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為何殺子?
如題
家康殺子,這個問題必須要本著一個原則:具體問題要在具體歷史條件下分析。這個原則的出發點就是:這件事發生在日本戰國時代。那個時代是以下克上、倫常崩壞的時代;那個時代是個家族存續為王道的時代;那個時代是一個殺機四伏的時代。那麼家康殺子的兩個動因在哪兒呢?其一,信長所迫;其二,信康作死。第一,信長所迫。的確,從目前的史料記載,處罰信康的決定是從信長傳達給家康的。彼時信長勢力如日中天,儼然天下人的姿態。而家康則成了信長上洛的後背盾牌,抵擋住了東部勢力的進攻,實力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步。所以,曾經的兒時夥伴和政治盟友,變成了力量不均等的事實上的主臣關係。為了不觸怒信長,所以家康不得不殺子。
第二,信康作死。信康的生母,築山殿,是今川義元的外甥女,家康娶她實屬為情勢所迫。所以家康對她難言真愛。清州聯盟之後,築山對家康親近信長而遠離今川的做法深感不滿,這種情緒影響到了當時和家康分居兩地的大兒子信康。信康則慢慢表現出對父親在內政外交做法的異議。在那個以下克上的時代,子反父的信號,不得不讓危機感極強的家康深感警惕。要知道,武田信玄能上位,就是趕走了自己的父親,後來還殺掉了反對自己的兒子,這種事情在日本戰國時代比比皆是。所以,代表著家族利益的家康,必須要除掉自己的這個「逆子」。
以上都是直接原因。深層次講,家康殺子是一個很深層次歷史寫照。舉個例子,本能寺之變,信長接到警報時,第一反應以為是自己兒子織田信忠造反。家康殺子,與其說受信長所迫,不如說是亂世中求得生存的不得已的壯士斷腕。當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家康的眼裡,信康傾注了自己很多心血,作為世子,他是家康最欣賞的接班人。所以,殺兒子,無論如何都是家康內心的一處傷疤。但是政治不是演感情戲,需要的是高度的理性和冷酷的手腕。所以「人生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這句家訓真正寫出來家康一生的性格。個人想法,僅供參考,個別問題有待考據,拋磚引玉:—————————————————沒用的前言—————————————————只對事件感興趣的親,可以跳過~———————————————————————————————————————
任何事情都沒有單獨的原因,尤其是政治決定,一定是綜合各方面勢力影響的考量。
雖然山岡庄八的小説『德川家康』把武士道描寫的很感人,但是政治就是政治。赤壁之戰前,當孫權作出「戰」的決定之後,無辜的桌子君被砍了,敢問諸君:其實是要砍誰呢?德川家在戰國時代前期,像所有暴發戶一樣,勢小力單, 師出無名(從接納氏真,到信雄投降,這一直是德川家的痛),不免要做搖擺不定的牆頭草。要是做大了,如信長者,自是如夢似幻~但是如德川家,依附於大勢力的陣營,
每每有重大政治風向變化的時候,內部一定有激烈的對抗,比如桶狹間之戰後,德川家是獨立還是繼續向今川效忠呢?作為既得利益者的今川派大臣肯定不支持獨立,當德川獨立之後,這批人就會失勢,但是作為一部分土豪力量的重要代表,肯定是會有「桌子君」來替他們的政治錯誤挨砍的。久而久之,雖然都是德川家,但是會有很多派系,親織田派,親武田派blalalal……家康作為動亂時代的獲益者,是需要這些人的,畢竟選擇越多越好,關鍵時候還可以拉出一批人來替自己背鍋~信長想要鞏固自己龐大但不穩定的權勢,也需要砍砍桌子嚇嚇人~背景:
1561年,信長自桶狹間之戰殺死今川義元後,家康帶領德川家脫離今川家,獨立,與信長結成清州同盟,互為扶持,辛苦經營。
1569年武田信玄入侵駿河,和家康共分今川駿河領地。
1570年開始,第二次信長包圍網逐漸展開,家康支持信長,自然投入了與接壤的武田家的戰鬥,經歷1573三方原之戰,1575長筱之戰,瓦解了武田入侵鞏固了勢力。
