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朝代的盔甲最好看?

如題,最好是有圖片。


單單從美觀程度來分析中國古代哪個時期的鎧甲最好,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太主觀。每個人欣賞水平、認知程度、個人喜好的不同決定了這個問題幾乎不會有統一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古代中國盔甲最好看的時代無疑是五代時期。

如果讓我給盔甲美觀程度排序的話,大概是這樣的:

唐末五代、宋代、明代或唐代、元代、清代、隋代、魏晉時期、漢代、秦代、先秦。

有關中國盔甲的問題十分複雜,以上只是總論。接下來我詳細的解釋一下中國盔甲的每個問題。

問題一、

古代盔甲以先秦為界大體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先秦之前武備的個人配置階段、另一個是先秦之後的國家配給階段

啥意思呢,就是說自秦代之後,武器盔甲的生產和配給是由國家統一制定標準和發放的,在此之前是需要個人自備。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中國的盔甲註定與日本和歐洲的盔甲走的不是一條路。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總是說「你看日本盔甲看起來非常華麗、樣式千奇百怪,中國盔甲似乎和人家比差遠了」

沒錯,因為古代日本屬於將軍幕府統治,而且實行的是類似先秦、秦漢時期的「封邦建國」制度,所以,在盔甲製作上沒有統一的量化標準,所有的盔甲由著大名們的個性盡情的diy,越華麗越好,沒人約束。

而咱們中國呢?

如果碰到一個國力強盛、崇尚武力或是分封割據、戰亂頻仍的時代,那麼盔甲的質量與精美度價相對來說就要比其他時期高一些。

如果碰上太平盛世、詩詞歌詠的時代,那可就慘了,其盔甲質量必然好不到哪裡去。

問題二、

在中國,盔甲、武器歷來被看作重要的軍備物資,他的所有權只配國家擁有,任何個人和組織在國家沒有允許的情況下不得擅自私藏和使用。

否則……

死啦死啦地!

因此,中國古代的盔甲除了清代幾乎沒有傳世盔甲留存下來。

而作為國家統一管制的軍需物資也不可能隨意陪葬,因此從目前掌握的盔甲實物資料來看,只有漢代之前的一些盔甲完整出土的比較多一些。

之後的盔甲只有零星出土,很少有大規模出土的情況出現。

於是,十分悲催的情況出現了:

我們無法完全的知道自己古代的盔甲究竟長啥樣!!!

有人說:不對,儘管實物資料匱乏,但是,古代留存下很多畫像磚、壁畫、人物畫、石雕、人俑等等資料相當多,怎麼能不知道我們古代的盔甲長啥樣呢?

實際上我可以負責的告訴大家,這些資料還真不夠!

為啥?

1、中國古人的藝術風格向來講究大寫意般的「不求甚解」,儘管從藝術的角度來說沒問題,但是從研究歷史的角度來說可費了大勁了!

2、程式化的繪畫雕塑傳統不可信。

咱們古代的繪畫雕塑自宋代以後出現了一個成熟期,也可以說是高峰,從此之後便走上了下坡路。當然,這是藝術風格方面的問題我們不深談。

緊接著帶來的結果是工匠變得越來越「滑頭」。他們做雕塑不在局限於自己所處的年代的盔甲形制的具體風格和潮流,轉而自發的踐行著「古典主義」。所有的盔甲雕塑幾乎都成了「混搭風」,以至於「宋風」遍地。從藝術的角度上無可厚非,但是從盔甲歷史的角度上說價值並不大。

綜上所述,要判定一個朝代的盔甲是不是好看,我們需要從實際出發,甄別、篩選出符合這個朝代盔甲形制的資料,最好是實物資料,或者是接近實戰的盔甲資料。這樣對比才有意義。

扯完淡了,下面是圖片資料列舉:

(我盡量以實物和可信的雕塑繪畫資料為準)

第一名、

五代盔甲:

五代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墓武士彩繪浮雕1

這位武士實在是太威風!!大國雄風!

