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水稻為什麼要移植而不是直接把種子扔稻田?

一直不明白,求大神賜教


以下答案來自網路,我覺得靠譜,加點我自己的解釋,如下:

  1. 可以縮短生育期,充分利用土地和季節,增加複種指數,解決前後作的季節矛盾。有利於發展多熟生產。(水稻種植一般分早稻、晚稻,甚至還有中稻。這種模式下,早稻中稻晚稻都在一塊田上完成生育期,導致水田的使用非常緊張,因此必須減少不必要的水田佔用時間,比如育秧。試想,早稻已收,晚稻「直接把種子扔稻田」就需要等種子發芽。而移植只需要一小片苗床在早稻還沒收穫之前就可以開始育秧這中間可以節省十多天時間。)
  2. 便於苗期管理,保證秧苗質量。育秧使水稻苗期在小面
    積的秧田生長,便於精細管理,保質保量,有利於提高成秧率和培育壯秧。(施肥、保溫、灌水等只用在一小片苗床上管理,非常方便高效)
  3. 省工省力,節約種子和肥水,降低成本。苗期集中在秧田,施用肥料比分散在大田施用
    要經濟有效得多,還可以節約用水,適時播種,不誤農時。
  4. 有利於高產穩產。移栽時能按規格要求,保證合理密度,防止斷壟缺株,因而利於保證穗數,爭取大
    穗,奪取高產。(種子的發芽率不是100%,假設是90%,那麼,如果「直接把種子扔稻田」就會導致有的地方種子不發芽,補種也不容易,最後導致減產。)

但是,因為移栽水稻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當今農村勞動力正在迅速減少,所以現在採取直播(也就是「直接把種子扔稻田」)的也不少。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變與發展」有很多文獻說得更詳細,我只是說說自己的有限理解,來個拋磚引玉(即,有可能是錯的)。

題主的問題更學術地表述,應該是水稻直播栽培與育秧移栽的優劣。辯證地看,無非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人類始祖就是直播栽培水稻的,把種子扔地里,簡單卻沒啥收成。雜草是最要害的問題之一,雜草種子的萌發生長比水稻的要頑強旺盛,而育秧移栽在很大程度上是防雜草(時間上的「揠苗助長」)。另一要害問題是地平不平,如果水田不平就會有「小水塘」,水稻種子長期淹水就會無氧呼吸壞死,而小育秧田主要是讓地相對平整,好排水。否則大田直播,坑坑窪窪積水讓種子怎麼呼吸?存活過來的種子怎麼可能比雜草多?於是,在地難整平,草難防除的落後生產力年代,育秧移栽吧。

在先進科技的美國,水稻直播廣泛發展,平地採用激光大型耕地機,防草種植抗除草劑水稻,再用高速播種機均勻撒種子,農用飛機除草,現代高生產力農業,當選水稻直播栽培啊。

小日本也多是育秧移栽,不過用育秧盤和高速插秧機。平地沒有激光平整,沒用抗除草劑水稻的話,直播栽培就沒啥效益了。

總之,一是平地,二是防草,否則大型農業的水稻直播你玩不轉。


這麼有趣的問題呀~以下根據我做農民的經驗來談談我的理解,不一定科學,但肯定是實踐過的~

因為是憑藉經驗答題,那我首先交代下人物背景吧。筆者在上大學之前是長期住在農村(也就是那什麼「老家」的意思,但是現在我連新家的影子都還沒),在西南四川成都一個叫做金堂縣的一個很偏很偏的角落裡,請看下圖,就是圈出來的那個地方的東南角。

不要聽到成都就覺得我家那裡是平原,沒有的事兒,我家那裡處於成都平原的邊緣,我的看法是「小丘陵」地區,就是有很多沒多大也沒多高的「山」,我們一般稱之為「梁子」(也可以叫「山坡坡」、「山包包」),也即是圖2這個樣子的,小山與小山之間就就形成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的「溝谷」地帶(這些「溝」還有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名字,比方說,我從小就一直不理解我家所在的那條溝為什麼叫做「新郎溝」)。問題就來了,我家那裡通常把地分為「土」和「田」,「土」就是在半山坡上或者山頂上的地,這些地蓄水能力比較差,通常也比較貧瘠,你也可以理解為旱地(雲貴地區通過梯田的做法來解決山坡上地的蓄水問題,所以就都是田了);而地勢比較低坡度比較緩的地方,蓄水能力很強,很肥沃,我們就稱之為「田」。

土和田裡的種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我家那兒是一年種兩季,土裡面:八月份到第二年三月份主要種小麥,三月份到八月份主要是玉米和紅薯;田裡面:五月份到八月份基本都種水稻,九月份到第二年四月份種油菜(這一季有時候也荒著,什麼都不種)。(以上月份都是農曆,記得不是很準確)

接下來筆者大概說說水稻移植的過程和時節吧。

一般來講,水稻會移植兩次。

播種

三月份的時候(大概就是櫻花盛開的時候),會在土裡面整理出一塊地,把土耕得特別細,然後各種給這塊地增肥,雞屎狗糞全都用上了,把水稻種子密密麻麻撒在土裡,蓋上一層薄薄的細土,然後蓋上塑料薄膜保溫就大功告成了(這個時候還比較冷),水稻剛長出來的時候不叫水稻,叫「秧苗兒」,跟豆芽菜似的,密密麻麻,嫩綠色的,如下圖(圖片來自網路,我家的不可能這麼氣派)。