1576年,上杉謙信既武田信玄之後死去,第二次信長包圍網崩潰,信長的實力空前強大,此時家康實質上已經從屬於信長,而非同盟。
1578年,織田重臣荒木村重背叛信長
1579年,信長屠殺了伊賀
同年,信長命令盟友德川家康的嫡男信康與信康的母親築山殿切腹——即築山殿事件。
1580年8月,信長放逐織田家歷代老臣佐久間信盛與其嫡男佐久間信榮。信長發出懲罰令給信盛,理由為對本願寺之戰上毫無成果等理由。接著對林秀貞、安藤守就也以無能、從前就想謀反等理由放逐之。
1581年,信長展開對武田的討伐
總結:
織田信長方面掙脫了第二次包圍網的束縛,名義上的實力空前強大,但卻接連遭遇背叛和內亂,突出了內部政權的不穩定。織田信長一方面肅清內部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試圖繼續擴大對外戰爭,以為集團內部爭取利益。
德川家康方面,由於信長的做大,失去了與織田信長對等的地位。德川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納和周旋於各個勢力,在內部積累了矛盾和不穩定性,在織田「攘外必先安內」的階段,受到了信長的「重視」和懷疑。
————————————————————————————————————————主人公及過程:
德川信康 :第一受害人,倒霉蛋,和母親築山殿一起被"自盡"。
築山殿:第二受害人,家康在今川家做人質時和其結婚,今川義元的外甥女,安排了原武田家臣的女兒做德川信康的側室。德姬:織田信長之女,上"十二條罪狀「向其父控訴老公德川信康和婆婆築山殿,特別揭發他們內通武田勝賴。
酒井忠次:前往安土城向織田信長解釋"十二條罪狀「,「織總,全是真的,我和這事沒關係,但我知道不少猛料哦!」(_(:зゝ∠)_YY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酒井忠次大破信武田勝賴,但在此之前武田信玄入侵今川家的駿河時,和武田家溝通分贓的也是這廝哦。
織田信長:認為信康及其母有罪,不但外通武田,還意圖殺害家康,命令家康處理。
德川家康:面對家臣的激烈分歧,在家臣暗殺築山殿後(是否由家康授意不確定),命令信康自裁。——————————————————————————————————————————————————————————弒子事件原因分析————————————————————松平信康切腹之謎 出自《三河物語》有一說法為:信長見信康儀錶不凡,唯恐自家地位不保,故意捏造信函逼迫家康除掉嫡長子。但此說漸不被採信,因為在另一本史書《松平記》中則是提及:「讓其(信康)自殺之事,在天正七年八月朔日向信長報告了。若信長也因此而震怒的話,則任由他的意思來決定了。」這就是完全相反的記載了,將織田信長由主導者,改為被通知者的角色。此外所謂家中權力爭奪說,則是《三河物語》強調了酒井忠次在信康之死的責任問題,歸咎給酒井忠次未有效替信康辯護或加罪於信康,但在流傳下來的《信光明寺文書》則收錄了家康寫與織田信長側近堀秀政的書信中表明:「此次派左衛門督(忠次)(向信長)報告之事,得到信長的懇切回應,實不勝感謝,而有關三郎不自重之事,已在去(八月)四日把他趕出岡崎城了。」可見在信康之死一事中,真正起作用的主導者還是德川家康本人。至於何以德川家的父子相爭會演變至不死不休的局面,則有兩個不同說法,其一為武田內應說,此乃延續過去織田信長主導論的理由,雖然當時德川家中確有零星與武田家內通情事,但就信康本人來說並無實據。另外就是比較陰謀論的家康追放說,由於德川家長期支援織田家的戰事,對三河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因此以石川數正為首的三河派的重臣打算擁立信康繼任,才招致德川家康反撲。此說亦無實證,只是從事後三河重臣大量變動進行推測。整體而言,信康之死的起因仍是未知數
不結合實際情況發表論斷的都夠了!今天我來說下觀點關於松平信康之死從目前的痕迹來看大致分為兩種觀點:
- 一種就是大家所知的信長懷疑威脅;
- 另外一種是父子內亂;
但我看來事情沒辣么簡單,真相應該是這樣!