五代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墓武士彩繪浮雕2

五代王建墓武士雕塑

由於所處的年代的特殊性導致了五代時期註定和其他年代有很大的不同,五代盔甲基本上繼承了唐代盔甲的形制,同時也有所發展。無論是實戰性還是美觀程度都屬於是中國古代盔甲的巔峰時期。它的細部裝飾可能趕不上後期的鎧甲,但它的總體感要顯得更大氣莊重,足以體現一個大國應有的風度。

(這些雕像資料都是從墓葬中出土的,其真實程度較之於殿堂雕塑要高一些)

第二名、

宋代盔甲

1、藝術化的殿堂雕像

宋代殿堂彩塑

宋代殿堂彩塑

這幾件宋代雕塑雖說難免有過度裝飾之嫌,但基本反映了宋代盔甲的基本樣貌,宋代的盔甲較之於唐代的盔甲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唐代的盔甲是在繼承魏晉以來「兩當鎧」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獨特的「胸甲護具」。而宋代改變了隋唐式的胸甲,發展出了不同的樣式,同時加強了對兩肩、臂甲的防護,裝飾性也有所提升,只是較之於五代盔甲還顯得氣度上稍稍遜色了一些。

2、可信度較高的畫像雕塑資料:

3、國內頂尖的盔甲復原者復原的宋代鐵浮屠:

溫陳華復原

第三名、

唐代盔甲:

1、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藝術化的唐代盔甲資料:

以上這些都是根據出土的唐代人俑資料和壁畫資料做的唐代盔甲類型分析表。由於唐代人俑的藝術化程度較高,加之匠人們「不求甚解」的藝術作風,使我們對於盔甲的材料和製作方式都無法做到準確判斷,因此無法確切的以此為依據判定唐代盔甲的真實美觀程度。

今人根據藝術化的唐代盔甲資料做的雕塑:

(包括我頭像這個小孩兜暓,依據的也都是藝術化的唐甲人俑資料,可信度不高,但是造型出自唐代)

2、可信的人俑和畫像資料:

唐代騎馬甲士

國外人根據唐騎馬武士俑等做的盔甲復原

以下是國內盔甲復原團隊根據上面的騎馬武士雕塑做的盔甲復原,較為真實的還原了唐代盔甲的真實樣貌:

3、實物資料:

唐甲出土實物

(峰仕復原的某件唐代明光甲根據的就是這頂兜暓)

目前出土的唐代盔甲實物非常少,有些出頭實物由於某些年代的特殊性,保護的不夠好,基本都遺失了。所以僅剩的實物資料是十分寶貴的。

無論是唐代實物資料還是宋代可信的資料,幾乎都沒有重視盔甲的美觀性。這確是國家統一配備盔甲導致的弊端所在!

明代盔甲(並列第三)

1、藝術化的資料:

以上都是藝術化的盔甲形象

今人根據這些藝術化的資料做的雕塑

(藝術化的明代甲胄,依據的都是明代的相關資料)

2、可信的資料

盔甲復原者根據這張圖做的盔甲復原:

其他可信資料:

我本人總結的明代臂甲(臂縛、環臂甲、鐵臂),分別依據的是:《出警圖》中明神宗萬曆盔甲、《平藩得勝圖》中明軍臂縛、《武備志》臂縛、努爾哈赤甲。

明《武備志》掃描圖

傳明仇英繪《抗倭圖卷》

明《平藩得勝圖》

附幾張今人繪的抗倭題材畫作草稿:

實物資料:

以上是根據出土實物復原的盔甲。

以上是出土實物(萬曆皇帝的甲胄實物)

以上是根據出土實物復原(大家可以根據出土實物比較一下上面藝術化的萬曆皇帝甲胄)

一些存疑的明代盔甲資料:

明代或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的盔甲(我個人傾向是明代盔甲實物)。

明代或元代。

這件鎧甲雖說這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戰鎧(復原),但是從時間和形制上上來說這屬於明代盔甲。

--------------------------------------------------------------------------------------------------------------------------

以上是中國古代盔甲精美程度前三名,接下來我就不詳細列舉了,提供一些出土實物或是可信的資料(盡量選最好看的)大家自己評判吧!

