學的評論視作是美學範疇,顯然是狹隘的。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我們說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很多都與作者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現狀,社會人倫、社會制度和組織構架等著一定的聯繫。所以你研究這類文學就不可能不考慮到當時的歷史現狀,當時的社會情況。不然,如何去理解現實?你又談什麼批判?你又如何去談批判現實主義?事實上,文學的美學概念故然重要,但是文學最根本的東西很大的程度上,並非是語言表達上的完美,而是言之有物,物有所思。正是如此,你才有必要去博學廣聞,具備更多的理論分析依據。

二.當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知識這個東西積累是很重要,但是未必是你用的時候就一定能用到,所以本科四年,即使你除了看書就是吃飯,你也未必能在寫論文上不用查資料。所以,選書還是很重要的。你們的老師幫你們選的書,類似於哲學類書,主要就是培養你們的思考能力和自我認識度,你參悟你自己多少,你越能讀懂多少文學作品,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當成打發時間的小說,或者是上口的詩歌,也或者是散文、報告文學等等。這是讓你更有深度的去理解文章背後的東西。當然,這個是入文學評論的基礎,相配套的方向要按你自己給自己規劃定義的東西去走。比如你更樂於去研究古代文學,那麼需要去研讀一些四庫類的書,經史子集都需要去看一下,即使未必全看得了,也得把其中重要的幾本都看掉;如果你的方向是往現代文學方向,那你能更需要關注一些新聞學、社會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如果你的方向是外國文學,那就是外國的歷史和社會學、或者類似於聖經……總之這些看似和文學無關的東西,以後會成為維繫專業學科和文學的紐帶,成為文學除開美學母體之外的最豐富的內容,而你論文的亮點即從這些非文學專業的專業書中來。

三.不贊成那些不推薦你看歷史、哲學類書籍的答案,但是並不反對你看純文學類名著或者書籍。人是兩條腿走路的,不忘本,即是你看文學類書的根本,但是不能沉溺於中,否則你以後要都不知道如何向別人表達什麼是美,什麼是丑,因為你只能以一說一,無法做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你來說即是束縛。其他書籍應該與文學因書籍一起走,一邊在看文學類書的時候,一邊把其他專業類書所講的內容一一對應,來論證你從文學書中尋找到的觀點,這才是寫文學評論,文學論文的根本。

四.我也贊成寫寫寫,寫真的是硬道理,但是寫不是真正目的,寫之後的成長才是關鍵。每寫一篇都要善於總結和汲取教訓,並不斷培養自己願意寫的習慣。不妨從身邊開始,寫貼子,參與一些論討,從短的寫到長的,從淺的寫到深的,你往往會從中有所收穫。也更能鍛煉你的邏輯說明能力。

五.我一直有一種認同,這種上認同在我如今的人員面試中仍然應用。寫作的人最重要是讓自己的文筆變得中性化。如果你是女生,你寫出來的文章若是輕柔那就失敗了,若是能讓讀你文章的人誤認你的性別,那即是成功,反之男生也是如此,如果寫得太硬,即便失敗。文章的中性美,往往讓更多的人認同。

六.論文寫作心性的培養。時常聽人說寫出來的東缺少靈氣,其實即是缺少思考,沒有獨特的觀點或者文章特殊的表現形式。因此,除了看書、寫作,如果也有一部分裡間用來不斷的思考,這種思考往往是質疑,自解,再質疑,再自解,或者提問,自解,提問,自解,自解不了的尋找第二方,第三方進入,讓自己的世界觀、宇宙觀逐漸閉合,也就是說在解讀萬物的基礎上你具務閉合的哲學理論,這種上理論越強大,別人無可信度,無參考價值的東西就會離你越遠。興盛一時的各種上洗腦培訓、傳銷之所以可以讓別人相信,很大的程度上是很多人在進入社會時並沒有開成閉合的世界觀、宇宙觀,他的思考只因為他的需要隨時派生,所以一旦進入就不會隨著別人的路走,自然容易上套。所以寫評論,往往要擁有獨立思考開成思維閉合的習慣,讓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無論是學問上的,或者是實例上的內容都站得住腳才能有這樣的氣度。當然這點不是立即能學會的,卻是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學會的。

最後,作為中文系的學生,我覺得有幾本書是必須要看的:《詩經》、《南華經》、《文心雕龍》、《史記》、《狄德羅文集》、《西方哲學史》。

作為哲學啟蒙,推薦一本不錯的入門書《蘇菲的世界》,如果你覺得真正的哲學書讓你心感晦澀難懂,這個作為啟蒙,通俗一些且能幫助你進入哲學。

以上為隨感而寫,沒有整理,見諒!


這是我們文學批評學老師推薦的。


想再補充一下,文學評論、西方美學史、文藝理論會為你的論文提供理論支持,而外國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以及古代文學史能為你提供的論證依據,好的文學評論一定是史證交錯,對比縱橫的。加油吧,大一的話一切都還來得及

-----正在經歷文評第三次大改的中文系學生想告訴你,想提高文評能力需要不停地寫,找到自己新穎的觀點和語言風格,同時先以模仿開始,模仿一些期刊上的類似母題的論文,在前輩的結構基礎上堆砌自己的理論,需要旁徵博引的時候要會靈活變通,儘管可能讓你的文章生動起來。獨特、創新、邏輯、科學。文學評論是一門科學。


1、看。可以上知網,看別人的論文寫作方式,可以去你學校的圖書館看那些有關文學評論的雜誌,如《文學評論》《文藝評論》《文藝爭鳴》等。這個要看你學校有什麼雜誌咯。

然後也要多點看其他亂七八糟的書,開拓視野。不過這一點我還真的沒有做到,我只看教育方面的書,或者小說而已。什麼哲學之類的,我看了就想睡了。

2、寫。然後要想寫得好,肯定是要多寫,不一定是要多寫論文,可以多寫小說、詩歌、散文什麼的。反正保持一定的語感就行了。

之前我經常寫作,所以寫論文之類的,幾千字很快就可以搞定了。但是現在都懶得寫作了,然後讓我擠出1500字的小論文,我都好想哭呀,完全無從下手。

不過你那麼早就擔心這個問題,實在是個乖孩子。大一時,我完全還在看動漫~

中文系大三師姐給的小小意見~


我也是自己摸索來的,推薦實際點的:

1.讀一本書的序,很多人都會遺漏序直接讀正文。其實不少序很有價值,幫助你更好理解正文。

2.讀淺顯易懂的文藝評論的書,比如木心的文學回憶錄之類的,就是看點大家的評論集,不必要很系統的。一定要看大家,看得廣,自己多想,看評論也可以產生對書的興趣書單都不用求了

3.自己腦子裡略微有了點對文學的感覺後 想要系統地學習這個體系就要去看文學史。但純文學理論書還是挺有難度的

4.看文藝理論之前一定要多讀書。先多讀再學習理論。不然鑽進去就死了

5.我不是專業的,不推薦什麼書了,怕誤人子弟。但是不管什麼書,我認為只要自己有主見,多想,都能看,多讀了之後自然自己分得清是非。文藝理論是很虛的東西,沒有對與錯,誰都可以有不一樣的理解


推薦閱讀:

大學規劃怎麼做,中文系?
漢語言文學專業怎麼樣?將來的就業方向及前景如何?
有沒有純中文的詞語或成語來替代「立flag」這個詞?
中文系學些什麼?中文系對於人的思維能力有什麼培養?這些培養在未來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報紙編輯需要些哪些能力?

TAG:書籍推薦 | 文學評論 | 中文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