首先需要先普及一下姿勢:1、當時戰國格局戰國時代,到了信康切腹時,是天正7年,大家知道天正7年天下的格局是什麼嗎?信長完全的如日中天,兩次信長包圍網徹底失敗,最後殘餘的敵對勢力剩下便是西邊的毛利,秀吉大軍正在西邊打圍城戰如火如荼,東邊長筱剩餘一口氣的武田和抱團的上杉家。目前國內形式就是不出意外,信長會統一日本,目前國內除了毛利能抗衡一下,已經沒有完全壓制的勢力了。信長這幾次包圍網期間見證很多背叛:淺井(重傷)、荒木、松永等等,信長年紀也變大,對未來統一日本更多的是急迫,所以採取很多比較血腥的方式,保證自己能達成目標。
另一方面,家康跟了信長打了這麼多年仗領地沒有增長,在信長死後,家康迅速吞併了原來武田的領地,家康原來一直藏著野心,知道這是最後的把握契機了。
以上就是當時戰國格局,簡單來說,這個格局要說法提供依據,就羅列一下要點:- 信長如日中天,基本沒有對手存在;
- 信長更血腥,且不容許背叛存在;
- 家康跟了信長多年,沒有得到太大的好處。
- 家康有野心,這麼多年可能準備了很多,但是似乎都沒有看出來。
2、一個新的故事
我想看完上面幾點結論,就應該能猜到,我這個說法是怎麼回事了,那麼就來聽我講一個故事吧。從信長開始,先提一個人,那就是黑牛(黑田孝高,就是如水),當時被荒木囚禁的時候,信長怎麼認為這件事的?黑牛背叛自己了,所以打算讓他兒子死掉,也就是說信長對背叛的態度已經是絕不饒恕了,這期間如果有任何人有背叛的事,有風頭就會遭到嚴厲的制裁。
再說信康這邊,信康的母親是築山殿,是今川家的,對信長本來就沒好感,婆婆估計沒少說德姬的壞話。信康切腹前一年,也就是天正6年,這是對付信長的最後時機了,毛利和信長僵持,上杉和武田結盟等等,如果德川能和武田聯合起來,腹背受敵,無疑勝利契機很大。
目前說法是,信康在做這件事,可是信康真的是他做的嗎?信康作為家康的兒子這是擺明和老子對著干啊,按照父子不和的理論來說,沒有利益爭奪點啊,除非就是家康太軟弱了,信康不願意自己家族這樣下去,可是從家康的實際品行來看這個不存在合理性,那麼最大可能這是家康做的。
家康跟了這麼多年信長了,如果看信長打完武田、上杉等,那麼自己未來充滿隱患,而且指不定那麼嗜殺的信長會滅了自己,所以必須要打算。
但是事迹被德姬告密,至於德姬是不是真的因為婆媳關係不和的氣話還是其他原因,總之信長知道築山殿要內通武田,可是這事情不合情理!為什麼呢?信康作為繼承人沒有必要要冒風險違背家族利益去內通武田,築山殿更是不可能,她沒有這個實力。那麼很大的可能是家康在密謀這件事,信康和築山多少知道,多少漏了點風聲,而德姬誤解了是丈夫和婆婆的密謀。
作為信長來說,根本不能容忍背叛了,況且是自己女兒說的,空穴來風,必然有一定的事迹,那麼信康必然被問責。但是事情是家康的搞得,最後發現自己陰謀敗露了,可是居然是兒子受責,信康無論怎麼來說都是出色的繼承人(具體看天正3年和5年事迹,有說法說不是,但是多少還是血緣關係),怎麼辦,求情?
