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圍棋這麼好卻只在中日韓盛行?


以下立論是我自己的解釋,並非確認的「正解」,歡迎討論。

圍棋不能盛行,是因為這些地方缺乏大面積誕生專業棋手的土壤,換言之,棋手很難做到只以下棋為生。而頂尖級的中日韓棋手雖說不上大富大貴,至少遠不止衣食無憂。因此一旦孩子在這方面展露出才華或興趣,他是有選擇這條道路謀生的機會的。

然而這條道路並不好走。你需要一個不錯的啟蒙老師,可能是棋院下面或者開啟蒙班的某位棋手。接下來尋求進步,可能家長會為孩子找個業餘老油條或者專業低段退下來的前沖段少年。然後扔進道場——學費不菲,而且往往需要父母中的一方脫產陪讀,經濟損失是相當可觀的。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完全沒有前途,一般家長也不會蒙受著這麼大的損失帶孩子上這條路。

由於終點的景色比較誘人,願意在這條路上擠破頭的目前至少中國是大有人在(日本已經不太有了,韓國最近沒關注不太了解)。所以養活路邊的小賣鋪到大酒店,不是太大的問題。中日韓在圍棋方面均有較完整的產業鏈,現在又以中國為最佳,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

除了願意一路走到黑的一部分人外,還有部分家長會以「啟蒙智力」等原因送孩子去學棋,同樣養活一批基層圍棋教學者。韓國有過相關研究證實(不過差異很有限)這點,不過我覺得這更主要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文化氛圍。另外,老一輩棋迷受中日擂台賽感召,自發學棋或者帶孩子學棋的不在少數,其中或許也有一定的社交因素。

我提到中日擂台賽——中國現有的圍棋產業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愛國情懷(別笑,是真的)的感召下才出現了苗頭,有了群眾基礎,而茁壯成長起來是近年的事情。圍甲聯賽的存在讓水平較高的一批棋手能獲得穩定的收入(而非以前的頂尖數人),這會進一步讓少年棋手和他們的家長們踏實一些。

韓國目前也在搞聯賽,韓國的群眾基礎同樣是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出來的——那個時候曹熏鉉拿了應氏杯,獎金40萬美元——當時的40萬美元。除了可以說是巨額的獎金外,曹當時連克中日各強手的表現得到政府層面的嘉許:銀冠文化勳章。近期拿過這個勳章的,有《聖殤》導演金基德,而PSY拿的是玉冠(第4等級)勳章。

日本的底子就源遠流長了,是從戰國期就受各大名追捧,德川幕府時代設定了穩定的四家體系。這個體系下穩定能(拿錢,包括依靠本家當主吃飯)下棋的人我憑印象,巔峰期應該是有60人以上(本因坊3x,井上1x,安井1x,林x),且該體系內的頂峰社會地位非常高。這造成了圍棋的高普及度和認同度,所以一直到戰後,還有人孜孜不倦的辦新聞棋戰——錢不是白砸的啊,印著棋譜的報紙是要賣的。有人買報紙,才有人辦棋戰,就是這麼簡單的事。當時的日本,頂尖高手下棋是具有超越圍棋意義的「新聞價值」的。

哦我說了半天中日韓,現在回到為什麼除了東亞三國都不盛行吧——沒有經濟意義上的前途,沒有群眾消費支撐,願意撐下來的只憑自己興趣——只憑興趣下的,在現在中韓廝殺的殘酷戰場根本沒有生存空間,也拿不到更多的金錢和名譽——所以之後的下棋人還是只能靠自己興趣。

我大學時曾經參與過去歐洲的組團:當地的圍棋俱樂部鮮見比我小的棋手(這在中國會反過來,如果我去棋院看到比我大的棋手,那無疑值得吃驚),大部分人有自己的日常職業。圍棋說到底不過是game,我覺得在家裡刷文明5也很有趣啊,但我也知道這不能當飯吃。LOL、Dota就又是另一番景象,如果有人在現階段向著「能掙錢的職業選手」為目標發展,那無疑也是可能的——願意為其消費的群眾基礎擺在那。

以上。

補一句,如 @勞里林 所說,中日韓的圍棋也不能說是「盛行」,沒必要強行貼金。


像圍棋這種經驗性極強的遊戲,其發展是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積累的。

細數中日韓三國圍棋的發跡史。日本圍棋的快速發展開始於德川家康冊封本因坊,「名人」爭奪戰設立以及算砂廢除座子等事件之後。本因坊的冊封和御城名人戰標誌著圍棋的貴族化,座子的廢除標誌著從古中國時期單一的下法開始走向近代的自由多元化。(儘管如此,初代本因坊之後的數代棋手,都還深受「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中國古棋影響,直到道策之後,才慢慢形成了日本棋風)

中國圍棋在經歷了清末的亂世之後,到民國時期已經慘不忍睹,當時日本第二梯隊的棋手就已經能將中國各大國手團滅。建國後的中國棋手,在大靠山陳毅元帥的支持下,得以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學習日本圍棋技術。之後第一次戰勝日本棋手的陳祖德,以及再之後的聶衛平,都是靠著這一時期向日本學習積累下來的圍棋思想而獲得提升的。

(誰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2年中國圍棋乙級賽,日本棋院組織日本青年對來參賽,結果被降為丙級,,,)

韓國圍棋的元老趙南哲,早年就東渡日本,拜最有名的木谷實為師。回國後在滿目蒼夷的戰後韓國艱難地開展圍棋工作。據說趙為了推廣圍棋,曾經親自推著木車在街頭賣圍棋書。另一位韓國圍棋元勛金寅也是早年赴日學習後返回韓國的。之後便有了趙治勳(趙南哲的世侄),曹薰鉉,再後來,曹薰鉉的徒弟裡面出了一個叫做「20世紀後五十年」的李昌鎬。