第四名:元代、

從頭盔的精美程度可以想像出元代盔甲作為第四名還是有資格的。

同時由於元代的疆域和民族政策等的特殊性,使得元代盔甲具有很豐富的多樣性,在這裡就不列舉了。

第五名:清代、

清代傳世的皇帝盔甲絕對是有清一代最精美也最昂貴的鎧甲之一

在領略清代官式鎧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遠清代時期在祖國大地西南邊陲的另一個偉大文明的鎧甲——西藏鎧甲。

藏甲的精美程度和形制非常接近咱們的明代盔甲。

(藏甲實物)

清代西藏臂甲實物(或存疑),現藏於國外

清代藏甲兜鍪(或存疑)

(由於清末社會動蕩,上圖的很多鎧甲流失國外,所以已經無法具體的判斷這些鎧甲所處的真正年代和地區了,也無法判斷這些鎧甲的真實程度,如有缺漏還請海涵)

--------------------------------------------------------------------------------------------------------------------------------------------

對於清代甲胄我想多說兩句,如今很多人站在民族立場不喜歡清代甲胄,我個人認為沒有道理。從盔甲發展演變的角度上講,清甲繼承的是明甲。只是清甲在一些細節上不同與明代,大體形制和明甲無異。另外,清代甲胄清一色的布面甲和綿甲讓今人對早期的鐵扎甲產生了懷念感,其實這是武備和歷史發展造就的必然結果,無可厚非。事實上,明代就已經大量的配備了布面甲、綿甲甚至是紙甲,這一點可參考《平藩得勝圖》和《武備志》。

《武備志》資料

如果僅從外觀上講清代甲胄的總體觀感其實是很大氣的,中國人向來對一件事物的總體觀感把握的非常好,但往往細節處理不夠好,這一點和我們的鄰居日本正好相反,日本是細節處理的無可挑剔,但是總體觀感很糟糕(這一點從兩國的古建築上同樣可以看出)。

--------------------------------------------------------------------------------------------------------------------------------------------

隋代、魏晉時期、秦代、漢代、先秦統一發圖:

(排列有點亂,大家根據文字判斷。這些時期的鎧甲談不上精美性,多以實用性為主。當然也不否認這些朝代肯定會有一兩件極度精美的鎧甲問世過,只是實物資料太少,我們也不好妄加判斷)

(商代的胄出土的還是不少的,造型也十分精美)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中國古代鎧甲精美程度的排序和總結。還是那句話美不美是沒有統一標準的。這些精美度的排序也只是我個人的一種主觀判斷。我認為誰排前面誰排後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護好現存的鎧甲,讓我們的後代能夠清楚認識每個年代鎧甲的樣子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繼續承受影視劇yy鎧甲的荼毒了。


@柔王丸 和氣就好,之前我著急了。百度圖片是很坑爹的。我直言不諱了,你對盔甲了解的還是少了,很容易被百度圖不對題的問題坑掉,所以才出現那麼堆搭配錯誤的圖片,百度真的是這個網路上最low的資源庫了,當然也是最便利的。然後,其實我的圖也是百度找的- -但是應該不會錯,多年的求證與被打臉什麼的= =。握手

@柔王丸 道歉一下,不打臉了,用詞不當不好意思。首先審美是主管的,你愛什麼我不評論。但是錯誤是客觀的,看到自己熱愛的東西被錯誤解答,我激動了。乾貨問題,確實是不好找,但是引用百度圖片至少要認真點。你認為我對你問題指出有誤的地方請說,如果我說的有問題也歡迎你指正,我會虛心確認。

我來打臉,打柔王丸的。

我的點評用粗字體表示

不過打臉之前先回答一下問題吧。題主的問題一看就是引戰類的問題,審美這個東西那能有最?好在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能有一知半解就很不錯了,所以也戰不起來。我還是稍微表達一下我的個人審美好了。我覺得是漢甲,貼幾張漢甲的圖,因為柔王丸並沒有貼出任何一張真正的漢甲。對了,順便貼兩張我做的扎甲。