那很可能信長覺得松平家沒那麼簡單,而且這事忤逆信長無疑自殺,如果這個時候起來乾脆反了,又沒有準備好(上杉家沒有到位,御館之亂剛剛穩定,武田家雖然在求和信長,實際要和北條鬥爭穩定局勢)。
那麼必須要制止信長懷疑的心,但是還是想讓信長從輕發落的,所以派了兩個信得過家臣跟著說情去啊,就是大久保和酒井,但是畢竟信長氣勢大,沒有完成這個事,酒井還沒敢說。不管是信長想切腹,還是家康表明態度說殺了兒子吧,最後信康還是殺了,小的大名就是這樣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家康能說什麼呢,只能抱怨抱怨兩句,你也知道疼愛自己的兒子啊,信康還在的話一定不會如此啊!家康這事陰謀差點暴露的時候,之後人更加慎重了,討好信長,滅武田,最後還討好秀吉,等到了天下。
關於其他說法,很可能是政治美化等,把信長作為萬能的擋箭牌。遠江國,神君的卧室
寫字檯上,放著一封從三河岡崎發來的,由大將酒井忠次寫的信家康大人勛鑒:
今晨,信康大人的車隊遭浪人襲擊,築山殿、信康大人將我送入安全地域。爾後,信康又返回車隊取作戰圖。慌中未能勸告住他,致使他被浪人刺殺。大人的愛子、我們三河的好首領信康為了人民的事業光榮殉職……
從收到這封信起,神君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次又一次咬指甲。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裡。信康是他最心愛的長子。當年,三河的武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信康,把孩子送到他身邊。後來信康去織田家留學。在尾張的私塾畢業後,他又親自把愛子送到農村鍛煉。那一次次的分離,信康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麼會……「信康!信康!」神君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神君,」本多正信走進來,小聲說,「小平太來信,說信康是家康大人的長子,請求破格將遺體運回遠江。」正信又湊近神君,輕聲說:「三河石川數正來信,向家康大人表示慰問,他說信康是為三河人民的事業犧牲的,也是三河人民的兒子,他要求把信康葬在三河。」
神君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信康留守三河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想。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說道:「我的兒子死了,我當然很悲痛,可是,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孩子的遺容嗎?信康是我的兒子,也是三河人民的兒子,就尊重三河人民的意願吧。」
小姓將信交神君簽字的一瞬間,神君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信康難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神君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檯,示意小姓將信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小姓來到神君的卧室。神君已經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信紙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信紙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榻榻米。德川家康的老爹因為太不能忍所以死得早,老媽改嫁N次,自己從小做人質。
慘痛的教訓告訴老烏龜,識時務者為俊傑,能忍就忍,活下去才是最正確的。
織田信長勢大,好,我忍,殺了自己老婆和大兒子。
織田信雄這孫子居然主動求和,攻打豐臣秀吉的借口消失,只能看著豐臣秀吉做大,我忍,果斷稱臣。
豐臣秀吉死後,再無和德川家康匹敵的強大對手。
德川家康殺兒子,主要還是沒辦法,實在打不過織田信長。魔王本能寺第一反應是不是自己兒子造反,下克上實在是日常便飯他上台不是殺死造反的親弟弟嗎
因為他兒子要謀反。說大魔王命令不殺不行的你們真是圖樣圖森破,烏龜讓大魔王背的黑鍋還少了嗎。先佔個坑
這個答案當初寫的比較倉促,所以裡面有些地方表達的比較不清楚,邏輯上有點奇怪,容易引起誤讀,同時也有地方是自己犯了基本錯誤,這裡要感謝 @轉身反殺 同學的指正,雖然他認為我在某個答案下諷刺了他,他還能不厭其煩的給我指出我犯的基本錯誤,這本身是一種以德報怨的行為。不過他進行人身攻擊的舉動,只能以舉報來回應。
——————————————————————————————————————————