歐美地區最早的圍棋宣傳,主要來自日本以及台灣在上世紀的推廣。(圍棋術語的英文主要是日文的音譯,歐美地區圍棋規則主要沿用台灣應氏規則的改良)至於交流,主要來自於中日韓的旅居棋手以及留學的業餘高手。與東亞傳統圍棋國家相比,一是接觸時間短,而是獲得交流和經驗傳授的機會少。因此發展不如中日韓等圍棋的老家。歐洲現在已經有了正規的圍棋組織,有正規的段位體系。不過,歐洲方面目前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推廣與業餘圍棋建設上。像中日韓一樣的職業圍棋體系,以現有的條件,還是很困難的。

不過,歐美的頂尖高手還是有的。舉個栗子:麥克雷蒙。美國人。日本棋院職業九段。


因為圍棋誕生在中國,但就算在中日韓圍棋也算不上「盛行」,再加上中日韓的文化影響力沒有西方大,就造成了西方下圍棋的人比較少。


這玩意你沒法說,橄欖球在美國堪稱第一運動,可是除了美國人很少有人願意看(我認識的幾個加拿大人也不願意看,更喜歡看冰球)。體育啊文化啊這些東西就是有喜歡A不喜歡B這種情況。

體育運動說白了就是文化的一個激烈一些的形式而已(這句話我瞎寫的,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沒有合適的文化土壤,商業化氛圍或者氣候環境人類很難爆發出對一種運動的喜愛。如印度喜歡板球,巴西的足球,北歐國家的雪上運動等等。

而且我不知道題主說的圍棋好是什麼意思。是指動腦益智,平心靜氣,那國際象棋也不逞多讓。是指融匯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那要我理解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牛逼的是古代一項活動,猜枚射覆,你不精通三易根本玩不來。要是指能提升逼格和文化素質,曲水流觴逼格多高啊。

世界上好的東西很多,我們要求同存異,要是世界上只有圍棋,豈不是非常單調和無聊?


旁觀者聊聊自己的看法。沒有學過圍棋,只看過一點入門書,網上下過幾盤。 我認識圍棋還是因為《棋魂》這部動漫,之後一直關注,打算有時間作為業餘愛好去學習一下。

我覺得中日韓圍棋盛行的原因之一是職業選手的發展比較好,而西方國家,很少能有這種職業道路。誠然,他們也可以作為興趣來學。但效果不一樣,對他們來說,圍棋跟麻將區別不大。 之前,韓劇《未生》裡面講,圍棋之所以延續千年,是因為不斷創新。不斷創新是圍棋的生命所在。而職業選手是不斷精益求精,不斷追求探索的群體。沒有這種探索,圍棋的生命力和魅力都大打折扣。感覺像一個循環,因為有職業選手創新,圍棋的魅力不斷增加,普通人因為這種魅力去學圍棋,然後更多新的選手去學棋,去思考。就像一所大學的科研水平往往與大學的教育水平掛鉤,雖然本科階段,大多數學生接觸不到那些高深的。 但如果科研停滯不前,本科的教育質量也會下降。

前面有人講得有的人因為功利目標走職業道路,這種人肯定有,但僅僅靠這個目標沒辦法支撐下去走那麼艱難的職業之路。圍棋說到底是競技,跟體育運動一樣,打敗對方不是目的,追求更好才是,挑戰極限是人類永遠的追求。每一個體育選手,都想破紀錄。

為什麼西方國家難以有這種職業體系呢?職業棋手得很小就開始培養,六歲學棋都算晚了,而且競爭力很大,感覺像背水一戰。美國很多運動員都是還有其他工作,在他們看來,把圍棋作為唯一是不可能的,為了圍棋,放棄正常的童年,學業,工作更不人道。對中日韓三國小孩來說,學圍棋都比較辛苦,更何況西方國家那種寬鬆教育下的小孩。說實話,我覺得現在的職業體系發展也會有問題。隨著家庭對孩子教育觀念的改變,願意讓孩子做分母的會越來越少,大家都為了興趣而學,只在淺水區游,沒人探索,慢慢地,會認為圍棋的魅力就止於此。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是,圍棋發展需要職業選手探索,僅僅作為興趣慢慢會跟麻將沒太大區別。但目前中日韓職業選手的培養方式有些殘酷,對小孩來說太殘忍,這種方式不適應於西方國家,我覺得也會慢慢不適合中國。如果有一天,走職業選手之路的風險不那麼大,機會成本不那麼高,願意讓孩子做分母的家長也會多起來吧。


笑話


思維習慣是一個很大的方面。我棋力完全不行,於是在聽一些講解——比如王元八段的一些課堂視頻——的時候,總覺得他每一句都是含糊其辭。他說的任何一個論斷,後面既可以接一句「既然如此,那麼……」,也可以接一句「雖然如此,但是……」。總之,怎麼說都對,很有中國特色。大概是我數理化學多了的結果吧。

順便一提,圍棋的規則在細微之處是有很大的根本爭議的。世界上各種的圍棋規則,不考慮流行程度,單看邏輯合理性的話,在我看來,最可笑的是日本棋院,然後好一點的是韓國,再好一點是中國棋院,再好是應氏,最好的是——美國規則。


推薦閱讀:

圍棋的棋盤為什麼那麼大?
如何評價李昌鎬?
從圍棋專業角度來看,如何復盤李世石對弈 AlphaGo 的第一局,都有哪些關鍵之處?
怎麼樣解讀《建國大業》中的這局圍棋?
阿爾法狗如果全勝,是否會對圍棋界造成影響?

TAG: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