這個是前年做好的。

這是今年還在做的,這是背面的樣子

目前希望湊一身蒙古風格的俄羅斯扎甲

下面是漢甲的圖片

好了,打臉開始

我覺得第一是唐朝,明光鎧。

首先這是個遊戲圖片,甲片、形制都不對,兜鏊還一股子宋明混搭風格,拿這個圖片作為鎮樓也真是醉了。下面峰仕的作品不想多評論,就是個工藝品。

它穿起來的效果是這樣的:可惜這老兄只有中人之姿,得有個牛逼的壯漢穿著效果才好。

然後,宋代的步人甲也很帥:這是根據《武經總要》製作的復原圖,原來小人書誠不欺我。

這張步人甲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基本上把武經總要裡面的結構復原了出來。

再然後,我認為是元朝,蒙古騎兵的鱗甲好看,這圖很有意思,馬和人都短腿。

圖裡這個人穿的是鑲嵌甲,也就是金屬板板鉚接在織物或者皮革上的一種甲。歐洲的板甲衣和中國的明清布面甲跟這個是同一類型的甲,所以這不是鱗甲。另外蒙古人穿扎甲和鎖甲比較多一下,鱗甲向來不主流。蒙古人騎得是蒙古馬,蒙古馬腿短礙著你事了?很有意思,呵呵,請不要帶著民族氣息說這些。

美國人製作的復原鱗甲。維吉亞精銳甲的即視感。

這一身吧,是東歐風格的甲,其實是大毛二毛國做的,不是美國人。能別提騎砍么,給自己掉價好么!維基亞的原型就是毛子國。

然後是漢代札甲,其實秦和先秦,也是札甲主打,區別在於工藝材質不同:

這玩意因為沒有獸吞肩,肩膀窄穿起來是不好看的。

那什麼,這張圖呢,是秦代的明器,陪葬用的石扎甲,你發個這個干毛?實戰用的是皮質的,屬於將軍甲級別的。並且先秦時期各國裝備差異還是比較大,秦甲作為春秋戰國時期裝備最差的一個國家,做代表並不合適。別跟我提標準化生產的弩和劍,呵呵

《夢溪筆談》中詳細寫過羌族打造的瘊子甲。也是不錯的,

瘊子甲這個東西是冷鍛甲,因為冷鍛時被鎚子錘出了小坑小印,像瘊子而得名。最出名的是西夏人用這個玩意。然後你突然配了一張蒙古重騎兵的圖幹啥?

然後,明鎧和清鎧,我覺得變得不好看了,主要因素是,直筒形結構太多,體現不了體型。

明甲實物圖。

這一身甲吧……是韓國人的,不是中國的,而且中國的扎甲從來沒用過這麼大的立領結構,配圖能配個對的么……丟不丟人

穿著效果圖。

這是明罩甲。你說明清不好看了是因為直筒了。實際上這是結構的進步。唐宋以及之前的魏晉南北朝,盔甲都是披掛式為主,部件多,穿著麻煩,還要束甲絆之類的輔助固定。而明清甲把盔甲做成了一件衣服,衣服怎麼穿,甲就怎麼穿。一件大衣自然沒有零件多的披掛式有立體感。

清甲,變成泡釘大棉襖了。

沒錯,我也討厭清甲,確實看起來不怎麼好看。但是請不要用你的無知來評論清甲。首先清甲的樣式是繼承明朝的,明朝是繼承元朝的。你上面配的那個「蒙古鱗甲」就是去了布面的明清甲。然後說清甲,儀仗用的清甲的確是泡釘+錦棉。先說最常見的一種實戰清甲,裡面是含有相互疊壓的鐵葉子的,表面有特質的錦棉,這種設計保暖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能夠緩衝鉛制彈丸的衝擊力,更重要的是能盡量不讓鉛制彈丸因為直接接觸鐵板而破碎。單單是被彈丸擊中,只要不是要害還好說,但是彈丸破碎著進入體內,古代醫療條件真是無能為力的。再說第二種實戰清甲,也就是鎖子甲了,這個不多說了,大家都認識,跟中亞和歐洲的細微差距而已。第三種就是超厚棉甲,別拿棉甲不當甲,你能砍透的話,那真是很厲害了。最後還有一種鎖子錦,就是上述第一種清甲的鐵板換成鎖子甲,道理都是一樣的。

@柔王丸


謝邀。

其實這個問題仁者見仁。各朝代甲胄具有了不同的美學。

個人認為,唐是中國甲胄發展最巔峰的時期。而且,這個時代的甲胄一直出現在佛教,道教的造像中直到現在。

唐代的甲胄,最大的特點是罕見地突出了身體的輪廓,胸前有類似胸肌一般的胸甲。這是受了中亞美學,犍陀羅藝術的影響。有印度和希臘的美學痕迹。伴隨著佛教的興起而興起。另外,複雜的胸甲造型,整體成型的頭盔,動物形狀的護臂也說明當時中原鈑金水平的高超,武士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敦煌有大量這種風格的天王,武將造像。