排名第一的朋友的答案很詳細,但是我認為沒有回答到關鍵點上。我個人認為,德川信康之死是家康維繫清州同盟的無奈之舉。
戰國時代固然父子相殘甚多,但往往歸咎於政治路線不同,但是我們看看,德川信康有和父親政治路線不同嗎?沒有。所以就算他暴虐、和家臣處不好關係,也不至於要處死。歷史上關於信康之死的版本也很多,有處決、自殺、流放、假死多種說法,這種眾說紛紜代表的其實是家康本人的動搖。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家康並不願意信康死。
至於具體原因是什麼導致了信康之死,其實從家康在信康之死前後的動作就可以一窺。
信康死前,家康一直在積極的謀求與武田爭鋒,擴大自己的實力,將領地從三河擴張到遠江北、進軍信濃。而信康死後,家康便停止了這種擴張行為。
從地理上看,如果家康得到信濃,將從三河和信濃、東面和北面兩個方向對濃尾形成威脅,這讓信長無法容忍。而且家康頻頻擴張之舉也讓信長感到了不安,他擔心如果家康奪取了信濃,將進一步擴張到上野、下野,進入關東,和他形成分庭抗禮之勢。因此信長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家康的擴張態勢。但由於兩家是盟友,信長不能直接討伐家康,因此信康和築山殿就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借口。令家康處死信康,其實就是要逼反家康。
從長筱之戰後開始,家康收編了大批武田勢力,後來逐步建立了以井伊直政為核心的甲信勢力。這或許可以佐證家康希望擴張至甲信,進而進軍關東的野望。但是戰國大勢,只允許有一個最大的野望,家康只能在築山殿事件中向信長低頭。武田滅亡後,鎮守信濃的森長可、甲斐的河尻隆秀、下野的瀧川一益都是信長的寵臣和最為信任的部下,信長很明顯就是要他們「看住」家康,家康也很「聽話」的安分守己,直到信長去世。引用《德川家康(名人傳記叢書)》:家康和信長的聯合,讓勝賴覺得自己得勝的機會渺茫,所以他想出了離間家康和信長的方法,以削弱他們的勢力。勝賴派部下化裝成商人潛入岡崎,設法偷偷見到了築山殿,向她提出共同打倒信長的建議。築山殿是今川義元的親戚,她本來就為了今川的死而怨恨信長,再加上家康日夜奔波於戰場,自己和丈夫聚少離多,都是因為和信長有盟約的關係。一想到此,築山殿就同意了來人的建議,立刻修書一封,答應和勝賴結盟。她還在信上明言,要讓自己的兒子信康也加入到他們中間來。
這名喬裝的使者拿到信後並未交給勝賴,而是故意讓信長得到了信件。信長非常氣憤,心中果然升起了對家康的不滿,他就對前來獻馬的忠次說:「信康及築山殿謀叛,家康不會不知道,若真的不知情,就請殺了信康及築山殿以示清白。」家康曾經費盡心機才把築山殿母子從駿河平安接來,又怎麼狠得下這個心去處死他們呢?然而此時此刻,他還沒有與信長抗衡的實力,如果觸怒了信長,就剩下死路一條了。考慮再三後,家康還是捨不得,只好再派忠次前去求情,可又被信長斷然拒絕了。
面對信長的堅持,家康只得忍痛接受命令。天正七年(1579年)九月十五日,築山殿被秘密處死,21歲的信康也切腹自殺了。信康直到臨死還不斷地說:「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是清白的!」家康唯有仰天長嘆,心中格外悲涼。 雖然發生了這出悲劇,家康仍舊堅守與信長的同盟,與他合力攻打勝賴。大軍逐漸向前推進,勝賴兵盡糧絕,於甲斐(位於今山梨縣)的天目山上陣亡。 當時的信長如日中天,就連太和殿下、統一了日本的羽柴秀吉(後來官至太政大臣,天皇賜姓豐臣)都是他的家臣。在著名的「三方原會站中,武田信玄曾乘家康不備偷襲,把家康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只不過因為信玄後來病死,家康又收復了領地。武田信玄過世後,武田勝賴繼承了他的家業。沒過多久,勝賴就領兵來犯家康的領地長筱。多虧了信長的支援,家康得以守住了領地。所以當信長要求家康處死他的妻子和長子,即使家康很為難,也不得不忍痛接受命令。他沒殺子,只是把兒子軟禁起來了,但兒子覺得自己被侮辱了,自行切腹了,既然兒子已經死了,家康索性就上報給信長說是被自己處決了,以獲得信長信任。
老烏龜慫啊,還有別的原因么?當時信康可是備受家臣愛戴,是家中一致看好的少主,烏龜迫於織田信長淫威之下不得不從。但是當時烏龜和信長可是盟友而非臣從關係,你說要我殺自己老婆孩子我就殺,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啊。要不是老烏龜活得比較久,秀吉死的時候兒子秀賴還是小孩子,哪輪得著烏龜坐天下。所謂的「三河武士的忍耐」無非就是慫而已
推薦閱讀:
※戰國以及江戶時期日本武士多少石能過的體面
※明軍對陣日本戰國大名誰勝誰強?日本戰國時代真是村夫械鬥那樣嗎?
※日本戰國戰爭會戰真的像村長打架那樣嗎?
※室町幕府後期的將軍們手上都沒一兵一卒嗎?還有為什麼足利義輝將軍的關注度這麼低?
※日本戰國時期各大名的軍隊主力一直是足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