第一次移植

等小秧苗兒們長到大概2~3厘米高,就要開始第一次移植了,它們要被移植到水田裡,為它們準備了一塊特別特別肥沃特別特別平整的水田,這個過程叫做「插秧」,插秧的過程特別讓人受不了,因為這個時候秧苗太小了太脆弱了,農民要一顆一顆的插在平整的水田裡,間距大概一厘米,而且是彎著腰,水還特別冷…

第二次移植

大概五月份的時候(櫻桃已經熟了,我的最愛),水田的小秧苗們已經長到大概十多厘米高,這個時候就要開始第二次移植了,這一次我們叫做「栽秧」,此時的秧苗生命力已經很強了,根系也比較發達了,所以這次水田就不像第一次那麼溫床了,可能就是剛翻耕過的田裡放上水,就可以栽了,間距大概是十厘米。

另外說一點,有時候家裡忙不過來也會只移植一次,這個得提前預計好,因為播種的時候種子相應就用得更多,水稻種子在土裡面就長到十厘米左右然後直接移植到水田栽秧(也稱為「旱稻」),不過這個移植過程特別痛苦,因為移植的時候秧苗上要帶著土,而且土是濕的,然後擔到幾公里外的水田去,基本上幾十顆秧苗就可以要你吃奶的勁了。一般來講,旱稻長勢要比兩次移植的差,而且很耗種子,一般只有很懶的人家才這麼干。

交代了這些背景,以下筆者就來談談水稻為什麼要移植吧。

第一,農作物要趕節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來趕節氣。

雖說田裡面是五月到八月種水稻,但是水稻種子三月份就入土了,因為水稻生長周期就是需要這麼長。而三月份的時候,田裡面的油菜還剛開完花呢,就算田裡沒種油菜,也得整理整理吧,你想想三月四川可得多冷呀,誰願意捲起褲子下水田呀,你不先種到土裡然後移植,你種哪兒呀?

然後種地本來就很講究節氣的,要在每年相對固定的時間點播種,一方面是因為氣候變化會營影響農作物長勢,另一方面,自己的農作物要和大家的農作物差不多處於同一階段期,比方說水稻最缺水的時候會集體提水灌溉,水稻抽穗的時候不需要太多水就會集體把水放掉。如果你家的農作物沒趕上趟,比大家的早個或者三個三天兩天還沒關係,早晚太多就比較麻煩了。

第二,勞動力不足,合理利用勞動力。

趕在三月把水稻種子撒出去,基本上要一個月後才再去管它,四月份你收小麥、收油菜、整理水田,就把農活錯開了,水稻長它的秧苗,你收你的糧食,不需要你去照顧,這樣各項農活交叉著來,又不耽誤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是不是很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呀——這叫做多進程切換——農村就是這麼乾的。

第三,滿足不同階段水稻的生長環境需要。

播種的秧苗長出來是密密麻麻的,第一次移植間距是一裡面左右,第二次移植是間距十厘米左右,也就是說,同樣數量的水稻,占的面積越來越大,秧苗在前期那麼脆弱,需要肥沃的土地,而後期基本上只要水能滿足就可以了。所以說,移植可以很好的滿足水稻不同生長階段的環境需要,而且最省資源。就像為什麼十月懷胎出生下來的是嬰兒,而不是一個成人,我想也是有道理的(嘻嘻)

其他的就看 @潘大頭的回答吧。

其實題主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我小時候就在想為什麼小麥玉米不需要移植,而水稻需要移植。後來我總結的是,第一,種土裡的的確比中水田裡的堅強好照顧;第二,土裡長的相對於水田裡長的沒有那麼強的節氣要求;第三,水田的環境相對單調一致,要麼有水要麼沒水,所以不可能把不怎麼需要水的油菜和水稻種在一塊田裡,而土的環境可以差異化,需要水的作物就多澆點,很容易控制。


可以像你說的那麼種,也稱為旱播,在黑龍江這裡有種,不過都是實驗,這樣播節省很多人工還有不必要的緩解,不過產量很低!生長的沒有預苗插秧得好!


樓主沒聽說過水稻直播技術嗎?美國水稻大多採用直播,北大荒墾區也有稻田是水稻直播。這種技術比用插秧機還要省人工,但是容易出現倒伏。


兩個過程:種子變為禾苗,禾苗變為水稻。第一個過程,在濕土(沒有水)中,第二個過程在水裡。成長環境不一樣,因此不能整合。


推薦閱讀:

陽台種花或種菜,如何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如何評價包產到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國外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及現狀?
如何評價袁隆平第五期雜交水稻攻關失敗?
農民種地歉收的時候受損失,而豐收的時候則賣不出去。農民的出路在哪裡?如果農民都進城務工,那人們吃什麼?政府該怎樣作為?

TAG:農業 | 農作物 |