日本的寺廟裡也有不少


對於下面 @王大衛 答案中的客觀理論部分,我還是表示歡迎的,小眾的東西,了解的人少,有乾貨的拿出來給大家講解,這是於人於自己都有益的事,要說服別人,首先要讓別人不反感你的態度。在網上力量訓練圈子,也同樣有位態度極差,水平較好的前輩,在大斌論壇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連知他懂他的版主朋友也難替他出頭,我給他的建議是:多發貼,少回貼。

PS:圖片確實是我百度上在排前列的圖裡隨手找的,百度圖不好找,連找個順意的貓科動物圖都難。·========================================================================

·@王大衛, 本來昨天看到你的評論,非常期待你拿出乾貨來給我們來頓冷兵器時代的盛宴的,贊都準備好了,你就給我看這個?有乾貨就拿出來好好發,多泡了些論壇和貼吧,不好好普及就跳出刷存在感,你就這麼缺存在感?我是叫你憤青好呢還是叫你」杠眼「好。 友好的提醒一句,給別人糾錯和指出不足時,請勿用」打臉「這種充滿挑釁性的辭彙,我對打臉的理解是把人按在地上捶。如果你真有此意,我歡迎喲。

註:本題我的理解是一個」好看「的主觀取向問題。

==========================================================================

我覺得第一是唐朝,明光鎧。

它穿起來的效果是這樣的:

可惜這老兄只有中人之姿,得有個牛逼的壯漢穿著效果才好。

然後,宋代的步人甲也很帥:

這是根據《武經總要》製作的復原圖,原來小人書誠不欺我。再然後,我認為是元朝,蒙古騎兵的鱗甲好看,

這圖很有意思,馬和人都短腿。

美國人製作的復原鱗甲。維吉亞精銳甲的即視感。

然後是漢代札甲,其實秦和先秦,也是札甲主打,區別在於工藝材質不同:

這玩意因為沒有獸吞肩,肩膀窄穿起來是不好看的。

《夢溪筆談》中詳細寫過羌族打造的瘊子甲。也是不錯的,

然後,明鎧和清鎧,我覺得變得不好看了,主要因素是,直筒形結構太多,體現不了體型。

明甲實物圖。

穿著效果圖。

清甲,變成泡釘大棉襖了。


論好看的話感覺主要還是唐宋明的盔甲比較好看。

蕭何復原的明初盔甲


我不知道最好看的是哪個朝代,只知道最丑的是哪個朝代的。對!你沒有猜錯!就是滿清的盔甲!!!


宋代,山文鎧,可惜已經失傳了(太貴)

好吧這張太不靠譜,再來

這個應該是現代復原的

雕像上的,應該是最靠譜的,但是現在只流傳了外形(山字形甲片),工藝,編製方法都以失傳了

山文甲有外形美觀、穿著貼身、修補方便、綜合防護能力強等優點。但是由於其重量過重,且製作複雜,成本高昂,所以多作為高級武官鎧甲,在基層並不普及。

關鍵是這貨能防弓箭,緩衝效果一流,就算射穿也射不深,名副其實的「重甲難透」


明甲,對襟,穿脫方便。來自《出警入蹕圖》《平番得勝圖》


先批判一下摺疊了的那幾位

而且我很好奇你這一段跟這個問題有啥關係?並且當時同時期全世界都這樣你專門BB一個中國幹嘛,而且照你這邏輯秦軍都是幫拿著石器的野蠻人?還是說兵馬俑都是秦始皇自己的腦洞產物?不行我真的無法理解你神奇的腦迴路。

歷史告訴我們,身穿板甲的歐洲騎士在1444年的瓦爾納,1389和1448年的科索沃,1396年的尼科堡被身穿扎甲或者板鏈甲的奧斯曼土耳其的軍隊給打爆了。

當然板甲比扎甲好這是事實。

但完全沒達到天壤之別的水平。

當然你肯定說了,人家西帕希穿的是板鏈甲,可不是你中國還在穿的垃圾扎甲。

「他們的衣服外層是紅色的毛氈,裡層用鐵鏈連著一塊被切割成大約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鋼片,有著像道服一樣長長的下擺。盔甲是用磨白的鋼製成,護臂也是鋼製,刀槍不入。」——《德川家康 乾坤夢1》(該書中譯本翻譯的很爛)

看來中國重騎兵穿的也是板鏈吶。

出土的明朝甲片,可能是板鏈甲所用的

而且扎甲就垃圾?

這還是小兵用的布面甲

鄭成功核心精銳——鐵人軍,荷蘭人明確表示我們無法擊穿它。

荷蘭的狗鎖式火槍。

而且更…………愚蠢的是,匿名兄,我看你是拿照片說事了吧。

洋人能給清朝照相的時候鴉片戰爭都打兩次了,洋務運動都開始了,做你大爺的盔甲呀,而且被拍照的那幫都是群鄉勇團練,自費組建的部隊,買洋槍洋炮的錢都不夠了還弄衣服和盔甲?(而且清朝中期以後好像本來就不則么裝備盔甲了。)

批判完畢。

————————回答問題的分割線————————

盔甲顏值這玩意得看人。

要我說,我還是比較喜歡明朝的盔甲。

嗯這是上面就有的圖,一看就實用大方,而且西方繪畫也給其帥了不少。

這種穿法也很帥

還有作為明朝重甲前身的宋朝重甲,據說把頭盔拉下來效果就是這樣。

個人感覺還是蠻帥的。

反正我個人遵循的觀點——能把臉部大部分部位包括嘴部都遮住的盔甲,基本都難看不了。

南北朝騎兵復原圖,除去頭盔一切都好。

北魏獸首盔,原型為長孫嵩的頭盔。

順帶提一下西方板甲,很多人覺得西方板甲很帥。

還帥的起來嗎?

總之論美觀,個人首推實用化且吸收了一些外來技術的宋明和走華麗風格的南北朝,很多人想提明光鎧,但是個人認為明光鎧還是南北朝的顏值給我印象更好,隋唐的吹反盔也很好看但是我完全無法忍受那種把武者強行勒出大腹便便的錯覺的那種感覺(雖然唐朝也有上圖的重扎甲,但是為什麼你要把嘴漏出來?)


不論國籍(不論次元)的話,我覺得還是聖鬥士時代的盔甲最好看~


都不好看。當代藝術家對中國古代盔甲的藝術再現做的不多,喜歡冷兵器的都搞中世紀鎧甲去了。。。等中國強大了,文化輸出多了,有更多的人迷戀中國古代戰爭歷史的時候,盔甲自然就漂亮了。


山文鎧,明光鎧都很好分不出哪個最漂亮。

但是最丑的肯定是清朝布甲,直筒子真是丑。


好不好看這問題因人而異啊…

我是喜歡板甲罐頭


可以去看一下cctv9的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裡面就介紹了多款復原鎧甲


明光鎧


我記得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裡面不是有一個清朝的皇帝甲嘛——沒記錯的話,我覺得那個是真的精美好看


大鍋,你嘞盔甲,沒有我嘞好看


我最喜歡亞馬遜女戰士那個盔甲,可惜不是中國的。


明光鎧和山文甲都沒有出土實物


聽說明光甲當時最牛,最貴。貴到什麼程度呢?

一套造價8w(修訂)兩白銀,當時唐朝50w大軍的60%都配有這個。

按照16兩為現在的1斤,1斤500g,1g按照3.5元,一套下來800w軟妹幣。50w*60%*800w...

嗯,2w多億。。。我的眼裡只看到了錢。。。( ⊙ o ⊙ )

另外,薛仁貴徵高麗時,其親兵裝備的就是這套裝備。而薛的親兵規模是1000人,也就是說薛仁貴就自己親兵的裝備費用就是8億,還不帶維護,保養,修理的費用。

這還不包括馬、車、刀劍啥的。。。

這樣一想。。。只能感覺到當時,真是好有錢啊。。。。

這麼有錢,如果能排上最貴,應該也會很好看吧。。。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我國的軍艦為何較少以人物命名?
張姓作為中國大姓,為什麼沒有出過張姓的皇帝呢?歷史上有哪些差點成為皇帝的姓張的人物及其故事?
很多村莊的名字為什麼跟村民的姓氏不一樣?
歷史上,有哪些姓「蔡」的能人異士?

TAG:歷史知識 | 冷兵器 | 武器製造 | 盔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